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八節 好建議

石保吉只帶了一百人的護衛,以及降軍中十名渤海人武官,正在和老渤海城中的幾個有身份的人談判。

一萬宋軍精銳,對於已經被遼人控制了軍備的渤海人而言,這是強敵。

見到楊延昭到,石保吉暫停了談判,老渤海城的人回城,派人送來酒肉若干,以及一千民夫幫助宋軍在城外紮營。

這也算是有誠意。

楊延昭見石保吉,依下屬的身份行軍禮。

石保吉受了這一禮後說道:“你眼光不錯,還能想到來這裡。”

“蒙大帥稱讚,我受命駐守長白山,雖然兵力只有三萬,但也要用心守好。收服渤海人才可保證我有足夠的兵力應對女真一族。”

石保吉擺了擺:“別這麼正經,這裡沒外人,坐下喝點酒暖暖身子。”

“謝石兄。”

既然石保吉不擺上司的架子,楊延昭也不矯情。

兩人坐下燒了酒,石保吉說道:“劉安這小子瘋了,派人秘密給我送信讓我安排高麗兵打烏骨城,我暗中到烏骨城看了一眼,這城倒不難打。城中守軍不足兩千,民壯不過千。而且全是渤海人,我來這裡就想讓他們去說服一下,讓那城直接降了。”

楊延昭接口說道:“他瘋不瘋我不知道,但長白山竟然能拿到手,我想不到。”

石保吉指了指腳下:“你懂這裡嗎?”

“懂。我身邊有幹吏,好幾人都給我細講過這裡。”

“說說。”

“此地漢末屬高句麗,而後前燕得此地,後又被前秦佔據,再次高句麗搶去。唐滅高句麗後此地歸唐,後有渤海國,再渤海國被遼人所滅,此地爲遼地,但渤海人義軍不斷,女真人也窺視此地,遼人有些應接不暇。”

石保吉點了點頭,知道這些不算出色,這些都可以從書中查到。

楊延昭繼續說:“軍中有位老醫官告訴我,長白山很長,但人可活動的區域不多,多爲深山老林。而這一城,擁有長白山六成的藥材產出,更是有長白三寶,我認爲控制此城,便可穩收長白山一半的利。”

石保吉問:“另一半呢?”

“難,女真人不會輕易臣服,而且我對女真瞭解不多,只是受安哥兒告戒,女真人野心勃勃讓我全力防備。”

“恩,他說防備這事要信,他雖然瘋了點,但這事上他靠譜。”石保吉相信劉安的推斷,既然劉安說女真人不可信,那麼石保吉就不會和女真人談交情,只談刀兵。

楊延昭又說道:“我出兵後,又六百里加急到,我來這裡並非與渤海人交戰,而是來徵役。安哥兒的意思是,修河道,讓長白山可以直接連通江口,並且建碼頭,這都需要人力,很快會有兩船錢,數船布匹運到,這些可充當役夫的工錢。”

“好,有這事那麼接下來就好談了。渤海人也不想和咱們大宋交戰,既然遼國把這片山賣給了咱們大宋,成爲大宋的子民要比給遼人交稅好些。”

話說到這裡,石保吉推開帳篷往外一指:“但,規矩沒定,今個要定規矩。”

“怎麼定?”

“打!”

“怎麼打?”楊延昭不明白,既然老渤海城已經願意被接管,那麼還爲什麼要打。

石保吉回過頭問楊延昭:“要看你有多大本事。”

“不懂。”

石保吉伸手往東一指東邊:“從這裡往東七百里有一城,老城,以前叫龍泉城。換個時間我不能也不敢讓你去打龍泉城,但現在卻可以。”

楊延昭依然沒聽懂,打七百里外一座城有什麼戰略價值。

石保吉關上門簾回到帳內,打開一副地圖對楊延昭說道:“這裡以前叫龍泉城,渤海國亡國之後這座城便空了。可幾十年前這城又有人,城雖然很小,但卻是渤海國一處有價值之地,也是一處江口。”

“女真人,那裡是女真完顏函普一族之後。後這一支北上,佔據了一處水草豐美之地,但這城一直留着。據說,前來攻打高麗的女真兵們,有七成是從那裡調派的。眼下那裡空虛,拿下,立威,同時我這裡我幾萬渤海降兵,三千兵馬加兩萬渤海降兵。”

楊延昭聽懂了,要打一仗立威,立給渤海人看。

從此地到七百里外的龍泉城夏天或許不好走,但此時是冬天,這裡有江,江水已經結冰,延江而上三天兩夜急行軍便可殺到敵城。

“打。”

楊延昭有點興奮的站了起來。

石保吉一攤雙手:“先說明,今天我沒見過你,我也沒給你支任何招。我奉命作爲高麗的護國公,不得插手一切於高麗無關的事。這是你自己要打的,若朝廷給你找麻煩,你讓劉安去替你解決,切莫別提到我。”

“明白。”

“你所需要的糧草、軍械,一切物資我可以立即給你調集,但這要還的。我同樣不能用高麗軍的物資支援你,不過我可以介紹幾個商人給你。”

“明白。”

楊延昭不是那種腦袋不好用的,只是剛纔沒反應過來。

現在他懂。

石保吉依規則都不能出現在這裡,他是大宋派駐到高麗的護國公,帶高麗兵馬作戰沒錯,卻不能插手大宋對外作戰的任何事宜。

這是朝堂上的禁忌。

楊延昭又問了一些作戰細節後,突然問了一句:“韓國公帶兵打的有點多,這事朝堂上怎麼不管?”

