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節 佈局的開始

劉安十七,潘秭靈十六。

這個年齡要孩子。

好吧,大宋都是這個年齡要孩子的。不過,劉安還是打算再晚一點,晚上兩年不算短,晚上三年也不算長。

三年後,自己也才二十歲,還小,還小。

可是,曹瑋回去睡不着了。

曹瑋獨自一人披衣站在院子裡,手上提着一把手刀。

他想練武。

可提着刀卻遲遲不動,他不知道自己第一招應該怎麼揮。

亂了。

心亂了。

不奪幽州,不要子嗣。

“這小子,瘋了。”曹瑋將手中的刀用力的扔了出去。

幽州,對於皇帝來說是深深的恐懼,對於朝堂上的百官來說,那裡反正打不贏何苦勞民傷財呢,更不可能因爲這點小事引皇帝不高興。

可對於武官,對於四大武勳世家來說,那裡是兄弟、兒子、袍澤魂逝之地。

那一年,曹瑋還小。

卻依稀記得,家裡許多陪自己作遊戲,騎馬,打獵的老軍突然就不見了。

記得,自己還找過,可沒找到。

不是捉迷藏。

是真的……沒了。

此時,曹瑋纔在想,他們在那裡?

他們埋在那裡?

幽州,要打回來,給他們立碑。

有些人,幾十年在家裡,他們已經不是主僕,而是家人。

曹瑋整夜都沒有睡,天快亮的時候石保吉來了,帶來了一份名單,這是昨天他回去與三衙的人商量過,選曹家老七曹琮來當這頭一任的煙花使。

石保吉認爲,選年齡太大的容易讓那些主和的文官懷疑。

選一個年輕人,這事就是煙花,與戰事無關。

曹琮雖然年少,卻是衆將信得過的人。

至於潘家,潘家第二代有點廢,衝鋒砍人還行,用腦袋的只有當家人老五還行。第三代太年輕,擔不起這重任。

石保吉到了曹家,卻見到曹瑋站在練武場。

在距離曹瑋約二十步外,一棵樹上插着一把連鞘的刀,刀連同刀鞘一起插在樹上,刀鞘已經裂開。

“這是怎麼了?”

曹瑋回頭看到石保吉,裂開嘴笑了:“我昨晚上想,我應該練長兵器。”

“長兵器?”

“對,長兵器。”

石保吉明知道曹瑋在胡說,肯定是有事,但他不會問,只是告訴曹瑋:“你家老七出任煙花營主官,這事昨晚上你二哥和我們在一起商量過。”

“恩,挺好。回頭我再去給他說說,讓他知道這事不是兒戲。”

石保吉轉身準備離開,走了幾步又回頭:“你沒事?”

“我有什麼事?”曹瑋哈哈的笑了幾聲。

石保吉胎腿就走,曹瑋卻突然喊了一句:“老石頭!“

石保吉回頭,曹瑋還是沒說。

石保吉擺了擺手走了。

他相信,曹瑋想說的時候,一定會說的。

曹瑋不敢說,因爲兩次宋遼幽州之戰,死的人太多了。石保吉的弟弟就死在第二宋遼之戰。李繼隆的長子,次子。潘家的當年兵敗後負責斷後,潘家嫡系折損過半,親兵死了九成。

劉安那句不奪幽州、不要子嗣實在太嚇。曹瑋不敢講。

話說劉安。

昨天太累,早晨起來算了算日期,然後作運動。

潘秭靈累的去睡回頭覺,劉安則精神抖擻的進宮去上班。

皇宮內,今天沒早朝,皇帝昨夜也是喝多了,劉安到崇正殿的時候,殿內除了門外站兩個小太監之外,再無其他人。

見到劉安來,小太監上前:“劉學士,沒想到你來的這麼早,昨夜聽說宮裡的酒窯都空了。”

劉安很嚴肅的說道:“身爲臣子,當然要時刻記得爲官家效力,還有許多公文沒有登記,不敢怠慢。”說話的時候,劉安遞過去幾張紙條。

小太監雙手接過,連聲道謝。

紙條不是錢。

卻可以當錢用。

這是定購券,來自西域的特產,沒這東西你排隊到下個月也買不到。

太監也是人,太監也有家人。

就算是一個人,有些特產買回來,轉手就能加價兩成,這就是利。

行賄?

