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節 要不要幹一架

宋朝很少殺文官,不過楊瓊是武官。

劉安吃驚在於,宋朝的文官還真狠。雖然楊瓊有必死的理由,在劉安看來到了節度使這個級別,應該送回汴梁受審,而不是在這裡說殺就殺。

或許,曾會有什麼用意。

立威!

有可能。

王曾卻沒在意劉安的表情,在他看來,應該殺。王曾只是說道:“信上寫的,確實是殺了,不過用的不是他的名義,是你的。公文上我想他寫會,尚方斬馬劍斬楊瓊。”

劉安心說,這怕是寇準的意思。

楊瓊有罪,若不是他愚蠢,靈州那邊數次運糧變成了給党項人送糧,然後靈州也沒保住,就是因爲先丟了清遠城。

石保吉。

劉安知道這個人,石家最狠的一位。

但凡是諡號中有武字的,就沒有一個差的。

王曾又翻出另一封信:“這是曹將軍的信,曹瑋將軍說,他已經離開駐地去見楊將軍,他信中告訴你,你只管說,什麼時候打,往那裡打,給他一個時間,其餘的不用你多操心,還警告你,不許你管他的軍務,那怕你的尚方斬馬劍在手。”

“叫板。”

劉安對王曾說道:“王兄,替給我他回信,告訴他,我要滅党項,讓他備戰。”

“滅,滅党項。”王曾懷疑自己聽錯了。

劉安說道:“就這麼寫,他嚇唬我,看誰嚇誰。”

王曾立即勸道:“這不是鬥氣的時候。”

“不是鬥氣,他若敢打,就會作足準備。其餘的你不管,你幫我寫封信,我看看其他的幾封信。”

此時,再說潘羅支。

潘羅支酒量比劉安好太多了,他雖然有些頭疼,但不象劉安連路都走不穩。

潘羅支把親信叫到自己的帳篷。

潘羅支的弟弟廝鐸督說道:“我相信這個年齡不大的特使有來頭,我去問過了,他是宋國今科的探花,入仕就是五品,現在是正五品。他能帶着宋國四大武將王爵家中的長孫出來,光憑官職肯定不夠。”

“那就是,有真本事?”

“談談,看他有多大膽,党項人不斷的攻打咱們的地盤,看宋國有沒有心合兵對抗党項人。”

潘羅支點了點頭:“是,明天好好談一談。”

六穀的其他人也認爲,宋國皇帝敢叫一個半大孩子出來領文武幾百人,帶兵馬十數萬,若沒點真本事,宋國皇帝也不傻。

次日,午時。

雙方簡單的吃過一些東西后,就在一處山角下新搭的一個棚子內落坐。

長桌南北擺,六穀坐西側,宋人坐東側。

兩邊各五個人上桌,各派兩名負責記錄的人坐在各自的後面。

“潘大首領。”劉安先一步施禮。

正準備施禮的潘羅支愣了一下,他以往都是他們這邊先施禮,然後宋人才回禮,因爲宋國是上國,他們是小邦。

潘羅支愣了幾秒之後,這才施禮:“上國巡察使安好。”

劉安落坐,命上擺上茶具。

朱嚴負責泡茶,宋朝的茶是抹茶,可是有講究的喝法,朱嚴精通此道。

潘羅支等人安靜的坐着,既然是談,肯定是要說正事的,但怎麼切入,他還在等契機。既然宋人不急,他也不會急。

茶泡好,劉安擺着一杯茶雙手送到潘羅支面前:“潘大首領,你年長,說起來應該是我叔伯輩,我佔個便宜,潘老哥飲茶。”

潘羅支真沒有想到,宋人這年輕的大官如此親切,雙手握住劉安端着茶碗的手,用力握了一下這才接過茶碗。

沒等潘羅支把茶碗放下,劉安就開門見山的說道:“聽說,老哥組織了六萬騎兵,那個李繼遷的拿下靈州之後,兵馬似乎對潘老哥的地盤下過黑手,還試圖染指涼州,若沒了涼州,這六穀,還好嗎?”

歷史上,就是六穀被西夏攻佔,六穀諸部分崩。

劉安說的太直接了。

可以說,直接把潘羅支這次會談的核心給扔了出來。

潘羅支捧着茶碗很長時間,劉安這突然扔出底牌來,讓他有些懵。

劉安又說道:“老哥,茶涼了就不好喝了。”

潘羅支一口將整碗茶灌下去後說道:“那,聯兵打他?”

“李繼遷是小人物,我這次來西北真正的目的不是他,收拾他,只需要一計,潘老哥隨我來。”

劉安離座,潘羅支跟着劉安走到五十步外,劉安給潘羅支說道:“詐降。李繼遷最喜歡玩假降了,對我大宋玩了好些次。老哥來一次假降,不知道老哥有沒有聽說過鴻門宴,假降擺酒,然後酒杯落地,我安排人手砍了他,然後再兵戰。”

潘羅支眼睛都瞪圓了:“你,你小看我六穀。你以爲,我部下沒有敢拼敢殺的人。”

“老哥誤會了,你要李繼遷的人頭幹什麼,那東西對你來說,製作一個人頭酒杯?還是給我,我帶回去比你有用。我給你錢。”

潘羅支想了想,也對。

李繼遷的人頭自己還真沒什麼用,宋人帶回去,可以邀功。

潘羅支問:“此計,可行?”

“細節,咱們回頭好好商量一下,這事要可靠的人來組織。我這次過來,真不是爲了李繼遷,而是爲了河西走廊。”

“怎麼說。”

“錢。”

“錢?”潘羅支很疑惑。

劉安說道:“我若是給老哥十萬擔茶餅,老哥能不能在古商道往西,給我換點好東西呢?比如,葡萄乾、比如黃金、比如……馬!”

