能把這個任務爭取過來,防工委也是花了大力氣的,不過這方面防工委是有殺手鐗的。
——高振東。
這東西妥妥的民用設備,總不能硬生生用軍工的名義去挖,那也太沒品了。
不過高振東的存在,讓十一機部不得不讓步,在明白人眼裡,這妥妥的防工委的人啊。
十一機部覺得自己已經夠佔便宜了,畢竟從高振東手上拿到的好東西不少。
這個車子的研究,就讓給久安機械吧,還不用自己出錢搞了,十一機部如是安慰自己。
此時,久安機械廠的兩位同志坐在三分廠的會客室裡,略帶好奇的看着面前這位年輕的同志。
是真的年輕啊,兩人對視一眼,彷彿都看出了對方心中所想。
“兩位同志好啊。”高振東一開口,兩人就覺得有些親切。
“聽口音,高總工好像在西南地區呆過?”這就是兩人覺得有些親切的原因。
高振東笑了起來:“嗯,去過黔山省,呆了一段時間。而且在崇義也呆過。”畢竟上輩子就是黔山人,回黔山雖然沒呆多久,那個口音卻是有點兒被掰了回去的感覺。
而且這兩位來自雙慶,高振東不知不覺就帶了一點那邊的口音。
對於雙慶人來說,崇義的口音就更清楚,雖然西南口音在其他地方聽起來都差不多,實際上各地小有差別,只是相互間倒是都能聽懂。
“原來是這樣,看來高總工語言學習能力很強啊。”
高振東啞然失笑,這讓他想起上輩子的一位胖子朋友,見到哪個地方的妹紙就能惟妙惟肖的用人家的本地口音和人家套近乎。
幾人說笑幾句,才說上了正事。
“我們這次來打擾您,是爲了普及型微轎來的。”歐廠長開門見山,直抒胸臆。
“嗯,防工委那邊也給我說了。”高振東接到防工委電話的時候,還有些吃驚,這東西交給雙慶那邊搞?
不過他雖然不知道龍江46的事情,但是上輩子久安公司的車子可沒少見,受雙慶輻射的他們那兒,把所有微面都統稱“久安車”,不論是在哪裡生產的,就有點像曾經有段時間所有越野車都被稱之爲“吉普車”一樣。
而且久安公司也是另外一種微型車——奧拓的四家生產廠之一。
聽防工委的說法,久安機械廠也要生產微面,歷史還真是個圈。只是這一次,高振東給他們準備的不是奧拓,而是另外一種車。
“資料,我是準備好了,是個大致的設計,你們可以拿去看看,該改進就改進,畢竟我不是搞汽車的,可能很多地方考慮不到。”
高振東一邊說,一邊把自己帶來的資料交給他們。
他說自己不是搞汽車的,讓兩位久安機械的同志有些不知道怎麼接話纔好,這話聽着耳朵燒得慌。
他們只好接過高振東手裡的資料,不太厚,畢竟只是一個思路和部分設計,並沒有詳細到生產圖紙的程度。
“這個車……看起來還挺可愛啊。居然車頂還有個行李架!”武總工一看那個車子,就有點喜歡上了。
那個行李架,其實不是該型車每臺都有的,不過高振東很喜歡,順手就給加上了。以這種車子的身板兒來說,有個車頂行李架倒也的確實用,畢竟這車才3.3米長,行李箱裝不了多少東西。
這個車,其實是小鬼子K-car的代表之一,於90年代被引進生產,而生產廠,是黔飛公司。
這也是高振東能弄到這個車子的資料的原因,它和黔山有很深的關係。
——黔飛雲雀。
大致上,可以把它看成是和奧拓一個級別的東西,只是這貨比較特殊。它的原本生產廠斯巴魯,是個在車子上整出挺多特色想法的廠子。
例如大家都是K-car,別的K-car在當時大概率用的都是前後扭力樑懸掛,它不。
“咦??這個車子前懸麥弗遜,後懸……後懸沒見過,但是看起來是獨立的懸掛啊。”武總工作爲技術人員,對於車子的懸掛是很清楚的。
高振東點頭笑道:“對,這是雙連桿拖拽臂獨懸,相比扭力樑懸掛,這個懸掛的運動性能好一些,舒適性也更好一點。如果覺得太複雜,其實換成扭力樑也不是不行。”
這就是斯巴魯在雲雀的原型車REX二代上面搞的騷操作,一個跑起來喘氣兒都吃力、以省錢爲主的K-car,硬生生給整了這麼一套獨立懸掛出來。
不過說跑不動倒也不至於,這東西很輕,才500多公斤,所以那個排量0.54升的雙缸水冷發動機,雖然功率才40馬力,但是倒也不至於馱不動。
“扭力樑……不,我們還是搞這個吧,性能更好更舒服。普及型車子嘛,就是要讓普通羣衆能坐上更舒服的車。而且您把原理結構圖都給畫出來了,我們不試試,那不是太浪費了。”武總工心氣兒不低。
高振東沒有反對,主要是他自己也沒那個本事把原本的前麥後獨懸掛改成扭力樑,所以全盤照抄。
“這……這個車還是個後驅車!”武總工翻到後面,更加驚訝。
