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

確實是正事。

石保吉說道:“曹瑞在北邊與女真人打上了,不知道他怎麼打的,殺敵三萬。他帶了七萬人過去,也不知道戰損多少。我準備帶兩萬人馬親自去看看。希望女真人派大軍南下,聽說女真人人口高達近七百萬,兵力也不會少。”

“在高麗這地方,無論是契丹還是女真,都是菜。這裡多山地,除非動用精銳步兵,靠騎兵來多少死多少。而且這裡有一個對他們非常不利的地方。”

“什麼?”

“補給。”

“補給?”

“恩,真相往往就在地理之中。高麗的重要區域在中部與南部。北部多山區,而且大部分地方都是原始的幾乎沒有人煙的地方。從南往北補給還行,從北往南……呵呵。”

劉安幾句話就讓石保吉清楚的未來對女真戰爭的方式。

石保吉又問了一句:“那麼,依你這麼說,高麗可立於不敗之地?”

“不,隋徵高麗雖然指揮上有失誤,但真正的原因還是後勤。唐徵高麗第一次敗了,也是因爲後勤。想對付高麗一定要靠海上的運輸來補給,控制大海的人,就控制了高麗。所以我根本就沒有契丹與女真放在眼裡。”

“我還是要親自去看看。”

“也好,順便把北邊的城池也收拾一下。”

“放心,聽話的不聽話的,叔會讓他們知道這裡是誰在立規矩。”

“有二叔在,我有什麼不放心了。這樣吧,你帶人走,我不需要護衛人員。我帶家眷去渡假,山清水秀之地。沒有半點危險,而且全是我的人馬。”

石保吉想問個明白,可想了想還是沒問,當下說道:“行,我明早就北上。”

“我晚上見一下崔氏,明早就離開。正好我之前和別人有十五天之約,我要去的地方是阿蘇山,那裡我勢力已成,二叔暫時別多問,也別給其他人提。”

“行。”

當晚,崔山嵬帶着自己的兒子崔沆來見劉安。

崔沆行了大禮,然後捧上一個卷軸。

“沆有三策獻上。”

沆這個自稱,高麗人有些時候還用唐式自稱,也沒錯。

劉安看完之後說道:“去辦吧,你崔氏的地位與高麗的控制度相等,有功之人必有相應的回報。聽聞你才華橫溢,給你安排一個要職。”

“請主君吩咐。”

“辦學,好好的辦學。讓漢學之榮光在高麗綻放,其最終的目標只有一個。你可明白。”

崔沆正色回答:“讓高麗所有人以歸化爲榮。當萬民請願請求歸化之時,屬下討賞。”

“好。”

“謝主君。”

崔沆沒說要討什麼賞,劉安也沒說要賞什麼。

賞與不賞,只是一個態度問題。

崔沆要的是自己努力作事,所以有資格想主君請求些什麼。劉安則答應,你若能作到,你要的賞賜一切都可以商量。

次日,石保吉北上。

劉安帶着潘秭靈以及女眷們上船離開,高麗要打仗,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開城還暗藏的敵對力量,所以離開是最明智的選擇。

石保吉留下的就是純粹的武官與士兵,這些人遇到任何事,鋼刀可以解決一切。

再說宛城。

曹瑞在城外圍城到第七天,曹瑞眼睛通紅,眼窩深陷,眼圈烏黑。

看將軍們領兵安排攻城似乎不難,可輪到他之後,總感覺各部配合不到一起,若這樣攻城肯定是事倍功半。

曹瑞急,急的飯都吃下不了。

這時,有一隊輕騎趕到。

清一色的大宋禁軍,帶隊的是曹儒。

曹家老六曹珣庶次子,在六房排老三,在大族排十四。

“瑞叔!”

曹瑞當年可是曹彬的牽馬親兵,又是曹彬親自給取的名字,作爲曹家的子孫,稱一聲叔纔是合適的。

“儒哥兒,你怎麼到這裡了。”

曹儒說道:“我隨潘家袞哥兒還有石家孫哥兒作護軍,護軍六姑娘出海探望安哥兒,這是官家的旨。這纔來第二天就收到你的軍報,石二伯已經親自領兩萬兵馬北上,預計還有三天可達龜城。”

“好,好,太好了。”曹瑞重重的吐了一口氣,衝着門外喊:“全軍休整備戰,等候援軍與大帥至。”

事實上,一千幾百老兵也有點虛,他們都大頭兵,帶百人聽指揮衝鋒行。

領軍他們真不行。

這十萬大軍,他們壓力巨大。

三天後石保吉到龜城。

第四天,石保吉到了陣前。

掃了一眼佈陣圖,然後把情報聽完。石保吉立即作出大規模的調整與安排。

一道道命令傳下去,所有的軍令傳達完畢。

曹瑞上前單膝跪地:“大帥,末將無能。”

