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一零節 劇終

李清蓮低聲說道:“十七姑娘,不想應之前那門婚約,聽聞汴梁城權貴家的貴婦也默許毀婚,十七姑娘哭着說要嫁給姐夫,自然就是主君了。潘家大娘子還嘆息過,抱怨親家爲什麼沒多生幾個女兒,四姑娘是許給曹家還是石家,讓潘家大娘子已經好些天吃不好,睡不好了。”

這都是什麼事。

劉安心說,我還沒當皇帝呢。後院就已經亂了套。

毀婚,那毀的不就是趙佑的婚事。

這事……

劉安只有嘆息,他還真阻止不了,趙佑估計也不敢娶。

劉安插開了話題:“這與你無關,我是問,你爲什麼不回家。”

“我是賤籍出身。”

李清蓮還是這一句。

劉安嘆了一口氣:“抱歉,是我害了你。你這一生被我連累了,一入宮門深似海,我劉安也不可能什麼都不顧,今天呂公和我說的很多,我心裡有點累。不過你放心,秭靈挺好的,別看她很兇,其實很善良。”

“我知道。但,大事未定之前,我住這裡真的很好。”

說完後,李清蓮拉開了櫃門:“楊府、曹府,甚至遼國太后都給我送了禮物,我懂。”

劉安笑了:“今晚不想走,你不會趕我走吧。”

“恩。”李清蓮輕輕的點了點頭。

夜裡,劉安真正睡了不足兩個時辰,潘家就來人了,是帶着呂蒙正來的。

“呂公?”

劉安很意外,這麼晚呂蒙正來幹什麼。

呂蒙正說道:“安哥兒,上早朝。”

“早……朝。”

“沒錯,早朝。”

呂蒙正連衣服都給劉安帶來了,一件明黃色,卻沒有任何的花紋,也沒有繡任何圖案的衣服。

劉安穿什麼,呂蒙正是思考過的。

這不是,還沒有登基嘛。

早朝。

這事讓劉安很難受,看看外面的月色,現在估計才凌晨三點左右吧。

有點困。

呂蒙正選的地方肯定不是皇宮,而是摘星閣的正殿。

劉安到的時候,百官已經到位。

沒有口號,也沒有任何的稱呼,沉默中施禮。

呂蒙正站在相公的位置:“今日,議新朝新法,第一議廢肉刑。此議各人思考,各官有公務可依次上報。”

立即有一人上前:“報,欽州上報廣南西路,後依次上報。欽州修河道失誤,造成河道決堤,兩縣受災,共八百五十五畝田地顆粒無收,五千六百畝減產,一百零一戶無家可歸,四百一十七戶房屋受損。”

“欽州知府自請罪,廣南西路轉運使請旨,藉此機移民於瞿越。”

報完,這位退到一旁。

呂蒙正開口:“民部。”

民部立即有官站出來:“民部以爲,此事可行,但戶籍遷出,欽州人口減少,一千戶以下爲下縣,請問吏部這受災幾縣,如何定。”

縣的級別關係到定稅,定勞役標準等等。

當然,還有縣裡官員的俸祿級別。

“吏部有話。”

“講……

百官開始議事,有理有據,倒沒有人胡扯。而且議的都是正經事。

劉安聽的很認真。

早朝結束,呂蒙正親自送劉安回去,路上呂蒙正問:“安哥兒,有何感想?”

呂蒙正這樣作,是接到了李沆、寇準的信。

他們都認爲,劉安憑一種信念在東征西討,但治大國卻不是憑着一股子勁,也不是朝着某一個方向去發展就夠了的。

沒錯,可以定下一個大方向。

比如現在,發展蒸汽機、修路、增加商業、控制海外。

可這不夠。

國內還有許多細節性的事務需要處理。

所以,纔有了這次早朝。

呂蒙正問了之後,劉安回答:“呂公,我是這麼想的,皇帝有三種。”

“安哥兒直言。”

“頭一種,皇帝不管,不聽,自己吃喝玩樂,這天下誰愛管誰管。”

呂蒙正聽完,沒反對,也沒支持,只是微微一笑。

他知道,劉安只是說說,不管事在劉安這裡不可能。

劉安繼續說道:“還有一種,事必躬親,累死自己,朝中誰都信不過。比如……漢武。”

呂蒙正再次點了點頭,千年有多少皇帝,有靠譜的,也有不靠譜的。

劉安再說第三個:“第三種皇帝,會定規矩。定下一個規矩後,朝臣們各司其職,也不用事事向皇帝彙報,按規矩就辦就是了。若遇到緊急的大事再朝議,所以,我認爲,朝中的事情應該分爲,日常事務、緊急事務、突發情況。”

“有理。”

呂蒙正認可這話。

劉安說:“那麼,我來定規矩。這規矩百官認可,八王十三公投票,只要票數過了,這條規矩就定死,沒有人能輕易改這條規矩,皇帝也不能。”

呂蒙正問:“皇權與規矩衝突呢?”

