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十五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下

“乖乖,原來還能這般的作爲啊。。”

剛剛回到丹徒城中休整的王審潮,就有些驚訝的看着暫編營地門外樹立的牌子,而他兩個兄弟王審知、王審圭更是一副目瞪口呆的模樣。

“在說什麼呢,還不趕快給念念纔是。。”

旁邊行不進來的士卒們,卻是禁不住叫了起來

“王霸四年四月初六,駐隊營屬最新配給指標:”

王審潮這纔回味過來,連忙逐字逐句的開聲道。

“凡新卒之選,每人旬(十日)給米麪一升兩斗六合,幹脯四斤,鹽菜斤半,醬幹半罐(斤裝),板(粗)糖四兩、梅乾一包、醋姜半斤、鹹板油八兩、茶粉三兩。。”

“每火例給葷素、乾果罐頭各一(三斤重);每隊加給蔗頭燒一桶。。每旅給幹豆一石、鹹魚一筐。。魚鬆、石蜜和酒萃只限傷員供用。不得私下互易。。”

“箇中若有偏謬,請士卒委員會覈准。。”

唸到這裡王審潮身邊的衆人,已經禁不住有些熱切和激動的議論紛紛起來

“這也太美了吧,”

“莫不是在做白日夢吧。。”

“你倒是抽我一刮子試試啊。。”

“這樣當官的豈不是沒有抽頭和過水了。。”

“人家要啥抽頭和過水啊,只要賣力達到了相應的職級,自然有相應配給的更多好處和福利呢。。纔不稀罕手下這點東西呢。。這叫公開公正,以示無私呢。。”

一名站在榜下的義軍老卒卻是有些鄙視看着他們的冷笑道。

“都說太平軍比朝廷官軍還像官軍的規矩森嚴,就連日子也過得比大多官軍要舒坦,這居然還是真的啊。。”

”老子這些豈不是投準了,賺到了。。“

然後陸續領了自己的份額之後,兄弟三個開始合計着把這些東西集中起來的處置方案;畢竟,除了基本口糧之外,這些零零碎碎配給的物件,在軍中和市面上也是可以拿來以物易物的搶手貨呢。

甚至可以在軍中的流動服務社那兒,折價置換成備份的武器和應急的藥物,或是存入相應的名頭下以日後回到後方在支取。當然了,更多人還是拿來和本地居民進行“互通有無”。

太平軍嚴禁強取豪奪或是強買強賣的手段,但是在自願基礎上的公平交易,以此獲得不同地方物產的相應差價,卻是不受此限甚至是有所鼓勵和支持的。

因此,兄弟三人思來想去的商量了一陣子之後,還是決定把大多數東西留下來自用,餉錢則存入隨軍的服務社賬目;最後只省出幾個罐頭來作爲私下找女人的花銷。

畢竟,在這朝不保夕的亂世裡,無論走到哪裡都有的是需要兼職來養活自己的女性;太平軍對此也是採取堵不如疏的有限引導和規範管理態度。

這也可避免士兵積攢起來的壓力和負面情緒,被宣泄到賭博、鬥毆、滋擾民間之類的傳統惡習上去,變成新的社會問題和軍中隱患。另一方面也可最大限度,減少那些傳統灰色勢力,對這些可憐人的盤剝手段。

而這幾個罐頭在城外代表的行情,也足夠包下一個小戶良家女人兩三天的輪流過夜了。

忽然王審知又看到一隊正從城門外走進來的隊伍;大多數人看起來衣衫襤褸而很有些畏首畏尾的樣子,只是領頭之人滿臉滄桑與疲憊之色,依稀看起來有些眼熟;他連忙叫道:

“哥,那莫不是老符麼,他還是轉道回來了啊。。貌似還帶回來了一支人馬啊。。”

“難不成真被那老黃羊給說準了啊。。這年頭真是誰也不得好過啊。。就連回投官軍都沒得投了。。”

王審潮亦是深有所感的道。

“回頭還得找他喝酒,好好說道說道這一番經歷了。。”

而帶隊走在街頭上的符存,則是有些恍若隔世的唏噓和錯位感了。沒想到經過了這些日子的意外和波折之後,自己還是陰差陽錯的以義軍身份轉回來了;

