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中

一場酣暢漓漓的勞作之後,周淮安纔有些意猶未盡的放下工具;摸了摸額頭賞的汗漬。而看着被自己挖成一條筆直線的溝壟,對於潛在的輕度強迫症患者來說無疑是一中很以愉悅的事情。

尤其是對比這片冬小麥田裡,附近其他人坑坑窪窪、深淺不一,或是七扭八歪,高低錯落,實在有些慘不忍睹的工作進度,就更加令人舒適了。

畢竟跟他一起出來勞動來的部屬們,老的老年輕的年輕,但是像陸龜蒙這般真正有過具體田間地頭經驗的人,還是屬於少數的,能跟着自己勉力做到這種程度已經算是不錯了。

因此,這片專門被劃分出來的標準實驗田和冬小麥示範區,其實還是由農學院的師生來具體照管的。這時候似老農一般脖子上圍着長巾的陸龜蒙,卻是走過來低聲道:

“大都督真是一把好氣力,只是稍稍用過了地方,把這道田壟未免挖得過深,有些不利覆土栽培和出苗了。。”

“陸老提點的是,回頭我就讓人給再填回去。。”

看着他滿臉誠懇的表情,這下週淮安不免有些訕訕然的尷尬起來。好吧,實踐和計劃果然還是有所差距的。

在旁一身外出行裝打扮,還帶着兩支裙裳小白毛的紅藥兒,也款款上前而來遞過汗巾,又端了一碗調試好溫度適宜的加蜜茶水,讓周淮安咕嚕嚕的喝了個滿心舒坦。

紅藥兒的嬌嫩小臉已經被冷風吹的紅撲撲的,然後就被一把捂在了周淮安的懷裡。一貫心思細膩而敏感的她,似乎很享受這種無聲於細微之處的呵護和片刻溫情。

而在小白毛琥珀和翡翠手裡還提領個大籃子,裡頭都是慰問莊子裡那些婦孺孩童所贈送的,草編竹製的一些小手工玩意兒,卻被視若珍寶一般的小心貯放和收藏起來。

而當週淮安停手下來示意休息的時候,其他人也是如釋重負一般的紛紛聚攏起來收拾了工具;而走田壟邊上的擋風遮雨棚子裡。各自端坐下來揉着手腕。戳着胳膊和腿腳,拍打着腰身,開始就着事先準備好的茶點取用起來。

其中甚至夾雜了幾個比較顯目的光頭。比如宣教幹事尚顏,書畫教授貫休、顧問虛中、佛學院首座義信,一干如今效力於大都督府下的佛門中人,也在一個棚子下端坐成了一團。

“這位大都督可還真是言行如一的人物。。倒讓我想起早年謀取生計的時光了,看起來這位大都督也是沒少提查過世情冷暖和民生疾苦啊。。”

揉着肩膀上勒痕的宣教幹事尚顏,苦笑着道。

他俗姓薛,字茂聖,籍貫汾州人。本來是耕讀世家的門第,因爲看破了世情的黑暗與艱難又感於抱負難展,而在壯年於荊門出家避世。但是未曾想到自從太平軍來到了荊湖之後,他還有重新出世爲民做事的那一天。

事實上,如今在太平軍的治下之地,除了一些實在偏僻的深山老林之外;已然沒有真正意義上可以逃避喧囂的清修場所;大多數僧衆之流也再也無法安然避世下去,而自願或是不自願的被迫出來承當其各種事物。

然後尚顏又感嘆道:

“世人都傳言大都督乃是還俗以救世之人,可是釋者卻是實在想不到也想不出;到底是哪一支的宗門法脈當中,可以培養得出這般的天賦秉異,仿若是生而知之的不世人物來啊。。”

畢竟,在場的這四位僧人,基本上代表了南北禪宗、淨土宗、天台宗的不同出身,也算是半其天下佛門了。

“如今是不是佛門的干係和出身還很要緊麼。。。”

顧問虛中卻是搖頭道。

“只要大都督的言行作爲令世人皆覺如此,那他便是我佛門有所淵源而心懷悲憫,慨然赴難救世的天資之選。。豈又是你我可以品評和置拙的。”

“那你可知,如今一樁大都督治下最大的善政?”

