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節 一夜的奔波

三相各有想法,寇準是想打。

呂蒙正呢,大概猜到了,可能會打一打,兵鋒佔優之後,城下之盟,買回靈州。

真相,只有劉安自己知道。

三相離開,劉安趕緊換衣服,馬不停蹄就往宮裡跑。

大宋沒有宵禁。

可宮裡卻會在夜晚關閉。

劉安能進宮,因爲他有腰牌。

皇帝內書房。

皇帝只穿着一件內衣,坐在御書房的御階上聽着劉安給自己作彙報。

三相的意見統一了。

這事,皇帝很開心。

聽完彙報,皇帝問劉安:“安哥兒,這事姑丈有話問你,你剛入仕,卻爲何要力主推動這麼大的事情。”

“不敢在姑丈面前說假話。有兩個原因,第一個是,無論是作晚輩,還是作臣子,有人辱我大宋,就是辱姑丈,這事不能忍。我年輕,或許有些血氣方剛,也想作些事情,出這口惡氣。”

皇帝點了點頭,這話他聽着舒服。

劉安又說道:“有份文書,姑丈一定沒看過。”

“那一份。”

劉安從懷中取出裴濟的文書,上前兩步,單膝跪地雙手捧上。

一份血書。

皇帝將這份血書讀了三遍,長嘆一聲:“悲,我大宋失一良臣。”

劉安依舊是單膝跪地,卻不接話。

皇帝說道:“去,去把裴濟的屍身帶回來,姑丈親自給他寫祭文。”

“姑丈,請賜劍。”

“劍?”

“是,請姑丈賜劍,此劍爲御劍,代表如官家親臨,以激勵邊軍士氣,同時震懾宵小。”

皇帝懂了。

“恩,你說的是尚方斬方劍,可以。”

確實是叫尚方斬馬劍,最初緣自漢代,到明朝的時候這東西才大量使用。

宋代,劉安這是第一把。

皇帝對劉安說道:“安哥兒,你先回,三天之後大朝會,你上朝來。”

“是,侄兒告退。”劉安起身退了兩步,又停下了:“姑丈,那文書可否讓侄兒帶走。”

皇帝搖了搖頭:“把裴濟帶回來。”

“是。”劉安心說,那文書估計要不回來了。

當今皇帝雖然有種種問題,比如耳根子軟,內心左右搖擺,作事前怕狼後怕虎等等,卻是一個人情味很重的皇帝。

劉安出宮,已經是快到三更天,依然沒回家,直接去敲曹家的門。

曹家與潘家關係好到穿一條褲子。

潘家的女婿劉安深夜來此,那怕只是過來討一杯水喝,曹家都會中門大開迎客。

劉安到正廳,一進門先磕頭:“孫兒劉安給二爺爺問好。”

二爺爺,這話沒叫錯。叫二伯也沒錯。

曹彬與潘美兄弟相稱,這位是曹彬二子娶的是興平郡主,比潘惟熙娶的承慶郡主大一輩。依潘秭靈的叫法,應該叫太姑丈。

曹珝虛扶劉安:“這男人用男人的輩份。叫伯伯就行了。”

不斷的聯姻,這輩份真要算起來,亂的可以。

劉安是故意自降一輩的,因爲劉安過來是有求於人的。

劉安起身:“曹伯父,侄兒請伯父三天後上早朝,還想請書信一封,給四叔父。”

“何事?”

“三相同書,三天後大朝會,朝堂之上將決議,花錢買回靈州。侄兒請尚方斬馬劍,帶兵馬與錢去靈州,侄兒在三個時辰前見過佘老太君,兩個時辰前見過三相,剛剛從宮裡出來。立即就到這裡。”

曹珝明白了。

若劉安不提佘太君,他肯定會大罵劉安愚蠢,靈州是能拿錢買回來的嗎?

靈州對党項,相當於半條命。

“官家知道嗎?”

問的不清楚,劉安卻懂,立即回答:“官家認爲,就是買回來的。但到了靈州,怎麼作又是另一回事,只要靈州回來了,再帶五千匹馬回來,過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而且侄兒有把握,把這事作圓了。”

“你十七?”

“是,侄兒十七。”

曹珝盯着劉安足足看了一刻鐘,輕輕一拍桌子:“來人,筆墨!”

曹珝給曹瑋寫信。

這曹瑋,換個說法,在歷史上,他有一個諡號。

武穆!

能用這個稱號的人,必是良將。

楊延昭都沒有這級別的諡號,所以真實的歷史上,曹瑋比楊延昭只強不弱,可惜人太直,朝堂之上的文官不喜歡他的作風,處處給他掣肘。

此時把他發配到邊關,爲彰武軍節度使。

從曹府出來,已經是四更天了,劉安又跑到了潘家。

潘惟熙被劉安吵醒,帶着起牀氣到了客廳。

“這才四更天,你想當朝官嗎?”潘惟熙捧着茶猛灌了幾口。

劉安一個字都沒說,把兩封信往潘惟熙面前一擺。

老狐狸了。

不需要劉安解釋,潘惟熙看過信什麼都懂了。

這是要硬打靈州。

這種事,潘府不能落在人後。潘惟熙一口氣寫了十幾封信,把他能用到的關係都拉上了。當然也少不了給曹瑋的,給折家的,還有給邊關潘家嫡系部隊的。

寫完信,潘惟熙問劉安:“安哥兒,這些人你用了,但你想好沒有,從那裡給他們補軍糧呢?”

