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言

時間一晃又是十多天過去了,

令人意外的是,作爲這場風潮的始作俑者,周淮安卻並沒有藉此繼續追查,涉及歷年衆多小兒和女子的人口失蹤事件,也沒有參與到對地方上的追索和清算當中;卻是突然開始推動對潮陽城中,在地戶口的普查和登籍。這要是在往常的情況下,無疑有捅了某些人的要害和關鍵,而導致物議紛紛而明裡暗中的抵制不斷。

但是在剛剛將城中最後一點上層的殘餘一掃而空的情況下,這一次卻是根本沒有什麼像樣的勢力,能夠出面和帶頭形成相應的阻力和對抗行爲了;因而,這也是他進一步考驗一下自己鍛煉出來的這些隊伍,對於治理和掌控一個城市過程當中,相應的執行能力和基本水準了。

哪怕可能出現各種謬誤和偏差。但也是一種彌足珍貴的經歷和體會了。尤其是對這些習慣了流動性作戰而並沒有在在一個地方帶過多久,也嚴重缺乏相應管理和經營一處穩定地盤的義軍來說。

另外通過這件事情的餘波和瑣碎的後續工作,周淮安又有新的感觸和心得體會。其實想要發動城邑里的百姓還有一個捷徑,就是通過在城邑里的廢奴行爲來實現的;比如在義軍掌握的優勢下進行逐步的釋奴工作,強令那些主人家公開燒燬身契和典賣文書;然後願意繼續跟隨主人家的,就在義軍的監督下重新簽訂僱傭性質的文書和保障條款。

畢竟,在城邑里的人家往往擁有爲數不少的奴婢,只要其中又一部分願意加入義軍,或是願意暗中爲之出力的話,那也是一股可觀的力量和資源了。就像是這次對魚氏一族及其黨羽的清查當中,那些被順帶釋放了身籍奴婢們,就發揮了不少諸如指認目標和提供消息、線索的作用。

當然了,還有一些則是在失去了可以服務的主家之後,一時缺少了生計來源和存身之所的奴婢們,在能夠吃飽飯的基本保障下,被勸誘和招募進了義軍當中;當然了,他們主要可以去的還是後勤隊伍而不是戰鬥序列。

在對嶺南就地投軍的人員成分分類抽查當中,周淮安也發現,除了傳統已經活不下去的農民和城中貧民外,其他的奴婢之屬也佔據了相當的比例;

周淮安這纔想起來這個時代蓄奴還是一種主流時尚,尤其是在這多少地貧而需要出海才能彌補生計的嶺南之地,給人做奴婢或是荒年賣身幾乎成了一種貧家子的出路;因此,那些豪強大戶家中蓄奴的比例,也是比其他地方要相對高得多。

雖然說唐代的奴婢也有三六九等之分,最低等幾乎不收任何保障而“律比畜產”的形同兩腳牲口,最高端的乃是與出身顯貴的主人同吃同住形影不離,甚至還可以脫籍出門來謀取一番仕途前程;但是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的奴婢,還是屬於受壓迫和博學之下過的並不好的那個羣體;

畢竟大多數富有人家蓄奴,也不是爲了善心氾濫做好事,或是象後世歐洲白左聖母一樣,強行拿政治正確來裹挾民意來供養一羣綠教大爺。他們的最終目的還是爲了在這種人身依附關係治下,儘可能得剝削和壓榨他們的勞動價值,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因而,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願意世世代代的作爲奴籍,生老病死婚喪嫁娶都操持於他人之手而不由自主。

但是,在這個動盪紛亂和災荒不斷的世道,他們再怎麼收到主家的壓迫和屈辱,對比那些流轉於道途,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變成路倒的流民、饑民,也顯然更有保障也更好過一點;因此,纔將這些嚴重畸形的關係給繼續維持下來;而義軍的到來在摧毀了他們所寄附的主家的同時,也變相給了他們新的選擇。

當然,大多數人還是顯得相當愚氓、懦弱和不知所措,甚至有人會怨恨義軍破壞了他們存身的基礎和生計,尤其是在那些年紀較大而被生活幾乎摧折、消磨光了最後一點銳氣的人羣當中;因此,最後也只有部分年紀較小,或是青壯年的奴婢,纔有加入到義軍當中的可能性。其他的就只能過裹挾在軍中充作勞役,或是放任於地方自謀生計了。

而在這些就地投軍的奴婢當中,因爲長年伴隨主家耳濡目染的緣故,粗懂識字或是掌握一些生活技藝的比例,要比那些一輩子都埋頭在泥土裡刨食的農民,高上許多;一旦下定決心立場反過來幫助義軍對付起那些豪強大戶來,比起距離產生美而多少有所畏懼心理的普通農人,有着切身厲害之痛的他們,也更加知根知底和富有經驗、手段;