“沒有衝突,規矩定好祭祀天地,便是天定的。皇帝沒有天大,任何人也沒有天大。比如咱們可以先定一下規矩,朝堂是什麼樣的,有多少官,分司多少職可以滿足現有的情況,如果有新的情況發生,當如何補充規矩。”

“比如,以前並沒有蒸汽機,更沒有火車。那麼這東西可不是普通的物件,要不要增加一個專項管理的衙門呢,那麼這個衙門屬於什麼級別,對誰負責。官府使用火車是什麼規矩,民間商人使用又是什麼規矩。商人用,收錢,錢收多少,收了怎麼用,誰來管這些錢……”

劉安可能不懂朝政,但他懂火車。

前輩子給火車貢獻了多少張火車票,春運也擠過。

劉安講的條條是道。

呂蒙正倒是聽明白了,如真的能這樣執行,其實也不錯。

各部相互監督,沒有一家獨大。

呂蒙正說道:“安哥兒,我看你也不急。往前算一千年,誰有這樣的機會怕是今天就想登基,你倒是一點也不急,既然不急,那麼定下初步的規則來。”

“我也是這樣想的。”

劉安認爲,君主立憲制並不適合現在,純粹的皇權至上,也不合適。

兩者結合一下試試。

想想,大明皇帝三十年不上朝,大明不是也沒事。

就按萬曆皇帝那一朝想想辦法。

這事可以成。

日子就這麼一天天的過去。

劉安也不急着登基,八王十三公他們直接的封爵也沒到頭上,可誰都似乎不急,各忙各忙的,都想着把自己的事情處理完再說。

事實上,都在等。

等一個新的皇城出來。

既然是新的,那就要一切都是新的,新的皇城,新的規矩,新的皇帝,新的天下。

又是一天。

太陽照常升起。

劉安依然穿着沒有龍紋的明黃色衣服,堅持着讓他厭惡,甚至想吐的早朝。

什麼規矩都能改,唯獨這個……

改不了。

百官們認爲,沒有早朝,他們沒有存在感。

然後,又一個日出。

劉安依然坐在龍椅上,默默的看着百官們對定立新規矩上演的全武行,文官們打起來了,爭吵似乎已經解決不了問題。

好想去旅行。

皇帝,挺辛苦……

全劇終!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一三八節 來自劉安的蜜糖第四一四節 劉安的量產鐵弓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三五二節 誅心之問第四七六節 印找到了第九節 血寫的公文第一三六節 衝向南海運胡椒第四八四節 斷人財路如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一三八節 來自劉安的蜜糖第三一三節 臣惶恐第一九三節 岳父母的力量第一一六節 丈人回來了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二四五節 浪哥正在逃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一一六節 丈人回來了第三五二節 誅心之問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四四二節 膽大至極的戰略第七節 關於錢第七十七節 護莊軍票第一一二節 買幽州,好可笑第一二六節 才華橫溢的財迷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七十二節 探花郎升官第二八三節 劉安的禮物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一二零節 皇帝還是膽小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四二七節 新的火藥坊第四零五節 買兩艘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二九八節 雁禮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一零六節 大宋第一臭嘴第三四九節 安平侯府令牌的待遇第二四九節 談着繼續打第二四六節 浪哥的傳說第四十二節 趕緊找人第一六四節 廣市舶司新規矩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四一三節 斯德哥爾摩症第三六八節 停一次早朝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四九六節 回鄉路漫漫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二六四節 好多人頭落地第三八一節 大宋即將變法第三十八節 潘府家風第三十一節 最強壯丁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二五六節 正式和談第三六七節 差挺多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三五四節 想去占城的老御醫第四四零節 大義與小節第八十四節 出大事了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三四二節 宋越之戰 中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第一七零節 好可怕的事情第一二七節 生死鬥 下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八十九節 這是一步棋第二七三節 好茶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三五五節 運河上的瞎扯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二六二節 一把把的銅錢第五零八節 八王十三公第四五五節 應該被抹去的第一七三節 那真理之鐵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七十三節 贏了十六文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四八零節 文雅抵抗不了刀劍第二六五節 不差人第四十二節 趕緊找人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四四四節 劉安跑了第二四八節 劉安的談判技巧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
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一三八節 來自劉安的蜜糖第四一四節 劉安的量產鐵弓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一六八節 劉安想擴城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三五二節 誅心之問第四七六節 印找到了第九節 血寫的公文第一三六節 衝向南海運胡椒第四八四節 斷人財路如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四五八節 脫繮的宋軍第一三八節 來自劉安的蜜糖第三一三節 臣惶恐第一九三節 岳父母的力量第一一六節 丈人回來了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二四五節 浪哥正在逃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一一六節 丈人回來了第三五二節 誅心之問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四四二節 膽大至極的戰略第七節 關於錢第七十七節 護莊軍票第一一二節 買幽州,好可笑第一二六節 才華橫溢的財迷第一九六節 獻策第七十二節 探花郎升官第二八三節 劉安的禮物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一二零節 皇帝還是膽小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四二七節 新的火藥坊第四零五節 買兩艘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二九八節 雁禮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一零六節 大宋第一臭嘴第三四九節 安平侯府令牌的待遇第二四九節 談着繼續打第二四六節 浪哥的傳說第四十二節 趕緊找人第一六四節 廣市舶司新規矩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四一三節 斯德哥爾摩症第三六八節 停一次早朝第四節 史上最帥探花郎第四九六節 回鄉路漫漫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二六四節 好多人頭落地第三八一節 大宋即將變法第三十八節 潘府家風第三十一節 最強壯丁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二五六節 正式和談第三六七節 差挺多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三五四節 想去占城的老御醫第四四零節 大義與小節第八十四節 出大事了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三四二節 宋越之戰 中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第一七零節 好可怕的事情第一二七節 生死鬥 下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八十九節 這是一步棋第二七三節 好茶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三五五節 運河上的瞎扯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二六二節 一把把的銅錢第五零八節 八王十三公第四五五節 應該被抹去的第一七三節 那真理之鐵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七十三節 贏了十六文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四八零節 文雅抵抗不了刀劍第二六五節 不差人第四十二節 趕緊找人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四四四節 劉安跑了第二四八節 劉安的談判技巧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