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使者遙相望(下

而在西北之地的隴右道,渭州(今陝西渭源縣)與蘭州(今甘肅蘭州市)交界的大來谷。一支灰頭土臉而衣甲襤褸的漫漫軍隊,也在某種士氣低落的沉悶氣氛中,沿着泛黃的洮水岸邊緩緩行進着。

在沙沙作響的大隊行進煙塵中,卻是時不時有人搖搖晃晃的倒下,又被同伴給揭開衣甲重新攙扶起來。因此,在他們所行進過後的地方上,除了大片雜亂的腳印之外,又留下了星星點點丟棄的甲衣、兵仗等物。

但是也有人走的實在太過疲累而不想站起來了。於是他們只能被勉強挪移到道路邊上去,小羣的攤靠、團坐在一起呆滯而木然看着那些越過面前,繼續遠去的同伴們。

雖然,離去的那些同伴信誓旦旦的號稱,會有後續跟上來的後隊會收容他們;但是在長途行進而缺少補給,既飢且疲的情況下,又能夠憑藉兩支腳繼續走上多遠呢?

要知道在那些嶺賊層出不窮的追擊和遭遇戰中,他們吃得最近一頓安生飯,還是在好幾天前抄掠了街泉亭之後的事情了。然後他們攜行的畜馬就開始頻繁“羸死”“摔傷”,乃至公然的殺死坐騎充飢。

於是,那些沒有坐騎可以代步和分擔負重的士卒,就開始不斷的掉隊和落後、走失,乃至在沿途打柴、取水、狩獵之時,就此一去不還了;

剛開始還有同行的鄉黨和同宗族人去找,卻只能在附近找到一點血跡和疑似的衣袍碎片;於是後來連找人的功夫都省卻了;因爲就連結伴出去找人的小隊都有沒再回來。

至少讓他們這些乏力掉隊和走不動的士卒,每隔一段距離就抱團留下來;作爲後續追兵的俘虜;總比不明不白的死在山野荒地中的好;至少根據以往對陣的經歷,那些嶺賊沒有無端殺俘的習慣。

而在不知道走了多久而日頭開始偏斜之後,在這支亢長行軍隊伍的前首,突然再度掀起了一陣子小小的騷動。卻是一名遷出的斥候,手中提領着一串剛尋獲回來的獵物高聲喊道:

“已經確認了,此處正是鳥鼠同穴山注1了;前方再走七八里,便是武街戍和狄道城(今甘肅高官城堡了。。”

(鳥鼠同穴山最早見諸於《山海經》,現實中依舊存在的爲數不多地點之一,因爲鼠兔和山雀同穴棲息躲避天敵的生態特色得名。)

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作爲前隊的大部分士卒總算有些振作和興奮起來了。因爲,這也代表着在進入蘭州之後,可以獲得補給的繁華城邑,以及可以用來阻擋追兵稍事休整的堅固城壘。

當年的武街之戰,一代名將左羽林將軍、隴右防禦使薛訥(薛仁貴的次子)就是依託當地的堅壘爲支撐,在此裡應外合大破吐蕃軍,殺獲各數萬人,盡得其所掠羊馬,洮水爲之不流。

後來哥舒翰在此備邊之時,屢破前來搶割稻麥的吐蕃軍隊,而留下了膾炙人口的《哥舒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吐蕃總殺卻,更築兩重壕。)。

就在諸多相繼聞訊的歸義軍將士們,不由自主加快腳步的同時。

在其中一架由兩匹馬共擡的座位上。身爲這支好幾支不同背景和歸屬人馬,所匯聚而成的西軍/歸義軍殘部領頭人,而廊州都督李明振,也對着策馬在旁的族弟河州都團練使李明達道:

“我昨夜夢見了祁連雪和大沙澤裡的月湖了。。還有,千佛崖上家廟窟,”

“佛祖保佑啊!這定是個好兆頭啊,說明咱們一定能夠全身回到瓜沙之地。。”

眉頭鬱結難展的李明達,卻是難得寬言笑道:

“但承此吉言,若得脫出危難,你我定要在那東崖上多開幾窟,以爲供養佛事亦是慰藉各家死難的子弟啊!”