“我有四十萬貫錢,買靈州的。”

“行,你去鬧騰吧,估計你到靈州的時候,爲父已經過了泉州,今個你就住在這裡,把出海的細節再給爲父講一講,特別是你說的什麼黑胡椒、綠胡椒、白胡椒,還有什麼千倍利的東西,你再想一想。”

“是。”

劉安住下了,先一覺睡到下午。

一睜眼,潘秭靈就坐在牀邊,正在翻看着關於出海的一些資料,這是潘惟熙事先準備的。

早在三十年前,宋立國之初,就設立過三司,分別是杭州、明州、廣州。

但這三司,主要是負責接待海外商船,大宋真正大力展開海外貿易要到了南宋,此時的大宋,也剛剛得到了占城稻,卻不是大宋商人過去,而是占城的貢品貿易送到了廣州。

潘惟熙對於船隊安全的到占城是信心十足的。

然後再往南,沒有人去過。

不過,依劉安的海圖,似乎也不難,膽大的一點,就從暹羅灣直線南下,膽小一點就先到暹羅大城,然後再沿海岸南下。

到時候看天氣。

八百里海路,若天氣好,順風順水,潘惟熙認爲可以直接南下。

第三一六節 不甘心又如何第六十六節 好皇帝送禮第三七七節 特例,開夜衙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四一八節 好建議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一二三節 一點點第七節 關於錢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二一一節 女真真的出兵了第一二七節 生死鬥 下第二九九節 崔家有子第二節 難道不是親生的第三二七節 悲慘的皇親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三二七節 悲慘的皇親第三十八節 潘府家風第二八零節 聖旨到第一二九節 夜襲來了第二五二節 坑裡有坑第九十五節 天譴?第三七五節 品個茶去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一六九節 可惡的六姑娘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八十八節 楊延昭被貶第二八一節 老江湖的話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三六九節 南海的公文到了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二零六節 真正的初戰第一八二節 整兵待戰第一零五節 幷州派官的博弈第四一零節 遼軍不是戰敗的第三五一節 彈劾劉安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一一一節 李歡出海第九十二節 大理有國第一四二節 玩笑一般的挑釁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四九三節 霍光?第四五七節 挺壞的招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二十三節 真是五品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二九九節 崔家有子第三八三節 官家辛苦了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十四節 以和爲貴第九十八節 天大之功第一一五節 幾萬貫的小事第四二六節 流放之地變了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四九六節 回鄉路漫漫第三一一節 劉安回汴梁第二八七節 十萬畝桑林計劃第四五二節 關於那借道打老虎第二七零節 要想富,先修路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四十五節 殿議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四九二節 我砍人,你種田第一二零節 皇帝還是膽小第二七二節 皇帝睡不着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一三四節 終於不歪樓了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九十三節 效仿白娘子第一七三節 那真理之鐵第四八一節 請稱呼本官,劉太中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十五節 狂妄第七十九節 餅乾第三二七節 悲慘的皇親第五十四節 文官啊!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八十四節 出大事了第十四節 以和爲貴第三零零節 無能之軍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一五二節 奇怪的家宴第十七節 這是有後門的探花第四七五節 換回劉安第二十六節 結婚了第三五二節 誅心之問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四六八節 二試船碎了第三四八節 回鄉的人 下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一二三節 一點點
第三一六節 不甘心又如何第六十六節 好皇帝送禮第三七七節 特例,開夜衙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四一八節 好建議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一二三節 一點點第七節 關於錢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二一一節 女真真的出兵了第一二七節 生死鬥 下第二九九節 崔家有子第二節 難道不是親生的第三二七節 悲慘的皇親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三二七節 悲慘的皇親第三十八節 潘府家風第二八零節 聖旨到第一二九節 夜襲來了第二五二節 坑裡有坑第九十五節 天譴?第三七五節 品個茶去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一六九節 可惡的六姑娘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八十八節 楊延昭被貶第二八一節 老江湖的話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三六九節 南海的公文到了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二零六節 真正的初戰第一八二節 整兵待戰第一零五節 幷州派官的博弈第四一零節 遼軍不是戰敗的第三五一節 彈劾劉安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一一一節 李歡出海第九十二節 大理有國第一四二節 玩笑一般的挑釁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四九三節 霍光?第四五七節 挺壞的招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二十三節 真是五品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二九九節 崔家有子第三八三節 官家辛苦了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十四節 以和爲貴第九十八節 天大之功第一一五節 幾萬貫的小事第四二六節 流放之地變了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四九六節 回鄉路漫漫第三一一節 劉安回汴梁第二八七節 十萬畝桑林計劃第四五二節 關於那借道打老虎第二七零節 要想富,先修路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四十五節 殿議第一八八節 鹹平縣火了第四九二節 我砍人,你種田第一二零節 皇帝還是膽小第二七二節 皇帝睡不着第四三五節 莫輕敵第一三四節 終於不歪樓了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九十三節 效仿白娘子第一七三節 那真理之鐵第四八一節 請稱呼本官,劉太中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十五節 狂妄第七十九節 餅乾第三二七節 悲慘的皇親第五十四節 文官啊!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八十四節 出大事了第十四節 以和爲貴第三零零節 無能之軍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一五二節 奇怪的家宴第十七節 這是有後門的探花第四七五節 換回劉安第二十六節 結婚了第三五二節 誅心之問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四六八節 二試船碎了第三四八節 回鄉的人 下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一二三節 一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