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四節 劉安的量產鐵弓

弩箭射中了野豬的後腿,野豬羣開始逃跑,耶律隆慶張弓搭箭,將劉安射中後腿的那隻野豬脖子射穿。

劉安拍了拍手:“耶律兄好身好。”

“劉兄好手段。”耶律隆慶不是在損劉安,一個文士能在五十步射穿野豬的大腿,這便是工匠的力量。

“正好中午了,烤野豬如何?”

“有酒嗎?”

“有。”

“那就紮營。”

很快,鐵頭帶人與耶律隆慶的護衛就將一個簡易的營地搭了起來,然後取水、生火,有人去在水邊處理野豬。

劉安則拿着一隻木盒放在耶律隆慶手邊。

耶律隆慶問:“禮物?”

“算是吧。”

耶律隆慶打開木盒,內有許多零件,全是鐵製的。

“這是何物?”

劉安沒接話,而是拿起這些零件開始組裝,全部的零件其實只有六個,分別是鐵製的把手然後纏上了麻線,然後把手上多帶了一個搭扣,把手兩邊有可以拼接的輕薄鋼片,最後是鋼片兩端加上兩個扣,扣上掛線。

契丹人用牛筋來製作弓弦。

大宋在擁有了棉花之後,有工匠研究出棉花、絲、麻加上一些魚筋混合而成的一種線制弓弦。

這種弓弦有缺點,最多使用二百六十次,一般來說接近兩百次就需要更換新弓弦。

但,成本低。

低到什麼程度,製作一條牛筋弓弦需要一年時間。製作這個只需要一天,成本是一比幾百的差距。

很快,一隻類似古反曲弓,卻是美式獵弓握手的鋼弓便出現在劉安手中。

中式古弓沒有箭搭,箭是搭在手指上的。

美式獵弓有箭搭,箭是搭在弓的把手上的。

劉安這一把還配了一個皮製的兩指箭勾,系在手腕上,借兩指勾住弓弦。

耶律隆慶看了之後大笑,這完全是劉安給他自己製作的弓,一切都是依照不懂弓的初學者方便而設計的,比如箭搭,比如專用指套,只有手指沒力氣的人才需要這東西。

劉安把弓遞給了耶律隆慶:“兩石弓,我大宋的軍方配置標準是一石弓,而這種弓可以讓普通的使用一石弓的士兵使用兩石弓。”

劉安這話一出口,耶律隆慶的笑容竟然凝固。

誰想劉安繼續說道:“你們遼人制作一把好弓我聽說短則需要一年,上上等名弓需要三年。而我這把弓,三天。”

大宋的翻砂工藝已經相當出色,弓把與兩端的掛弦鉤都是鑄造件。只有弓身那輕薄的鋼片是鍛造件。

劉安沒告訴耶律隆慶,這弓身其實是劉安想嘗試製作馬車的彈簧鋼板,可惜馬車減震還沒有成功,卻製作成了弓身。

一駕馬車在高速行駛中,彈簧鋼板受的力是很大的,依工匠們的想法,這東西怎麼也要能跑足一萬里,但遺憾的是,在控制成本的情況下,鋼材配方最好的一副也只跑了三千里。

所以工匠們還在繼續嘗試。

但,就這能跑三千里的彈簧鋼板的材料,製作弓身卻能用。

一把弓拉合三千次不是問題,最高可以達到五百五百次。因爲成本低,三千次之後換新弓也是可以的。

用一石弓的弓手去使用兩石弓。

這個事有點可怕了。

耶律隆慶叫了自己身邊一名護衛過來,這名護衛有開兩石弓的實力。

“試試。記得把箭搭在這裡。”耶律隆慶特意吩咐了箭搭的位置。

一位用弓超過二十年的優秀弓手,一把弓握在手裡的瞬間就知道這弓的價值。

一把破弓。

最多就比尋常的遼軍士兵用的弓能好一點。這樣的弓怎麼會讓自家王爺感興趣呢。

作爲護衛,他想卻不能開口。

他只能按要求來試一試這把弓。

五箭之後,這位弓手一臉驚奇的看着自己右手的那個弓指套,手指很輕鬆,這指套很有意思,再看這弓,箭搭什麼的沒用,可弓弦的感覺很怪,這弓雖然不硬,可射出去的距離比自己知道的兩石弓還要遠一點。

大宋標準,一石弓的殺傷力在約五十至五十八步,也就是七十五米至八十八米。

最遠可以飛到一百四十步,也就是接近二百七十米外。

弩則另算。

耶律隆慶問:“弓如何?”