當初只是爲了求活,姑且與那些譁變的蘇州團結兵虛以逶迤;但沒有想到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他們這夥人的事情卻是越鬧越大;不但趕走了新上任的蘇州刺史趙載,幾乎殺光了渡海而來的泰寧兵,還順勢把府衙都給搶掠一空再燒掉。

所以他也再沒有辦法回頭了;而失去了州府名義上的威懾和鎮壓,原本就是暗流涌動的蘇州下轄吳、崑山、常熟、烏程、長城縣(長興縣)各地,幾乎是同時都騷變和動亂起來。

而他所在的這隻譁變人馬,也很快在州城立足不住;就被城中的豪姓大戶聯合起來的反攻倒算,給逼出城外去;然後,又遇上號稱是金吾將軍、沿海兵馬使張全的殘部前來奪城。

最後,在地方蜂起的亂戰中只能爲了自保和苟活,打着太平所屬的別部義軍旗號,一路向着北面靠攏而去,看看能不能在對方土團、官軍和賊軍交錯的間隙,獲得些許立足的喘息之機。

然而,不幸又幸運的迎頭撞上了部分敗逃的杭州軍;然後在無可避免的衝突當中俘獲了好些人員和物資,也做實了他們身爲義軍的身份。然而符存想要再次棄衆出逃,卻已經錯過了最合適的機會。

因爲隨即一隻追擊而至的義軍與之會合,並且裹挾了他們一起北上前往丹徒城來複命;於是,於內於外都是百口莫辯的符存,也只能將錯就錯的接受了這個現實和錯誤,而乖乖的回來面對後果了。

。。。。。。

而在丹徒的節衙內廳,周淮安也在坐滿標記的大沙盤前,聽取最近一輪的成果彙報。

“如今,本軍及從屬人馬直接控制下,計有大小城池六座。。”

“其他別部義軍控制的城池十一座。。分佈在常、湖、宣、潤四州境內。。”

“其中已然編列完成男、女分營十二所;各自登籍在冊壯丁三萬八千六百九十一口,壯婦及寡女、少女,兩萬四千八百七十九口。”

“又有編列了諸匠館三千一百五十七人,百工營一千二百三十九員。。只待新一批船期的抵運。。”

“此外,其他城池中的別部義軍,亦有相應的民壯和婦人、工匠,陸續轉輸過來;預計將付給穀米兩萬四千石,錢三百六十萬,另加帛八千段左右。。。。”

隨着太平軍向南邊的侵攻,每下一城都會在就地設立相應的男女分營;當然了,相比傳統義軍那些不分男女老幼,一味粗暴裹挾一起的做法;有相對充足資源和人手的太平軍,發展到現在早已經成爲一種相當運轉成熟的制度。

在新佔領的城池裡,編成的男營除了爲前方軍隊提供長短期的有償勞役之外,也負責募集和收攏那些貧苦青壯年,作爲前往江陵、嶽州、潭州、洪州等地圈地屯田的基本勞動力。

女營則是收聚那些孤苦無依的中青年婦女;送往後方去參與集體工場的勞作,也是潛在的士兵婚配和人口生育資源。

正所謂是“人離鄉賤”,這些外來移民到了新地方後,斷絕了過往的社會關係和依賴之後,也更好掌握和控制,以進行相應分工的改造和新生活的塑形。

同時這些外來移民填戶也用來,對本地聚附起來的民壯進行摻沙子,分化和制約他們可能存在鄉黨、宗族情節和潛在紐帶;發揮出相應競爭和激勵的效應。

畢竟,諸如好逸惡勞、偷奸耍滑、佔便宜是人類的潛在天性的一部分,並不會因爲身份高低貴賤與否就徹底消失不見了;因此各種勞動場所裡相對嚴密的賞罰制度和相互監督手段,也是良好運轉必不可少的潤滑劑。

此外,還有專門針對手藝、專長人等的諸匠館和百工營,前者是爲後方生產建設,收集和輸送各種行業的人手;後者則是專門甄選出來,可以直接隨軍爲將士們提供相應技術服務的存在。