“不,你作的很好了。把這麼多兵馬管理的井井有條,雖然攻城的戰陣沒布好,可誰讓你沒學過,以後留在本帥身旁,本帥手把手教你。先去休息一下,養足體力代本帥督陣,明晨攻城,今夜嘛。潘……”

石保吉一個潘字出口,曹瑞立即說道:“大帥,請給各位將軍一個機會,他們忠於職守,作戰勇敢,必可完成任務。”

“好,你點將。”

曹瑞立即點了一正一副兩名高麗將軍,都是勇戰之人。

石保吉把從地道夜裡出發的潛入宛城的任務交給了他們。

讓所有將軍去準備,石保吉把曹瑞叫到近前:“剛纔你怎麼想的。”

“大帥,將來的仗還是要靠高麗兵去打的。總要挑一批可靠的,能用的人留在大帥身旁作事。”

“講的好,是我想差了。記你一功。”

“不敢領功,這是末將份內之事。”

石保吉點了點頭:“安心,安哥兒給我講了,我已經派人寫信給曹瑋。保你曹氏入族,順便給你保一個榮華富貴。得空了,娶一妻、納幾房妾然後開枝散葉,別等老了,死了,連個家人也沒有。”

“謝大帥。”

曹瑞是真感動,他可以相信這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石保吉又說道:“先給自己留個後,沒幾年還會和遼人死戰。別說什麼打完仗會怎麼樣,咱們這些是兵,當兵的就會死,所以想想在死之前作點什麼。”

“是,大帥說的是。”曹瑞重重的點了點頭。

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三六八節 停一次早朝第三八二節 以倭攻倭第一一六節 丈人回來了第十二節 衝動第一零七節 狠人之謀第三十八節 潘府家風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三一零節 不是不講理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第三九七節 真真假假傳的很快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四三二節 災民級遼軍第四九三節 霍光?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三二六節 真正的神器第四三二節 災民級遼軍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三零七節 第一次的九人會議第三五三節 趙佑務農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一三三節 是風的錯第二六九節 十孝十善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第一五六節 擡價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一三二節 三班倒打上三天三夜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四三九節 那一筆爛賬第二零八節 劉安拜師 下第十二節 衝動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二九六節 宮中秘聞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四二八節 大宋窮人第五零二節 生或是死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八十一節 天上掉下來的醋罈子第五節 榜下捉婿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四六二節 大宋最強艦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七十一節 就五個字第二五六節 正式和談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四四零節 大義與小節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一八二節 整兵待戰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四十九節 有個好結果第二零九節 佯攻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第三一六節 不甘心又如何第三六五節 一個瘋狂的念頭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三二七節 悲慘的皇親第一三二節 三班倒打上三天三夜第五十一節 死與活第十五節 狂妄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四二六節 流放之地變了第一六四節 廣市舶司新規矩第六十七節 真的也摻假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第四二七節 新的火藥坊第四四七節 絕對是人才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五零五節 一人對十萬第三八二節 以倭攻倭第三零零節 無能之軍第一二一節 錢若水赴江南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一六九節 可惡的六姑娘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四零八節 殺豬菜第八十七節 武官那條線第三四零節 被強徵的炮艦第一二三節 一點點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
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三六八節 停一次早朝第三八二節 以倭攻倭第一一六節 丈人回來了第十二節 衝動第一零七節 狠人之謀第三十八節 潘府家風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三一零節 不是不講理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第三九七節 真真假假傳的很快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四三二節 災民級遼軍第四九三節 霍光?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三二六節 真正的神器第四三二節 災民級遼軍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三零七節 第一次的九人會議第三五三節 趙佑務農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一三三節 是風的錯第二六九節 十孝十善第一六零節 論戰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第一五六節 擡價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一三二節 三班倒打上三天三夜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四三九節 那一筆爛賬第二零八節 劉安拜師 下第十二節 衝動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二九六節 宮中秘聞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四二八節 大宋窮人第五零二節 生或是死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八十一節 天上掉下來的醋罈子第五節 榜下捉婿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四六二節 大宋最強艦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七十一節 就五個字第二五六節 正式和談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四四零節 大義與小節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一八二節 整兵待戰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四十九節 有個好結果第二零九節 佯攻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第三一六節 不甘心又如何第三六五節 一個瘋狂的念頭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二五八節 蕭太后第三二七節 悲慘的皇親第一三二節 三班倒打上三天三夜第五十一節 死與活第十五節 狂妄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四二六節 流放之地變了第一六四節 廣市舶司新規矩第六十七節 真的也摻假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第四二七節 新的火藥坊第四四七節 絕對是人才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五零五節 一人對十萬第三八二節 以倭攻倭第三零零節 無能之軍第一二一節 錢若水赴江南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一六九節 可惡的六姑娘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四零八節 殺豬菜第八十七節 武官那條線第三四零節 被強徵的炮艦第一二三節 一點點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