相比前驅,後驅更復雜,而且擠佔車內空間,價格也更貴,維護更麻煩一些。但是沒辦法,這個車天生就是個後驅車。
要不怎麼說斯巴魯騷活兒不斷呢,這麼小個車子,它居然給整個前置後驅,妥妥的性能車設計。
除了那個0.54升的雙缸弱雞發動機之外,這小車子左看右看,都是個運動車型。
“嗯,後驅車通過性要好一些,彎道性能也更好,我們現在路況不好,後驅更合適。”高振東張口就來,瞎話不帶打草稿的。
這還真不是隨便說的,後世以“動力不詳,遇強更強”聞名,滿山亂竄的麪包車們,相當一部分實力就來自後驅。
至於後驅轉向過度不容易操控這種毛病,在這個車子的弱雞發動機下一切都不是問題,沒那麼大馬力知道嘛。
高振東這話,說進武總工這位老汽車人的心裡去了:“嗯,對對對,高總工考慮得周到。我只想着簡單省錢,倒是沒有爲用這個車子的人考慮。車內空間問題,本來就可以通過行李架緩解。”
說到這裡,他越來越覺得高振東這套設計很妙。
他這話讓高振東臉上有些發燒,其實沒那麼好了,主要是因爲自己不會改。
高振東不好意思多說這個,而是說起最後一項最重要的:“發動機這一塊,你們可以考慮用263雙缸1升發動機,60馬力對於這個車子來說綽綽有餘。”
反正都是雙缸,這個車子倒也塞得下這個X63系列發動機的小老弟。而且這個發動機也可以用於微面,對於本來就要生產微面的久安機械廠來說,也能省不少事兒。
此時的高振東,完全沒想到自己這麼胡勒勒,居然無意中造就一臺經典車型。
——這臺自重500多公斤的小車子,有了這個60馬力發動機,搭配上後驅、前麥弗遜後雙連桿拖拽臂懸掛,這個小車子是真的成了運動車型。
至少在這個年代,運動性能是槓槓滴。
價格便宜,車身短小,運動性能好,豆腐店不二之選。
拿着這一套資料,歐廠長和武總工喜不自勝,這年頭的車子簡單,可以說,他們這臺車子,已經造出來一半。
剩下的,就等他們回去自己琢磨。
臨別的時候,高振東忍不住提了一個小小的要求,算是滿足一下自己家鄉的遺憾,上輩子的黔飛雲雀,下場可不太好。
“兩位同志,如果可以的話,這臺車子的名字,就叫‘雲雀’吧。”高振東帶着複雜的感情,對兩位同志道。
“雲雀?好名字!好名字!”歐廠長一口答應,這車主體都是你設計的,你要起什麼名字那不是你一句話的事情?
“嗯,告天鳥啊,一飛沖天,好名字!好名字!”武總工的技術性誇讚,顯得很是“樸實”。雲雀是百靈科的,叫聲婉轉嘹亮,會垂直衝上天,沖天而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的確是一個好名字。
——
隨着春節一天天臨近,國內的羣衆開始期盼新年,但是在大海之上,負責保家衛國的戰士卻依然在辛苦忙碌。
東南外海,一條電偵船正在執行例行監聽任務。“組長,這一批電文已經破譯,是不是馬上傳回中心那邊去?”
一位同志在計算機面前,翻動着一頁頁的文件,詢問自己的組長。
組長湊過來看了一眼,點頭道:“嗯,如果複覈了沒問題,就傳回去吧。”
託計算機的福,現在破譯電文的速度,比以前要快得多。這使得一些要求時效性的信息,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
半小時後,某中心的一位同志,看着其中的一篇電文,一下子站了起來,他迅速將電文打印出來,抓在手上,急衝衝的向領導辦公室走去。
“密調局上校處長郭XX,將於2日後上午7點,乘C-47專機飛赴倭島,調查經倭島中轉的匪情?”領導看着這份電文,神情嚴肅:“是他?”
這封電文非常詳細,甚至連機號都有。應該是密調局向僞空軍調用運輸機的電文。
彙報的同志道:“正常情況下,一個密調局的上校處長,是怎麼有資格乘坐專機的?除非這人很重要,而且爲他們立過大功,同時他此行的任務也很重要,同時符合的可不多。而且郭XX,這不就是他曾經的名字嘛。”
“你的意思是,確定是他?”
“我認爲是的,你看這裡,這位密調局的上校處長是去幹什麼的,正好就是他的工作?而且姓名也對得上。”
“如果真是這位血債累累的叛徒的話,那還真的是一個好機會。這人心狠手辣,喪心病狂,還有我們一飛機的外事同志的血債沒還呢。多年來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損失,前不久好不容易傳回來的消息也表明,正是這人,一手策劃,導致我們在那邊的人被捕叛變,犧牲了一千多人!”
