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六節 代表正義的男人

劉安聳了聳肩膀:“若不登陸,以水戰的力量來算,沒有咱們大宋的允許,他一片木頭都別想到水裡去,只要下令開戰,水師可以毀了他們水面上的一切,也包括海邊三裡範圍的內一切。”

李繼隆想到了,潘惟熙在瞿越之戰時用過了三艘炮艦。

有這三艘船在,那麼大海之上除上蒼之威外,沒有任何人有資格能稱爲敵人。

“好,下令你岳父把炮艦立即還回來,送到明州休整。若倭人敢攻擊銀山,就派炮艦過去。”

劉安低聲說道:“炮艦出動,花錢是很多了,能否調些人馬。一但開戰,那海灣有條河逆流而上就能到倭京,而且炮火的力量我估計帶上新式重炮可以打到對方城牆下,調三萬精銳滅了倭京。”

“滅倭京?”李繼隆讓劉安這瘋狂的想法嚇了一跳。

劉安卻很嚴肅:“倭京,直接利益一億貫。間接利益十億貫。但需要調動不低於八萬禁軍精銳,這是死磕,不是弄死倭王,就是咱們的軍隊困在泥潭裡。”

“有把握?”

劉安點點頭:“現在的倭國是一個很奇特的時代,他們實施的是莊園制。這個很有趣,在筑紫島攻打的時候我已經派人研究過了。小的莊園主將自己的土地獻給大人物,受獻者一般都是國都大貴族,他們被奉爲本家。”

“恩。”李繼隆點了點頭,雖然這奇怪的國度有別於大宋,但他還是能夠理解的。

劉安繼續說道:“本家與領家之間在這個時代有一個非常不正常的現象,雖然有主從關係,但武裝力量卻沒有嚴格的主從關係,無論是本家、領家,有時候只是名義上的領主,有一類人開始慢慢的掌握實權。”

李繼隆問:“那一類人?”

“本家派到領家的莊官。”

“啊,哈,哈哈。”李繼隆大笑:“確實不正常,所以你的意思是,倭王除了王城自有的那點兵力,想調兵勤王並不容易。”

“是,一個僕人擁有了莊園的律法、吏任、錢貨、兵馬的權力之後,他們會變的貪婪,不甘心永遠的當僕人,他們想當領主。這樣的力量佔據了整個倭國的六成,或許更多。”

劉安不是胡說,在歷史上這個時期是倭國從原始莊園向莊園領主制變化的一個過程,因爲沒有外敵入侵,所以這個變化之中除了爭地盤內亂,沒有毀滅性的事件發生,在一百多年後,形成了封領式,也就是知行國的制度。

劉安繼續說道:“不僅如此,他們有些大貴族野心勃勃,他們正在圖謀攝關制,就是大貴族攝政,從一百五十年前,藤原氏開始不斷的送女入宮,以一代又一代外祖父的身份成爲總攝庶政。”

李繼隆聽到這裡一臉的嘲笑:“他們長久不了。”

“是,他們確實沒長久,因爲這種權力讓藤原氏家族快速的變的腐朽與墮落,爲滿足奢華的生活,官員是用來賣的,不是考覈而來。”

“然後呢?”李繼隆來了興趣。

劉安繼續講:“我大宋還沒有立國的時候,就是七十年前,倭島發生了兩次大亂,源氏、平氏崛起。除了倭京之外,兩族控制了不少地盤,也讓許多原本的僕人成爲領主被倭王承認,筑紫島,若他們早早可以齊心,我三千兵馬作不了什麼。”

李繼隆放聲大笑:“有趣,太有趣了。三千兵馬只要軍械、物資供應得當,攻滅倭島都用不了十年。你要八萬精銳,是想以雷霆之勢讓倭王都連只老鼠都逃不掉纔對,你圖謀的是倭王都大貴族的家產。”

劉安搖了搖頭:“李將軍你說錯了。”

“不可能。”李繼隆自認非常瞭解劉安,所以這次肯定不會猜錯。

劉安說道:“我大宋受命於天,倭受我大漢冊封,漢授倭王奴印爲證,倭爲漢奴,亦爲宋奴。倭民萬千百姓生活在疾苦之中,民皆爲奴。上天不忍,降天旨於大宋。我大宋拯救倭萬民於水火,斬惡除暴……”

李繼隆差一點笑噴了,擺着手:“你這小子,接下來肯定要說,爲富不仁,爲官極惡,依律當斬,抄家問罪。”

“不,不,是把倭貴族搜刮的民脂民膏沒收後,還財富於倭萬民。當然,是還給感謝我大宋來拯救他們的這些民,不是那些不聽話的民。”

李繼隆突然變的很嚴肅:“你的意思是,我們興義兵,爲維持義、仁、德、禮而懲罰極惡。”

“然也。”

“很好,這事就這麼辦了,八萬精銳,我親自領軍,滅……滅惡揚善,以彰顯天道昭昭,除惡務盡,凡附惡之人重則斬,輕則發派礦區。”