這樣就可以滾雪球一樣不斷將戰爭的潛力和利潤,給逐步發掘和做大起來。同時受過簡單集體生活約束之後他們,也是太平軍從徵在外潛在候補兵員之一。

要知道,根據《紀效新書》裡記載,戚繼光曾經專門制定了一套異常嚴格且獨特的徵兵標準,即“四要、四不要”。

四要:要標準的農民、要粗壯結實、目光有神、見官府要有點害怕的人。

四不要:城裡人,包括在市井間居住過的人不要;在官府裡任過職的不要;長得白的和四十歲以上的不要;膽子小和膽子特別大的不要。

當然了,這主要還是從整體服從性和訓練成本上,針對小農經濟下的封建社會兵員選擇。但是有個組織、紀律性和集體協同更好的產業工人和集體農莊成員,作爲太平軍新兵源之後,也就實在看不上這些傳統標準了。

不過作爲後路沿途和地方上治安維持和備盜、清鄉的二三線守備力量,卻還是可以提供暫時的補充來源。待到這些彙報的參軍和虞候們都相繼退下,負責探報隊的小七卻是單獨走上前來稟告道:

“宣州的宣城方面,已經有所迴應了。。前些日子黃王的內宅的確出了個亂子,只是相干涉事之人都已經被處置掉了,所以內裡一直知之不詳。。”

“只知道,當時有前翼率將黃皓突然被禁足思過,而招還軍中拆分其部衆。。不過,就在數日之前已然被重新開釋,而派遣往江北軍前重新召集人馬聽效呢。。”

“此外,雖然大將軍府在年前才設立了諸般女官之制,但那個崔司贊也是新近才得以任命的;據說她原本就是在曹夫人身側使喚的人,乃父是軍府的大禮儀使、軍機贊畫崔繆,也做過曹小娘子的伴從。。”

“居然還是崔繆的女兒”

這一刻周淮安頓了頓,不禁想讚歎對方的勇氣與決心。

“這麼說這位曹小娘是籍着這次議定婚期的通行機會,其實未得公開通報和宣稱的私訪而來。。”

這可是表面上看起來頗爲怯弱怕生的一個小女子啊。居然就這麼突然出走送羊入虎口過來了,難道就不怕自己吃幹抹盡之後死不認賬麼。

周淮安正在思慮着,忽然嗅到隱隱有一陣香風靠近,卻是窈娘款款而至低聲彙報道。

“崔司贊和曹小娘子,俱已經在後館中安頓下來了。。”

“可有什麼短缺和訴請麼。。”

周淮安低聲問道。

“暫且沒有了。。”

窈娘亦是語氣寬緩的應道。

“只是,希望能夠與郎君約下合適的再會之期呢。。”

“窈娘啊,依照你同爲女子的心思來揣測。。”

反手環抱住窈娘軟綿綿而勻稱的身子,周淮安輕聲問道。

“你覺得這位此番前來,還有什麼其他的用意和內情麼。。”

“奴。。奴亦覺得。。小娘子言行接物之間,似乎對郎君有所仰慕和期許爾。。”

聽到這話,窈娘略有些感懷和觸動,卻是輕輕咬着脣兒道。

“亦是管奴問起了郎君新近所做的詞子和曲章呢。。”

“啥。。。還有這種事情。。”

周淮安不有的驚訝了一下,就連在她身上例行享受美妙的祿山之爪都頓停了下來。

難道是自己例行拋出來裝逼的那些傳世之作,不小心在無意間觸動到了某個文藝少女的優柔徘徊之心麼;這倒是一個可以稍加試探的突破口啊。想到這裡,周淮安頓時心中有所定計,而對着她耳語道:

“我這裡正有首還未傳出的《青玉案》,你且拿去和她討教討教一番好了。。”

隨後就不用周淮安糾結什麼了;僅僅是第二天,就有江北大將軍府方面加急送來的文書;當衆表這位曹小娘子爲黃梅君,權太平軍並江南義軍都宣慰使;並後將續送來錦緞一萬,牛馬四千頭,一千六百萬錢等,權作其所掌握的犒賞和慰勞。

雖然太平軍打下丹徒之後就所獲頗豐,已經不怎麼在乎這些犒勞所代表的價值;但是總算是略勝於無的好處了。另外,還派來了披甲執杖的儀衛八百員,婢女一百二十八人,粗使奴僕三百六十六人,五十車的隨用物什、器具箱籠,作爲基本的排場和起居之用。

但是更重要的是,在木夾制令召回南路義軍都統蓋洪麾下的同時;還順帶用黃帛授予了周淮安及其太平軍,一個“權宜節制江南諸道義兵軍事”的名義。

“既而東風已至,還不過江又待何時。。”