說到這裡,這位同志道:“你把電文放在這裡,我會處理。”
2天后早晨,松江以南的一個機場,兩架戰-7噴着紅色的尾焰,在晨曦中拔地而起,向着東南方向飛去,這個方向大約300公里左右,是當歸到倭島的飛機航線。
而在這條航線下方海域,一條電偵船正在遊弋。
與此同時,當歸島上,一架帶着僞空軍機徽的C-47飛機螺旋槳轉動,帶着巨大的轟鳴聲離開地面,向東北方向飛去。
“處長,飛機大概於2小時後到達目的地,您現在可以休息一下。”
這位處長正在閉目養神,密調局的一名隨行人員畢恭畢敬報告道。
“嗯,知道了。”處長面無表情。
“告訴飛行員,用最快的速度飛。”眼見手下要離開,處長睜開眼睛,叮囑道。
雖然現在有一定的默契,可是默契這東西可不能當協議用,現在兩邊理論上還在打仗,發生任何事情都是正常的,尤其是自己身份特殊,是人家必欲除之而後快的。
自己雖然可以坐專機,但是專機與專機之間也是有區別的,可沒資格要護航,再說了,從近幾年的空戰來看,護航能起到多大作用,也難說得很。
叛變這麼多年,爲這邊賣了這麼多年命,染上了這麼多的鮮血,卻還是個上校。
想到這裡,這位處長覺得未免有些諷刺。
二五仔不好當啊。
“是,處長。”隨員敬了一個禮,轉身向駕駛艙走去。
飛機明顯加速,不再是巡航速度。
飛機沒飛多久,海面上,電偵船的雷達手報告道:“疑似目標機一架,信號特徵與C-47或DC-3類似體型飛機基本一致。”
“盯緊它!”
“是!”
與此同時,從松江南起飛的兩架戰-7,也接到了電偵船的通知,正在向這條空中航線匯合。
C-47運輸機僅僅是運輸機,並沒有那麼完備的電戰設備,甚至根本就沒有電戰設備,飛機上的飛行員對密集掃描在機身上的電磁波一無所知,依然在用最快的速度飛行。
突然飛機一陣顛簸,C-47在氣流中上下顛簸。密調局處長突然覺得有些心驚肉跳,雖明知是因爲飛機顛簸失重感帶來的生理反應,但熟讀三國的他,想起張飛死前,劉備心有所覺之事。
對於他來說,此時是寧可信其有,他叫來隨員:“叫飛行員,往東繞一繞!”
C-47的航程是足夠的,繞一點沒有什麼危險,但是卻能讓自己安心。
“疑似目標向東機動!方向XXX,方位XXX,距離我艦70公里,距離你機80公里!”電偵船上的雷達手報告道。
此時,電偵船、C-47、戰-7,形成了一個大致的三角形。
兩架戰-7聞訊,打開了加力,他們要用最快的速度趕過去。
這架疑似C-47的飛機動作越多,越顯得可疑。
80公里的距離,哪怕C-47自身也帶着速度,但是最大不到400公里的時速,和戰-7相比,依然顯得很慢。
“發現目標!”幾乎同時,兩架戰-7向對方報告道。
大機頭裡的脈衝多普勒雷達不是吃乾飯的,對於C-47大小的飛機發現距離在這個年代來說,算得上是很遠。
此時,已經完全無需電偵船再做引導,他們自身的雷達就足以將遠方的C-47鎖得死死的。
電偵船不再鎖定掃描C-47,而是將注意力轉向了整片空域,萬一不是這架呢?
“洞兩洞兩,我們靠上去,目視確認!”
兩架戰-7的長機下達了命令,這一次一定要目視確定了目標,才發起攻擊,如果不是目標,放過去也未嘗不可。
“洞兩明白!”
隨着時間的推移,兩架戰-7已經肉眼可見空中的C-47。
“機型確認,是C-47!”飛行員招飛向來以嚴格著稱,兩邊屁股蛋子不對稱都能被刷下來的那種,眼力極好的飛行員同志一眼就認出來空中的敵機。
“靠上去,確定機號!”電偵船上傳來中轉的指揮中心指令。
兩架戰-7雖然全副武裝,掛着多枚空空導彈,但是這些導彈更多是爲了可能的敵人護航戰鬥機而準備,對於需要目視確認的C-47,反而沒什麼作用。
既然要爲多年來犧牲的同志報仇,那就不妨把一切夯實了再動手,普通的敵人,那條狗命還不如飛機的油錢。
此時,C-47裡的上校處長,彷彿聽見了一陣轟鳴聲,可見我們的飛機飛得有多近。
轟鳴聲?
這一下子,驚得他寒毛豎立!難道有其他飛機?
他慌亂的從舷窗看出去,好像沒有什麼收穫,這讓他安心了一些。
多慮了多慮了……剛想到這裡,他眼睛的餘光突然看見了一個尖尖的飛機腦袋。
亡魂大冒的他,艱難的將目光轉向那架逐漸從後往前露出全身的飛機。
那是一架漂亮的戰鬥機,銀色的機身上,一個紅色的五星中間還帶着兩個字。
是他們!是他們來了!他們來追命來了!
此時的上校處長,一時之間全然沒了平素的淡定,而是大叫起來:“敵機!敵機!降高度!降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