“怎麼換。”

“靈州定價,出了靈州你定價,這生意你一半,我一半。你派三千護商隊,我也派三千兵馬。靈州,你一半我一半,你駐軍一萬,我駐軍一萬。不過,你要給我一個面子,把蘭州,也各駐軍一半。”

潘羅支一把握住劉安的手:“一擔茶,多少錢?”

“你看,我大宋東京汴梁一斤茶七十文。靈州有兩千裡吧,咱們加三倍,三百文一斤,怎麼樣?”

“好。”潘羅支清楚,這是良心價。

在河西走廊,一隻茶餅一隻羊,這是官價。一隻茶餅才半斤重。

再往西,或是往北,價更高。

劉安又說道:“鐵,一斤一百文在靈州。”

潘羅支點了點頭:“好。”

第五零四節 劉安的檄文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二九二節 有所持所以無懼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十七節 這是有後門的探花第三節 開榜第四十三節 一夜的奔波第二四一節 劉安到幽州城下第十九節 各懷心思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二零八節 劉安拜師 下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一三八節 來自劉安的蜜糖第二七零節 要想富,先修路第三八零節 把皇后的禮服也賣了第三五一節 彈劾劉安第三九零節 筑紫島宋軍第一營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三一一節 劉安回汴梁第四五一節 勸降反對者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三二六節 真正的神器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二六三節 把刀磨利第三八一節 大宋即將變法第四十六節 臣有一計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第一三九節 這鐵棒掄的圓第四八四節 斷人財路如第一二七節 生死鬥 下第四五零節 你們要談條件第六十八節 破木料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五十四節 文官啊!第一八九節 漲二十倍地價都是人情第一八一節 極密聞第一零四節 大宋也有賭神第五零八節 八王十三公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三二四節 有人謀逆第二四一節 劉安到幽州城下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一二五節 父愛無疆第一三六節 書載血戰七天七夜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一二零節 皇帝還是膽小第二七七節 咱手上有人第一九四節 三人成虎的計劃書第三一二節 皇家的大禮第四二二節 瞿越皇宮的木料第四二八節 大宋窮人第二六九節 十孝十善第二節 難道不是親生的第三八六節 仇人來訪第一七零節 好可怕的事情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四一六節 這口鍋背的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三八六節 仇人來訪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三十一節 最強壯丁第一二五節 父愛無疆第四八四節 斷人財路如第一九零節 趙佑向小財迷挺進第四四七節 絕對是人才第四二九節 屯糧等待出征第四九四節 回鄉祭祖第四十三節 一夜的奔波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四三二節 災民級遼軍第四五五節 應該被抹去的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三九五節 授十萬禁軍第六十一節 新宰相第三零七節 第一次的九人會議第三零零節 無能之軍第二十六節 結婚了第八十節 劉安要鞠躬盡瘁第一七八節 關於錢的小事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一四五節 宴會上的奇菜第四三九節 那一筆爛賬第十八節 失算第一二七節 皇帝的新境界第三七二節 倭島大探險第二七六節 那麼就打吧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四四零節 大義與小節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第一零五節 幷州派官的博弈第四八三節 劉安準備回家第三九二節 我們已經打完了
第五零四節 劉安的檄文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二九二節 有所持所以無懼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十七節 這是有後門的探花第三節 開榜第四十三節 一夜的奔波第二四一節 劉安到幽州城下第十九節 各懷心思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二零八節 劉安拜師 下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一三八節 來自劉安的蜜糖第二七零節 要想富,先修路第三八零節 把皇后的禮服也賣了第三五一節 彈劾劉安第三九零節 筑紫島宋軍第一營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三一一節 劉安回汴梁第四五一節 勸降反對者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三二六節 真正的神器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二六三節 把刀磨利第三八一節 大宋即將變法第四十六節 臣有一計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第一三九節 這鐵棒掄的圓第四八四節 斷人財路如第一二七節 生死鬥 下第四五零節 你們要談條件第六十八節 破木料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五十四節 文官啊!第一八九節 漲二十倍地價都是人情第一八一節 極密聞第一零四節 大宋也有賭神第五零八節 八王十三公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三二四節 有人謀逆第二四一節 劉安到幽州城下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一二五節 父愛無疆第一三六節 書載血戰七天七夜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一二零節 皇帝還是膽小第二七七節 咱手上有人第一九四節 三人成虎的計劃書第三一二節 皇家的大禮第四二二節 瞿越皇宮的木料第四二八節 大宋窮人第二六九節 十孝十善第二節 難道不是親生的第三八六節 仇人來訪第一七零節 好可怕的事情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四一六節 這口鍋背的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三八六節 仇人來訪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三十一節 最強壯丁第一二五節 父愛無疆第四八四節 斷人財路如第一九零節 趙佑向小財迷挺進第四四七節 絕對是人才第四二九節 屯糧等待出征第四九四節 回鄉祭祖第四十三節 一夜的奔波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四三二節 災民級遼軍第四五五節 應該被抹去的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三九五節 授十萬禁軍第六十一節 新宰相第三零七節 第一次的九人會議第三零零節 無能之軍第二十六節 結婚了第八十節 劉安要鞠躬盡瘁第一七八節 關於錢的小事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一四五節 宴會上的奇菜第四三九節 那一筆爛賬第十八節 失算第一二七節 皇帝的新境界第三七二節 倭島大探險第二七六節 那麼就打吧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四四零節 大義與小節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第一零五節 幷州派官的博弈第四八三節 劉安準備回家第三九二節 我們已經打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