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六節 這口鍋背的

漢官們提出的全是對自己最有利的,將漢、唐的制度當中進行了挑選,將那些利於國家控制貴族的部分剔除,留下的全是對他們自己有利的。

這事因爲對遼國貴族們也有利,所以他們一起瞞着遼國皇帝。

等這事成爲鐵一般的事實之後,遼國大貴族們肯定不會說穿,皇帝或許發現了有問題,可也無力迴天。

說的直白一點就是,遼國的漢官們把遼國的體制搞成了看似漢唐,事實上是周朝時的狀態。

耶律隆慶又說道:

“除此之外,還有廟。就說一個你知道的,你的兵馬在這座廟拿到的戰利品價值最低兩百萬貫,這廟在景州,叫觀雞寺。其有莊田三千畝,山林四百頃,果樹九千,佃戶過千。這僅一座不算大的寺廟。”

劉安知道這個寺,一羣和尚竟然叫囂着要滅宋軍,結果被曹瑋直接就平了。

戰利品嘛,何止兩百萬貫。

這個寺廟的戰利品商人收購價爲五百萬貫,還是劉安的老爹劉浪親自去看過給定的收購價格。因爲寺廟的秘密倉庫裡僅各種珍貴的香精油就值大幾十萬貫,絲綢拉了一百車。

耶律隆慶補了一句:“我大契丹讓你漢人整的,平民皆爲佃,就是在北邊牧場之中,擁有自己羊羣的普通牧民也是百不足一。”

每一百隻羊,普通的牧民都平均不到一隻,這也太離譜了吧。

看劉安一臉的懷疑,耶律隆慶又說道:“我給你算,諸王、公主、附馬,僅他們這些人,都擁有軍州,再加上北邊的貴族,你們漢人在我大契丹的貴族,還有官員們,也有小軍州。”

劉安懂軍州,這就是大大小小的領主。

“知道爲什麼都過去快一百年了,渤海人卻在不斷的造反、造反、造反?”

耶律隆慶把造反連說了三次。

劉安猜測道:“因爲田地、牧場都被早期投靠你們的渤海人貴族佔據,其餘的渤海人全部都是農奴或是佃戶。”

“對。那麼,你知道燕雲的稅是多少嗎?”

“不知。”

“年四百萬。”

燕雲十六州一年才四百萬貫,這數字在劉安聽來,這個好可笑。

耶律隆慶解釋了一句:“我大契丹在商稅上,不怎麼好。”

劉安問:“不對,我聽說燕雲的稅很重。”

“不是稅重,稅很輕。重在加徵,而且法令不明,小吏藉機發財,富戶比貧戶更慘。我也是幽州戰敗之後才知道這些事情,以前只知征戰。敗了之後我想再戰,深入瞭解了燕雲政務之後,無力!”

一句無力道出了耶律隆慶的無奈。

耶律隆慶又說道:“我大契丹主要的稅是來自二稅戶,看到你大宋改制,士紳一體納糧的新規之後,羨慕也妒忌。”

二稅戶這個詞劉安懂。

遼國的貴族是不交稅的,他們算是大大小小的領主。

交稅的都是窮人,他們要交兩份稅,一份給自己的領主,一份給國家,所以叫二稅戶。遼國獨立交稅的人羣所佔的稅收比例直接可以忽視不計。

遼國的另一份財政來源也是漢官教的,鹽、鐵、酒官營。

而鹽、鐵兩項歸各地,上京歸上京,燕京歸燕京,酒稅則是全部上交財政的。

劉安帶着一絲小興奮的搓了搓手:“這事好,看來你們遼國完蛋了。”

耶律隆慶一點也不生氣,很和氣的說道:“你靠兵戰,十年內與我大契丹只能是同歸於盡。”

“上兵伐謀,這話兵書上寫過吧。”

“寫過,但你有謀,我也有。接下來五年時間,你先應付了女真人再說,長白山是女真人的聖山,你會放棄嗎?若不會,只有你死我活。”

劉安哈哈一笑:“那就讓女真人去死好了,他們還不知道什麼叫鋼鐵洪流。”

“那先預祝你早日真正得到長白山。”

耶律隆慶心裡清楚,他們從來沒有真正得到過長白山,只是名義上擁有那片土地,還有草原,也一樣的名義上擁有,那裡是遼的屬國,並非直屬領地。

“多謝。”

“還有,我在來汴梁之前已經下令,嚴禁草原上與宋商直接交易,所有交易必須在我大契丹的官員監督之下。而羊與羊毛,全部爲我大契丹統購。”

聽到這話,劉安看耶律隆慶的眼神都變了。

耶律隆慶在欣賞了劉安的表情之後說道:“一位漢降臣告訴我,羊毛會是你宋人接下來一個非常大的產業,西州太遠運輸成本過高。党項人已經開始農耕,羊羣數量對於你所需要的羊毛數量而言,就象一塊炊餅上的胡麻。”

“你真正的羊毛來源是草原。”

劉安冷着臉:“草原上那些人未必聽你的。”