最爲年長的佛學院首座義信,抽動着發白的眉毛嘆息道。

“還請尊者賜教。。”

尚顏連忙拱手道。

“須知老衲字出嶺這一路過來,於太平軍治下之地居然許久未嘗再有聞,鄉里棄嬰的惡陋之習了啊。。”

義信繼續舒展着雪白眉毛道。

“這,尊者可知是怎麼回事呼。。”

尚顏愈發驚訝和恭敬道

“因爲自古以來百姓窮鄙,屢屢生而無力養之。遂不得不棄殺於道旁;”

義信慢條斯理地解釋道。

“如今太平治下,鄉里漸有積餘而不畏催逼,亦無難養之苦;此外,亦是都督府有司專門受納之的緣故啊。。”

“有司居然願意受納棄嬰?。。”

唯一沒有開口說話的書畫教授,形容醜陋的貫休驚訝了下。

要知道,歷朝歷代以來民家將難以養活的嬰孩,遺棄或是溺於塘泊之人倫慘事,宗室官府有司屢禁不止,又禁止不絕的。因此,其中一些能夠被棄置於寺廟之所,又得以在沙門中活下來,已經算是天大的幸事了。

就像是貫休本人雖然是出自蘭溪當地姜氏門第,但是他情同父子的坐師,就是一位遺棄於苗中又僥倖活下來的“佛前生”。畢竟佛門也不是專門養育幼兒的所在,就算收容了棄嬰也又很大概率夭折其中,能夠活下來都堪稱是菩薩保佑。

“當然不是棄嬰而是棄兒。只要有在籍民家願將養不活的兒女寄予公中,則自有官府來撫養今後;而就此託藉軍中將士名下而以爲養兒、假子,就此傳續家門和姓氏呼。。”

虛中亦是在旁開聲解釋道。

“光是這份慈悲之心和敢有作爲的胸懷,難道不足以令大多數只會避世清修,於世無力的出家人,各種羞殺和慚愧在前麼。。”

貫休聞言頓然肅然起敬而合十,口唸佛號亦是頷首讚頌道。

“貧下深以受教了。。卻是一時執迷見障。。”

尚顏亦是整容起身行禮道。

而臨近的另一處棚子裡,則是聚攏了一羣低級文佐人員。

“平日大夥兒都口口聲聲將民生之苦、勞役之困掛在嘴上,可如今方纔有切身體會和心得啊!”

書史呂岩看着自己泛紅手心很快形成的血泡,一邊討過根針來細細的挑破,一邊不由嘆息道。

“我輩今日不過是效法鞠耕一時,便就是這麼一副模樣了。。”

在旁另一位正在搓揉小腿的書史韓偓,亦是頗有感懷到。

“可想那些農人日日月月如此往復,幾十年如一日的辛勞不斷,鞠身塵泥以供奉朝廷的賦稅錢糧,支應徭役徵發,還要爲災荒、時亂所煎迫,可真是深苦至極了。。”

“所以,這才體現出大都督所行之事的偉略宏正之處啊。。”

一個聲音接口道,卻是大都督府的特聘編修兼文史顧問,世人稱玄英先生的方幹,也掀簾走了進來繼續道。

“大都督所行之事,爲什麼一度會搞得荊、湖、江西鼎沸不止,而騷變亦然呢。。因爲,他想做的是古時光武度田一般的偉業啊。”

“光武度田?。。”

呂岩和韓偓不由面面向覦的,頓時想起了相應的典故來。

“當年光武初定天下時,以度田之法覈計天下租稅和賦役;然世間官吏與豪姓勾連共氣,多不平均,或優饒豪右,侵刻羸弱,天下沸怨之。。”

臉上勞作潮紅未退的方幹,卻是主動爲棚中尚存的其他人釋疑道。

“遂有光武斷然整頓吏治,遣謁者考實,具知奸狀,而接連刑殺度田不實的河南尹張伋及諸郡守等,千石地方大員數十有餘。”

“時有大司徒歐陽歙世授《尚書》,八世爲博士,學爲儒宗的身份;又有諸生千餘人守闕求情,依舊涉罪爲光武所斬之;於是一時奸吏跔趴蹐,無所容詐。。。。”

“而後,又有諸多郡國大姓及兵長競起爲亂,郡守、縣令皆不能制止而約相棄逃之。是以光武乃旨令:聽羣盜自相糾撾,五人共斬一人者,除其罪;遂得諸賊相疑自亂。”

“又以定鄉平亂之功,以贖免地方長吏的‘逗留、迴避、故縱’等舊罪,。最後乃徙其魁帥於它郡,賦田受稟,使安生業;終得以天下復平而廣行度田之法。”

說到這裡方幹頓了頓,卻是語氣更加激烈起來。

“然如今咱們這位大都督,可是想以步步爲營的屯守進逼和清戶丈田的瓦解之勢,將治下的豪右、大姓、世宦,胥吏一併利害都剷除乾淨,再代之以從頭簡拔於寒庶,或是自培於科班的新選之士。。。”

“這豈不是是比光武當年還要走得更遠,更加徹頭徹尾的大政方略啊,怎會不使這些舊屬地方要盈反鼎沸呢。。。然而如今之世的此輩中流,卻已然多沒有光武時橫斷鄉里的憑仗和底氣了。。”