說話的李明振,卻是顯得臉色慘白而形容消骨的虛弱。

“大兄儘管安心,咱們一定會將這些子弟囫圇帶回家,再修鑿個格外氣派的大窟龕來。。用最好的師匠來造像,定要比那些吐蕃窟造的更加氣派和出色。。”

李明達也不由振奮起來道:

“好。。。”

聽到這番話語的李明振卻是笑了笑,卻是突然有些胸悶氣喘的再也說不出更多話來了。。

而能夠讓曾經在決定河西光復與否的關鍵性廊州決戰之中,毫不猶豫披堅執銳迎面悍戰衝殺,吐蕃人的重甲鐵騎十數陣而周身浴血渾然不覺疲累傷痛;

也曾在神烏、河蘭之戰時,數日不眠不休吃喝啦撒在馬背上,累死累垮了好幾匹坐騎而與回鶻、退渾等藩部遊騎輾轉奔戰;直至突襲得中軍大帳的“虎騎”李明振。變成如今這副虛弱模樣的罪魁禍首,卻只是一枚銃射的鉛子。

正所謂是“將軍難免陣上亡”的基本道理,他也不是沒有受過更多的傷創,卻依舊堅持悍戰不休的例子。但是這一次在他親自負責斷後和擊退那些嶺賊的連續戰鬥中;一枚無意間打破甲邊而嵌入他大腿的鉛子,卻在戰後痛苦折磨了他至今。

因爲沒有合適的工具,那些專門用來處置箭創的手段,只在他洞徹的大腿肌理內挖出來了大半枚破碎變形的鉛子;然而接下來因爲天氣炎熱和急促行軍而產生的潰爛和發熱,卻讓他尿血不止而連馬都騎不上了。

就在李明振臉色越發慘淡起來之際,李明達卻是又自顧自地繼續說道:

“如今這些人馬當中,也就咱們兩家的子弟最衆了;大兄又是大傢伙與危難之際所推舉的,豈非就是是日後衆望所歸的領頭人。。”

“四郎。。此意何爲?”

喘了好幾口氣最終還是沒能咳出來的李明振,卻是臉色微妙的斷續道:

“既然索氏一黨連同行臺都已經不負所在了,能夠主持和擔待的歸義軍的偌大局面之人,除了大兄之外又舍他取誰呢?”

李明達意有所指的道:

“慎言,你我可是在千佛崖前的祭臺上歃血盟誓過,要世代保扶太尉的子嗣和家門的。。”

李明振聞言卻是有些氣急道:

“正是如此,若非大兄爲首的將士們支持,尚在涼州的那位‘鼎帥’,又當何以自處呢?”

李明達不動聲色的繼續解釋道:

“更何況,所謂的盟誓之說,自淮深公遇難之後,卻不曉得已經被打破了多少回了;難道他區區一介索氏做得之事,我敦煌李氏就做不得麼?”

“大兄出來主持局面,這也正是保全他張氏門第的唯一出路了;不然,如今河西、隴右各家精壯健兒盡出,卻十不得歸二三之下,他這個依靠朝廷干預才扶持起來的當主,難道還能獨善其身麼?”

“勿要再言,此事待歸還涼州見了‘鼎帥’再說其他吧。。”

李明振卻是滿臉倦怠的嘶聲擺手道:

“還是大兄思量周全。。”

見到李明振的口風隱隱有所鬆動,他也沒有再堅持下去。待到回到自己本部人馬的序列當中,李明達又對着聚附而來的諸多部將鄭重其事道:

“如今大兄身體不虞,隨時可能在軍中產生變故,咱們也要有所事先有所準備了。。”

身爲如今西軍殘部當中屈指可數的唯二實力派,他當然也不是無緣無故的支持李明振在歸義軍的勢力格局當中上位,而同樣有所召集的考量和利益權衡的。

因爲,以李明振如今的身體狀況,就算在歸義軍中被推舉上位而掌握大權,卻還有多少時間和精力來繼續視事,都是個不確定的未知數。

因此實際行駛的權柄,就自然而然的落在了他這位年富力強的李氏二號領軍人物身上了。當然,這種算計和考量就是在不能付諸於口,而只能表現在未雨綢繆的實際行動中了。

更何況在他的預期當中,李氏能夠做大的事情還遠不止這些。如今西軍聯合兵敗關內之後,廣大的河隴之地近乎是家家戴孝而戶戶呦哭,不知道是多少人家失去了頂樑柱。

但是同樣的無論是三姓回鶻,還是各部溫末等強項,還是吐蕃、蘇毗、党項、退渾、龍氏等附從藩部,或又是于闐、焉耆、鄯善等傳統綠洲邦國。。

乃至是漢姓中的張氏、索氏、楊氏、陰氏、翟氏、郭氏等,伴隨歸義軍崛起的地方實力派,都造成了相當慘痛的損失,而少不得陷入或長或短一段時間內的虛弱期。

相比之下李氏雖然同樣損失不輕,但是卻帶了成建制的部隊回來,如果能夠與之合力吞併了這支殘部中的楊氏、郭氏、龍氏人馬,那偌大的河西、隴右之地,也許就是李氏一門獨大崛起的最好舞臺了。

到時候,他可以籍着共同合力對抗來自青唐之地的吐蕃殘餘旗號,而名正言順的統合起來歸義軍內外的大多數勢力格局;乃至暨此大唐將亡的末世之期,重新締造和重現一番隋末西涼王李軌的功業。