“對,對。”劉安猛點頭。

李繼隆依舊一臉的嚴肅,他沒有笑劉安,而是很認真的思考了這個問題。

作爲有操守的大宋,處罰那些魚肉百姓的惡官確實是正義的,而倭民皆爲奴這件事情,足可見倭王與倭貴族的不仁。

這樣的人,可以去死。

但,眼下依然不是打仗的時機。

好不容易攢了一點軍械,不能就這麼立即拉出來用掉,倉庫空了很可怕,遼人還需要時刻防備着。

更何況,銀山還沒有開始挖呢。

等倭人先來攻擊銀山之後,纔有理由、有藉口出兵。

劉安說的是當檄文用的,李繼隆說的藉口要針對大宋朝堂的,你沒有一點理由就派重兵遠征倭王都,這事朝堂之上的諫官能噴的你懷疑人生。

看着李繼隆一臉嚴肅的盯着倭島地圖,劉安開始自我懷疑。

劉安的懷疑是,李繼隆是真的要揚善,還是和自己開玩笑呢。

劉安打算試探一下。

“李將軍,這裡有大金礦,很大。”

倭島歷史上最有名的三個金礦之一,鹿兒島金礦。

此時的劉安並不知道衛浩連駐倭禁軍第一營都派出去了,就是爲了打薩摩堡壘。

當然,衛浩也並不知道那裡有金礦。

李繼隆聽完後微微搖了搖頭:“倭受漢冊封,傳承與隋唐,在我大宋也多有學習。但貴族卻只知魚肉百姓,倭民皆爲奴。不好,不好,不好。”

李繼隆連說了三個不好。

第二六七節 金銅礦區有戰鬥第四四零節 大義與小節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一七零節 好可怕的事情第四二八節 大宋窮人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八十二節 找人甩鍋第四九三節 霍光?第二節 難道不是親生的第四零五節 買兩艘第一八三節 多處開戰第五十一節 死與活第七十一節 就五個字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十八節 失算第二七三節 好茶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一三七節 暴怒的浪叔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四八三節 劉安準備回家第一八九節 漲二十倍地價都是人情第三三三節 我劉安在造福倭奴第十節 放肆第三七七節 特例,開夜衙第三一一節 劉安回汴梁第四一八節 好建議第一八五節 潘惟熙人生第一份假公文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三零八節 還是有私藏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三九零節 筑紫島宋軍第一營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一三五節 胡扯的鍘美案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一零八節 一羣可憐蟲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八十三節 有人敢偷我家錢第三五九節 岳父大人的瘋狂第三四七節 回鄉的人 上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三五五節 運河上的瞎扯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三三四節 趙佑有骨氣第四一六節 這口鍋背的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一五六節 擡價第三一一節 劉安回汴梁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十九節 各懷心思第二一零節 佯攻竟然破城了第四五三節 不借,滅之第四六八節 二試船碎了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一三六節 衝向南海運胡椒第五零六節 天下是誰家的第五十六節 擁有一百多裡馬匹的男人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三零八節 還是有私藏第二六六節 高麗宮亂第一一一節 李歡出海第五零三節 大變第一三六節 書載血戰七天七夜第九十九節 禮花第一四六節 鹽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一三八節 來自劉安的蜜糖第四六一節 皇帝要掙錢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三八一節 大宋即將變法第六十節 李沆離京第二六零節 皇帝心情不錯第三九五節 授十萬禁軍第十一節 打一架第一九五節 應敵而變第六十節 李沆離京第四十三節 一夜的奔波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二五六節 正式和談第二九八節 雁禮第六十六節 好皇帝送禮第一五二節 奇怪的家宴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五十五節 有一個郎中第三五六節 老薑順毛擼第三九七節 真真假假傳的很快
第二六七節 金銅礦區有戰鬥第四四零節 大義與小節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一七零節 好可怕的事情第四二八節 大宋窮人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八十二節 找人甩鍋第四九三節 霍光?第二節 難道不是親生的第四零五節 買兩艘第一八三節 多處開戰第五十一節 死與活第七十一節 就五個字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十八節 失算第二七三節 好茶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一三七節 暴怒的浪叔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四八三節 劉安準備回家第一八九節 漲二十倍地價都是人情第三三三節 我劉安在造福倭奴第十節 放肆第三七七節 特例,開夜衙第三一一節 劉安回汴梁第四一八節 好建議第一八五節 潘惟熙人生第一份假公文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三零八節 還是有私藏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三九零節 筑紫島宋軍第一營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一三五節 胡扯的鍘美案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一零八節 一羣可憐蟲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八十三節 有人敢偷我家錢第三五九節 岳父大人的瘋狂第三四七節 回鄉的人 上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三五五節 運河上的瞎扯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三三四節 趙佑有骨氣第四一六節 這口鍋背的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一五六節 擡價第三一一節 劉安回汴梁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十九節 各懷心思第二一零節 佯攻竟然破城了第四五三節 不借,滅之第四六八節 二試船碎了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一三六節 衝向南海運胡椒第五零六節 天下是誰家的第五十六節 擁有一百多裡馬匹的男人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三零八節 還是有私藏第二六六節 高麗宮亂第一一一節 李歡出海第五零三節 大變第一三六節 書載血戰七天七夜第九十九節 禮花第一四六節 鹽第五百節 汴梁有變第一三八節 來自劉安的蜜糖第四六一節 皇帝要掙錢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三八一節 大宋即將變法第六十節 李沆離京第二六零節 皇帝心情不錯第三九五節 授十萬禁軍第十一節 打一架第一九五節 應敵而變第六十節 李沆離京第四十三節 一夜的奔波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二五六節 正式和談第二九八節 雁禮第六十六節 好皇帝送禮第一五二節 奇怪的家宴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五十五節 有一個郎中第三五六節 老薑順毛擼第三九七節 真真假假傳的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