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節 獻策

皇帝點了劉安獻策,李繼隆感覺很古怪。

按說打仗的事情應該問自己纔對,可爲什麼問劉安呢。

劉安上前一步:

“官家,臣有一計。臣從西州得到一些有價值的商品羊毛,兵部的所屬工匠用羊毛製作了精美的衣物。党項擁有羊以千萬計,每年春天都必須要剪羊刀,臣請領兵五萬前往党項,党項人若配合,五萬人馬爲運輸部隊,將羊毛運回來,若不服,五萬人馬以展天威。”

皇帝追問:“你確定,羊毛衣物能讓朝堂上認可?”

“官家,羊毛、白花、麻爲三大織物。而羊毛與白花纔是織物之首,在衣料方面麻會慢慢被羊毛與白花所取代,臣可以證明這一點,並且有信心說服朝堂。”

皇帝點了點頭:“繼續。”

“官家,臣會強徵党項五萬兵馬,請官家手書一封,宣六穀調三萬精銳出兵,再借西州五萬精銳。臣要攻打雲內城,以測試遼軍的反應。遼軍若大舉西進,請李將軍帶兵北上攻打幽州。”

李繼隆上前,懷中取了一份小一點的北防地圖。

李繼隆雖然不會忽悠,可他比劉安更瞭解皇帝,李繼隆分析了當下宋遼若交戰的大宋優勢,第一句話就是,大宋爲這一戰已經準備了半年,遼人是因爲渤海人作亂才倉促集結軍隊,僅這一項宋軍就立於不敗之地。

現在爲止,李繼隆內心對勝利還是五五開。

可他給皇帝講的,已經是一九開了。遼佔一,宋佔九。也就是必勝之戰。

李繼隆講完之後劉安補充了一句:“官家,若爲天下計,若爲蒼生計,若爲萬世,拿回長城防線便可一攬衆山小。”

李繼隆猛的轉頭看向劉安。

此時。

此刻。

李繼隆終於明白爲什麼劉安能在皇帝面前得寵,而且在許多事情上都能說服皇帝,就算是派兵,就算是清洗財三司,清洗水三司,大舉調兵到幷州。

還有直接要求帶兵去夏州能讓皇帝同意。

原因只有一個。

一攬衆山小,出自唐代杜甫的望嶽,只代表一座山,就是泰山。

泰山的山頂有什麼?

封禪!

果真,這個死要面子的皇帝在封禪這種大臉面的事情上沒有半點抵抗力。李繼隆不由的再看了劉安一眼,若劉安是一個反賊,那麼大宋真的就被禍害了。

劉安這時又說道:“官家,仗要一點一點的打,隨着戰場的全面展開,大宋不斷的投入兵力,不斷的運輸糧草,一直到兵力足夠,並且佔據了各處重要的戰略要地之後,便是決戰之時,臣以爲,從現在開始,能打到冬天。”

皇帝點了點頭:“這話說的朕喜歡,想一次說服朝堂派出重兵不可能,但打起來之後,一但進入膠着的話,朝堂上再吵的兇也不能不派兵。這樣吧,今晚就在宮內休息,明天你替朕去投投一寇相公與呂相公的態度。”

“是。”

李繼隆也施禮告退。

他留下沒用,武官不掌兵權,兵權在樞密院。他留下也不可能去和呂蒙正溝通出兵的事情,還是要靠劉安的。

劉安被人領着去休息,他睡了不過一個半時辰就被叫醒了。

因爲早朝的官員已經開始在宮門外排隊。

依皇帝的旨意,有太監在宮門外傳話,樞密院、尚書省的五品以上官員先入內,其餘人可入宮休息等候早朝的通知。

不用解釋,朝臣人已經感覺到可能有事發生。

樞密院得到的是遼軍劫掠的公文。

而內室,寇準拿到的是真實的,是劉安親自送來的。

劉安快速的把李繼隆的戰略意圖講了,此時對寇準劉安不需要說假話。

寇準聽完之後說道:“你以爲本相就沒有準備,一會早朝會對遼軍南下劫掠的事情有爭論,你儘管提及羊毛的事情,不要怕有人反對,誰反對你就罵誰。然後拿出你算不清賬的本事,胡扯就是了,我會安排人助你。”

“恩。”劉安重重的點了點頭。

寇準又說道:“五萬兵馬太少,依你剛纔所說,夏州有羊千萬計,一隻羊身上十斤羊毛這就是百萬石羊毛,一石羊毛實際的價值縱然與麻相當,這也是重要的民生物資,毛等同於布。所以,十萬兵馬或許有可能。”

劉安又趕緊補了一句:“寇相,夏州有岩鹽礦區高達萬億石。有石炭千億石。我有派人去探查過,有正式的勘探公文。”

寇準站了起來,輕輕在劉安肩膀上拍了兩下:“十萬兵馬,我給你保了。岩鹽,好。”