“聽與不聽,都好。”耶律隆慶這次沒解釋。

劉安把這話想了想,這次還真被耶律隆慶算準了,草原上不聽,耶律隆慶正好有藉口出兵,草原最強的五大部落之一塔塔兒部是忠於遼國的。

那麼,借遼國出兵,塔塔兒部出兵,遼國得了最實際的好處,塔塔兒部也有一統草原的機會。

若草原聽話。

羊毛控制在了耶律隆慶的手中,就算他不漲價,那麼也是他聚集海量財富的一個手段。

更何況,他不可能不漲價,只要沒漲過大宋商人的成本控制底限就行。

這傢伙搞的是陽謀。

既然得了差價,又可以更好的控制草原。

西州的阿廝蘭漢對周邊部族是猛獸級,面對大宋他之前力量是狼對豹,也弱不了太多,至少在心理上。現在他對大宋是狼對虎,對遼國也是狼對虎的級別。

所以遼國要草原上不賣羊毛,他也不敢怎麼樣,他不敢與遼國正面對抗。

劉安豎起大拇指:“厲害。”

“不是厲害,而是在求存。厲害的你,我十二歲就騎馬領軍了,到現在二十年過去,擁有權勢,擁有忠心的部下。可我卻不得不借你的力量與我大契丹的老舊貴族們鬥,這難道不是你更厲害?”

“不說這個,烤肉。”劉安笑哈哈的打差。

耶律隆慶切了一塊烤好的野豬排給劉安:“那弓賣嗎?”

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一三八節 來自劉安的蜜糖第四八零節 文雅抵抗不了刀劍第四九五節 夫人有決斷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四零四節 咬碎牙,也得還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九十七節 以毒攻毒第三九五節 授十萬禁軍第三二六節 真正的神器第三六五節 一個瘋狂的念頭第一零二節 汴梁的燃料危機第二九九節 崔家有子第一二六節 才華橫溢的財迷第一七八節 關於錢的小事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四四四節 劉安跑了第二五九節 議成第三四三節 宋越之戰 下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八十三節 有人敢偷我家錢第十節 放肆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一三二節 三班倒打上三天三夜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四七三節 皇帝很興奮第三七二節 倭島大探險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三五八節 會有地震第三八二節 以倭攻倭第一零五節 幷州派官的博弈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四四二節 膽大至極的戰略第四八二節 再不純也是金子第四六四節 七噸重的怪物第二六五節 不差人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五零四節 劉安的檄文第三七八節 天下第一舞第三七四節 要不祭天吧第一零二節 汴梁的燃料危機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一三八節 來自劉安的蜜糖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一六六節 來自真定府的示警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一六六節 來自真定府的示警第一三五節 胡扯的鍘美案第二八七節 十萬畝桑林計劃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一三七節 暴怒的浪叔第四六零節 買炮艦的人越來越多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七十七節 護莊軍票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一零一節 佈局的開始第一九七節 難得糊塗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七十二節 探花郎升官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七十一節 就五個字第三一一節 劉安回汴梁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八十節 劉安要鞠躬盡瘁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一七六節 大宋官方沒記載的事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四六五節 老丈人的兵威第二七四節 相互試探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二零二節 拿下朔州第一二七節 生死鬥 下第七十九節 餅乾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一二一節 錢若水赴江南第二六七節 金銅礦區有戰鬥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一七八節 關於錢的小事第二零七節 劉安拜師 上第二六九節 十孝十善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二七零節 要想富,先修路第二六九節 十孝十善第四零五節 買兩艘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
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一三八節 來自劉安的蜜糖第四八零節 文雅抵抗不了刀劍第四九五節 夫人有決斷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四零四節 咬碎牙,也得還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九十七節 以毒攻毒第三九五節 授十萬禁軍第三二六節 真正的神器第三六五節 一個瘋狂的念頭第一零二節 汴梁的燃料危機第二九九節 崔家有子第一二六節 才華橫溢的財迷第一七八節 關於錢的小事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四四四節 劉安跑了第二五九節 議成第三四三節 宋越之戰 下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八十三節 有人敢偷我家錢第十節 放肆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一三二節 三班倒打上三天三夜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四七三節 皇帝很興奮第三七二節 倭島大探險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三五八節 會有地震第三八二節 以倭攻倭第一零五節 幷州派官的博弈第二十四節 婚前教育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四四二節 膽大至極的戰略第四八二節 再不純也是金子第四六四節 七噸重的怪物第二六五節 不差人第二五零節 攻城也是談判的方式第五零四節 劉安的檄文第三七八節 天下第一舞第三七四節 要不祭天吧第一零二節 汴梁的燃料危機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一三八節 來自劉安的蜜糖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一六六節 來自真定府的示警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一六六節 來自真定府的示警第一三五節 胡扯的鍘美案第二八七節 十萬畝桑林計劃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一三七節 暴怒的浪叔第四六零節 買炮艦的人越來越多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七十七節 護莊軍票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一零一節 佈局的開始第一九七節 難得糊塗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七十二節 探花郎升官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七十一節 就五個字第三一一節 劉安回汴梁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八十節 劉安要鞠躬盡瘁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一七六節 大宋官方沒記載的事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四六五節 老丈人的兵威第二七四節 相互試探第三五七節 不被彈劾也叫官第二零二節 拿下朔州第一二七節 生死鬥 下第七十九節 餅乾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一二一節 錢若水赴江南第二六七節 金銅礦區有戰鬥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一七八節 關於錢的小事第二零七節 劉安拜師 上第二六九節 十孝十善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二七零節 要想富,先修路第二六九節 十孝十善第四零五節 買兩艘第四七七節 讓遼軍先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