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二節 窮酸

窮嗎?

仔細一比,似乎還真有差距。

其實只是路過的縣令指了指自己:“看看本縣。這纔是真正的明光鎧,精鋼片打成紙一樣薄,然後用特殊的辦法鍍了,再打磨成鏡。這馬可是有汗血寶馬血統的寶馬,本縣特別從靈州訂購,等了足三個月,還加了兩貫錢。”

三位縣令呈三角而立,相互看着就不順眼。

“走了,你們慢慢整,本縣兵馬現有五萬。馬場百里,有羊百萬只,開荒十萬畝。”說罷,這位牛逼向天的縣令又用蔑視的眼神掃了一眼衛浩與甘谷縣的兵馬:“窮,你們真窮。”

衛浩臉都氣黑了。

兩邊部下的兵馬突然變的殺氣騰騰。

爲什麼窮,因爲他們出征太少。

這時,隆中族這一寨的寨主、寨老都自綁着出來了。

降了。

衛浩很遺憾,他想在自己離任前再幹一票,誰想敵人降了。想再找一個寨子下手,遺憾的是沒時間了。

罷了,既然降了就不能再打。

所有人編入戶籍,抽壯丁從軍,然後開荒,派出縣內早就準備的老農。

這區域內糧食種冬小麥、高粱。然後可以種藥材,山林內大量的種植棗樹。然後修路方便運輸,修渠方便灌溉。

在邊疆這些個縣,上至縣令,下到平民都知道什麼叫窮。

更知道如何致富發家。

以秦安縣論。

現在秦安縣的收入分爲幾大塊。

首先是攻打西番各不願意編入戶籍,不服管教,又有過劫掠記錄的山寨。這是快錢,打一寨就有一筆收入。

緊接着就是修路。

別小看修路,只有有商隊經過,就可以爲百姓帶來大量的收入。

不說吃喝住宿,僅是交換一些商隊的商品,然後百姓們再把這些用筐揹着分散去各村寨就能掙一筆。

最後則是大量種棗,種糧食,種藥材。

其中利最大的就是棗。

棗是最快產生收益的果樹,次年就會有少量的收成,達到五年的棗樹,一畝山林散種三十至四十株,一畝地的幹棗至少可以得到兩萬個銅錢。

一家若有五十畝山林地種棗,就是家中有三個女兒嫁妝也可以很豐厚。

這是富農的階層了。

再說汴梁城。

劉安並不急着離開汴梁,因爲還有許多事情沒有辦好。

比如最重要的一件。

劉安以家中沒人的爲理由,天天到皇宮裡混吃混喝,得空就講幾個有趣的笑話給皇帝聽,順便再拍一拍皇帝的馬屁。

在經過連日的試探,以及寇準數次暗中給皇帝遞話之後,終於時機來臨。

皇帝心情很好的作了詩,又畫了一副菊花圖之後劉安說道:“姑丈,聽聞太國舅家裡有帶械家丁千人,侄兒有些不明白,是汴梁城的治安差,還是賊人太多呢?”

“這個。”皇帝給問住了。

劉安立即又說道:“我看寇相公家裡只有三十個護院家丁,而且沒有利器,他們只是爲了防火。汴梁城應該沒有那個小賊敢去寇相公家偷東西。若真有,便是開封府的過錯。”

“有道理。”皇帝聽完後點了點頭。

劉安又說:“姑丈,現在行路有護衛軍在保護,大商家中持械家丁數量似乎比李太國舅家更多,這麼多人用來幹什麼,欺凌鄉里,還是械鬥爭利。我感覺這事與姑丈提倡的和,不同。”

“你繼續說。”

皇帝說完往茶桌走去。

劉安跟着過來,看皇帝坐下後說道:“消減軍費這事是必須的,但眼下士兵人數卻減不得。沒有田地分給他們,又沒有事作,這些人不如管制。太祖立下規矩,流民入軍,就是爲了天下和諧,防止流民爲匪。現士兵若脫了軍裝爲民,侄兒怕有些人沒有了生計來源,會變成匪。”

皇帝眉頭緊皺,默默的點了點頭。

這事劉安說的在理。

劉安最後說道:“姑丈,令天下不得養私兵。這事侄兒認爲是當務之急,想廣州城幾百年來的數次大亂,都是因爲私兵。我岳父到了廣州後,得知錢若水來了查稅差一點把命丟了,就是因爲大食商人的私兵太多。”

皇帝點了點頭:“明上朝,這事議一議,不過你別提了。找個人來提,你在後面聽着就行。”

“是。”

皇帝有點動心了,私兵!