抱着這種念頭的李明達,策馬的腳步不由又輕快了許多。直到前方再次送來新的消息,纔打破了他此刻的心境。

第三百九十一章 伏幟草中低(續第二百四十九章 意恐5第699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宋平第646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雲翻2第一百四十四章 遭遇(下第857章 戰城南,死郭北(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漸變第885章 虜陣橫北荒第662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第二百八十一章 輾轉第939章 殺氣凌穹蒼(中第三百四十九章 貪殘逞一時第二十二章 升職?(中)第四百十五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亂動第二百二十九章 亂動第994章 羽檄起邊亭(下)第五百零四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第三百八十八章 伏幟草中低第725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第654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禪林(爆一次大章第五百五十一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六)前章序號錯了,這裡倒回來第六百零九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續第五百八十四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第一百零三章 城欲催(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操厲冰雪第三百三章 後事尚維艱(下第880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二第五百零三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續)第三百一十八章 糾糾兇難當(下第五百四十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第845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第四百五十三章 誰肯相爲言第754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第708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第三百一十七章 糾糾兇難當(中第961章 旌旗颯凋傷(續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上第780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第五百八十三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宴夜第三十七章,迴歸第三百二十六章 遙寄雁南書(下第二百六十章 崢嶸5第865章 駑馬徘徊鳴(4000字,真不容易)第913章 戎車森已行(續第1034章 天子按劍怒(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北路人絕(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中)第686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表裡兩相知(續第七十一章 尾響第五百二十九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四第六百零一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二)第五章 還是活着二第987章 種落自奔亡第一百八十七章 潮動5第三十五章 驟亂(下)第906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841章 梟騎戰鬥死(中)第779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續二第786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中第四百零三章 候烽河外暗(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輾轉不相見(中第三百二十六章 遙寄雁南書(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五)第三百七十九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續第957章 孟冬沙風緊(續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中第942章 殺氣凌穹蒼(續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禪林下第八十三章 各般第779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續二第644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下)第1012章 徵師屯廣武第一百一十一章 柘林第933章 兵威衝絕幕第五百三十六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第660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續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三百九十五章 鐵騎擁塵紅第一百一十四章 輕伏(下第十七章 還是活着(中第十二章 繼續活下去第四百五十六章 誰肯相爲言(續第七十二章 破入第四百六十三章 迥戍危烽火(中第三百九十三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中第784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續二第三百八十章 政亂人思變第990章 種落自奔亡(續)第五十九章 陰雲第927章 推轂出猛將(續二
第三百九十一章 伏幟草中低(續第二百四十九章 意恐5第699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宋平第646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雲翻2第一百四十四章 遭遇(下第857章 戰城南,死郭北(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漸變第885章 虜陣橫北荒第662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第二百八十一章 輾轉第939章 殺氣凌穹蒼(中第三百四十九章 貪殘逞一時第二十二章 升職?(中)第四百十五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亂動第二百二十九章 亂動第994章 羽檄起邊亭(下)第五百零四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第三百八十八章 伏幟草中低第725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第654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禪林(爆一次大章第五百五十一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六)前章序號錯了,這裡倒回來第六百零九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續第五百八十四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第一百零三章 城欲催(下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操厲冰雪第三百三章 後事尚維艱(下第880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二第五百零三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續)第三百一十八章 糾糾兇難當(下第五百四十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第845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第四百五十三章 誰肯相爲言第754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第708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第三百一十七章 糾糾兇難當(中第961章 旌旗颯凋傷(續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上第780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第五百八十三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宴夜第三十七章,迴歸第三百二十六章 遙寄雁南書(下第二百六十章 崢嶸5第865章 駑馬徘徊鳴(4000字,真不容易)第913章 戎車森已行(續第1034章 天子按劍怒(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北路人絕(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中)第686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表裡兩相知(續第七十一章 尾響第五百二十九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四第六百零一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二)第五章 還是活着二第987章 種落自奔亡第一百八十七章 潮動5第三十五章 驟亂(下)第906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841章 梟騎戰鬥死(中)第779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續二第786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中第四百零三章 候烽河外暗(下第四百三十八章 輾轉不相見(中第三百二十六章 遙寄雁南書(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五)第三百七十九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續第957章 孟冬沙風緊(續二第四百九十二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中第942章 殺氣凌穹蒼(續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禪林下第八十三章 各般第779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續二第644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下)第1012章 徵師屯廣武第一百一十一章 柘林第933章 兵威衝絕幕第五百三十六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三第四百九十一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第660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續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三百九十五章 鐵騎擁塵紅第一百一十四章 輕伏(下第十七章 還是活着(中第十二章 繼續活下去第四百五十六章 誰肯相爲言(續第七十二章 破入第四百六十三章 迥戍危烽火(中第三百九十三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中第784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續二第三百八十章 政亂人思變第990章 種落自奔亡(續)第五十九章 陰雲第927章 推轂出猛將(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