隨後,周淮安就對着重新召集起來的一衆部下大聲宣佈道。

“願從領軍之志,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大多數人齊聲應和道。

第五章 還是活着二第960章 旌旗颯凋傷(續第五百二十五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下第1018章 分兵救朔方(中第927章 推轂出猛將(續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表裡兩相知(續二第810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第四百十三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第二百四十二章 當歸第883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續)第三百二十三章 表裡兩相知(續二第862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各方4第二百八十八章 行路雨紛紛(中第810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第707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下)第四百五十章 他鄉各異縣(下第807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下)第1024章 嚴秋筋竿勁(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下第677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二第一百六十章 興起第743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續第844章 梟騎戰鬥死(續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中第659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下第712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宋平4第五百七十五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四)第三百四十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第762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下第七十一章 再啓第785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第993章 羽檄起邊亭(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中第668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中)第二百零三章 南天3第767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下第六百零一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第五百九十三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二第655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續第834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二)第四百零一章 候烽河外暗第853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招遠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動4第十九章,活着不容易啊第981章 彎弓射賢王(續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第750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第二百五十二章 發端2第六章 在北第五百九十三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二第747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中第937章 兵威衝絕幕(續二第691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二第八十五章 切換第695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第一百六十三章 興起4第899章 羽書速驚電(續二第961章 旌旗颯凋傷(續二第二百一十章 交州5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788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第821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中第775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第七十四章 寨中第1015章 徵師屯廣武(續第808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續)第三百七十章 人心苦未平(中第三百一十七章 糾糾兇難當(中第六百零四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第一百四十章 意想第843章 梟騎戰鬥死(續)第三百七十八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下第706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中)第五百八十四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第三百二十五章 遙寄雁南書(中第四百章 人心不盡足(下第749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續二)第994章 羽檄起邊亭(下)第643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中)第三百七十章 人心苦未平(中第917章 明主不安席(續二第三百四十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平3第1033章 天子按劍怒(中第957章 孟冬沙風緊(續二第四百零十一章 猶記登壇日(下)第718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第一百章 弊情第1038章 使者遙相望(中第三百二十四章 遙寄雁南書第692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677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
第五章 還是活着二第960章 旌旗颯凋傷(續第五百二十五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下第1018章 分兵救朔方(中第927章 推轂出猛將(續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表裡兩相知(續二第810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第四百十三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第二百四十二章 當歸第883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續)第三百二十三章 表裡兩相知(續二第862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下)第二百一十九章 各方4第二百八十八章 行路雨紛紛(中第810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第707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下)第四百五十章 他鄉各異縣(下第807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下)第1024章 嚴秋筋竿勁(下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下第677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二第一百六十章 興起第743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續第844章 梟騎戰鬥死(續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中第659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下第712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宋平4第五百七十五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四)第三百四十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第762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下第七十一章 再啓第785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第993章 羽檄起邊亭(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中第668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中)第二百零三章 南天3第767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下第六百零一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第五百九十三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二第655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續第834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二)第四百零一章 候烽河外暗第853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招遠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動4第十九章,活着不容易啊第981章 彎弓射賢王(續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第750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第二百五十二章 發端2第六章 在北第五百九十三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二第747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中第937章 兵威衝絕幕(續二第691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二第八十五章 切換第695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第一百六十三章 興起4第899章 羽書速驚電(續二第961章 旌旗颯凋傷(續二第二百一十章 交州5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788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第821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中第775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第七十四章 寨中第1015章 徵師屯廣武(續第808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續)第三百七十章 人心苦未平(中第三百一十七章 糾糾兇難當(中第六百零四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第一百四十章 意想第843章 梟騎戰鬥死(續)第三百七十八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下第706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中)第五百八十四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第三百二十五章 遙寄雁南書(中第四百章 人心不盡足(下第749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續二)第994章 羽檄起邊亭(下)第643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中)第三百七十章 人心苦未平(中第917章 明主不安席(續二第三百四十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第二百六十三章 新平3第1033章 天子按劍怒(中第957章 孟冬沙風緊(續二第四百零十一章 猶記登壇日(下)第718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第一百章 弊情第1038章 使者遙相望(中第三百二十四章 遙寄雁南書第692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677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