別的不說,鹽這東西夏州竟然有這麼巨大的數量,寇準有十足的信心說服王旦。

呂蒙正這次不用說服。

宋遼大戰的事情,呂蒙正已經處於半默許的狀態,向敏中剛成爲相公,話語權還不夠,這事他的份量不夠重。

還有兩個人,一個是畢士安,已經是鐵了心要打的兵部尚書。

另一個是李沆。

想到李沆,寇準說道:“李公那裡,你去想辦法吧。我無能爲力。”

面對李沆,寇準確實是沒辦法,李沆不喜歡寇準的激進,也不喜歡寇準喜歡打小報告的作風,更討厭寇準對權力的態度。

所以,寇準沒想過要說服李沆。

寇準立即去找王旦,結果卻是,快到中午寇準也沒有和王旦從屋內出來,很顯然他們討論還沒有出結果來。

早朝暫停。

劉安請了李沆、張齊賢、呂蒙正三人去自家吃火鍋。

安平伯爵府都快沒人了,潘秭靈在鹹平縣,劉安的弟弟、妹妹也在。今早上劉安的親孃也跑到鹹平了。

這會鹹平也在吃午餐。

劉家的口號因此而改變,以前劉家的習慣用烤羊來解決一切問題。現在劉家的說法是,沒什麼不是一頓火鍋不能解決了,如果不行,就兩頓。

在安平伯爵府,此時劉安也用了這一招。

對於張齊賢來說,劉安一頓時火鍋就能擺平他。

單人單鍋,給張齊賢面前一次性擺上了三十盤羊肉卷。

“劉安,老夫越發的喜歡你了,你不錯。”張齊賢一邊說一邊吃。

第一三四節 開出重賞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三五二節 誅心之問第二八一節 老江湖的話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一三一節 種胡椒會不會被偷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四二六節 流放之地變了第一二九節 夜襲來了第十一節 打一架第五零六節 天下是誰家的第三四四節 背井離鄉的人第一七八節 關於錢的小事第三零五節 不得不用之人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二五二節 坑裡有坑第三三零節 把錢花光第四四八節 劉安要尋寶第三四五節 建一座重鎮第四一三節 斯德哥爾摩症第四三零節 禁軍內部械鬥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三一四節 編出來的倭國獻禮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二七三節 好茶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二四九節 談着繼續打第六節 代一千年的溝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第五零五節 一人對十萬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第五零一節 歸化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四五九節 偷偷的賣軍械第三八零節 把皇后的禮服也賣了第二十七節 挑蓋頭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五十二節 買回靈州第三五三節 趙佑務農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三三四節 趙佑有骨氣第二四九節 談着繼續打第四零六節 醉酒後的生意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三三零節 把錢花光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六節 代一千年的溝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四十九節 有個好結果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四八二節 再不純也是金子第四二三節 那個劉家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一四六節 鹽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三一零節 不是不講理第二九二節 有所持所以無懼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八十七節 武官那條線第五零二節 生或是死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四三零節 禁軍內部械鬥第二七九節 可有帶人手第四一八節 好建議第一三三節 是風的錯第三四一節 宋越之戰 上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一一零節 劉安的絕殺之招第十一節 打一架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十四節 以和爲貴第三五五節 運河上的瞎扯第一一二節 買幽州,好可笑第二八五節 家眷探班第四八一節 請稱呼本官,劉太中第二七三節 好茶第九十二節 大理有國第一二三節 一點點第一零七節 狠人之謀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
第一三四節 開出重賞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三五二節 誅心之問第二八一節 老江湖的話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一三一節 種胡椒會不會被偷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四二六節 流放之地變了第一二九節 夜襲來了第十一節 打一架第五零六節 天下是誰家的第三四四節 背井離鄉的人第一七八節 關於錢的小事第三零五節 不得不用之人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二五二節 坑裡有坑第三三零節 把錢花光第四四八節 劉安要尋寶第三四五節 建一座重鎮第四一三節 斯德哥爾摩症第四三零節 禁軍內部械鬥第一二八節 滿臉是血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三一四節 編出來的倭國獻禮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二七三節 好茶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二四九節 談着繼續打第六節 代一千年的溝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第五零五節 一人對十萬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第五零一節 歸化第二十節 崇正殿聽學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四五九節 偷偷的賣軍械第三八零節 把皇后的禮服也賣了第二十七節 挑蓋頭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五十二節 買回靈州第三五三節 趙佑務農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三三四節 趙佑有骨氣第二四九節 談着繼續打第四零六節 醉酒後的生意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三三零節 把錢花光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六節 代一千年的溝第四零二節 劉安教弟第四十九節 有個好結果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四八二節 再不純也是金子第四二三節 那個劉家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一四三節 誰是贏家第一四六節 鹽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三一零節 不是不講理第二九二節 有所持所以無懼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八十七節 武官那條線第五零二節 生或是死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四三零節 禁軍內部械鬥第二七九節 可有帶人手第四一八節 好建議第一三三節 是風的錯第三四一節 宋越之戰 上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一一零節 劉安的絕殺之招第十一節 打一架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十四節 以和爲貴第三五五節 運河上的瞎扯第一一二節 買幽州,好可笑第二八五節 家眷探班第四八一節 請稱呼本官,劉太中第二七三節 好茶第九十二節 大理有國第一二三節 一點點第一零七節 狠人之謀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