或是家丁皇帝不在意,但私兵這個詞很敏感。

皇帝又說道:“國舅畢竟是自家人,你現在過去找他說說,希望他能夠作一個表率。”

“是,侄兒這就去。”

劉安立即起身,施禮後就往外走。

李繼隆府。

李繼隆親自在二道門迎接。

比起劉安上一次見李繼隆,此時的李繼隆顯得精神了許多,人也看起來年輕了,原本有些發白的頭髮已經完全變黑。

歷史上的李繼隆是把自己愁死的。

爲擔心遼國南下,爲朝堂上文官不爭,好不容易打贏了竟然簽訂賠款和約。可知道李繼隆的兩個兒子是死在幽州城下的,只有五十五歲的老將軍心裡想不通。

現在變了,李繼隆在幽州城下打的很開心,雖然現在又交了兵權,可內心卻沒難受,反而很通透。

坐下之後,劉安開門見山:“我說服官家下旨嚴禁私兵,頭一個就拿老叔你開刀。”

哈哈哈。

李繼隆爽朗的大笑幾聲:“隨你,不過這天下私兵當真禁。”

“只要樞密院給兵部下令,各州府派兵鎮壓,就沒有不解除私兵這一說。寇相公與呂相公正在研究新的規則,向相公則在研究讓各州府兵馬保證治安這筆錢從那裡出。趙御史也參與到了其中,制定規則以防止軍中腐敗。”

劉安這麼一講,李繼隆倒是明白了。

這不是在解私兵,而是在禁軍之後,進一步把廂兵、鄉兵控制在手。

李繼隆問:“我府中皆是百戰老兵,去械之後他們將何去何從?”

“老叔,百戰老兵在你家裡也是養老。想砍人,這天下能砍人的地方多了,想發財,這天下的地方也大的很呢。我在倭島有桑林百萬畝,銅礦十三座。而且我還盯上一座超級大銅礦,只愁那裡人不願意把礦區交給我。”

“哈哈哈,說的好,砍了他們,銅礦便是你的。”

“不,是咱們的。”

第四五一節 勸降反對者第一三八節 來自劉安的蜜糖第二四八節 劉安的談判技巧第二七一節 施壓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四十七節 要不要幹一架第一六七節 後園的葡萄架晃了一下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第三一四節 編出來的倭國獻禮第三九二節 我們已經打完了第一四九節 兩親家秘議第一六二節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四八零節 文雅抵抗不了刀劍第二零零節 嘴遁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五零六節 天下是誰家的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三五八節 會有地震第十七節 這是有後門的探花第四八四節 斷人財路如第四七一節 雙困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五零二節 生或是死第三三四節 趙佑有骨氣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十四節 以和爲貴第一三八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一二五節 父愛無疆第四十三節 一夜的奔波第一二六節 才華橫溢的財迷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一九三節 岳父母的力量第一七二節 劉安的鹹平工坊第四三二節 災民級遼軍第三五三節 趙佑務農第四八七節 晚上還有宴第九節 血寫的公文第四八五節 不是我乾的第九十八節 天大之功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四四五節 挖,瘋挖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四九三節 霍光?第三三八節 爲了收門票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三四七節 回鄉的人 上第二零二節 拿下朔州第二零八節 劉安拜師 下第二八零節 聖旨到第四二八節 大宋窮人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一零七節 狠人之謀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一三三節 是風的錯第四一八節 好建議第三零九節 護短第九十節 坦白從寬第三四零節 被強徵的炮艦第三九九節 一山換一山第二四八節 劉安的談判技巧第三七七節 特例,開夜衙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九十六節 劉安打人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六十八節 破木料第五零二節 生或是死第三九二節 我們已經打完了第一四六節 鹽第一三八節 來自劉安的蜜糖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四六一節 皇帝要掙錢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四九一節 誰同意,誰反對第二七二節 皇帝睡不着第三一三節 臣惶恐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三一三節 臣惶恐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一五五節 一點小詭計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三十二節 醉仙居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三八六節 仇人來訪
第四五一節 勸降反對者第一三八節 來自劉安的蜜糖第二四八節 劉安的談判技巧第二七一節 施壓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四十七節 要不要幹一架第一六七節 後園的葡萄架晃了一下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第三一四節 編出來的倭國獻禮第三九二節 我們已經打完了第一四九節 兩親家秘議第一六二節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四八零節 文雅抵抗不了刀劍第二零零節 嘴遁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五零六節 天下是誰家的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三五八節 會有地震第十七節 這是有後門的探花第四八四節 斷人財路如第四七一節 雙困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五零二節 生或是死第三三四節 趙佑有骨氣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十四節 以和爲貴第一三八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四三七節 下馬威第一二五節 父愛無疆第四十三節 一夜的奔波第一二六節 才華橫溢的財迷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一九三節 岳父母的力量第一七二節 劉安的鹹平工坊第四三二節 災民級遼軍第三五三節 趙佑務農第四八七節 晚上還有宴第九節 血寫的公文第四八五節 不是我乾的第九十八節 天大之功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四四五節 挖,瘋挖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四九三節 霍光?第三三八節 爲了收門票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三四七節 回鄉的人 上第二零二節 拿下朔州第二零八節 劉安拜師 下第二八零節 聖旨到第四二八節 大宋窮人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一零七節 狠人之謀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一三三節 是風的錯第四一八節 好建議第三零九節 護短第九十節 坦白從寬第三四零節 被強徵的炮艦第三九九節 一山換一山第二四八節 劉安的談判技巧第三七七節 特例,開夜衙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九十六節 劉安打人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六十八節 破木料第五零二節 生或是死第三九二節 我們已經打完了第一四六節 鹽第一三八節 來自劉安的蜜糖第一七四節 冰封的渤海第四六一節 皇帝要掙錢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四九一節 誰同意,誰反對第二七二節 皇帝睡不着第三一三節 臣惶恐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三一三節 臣惶恐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一五五節 一點小詭計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三十二節 醉仙居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三八六節 仇人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