“故而,只消循序漸進若能有所成就,而推及天下的話,這又是何等宏闊、壯懷的偉業大志啊。。“

方幹作爲一個飽讀詩書的博學之士;他最大的優點和特長,就是總能夠旁徵博引的從歷史記載中,找出古時大能、賢明之人,足以類比復古思今的行事準則和前例來。

而他們這些傳統文人之屬,只要是能夠找到相應復古思賢的依據和線索,就可以很容易的經歷黑轉粉式的心路歷程;由此接受了由此帶來的變化和新事物了。也僅僅因爲這可能是上古先賢,所倡導和推行過得先例。

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題第四十六章 心思(五)第三百二十章 表裡兩相知(中第四百九十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續第三百七十八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下第942章 殺氣凌穹蒼(續二第800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第1006章 收功報天子(續二第二百零五章 南天5第七十七章 行路第二百章 雨覆5第840章 梟騎戰鬥死第四百八十四章 而功施社稷(中第1047章 魚貫度飛樑第六百二十三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下第二十九章 哨糧(下)第790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第712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下)第四百八十章 惟德被生民(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漸變二第763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再定3第三百一十二章 逞勇赴江漢(中)第1056章 簫鼓流漢思(續二)第731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發端2第五百八十八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仇寇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糾糾兇難當(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意恐3第1047章 魚貫度飛樑第四百六十七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心不盡足第二百七十一章 招遠第六百一十九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第698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第874章 野死諒不葬(續二)第782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糾糾兇難當(下第六百零六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第四百四十章 輾轉不相見(續第六十四章 城下(中)第四百十四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中第三百四十五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中第六百二十六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雷3第四百一十七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續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中第二百四十五章 意恐第885章 虜陣橫北荒第二百四十章 亂投2第898章 羽書速驚電(續第838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續)5500字,求表揚第十六章 還是活着第861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中)第二百零三章 南天3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造4第七十一章 再啓第二百零七章 交州2第844章 梟騎戰鬥死(續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雨覆3第790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第三百九十七章 鐵騎擁塵紅(下)第895章 羽書速驚電第三百七十五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下)第三百零四章 前路各用心(上第699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二第五十九章 陰雲第三百零八章 內外兩相望(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過嶺(中)第五百零九章 四海崩亂似永嘉(中)第三百六十一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第二百一十一章 間變(我又恢復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題第五百六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九第六百一十九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平5第三百四十一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中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二)第四百七十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鳴鼓興士卒(中)第805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心不盡足第689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下第825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第四十七章 後續2第997章 烽火入洛陽第五百一十七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下第656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續二第894章 胡星曜精芒(續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再定第三百五十九章 因思利弊難(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輾轉(中第四百六十七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二百一十八章 各方3第七百章五十五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 新第六百二十三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平5第四百五十一章 他鄉各異縣(續
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題第四十六章 心思(五)第三百二十章 表裡兩相知(中第四百九十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續第三百七十八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下第942章 殺氣凌穹蒼(續二第800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第1006章 收功報天子(續二第二百零五章 南天5第七十七章 行路第二百章 雨覆5第840章 梟騎戰鬥死第四百八十四章 而功施社稷(中第1047章 魚貫度飛樑第六百二十三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下第二十九章 哨糧(下)第790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第712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下)第四百八十章 惟德被生民(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漸變二第763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續第二百三十六章 再定3第三百一十二章 逞勇赴江漢(中)第1056章 簫鼓流漢思(續二)第731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中第二百五十二章 發端2第五百八十八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仇寇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糾糾兇難當(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意恐3第1047章 魚貫度飛樑第四百六十七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心不盡足第二百七十一章 招遠第六百一十九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第698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第874章 野死諒不葬(續二)第782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糾糾兇難當(下第六百零六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第四百四十章 輾轉不相見(續第六十四章 城下(中)第四百十四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中第三百四十五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中第六百二十六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雷3第四百一十七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續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中第二百四十五章 意恐第885章 虜陣橫北荒第二百四十章 亂投2第898章 羽書速驚電(續第838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續)5500字,求表揚第十六章 還是活着第861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中)第二百零三章 南天3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造4第七十一章 再啓第二百零七章 交州2第844章 梟騎戰鬥死(續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雨覆3第790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第三百九十七章 鐵騎擁塵紅(下)第895章 羽書速驚電第三百七十五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下)第三百零四章 前路各用心(上第699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二第五十九章 陰雲第三百零八章 內外兩相望(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過嶺(中)第五百零九章 四海崩亂似永嘉(中)第三百六十一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第二百一十一章 間變(我又恢復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題第五百六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九第六百一十九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平5第三百四十一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中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二)第四百七十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鳴鼓興士卒(中)第805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心不盡足第689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下第825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第四十七章 後續2第997章 烽火入洛陽第五百一十七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下第656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續二第894章 胡星曜精芒(續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再定第三百五十九章 因思利弊難(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輾轉(中第四百六十七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二百一十八章 各方3第七百章五十五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二 新第六百二十三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平5第四百五十一章 他鄉各異縣(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