但是也因爲常年爲奴的緣故,心理多少留下點問題和毛病,而很容易走極端或是變的情緒偏激起來。具體使用起來的話就像是一把雙刃劍,需要謹慎防止傷害到自己一方。不過,這一點完全可以通過大熔爐式的集體環境,來進行日常潛移默化式的改變和調整。

想到這一處,周淮安在自己的日誌上添上這麼一條,然後用視野將其掃入自己的數據庫中再塗抹掉。

這時候,突然一個聲音響起來,

“管頭,你真的是出自佛門麼。。”

一直默默在身邊充當背景板式書記角色的元靜,終於還是滿臉憂鬱和困惑的忍不住開口了

“如今所行諸事,難道不是與佛門宗旨相悖麼。。”

“難道你以爲佛門中人應當是怎樣。。”

周淮安卻是冷不禁宛然一笑,認真看着他眼睛道;心中卻想這呆子總算是憋不住問出來了。

“只會對着泥塑木像頂禮膜拜,而從來不問世事也不做改變的一羣死呆子麼。。”

“至於你所說相悖的佛門宗旨,又是哪個爲準。。”

“是古天竺時但求超脫的初代宗旨,還是傳到中土來而加入了各家之言,而變成不同源流的宗旨呢。。”

“我。。我。。只是。。”

聽到這話,元靜不由在臉上閃過一些猶豫和掙扎來。

“或許那只是你眼中的佛門弟子和個人眼界的認知而已吧。。”

然後暫時進入角色扮演模式的周淮安,擺擺手示意他一起坐下,而拋出早就準備好的理由和說辭來。

“當這個世道再也容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嗯,也容不下一個可誦經禮佛的草廬之時。”

“你覺得所謂的出家人,還真的能夠繼續不問世事麼。。”

“出家人修的出世解脫之道,但是這身皮囊卻是始終身在紅塵業火之中的。。”

“時時要飽受五災六慾之困厄,萬萬難以獨善其身的。。”

說到這裡,周淮安故作矜持而高深莫測的笑了起來;偶爾裝神弄鬼的賣弄高大上嘴炮忽悠下古人,以後世鍵盤政治局黨人的知識量還是不成問題的。

“所以有人在天下將傾之時,出來歷練紅塵,”

“以凡俗之罪業來磨礪己身,又是什麼值得奇怪的事情麼。。”

聽了這些之後,元靜臉上已經滿是動搖和混亂之顏色了。

“於士人而言,正所謂是窮則獨善其身,達者兼濟天下的道理而已。。”

“於佛門言,既要有包容衆人的慈悲心懷,自然也有除魔衛道的金剛法手段了。。”

然後,周淮安又故作恨鐵不成鋼的當頭棒喝式的厲聲道。

“不然光靠誦經念法坐以待斃的消極應對,佛門各派還能屢經喪亂而沿襲至今麼。。”

“兼濟天下。。。除魔衛道麼。。”

好吧,接下來元靜似乎被這幾句話給震住了,而在往復幾個字句的喃喃自語聲中,似乎就此陷入某種自我認定上的懷疑與糾結思緒當中。

相比靜下來發呆時有點陰鬱氣質的半大少年小七,或又是相當沒心沒肺很容易接受現狀的小沙彌廖遠,這個有點文藝和理想情節的前僧人元靜,顯然要更有想法和心思的多。所以,有個高大上的理由敲打一下,顯然可以就此消停上一陣子。

“說的好。。。”

一個頗爲突兀的大嗓門吆喝道,也將周淮安給嚇了一跳

“說的太好哩。。。”

“和尚吶,俺誰都不服,就服氣你了。。”

“這種道理,也就你這般的學問人,才能講究的明白啊。。”

卻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將頭王蟠帶着一羣人站在外間,似乎把這些話大都給聽取了去。

“咱們就一齊合力打翻這狗日的世道。。”

只見他兩眼放光的繼續自言自的道

“保扶黃王得了大勢之後,你我也是一起比肩堂上,享受福祿的功臣了。。”

“大夥兒也能分他幾百畝田地,就此世代吃喝不愁了吧。”

“然後請黃王轉給你修個大寺廟。。重新收上老多的徒弟”

“把你的學問和本事,還有慈悲心懷給傳揚開來。。”

“豈不是你好我好,大家都美滋滋的事情哩。。”

“是是,將頭所言甚是。。”

聽了這些話語,周淮安不由的有些哭笑不得起來,這就是他們這些古代人所能想到的極限和最樸素的追求了吧;

不過還好,至少沒有什麼就此可言騎在別人頭上作威作福,或是讓別人做牛做馬來服侍自己之類的,隨着地位和環境變化而扭曲和變質掉的願望。至少還沒有過於偏離他們起來造反和本心,光是這一點就讓他有點感動和親切起來。

“就讓我們一起努力,打出個讓大多窮苦人都能安身立命的世道吧。。”