石保吉大笑:“潘老五他妹子是已故皇后,他家娘子是郡主,他小女兒要和佑哥兒定親,他女婿在朝堂上別看笑呵呵,你以爲丁謂、王欽若是怎麼給整殘的了。誰敢找他麻煩,劉安就敢砸誰吃飯的傢伙。”

楊延昭吞了一口唾沫,他羨慕。

真羨慕。

他家是降將,自己的父親戰死立下功勳,自己在北方鎮守十六年立下的功勳,這才保楊家在汴梁城有那麼一點地位,在官家心中有那麼一點價值。

可劉安呢。

以前是後臺硬,現在是手上掌握着實權。

就算隨便找誰開戰,朝堂上也不敢拿劉安怎麼樣,可自己就不敢了。

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三八八節 汴梁地震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二九九節 崔家有子第一一五節 幾萬貫的小事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一二三節 一點點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九十節 坦白從寬第二節 難道不是親生的第一四二節 玩笑一般的挑釁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四十四節 翁婿終議第一九九節 軟禁聖相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三一六節 不甘心又如何第一六七節 後園的葡萄架晃了一下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四一四節 劉安的量產鐵弓第十九節 各懷心思第一八六節 皇帝的腦回路第四六八節 二試船碎了第三零九節 護短第二五三節 非正式初次談判第八十三節 有人敢偷我家錢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二六二節 一把把的銅錢第四十四節 翁婿終議第五零一節 歸化第三八一節 大宋即將變法第四零七節 遼人要修河第四六四節 七噸重的怪物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二九九節 崔家有子第一九二節 北方有變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一一零節 劉安的絕殺之招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一八六節 皇帝的腦回路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四一三節 斯德哥爾摩症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十五節 狂妄第二節 難道不是親生的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十七節 這是有後門的探花第三六五節 一個瘋狂的念頭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一零八節 一羣可憐蟲第一七八節 關於錢的小事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二十五節 鑽營第八十八節 楊延昭被貶第四六零節 買炮艦的人越來越多第一四六節 鹽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八十三節 有人敢偷我家錢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二五七節 宋遼的軍費第四四七節 絕對是人才第一八五節 潘惟熙人生第一份假公文第一四四節 寇準輸慘了第二節 難道不是親生的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三四四節 背井離鄉的人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一六二節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四一六節 這口鍋背的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一七六節 大宋官方沒記載的事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三七五節 品個茶去第二八二節 誰沒私心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一一二節 買幽州,好可笑第一零二節 汴梁的燃料危機第二六六節 高麗宮亂第三三四節 趙佑有骨氣第四八二節 再不純也是金子第一零八節 一羣可憐蟲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
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三八八節 汴梁地震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二九九節 崔家有子第一一五節 幾萬貫的小事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一二三節 一點點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九十節 坦白從寬第二節 難道不是親生的第一四二節 玩笑一般的挑釁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四十四節 翁婿終議第一九九節 軟禁聖相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三一六節 不甘心又如何第一六七節 後園的葡萄架晃了一下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四一四節 劉安的量產鐵弓第十九節 各懷心思第一八六節 皇帝的腦回路第四六八節 二試船碎了第三零九節 護短第二五三節 非正式初次談判第八十三節 有人敢偷我家錢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二六二節 一把把的銅錢第四十四節 翁婿終議第五零一節 歸化第三八一節 大宋即將變法第四零七節 遼人要修河第四六四節 七噸重的怪物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二九九節 崔家有子第一九二節 北方有變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一一零節 劉安的絕殺之招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一八六節 皇帝的腦回路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四一三節 斯德哥爾摩症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三六零節 搶港口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十五節 狂妄第二節 難道不是親生的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十七節 這是有後門的探花第三六五節 一個瘋狂的念頭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一零八節 一羣可憐蟲第一七八節 關於錢的小事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二十五節 鑽營第八十八節 楊延昭被貶第四六零節 買炮艦的人越來越多第一四六節 鹽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八十三節 有人敢偷我家錢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二五七節 宋遼的軍費第四四七節 絕對是人才第一八五節 潘惟熙人生第一份假公文第一四四節 寇準輸慘了第二節 難道不是親生的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三四四節 背井離鄉的人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一六二節 命中註定的對手第四一六節 這口鍋背的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一七六節 大宋官方沒記載的事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三七五節 品個茶去第二八二節 誰沒私心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一一二節 買幽州,好可笑第一零二節 汴梁的燃料危機第二六六節 高麗宮亂第三三四節 趙佑有骨氣第四八二節 再不純也是金子第一零八節 一羣可憐蟲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