“七十步外可射殺野豬,我可以在八十步外射殺野豬。”

劉安這時開口:“這把弓,造價三百文,製作週期三天。”

“不,不可能。”那護衛驚呼之後耶律隆慶冷了他一眼,這護衛趕緊施禮問罪,退到一旁。

耶律隆慶說道:“一把弓需要製作一年,弓人制作弓,需用六種材質“幹、角、筋、膠、絲、漆”,而且必須按照季節和陰陽來採集。就我所知,宋人選柘木爲最優,竹最次。”

“恩。”劉安只是點了點頭。

耶律隆慶繼續說:“接下來選牛,牛一定要選秋天宰殺的牛,因爲秋天牛角厚重,春天的牛角輕薄。小牛的角太軟,老牛的角太脆,病牛角不可用。再說這角,講究也是非常多的,只說秋天選角。”

“我聽說過。”

耶律隆慶繼續講:“而後,冬天來處理乾材,在春天煮牛,夏天來處理筋,再到秋天的時候用膠、漆、絲制弓,在寒冷的冬天成弓。這還沒有細說,漆、膠的選擇。”

“沒錯,我也懂一二。”劉安確實知道一二,也知道宋軍制作弓有流程,很麻煩。

“對,再說良弓也很有講究。拉弓急的人要製作緩弓,反之要硬弓。一把好弓要選人的。”

劉安卻說道:“我不講究那麼多,我也願意保留上上等良弓的製作。但這種量產弓,想一想咱們兩軍相遇,咱不講別的,先來兩輪箭互射一下,這個最管用。”

耶律隆慶點了點頭:“沒錯,弓強一斗,射長三步。”

劉安轉頭喊了一聲:“鐵頭,來一次躺射。”

“是,主君。”

躺射?

箭可以躺着射嗎?

沒錯,鐵頭就是躺着射。

歷史上有沒有真正的秦軍狂風弩陣劉安不知道,但電影上有。

以腳的力量開弓,鐵頭可以上弦五石弓,人就是躺着的。

這一箭是吊射。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第四十九節 有個好結果第二零九節 佯攻第三七七節 特例,開夜衙第三一二節 皇家的大禮第四五二節 關於那借道打老虎第一一四節 又找人充場面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一七二節 劉安的鹹平工坊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八十四節 出大事了第五零二節 生或是死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三二六節 真正的神器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四六零節 買炮艦的人越來越多第四五二節 關於那借道打老虎第一零六節 大宋第一臭嘴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三十節 皇帝赴宴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四二三節 那個劉家第四一九節 夫人回來了第八十三節 有人敢偷我家錢第一零八節 一羣可憐蟲第四七一節 雙困第二八二節 誰沒私心第十八節 失算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三九二節 我們已經打完了第九十七節 以毒攻毒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三十七節 屬性貔貅第三一零節 不是不講理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二八二節 誰沒私心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二六零節 皇帝心情不錯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一八一節 極密聞第五十四節 文官啊!第一一四節 又找人充場面第三一五節 竟然要消減軍費第一九七節 難得糊塗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一四六節 鹽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一八六節 皇帝的腦回路第四一二節 大炮一響 黃金萬兩第三九七節 真真假假傳的很快第四三零節 禁軍內部械鬥第四六零節 買炮艦的人越來越多第三十二節 醉仙居第三三二節 你王曾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二十一節 婚前恐懼症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五十九節 村裡的姑娘第四二八節 大宋窮人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九十六節 劉安打人第四零七節 遼人要修河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一六四節 廣市舶司新規矩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六十五節 皇帝是個好皇帝第九節 血寫的公文第一八四節 這人心的事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第九十六節 劉安打人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九十二節 大理有國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三一零節 不是不講理
第四十九節 有個好結果第二零九節 佯攻第三七七節 特例,開夜衙第三一二節 皇家的大禮第四五二節 關於那借道打老虎第一一四節 又找人充場面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一七二節 劉安的鹹平工坊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八十四節 出大事了第五零二節 生或是死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三二六節 真正的神器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四六零節 買炮艦的人越來越多第四五二節 關於那借道打老虎第一零六節 大宋第一臭嘴第四九七節 大同的異常軍務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一三零節 二百多年前的事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三十節 皇帝赴宴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四九八節 寇準自己把船搞壞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四二三節 那個劉家第四一九節 夫人回來了第八十三節 有人敢偷我家錢第一零八節 一羣可憐蟲第四七一節 雙困第二八二節 誰沒私心第十八節 失算第一五三節 有一寶第三九三節 這礦必須挖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三九二節 我們已經打完了第九十七節 以毒攻毒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一五零節 遠慮與近景第三十七節 屬性貔貅第三一零節 不是不講理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二八二節 誰沒私心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二六零節 皇帝心情不錯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一八一節 極密聞第五十四節 文官啊!第一一四節 又找人充場面第三一五節 竟然要消減軍費第一九七節 難得糊塗第三九一節 宴無好宴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一四六節 鹽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一零九節 虛名如浮動第一八六節 皇帝的腦回路第四一二節 大炮一響 黃金萬兩第三九七節 真真假假傳的很快第四三零節 禁軍內部械鬥第四六零節 買炮艦的人越來越多第三十二節 醉仙居第三三二節 你王曾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二十一節 婚前恐懼症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五十九節 村裡的姑娘第四二八節 大宋窮人第四三一節 山雨欲來第九十六節 劉安打人第四零七節 遼人要修河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一六四節 廣市舶司新規矩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六十五節 皇帝是個好皇帝第九節 血寫的公文第一八四節 這人心的事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第九十六節 劉安打人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九十二節 大理有國第三三六節 劉安的錢第三一零節 不是不講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