“還請讓我繼續追隨左右。。”

然後,元靜也比周淮安預料的還快走出來,而突然露出某種顯而易見堅定而莊重的表情道。

“就此見證您的宏願與偉業吧。。”

然後,他看着周淮安的灼灼眼神讓人有些微微發毛,心想,不會是就此給開發出了什麼奇怪的屬性來吧。

“話說和尚啊。。。”

王蟠重新屏退了左右之後,有些鄭重其事的對他道

“接下來尚有件事情,須得你多家擔待了。。”

第840章 梟騎戰鬥死第896章 羽書速驚電(中第647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第五百三十七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兩相望(中第五十一章 間隔第一百八十五章 潮動3第643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中)第三百四十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端3第五百一十五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第656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續二第753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第四百三十八章 輾轉不相見(中第九十章第五百六十二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四第661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續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第三百五十一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異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方2第836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中)第757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下第885章 虜陣橫北荒第三百四十九章 貪殘逞一時第三百零四章 前路各用心(上第711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中)第二十章,活着不容易啊(下第869章 駑馬徘徊鳴(續二)第830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第725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第三百九十二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第五百九十三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南北路人絕(下第二百零九章 交州4第五百七十一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下)第五百零四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第七十章 夜色(已經錯掉的標題沒法改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碰撞第八十九章 猶疑第六百二十三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下第716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中第788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二)第1049章 魚貫度飛樑(下第一百零九章 別任第四十七章 後續2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第881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亂變3第一百九十章 潮動八第四百二十七章 各般(續)第一百九十七章 雨覆2第五百六十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二第734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續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波譎4第一百三十九章 禪林第二百一十九章 各方4第732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下第八十四章 心事第1056章 簫鼓流漢思(續二)第五百四十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第一百六十八章 開源第二百九十五章 城池未覺喧(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續第五百零一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中)第905章 虎竹救邊急第1008章 行歌歸咸陽(中第六百一十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續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還三第842章 梟騎戰鬥死(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中第821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中第832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下)第八章 依舊活着第856章 戰城南,死郭北(中)第840章 梟騎戰鬥死第六百零八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下第六百二十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第二十一章 升職記第三十五章 驟亂(下)第694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下第798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續)第869章 駑馬徘徊鳴(續二)第847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下)第758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第四百四十二章 悠悠卷旆旌(中第958章 旌旗颯凋傷。第一百六十八章 開源第810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第二百七十五章 南頃第一百一十一章 仇寇二第一百五十章 漸變五第二百九十五章 城池未覺喧(下第六章 在北第983章 單于一平蕩(中第五百三十二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中
第840章 梟騎戰鬥死第896章 羽書速驚電(中第647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第五百三十七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兩相望(中第五十一章 間隔第一百八十五章 潮動3第643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中)第三百四十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端3第五百一十五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第656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續二第753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第四百三十八章 輾轉不相見(中第九十章第五百六十二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四第661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續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第三百五十一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中第一百二十九章 異心第二百一十七章 各方2第836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中)第757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下第885章 虜陣橫北荒第三百四十九章 貪殘逞一時第三百零四章 前路各用心(上第711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中)第二十章,活着不容易啊(下第869章 駑馬徘徊鳴(續二)第830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第725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第三百九十二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第五百九十三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二第二百九十二章 南北路人絕(下第二百零九章 交州4第五百七十一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下)第五百零四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第七十章 夜色(已經錯掉的標題沒法改了+@+)第一百五十九章 碰撞第八十九章 猶疑第六百二十三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下第716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中第788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二)第1049章 魚貫度飛樑(下第一百零九章 別任第四十七章 後續2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第881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中)第二百二十三章 亂變3第一百九十章 潮動八第四百二十七章 各般(續)第一百九十七章 雨覆2第五百六十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二第734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續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波譎4第一百三十九章 禪林第二百一十九章 各方4第732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下第八十四章 心事第1056章 簫鼓流漢思(續二)第五百四十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第一百六十八章 開源第二百九十五章 城池未覺喧(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續第五百零一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中)第905章 虎竹救邊急第1008章 行歌歸咸陽(中第六百一十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續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還三第842章 梟騎戰鬥死(下)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中第821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中第832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下)第八章 依舊活着第856章 戰城南,死郭北(中)第840章 梟騎戰鬥死第六百零八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下第六百二十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第二十一章 升職記第三十五章 驟亂(下)第694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下第798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續)第869章 駑馬徘徊鳴(續二)第847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下)第758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第四百四十二章 悠悠卷旆旌(中第958章 旌旗颯凋傷。第一百六十八章 開源第810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第二百七十五章 南頃第一百一十一章 仇寇二第一百五十章 漸變五第二百九十五章 城池未覺喧(下第六章 在北第983章 單于一平蕩(中第五百三十二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