沒有,沒錢沒物怎麼能叫行賄呢。

真說起來,太監們會說,請了劉安派的家丁幫着去排隊了,就這樣。

從此時起,劉安開始爲一年或是兩年後的宋遼大戰,開始佈局。

北防五軍三府,這三府一個比一個重要。

前些日子,劉安在公文中看到一個有趣的消息,其中就有三州之一的幷州。

幷州就是未來的太原。

皇帝有心讓張齊賢到出任,出任權知幷州州軍事。

這一作法,是宋太祖所創,極重要的州,派二品大員接替刺史管理州務,掌文武大權,直接對皇帝負責。

而節度使,則慢慢失去了實權,變成了一個地位崇高的虛銜,成爲武官的最高等級。

實際上,沒球用,連錢也沒多發幾個。

幷州是北防重鎮。

張齊賢不願意去。

緊接着,皇帝心中的第二個人選,溫仲舒卻要辭官,理由是京官的政務太繁重,他老了,撐不住這麼重的公務。

劉安一邊翻着公文,一邊內心盤算着。

那個二品大員是主戰,又能撐住幷州的事呢?當然,還能被自己忽悠了。

劉安可是很瞭解當下朝堂的,可以說文官們談遼色變,朝堂之上給北防七軍定的規矩是:令堅壁清野,不許出兵,繼不得已出兵,只許披城佈陣,又臨陣不許相殺。

這北防七軍:威虜、靜戎、破虜、平戎、寧邊、守遠、平虜七軍。

他們所在的城池,也在軍名爲城名。

不過,這七軍名字依歷史,再有不到兩年就會消失,宋朝給歲幣之後,連這個七軍的名字都改了。

劉安在屋內翻着公文,也去查找一些舊公文。

到此時爲止,怎麼樣弄幽州,劉安還沒有一點眉目,但幽州肯定是要弄的。

想華夏五京,這少一京,多慘。

西京長安、中京洛陽、南京金陵、東京汴梁。還差最後一個。

要弄回來。

可是,怎麼忽悠皇帝呢?

這個,有難度。

崇正殿門外,皇帝到了。

一名小太監正捧着一碗熱茶從側屋過來,見到皇帝趕緊施禮。

“誰到了?”皇帝知道這碗熱茶肯定不是給自己的,守崇正殿的小太監怎麼會知道自己這個時間過來。

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三一六節 不甘心又如何第四八二節 再不純也是金子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一二九節 樓總是在歪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第四五零節 你們要談條件第四十七節 要不要幹一架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七十二節 探花郎升官第三二二節 窮酸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一三三節 劉安你好壞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三九七節 真真假假傳的很快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一六六節 來自真定府的示警第十五節 狂妄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四二七節 新的火藥坊第五十節 我們要作好人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一九零節 趙佑向小財迷挺進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二九二節 有所持所以無懼第一三六節 衝向南海運胡椒第三四七節 回鄉的人 上第七十六節 朕也要去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一九零節 趙佑向小財迷挺進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一八四節 這人心的事第二五二節 坑裡有坑第六十六節 好皇帝送禮第四五五節 應該被抹去的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四六二節 大宋最強艦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四二二節 瞿越皇宮的木料第二六三節 把刀磨利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七節 關於錢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十八節 失算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三五八節 會有地震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一七二節 劉安的鹹平工坊第一三一節 高瓊第一陣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一零四節 大宋也有賭神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一五九節 拉上寇準打麻將第一一九節 寇準吃虧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一八七節 南海的第一批貨船回來了第四十六節 臣有一計第一二七節 生死鬥 下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三七三節 咱不過年了第一一六節 丈人回來了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八十四節 出大事了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四五七節 挺壞的招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一三六節 衝向南海運胡椒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三七三節 咱不過年了第一三七節 暴怒的浪叔第四一二節 大炮一響 黃金萬兩第一九二節 北方有變第四九四節 回鄉祭祖第三六三節 阿蘇山的衛縣令第二九二節 有所持所以無懼第二五九節 議成第四九一節 誰同意,誰反對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
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三一六節 不甘心又如何第四八二節 再不純也是金子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一二九節 樓總是在歪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第四五零節 你們要談條件第四十七節 要不要幹一架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七十二節 探花郎升官第三二二節 窮酸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一三三節 劉安你好壞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三九七節 真真假假傳的很快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一六六節 來自真定府的示警第十五節 狂妄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四二七節 新的火藥坊第五十節 我們要作好人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一九零節 趙佑向小財迷挺進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二九二節 有所持所以無懼第一三六節 衝向南海運胡椒第三四七節 回鄉的人 上第七十六節 朕也要去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一九零節 趙佑向小財迷挺進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一八四節 這人心的事第二五二節 坑裡有坑第六十六節 好皇帝送禮第四五五節 應該被抹去的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四六二節 大宋最強艦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四二二節 瞿越皇宮的木料第二六三節 把刀磨利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七節 關於錢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十八節 失算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三五八節 會有地震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一七二節 劉安的鹹平工坊第一三一節 高瓊第一陣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一零四節 大宋也有賭神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一五九節 拉上寇準打麻將第一一九節 寇準吃虧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一八七節 南海的第一批貨船回來了第四十六節 臣有一計第一二七節 生死鬥 下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三七三節 咱不過年了第一一六節 丈人回來了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八十四節 出大事了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四五七節 挺壞的招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一三六節 衝向南海運胡椒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三七三節 咱不過年了第一三七節 暴怒的浪叔第四一二節 大炮一響 黃金萬兩第一九二節 北方有變第四九四節 回鄉祭祖第三六三節 阿蘇山的衛縣令第二九二節 有所持所以無懼第二五九節 議成第四九一節 誰同意,誰反對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