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續

王仁壽作爲太原王氏最主要的兩支主幹之一的祁縣王氏子弟,他在家族中得到的授意和指派,就是前排投奔這些在湖南、兩嶺已然頗得氣候的太平賊。

沒錯,就是去投賊,投奔傳聞中的賊中之大賊,比官軍更像官軍的太平賊。就像是之前已然紛紛四出各地的其他族中子弟一般的做法。只是他被安排去往湖南而已。

畢竟,就在黃巢的大軍已經席捲過中原而奪去了東都,眼見得就要進取關中;他們這些五姓七望之家,也要爲混沌不明的將來開始打算和籌劃了。

結果,還沒有等到代北行營完成河東、澤路諸道兵馬的集結,就從南邊的河中府再度驚聞潼關數日而下,西京轉瞬也隨之沒於賊中;自此天子行駕不知所終,滿城文武百萬士民幾近淪陷於賊氛的一系列噩耗。

因此,只要是世上有些常理的明眼人都可以感受到,經過了長久的動盪和起伏的過程之後,積蓄和醞釀已久的大變之世,已然是到來了。

作爲最直接的結果,就是在太原境內匯聚了大半數的河東、昭義、忠武、滑州、代州等地兵馬;就此聞訊而譁然大亂起來。以重建的昭義軍爲開端,他們在各自軍將的帶領下鼓譟着就地劫奪了行營用以備寇的軍資,又燒燬了停駐的營寨。

身爲檢校司空、太原尹、北都留守、河東節度使、代北行營招討使,滎陽鄭氏北祖小白房出身的鄭從讜,以及副使王調、節度判官劉崇龜、觀察判官趙崇、推官劉崇魯、掌書記李渥、支使崔澤等人,卻是一時無力制約之,而盡數任其自行歸去。

只有都虞候張彥球、牙將論安等人依舊率部追隨,然而聚附在鄭從讜身邊的可用之兵只餘八九千人。無論是面對關東大地上號稱是漫山遍野皆爲賊勢的局面,或是已然入關盤踞西京的十數萬賊衆,已然是杯水車薪了。

甚至就連復投賊軍旗下的河陽節度使諸葛爽,或是對賊稱臣河中節度使王重榮,都一時無力討伐和威懾了。而只能轉而從地方重新募兵和籌集軍需,以期保全一時。

隨後又有消息傳來,代北行營都監陳景思從塞外招募而來的,沙陀、薩葛、安慶三部並退渾之衆三萬,更是在絳州境內一鬨而散;其中的沙陀首領更是乘機攻陷了州城而俘獲滿載而歸。

因此,哪怕是當地盤根錯節經營了千百年,而號稱五姓七望之首的太原王氏,也不得不開始思量和圖謀起保全家族宗嗣和影響力的出路了。

而較晚出發的他,則是其中一條排序比較靠後的選擇和退路而已;畢竟雖說天子是人行蹤不明而朝廷中樞淪陷,但是北地還是很有一些強鎮、雄藩的存在。怎麼看也比那位“五南使君”,更有逐勝和爭霸中原的機會和可能性。

故此,派出支系的子弟去投奔亂世中能夠稱得上字號的各方勢力。也是他們這種老牌氏族,歷經兩漢三國南北朝的一次次天下亂世和變局,卻依舊能夠屢落屢起而得以長盛不衰於中樞的根源所在。

畢竟,身爲傳承不斷的頂級世家,他們能夠掌握的社會資源和人脈、上層渠道的底蘊,遠非常人可以想象的。而光是遍佈天下衆多族人的龐大基數,就足以維持他們有足夠的候選方案和出路所在了。

像是祁縣王門,即出過高宗和玄宗的兩代皇后,也有初唐四傑的王勃、中唐的詩佛王維、王昌齡、王之渙這般的當代大家,更有王縉、王僧辯、王叔文、王伾等宰相世系。

而本朝宰相人稱三樂公的王鐸,河東節度副使王調,則同樣是太原郡另一支晉陽王的出身。從光復李唐的神龍革命到二王八司馬的永貞革新,幾乎每一次與朝廷中樞相關的變亂中,無不充斥着這些門閥子弟的身影。

畢竟,無論是出將入相的資質和出身,還是聞達天下的基本人脈和關係,可都不是普通人家可以供養和維持得起。就算是號稱面向全天下士人的科舉,隨着時日漸移同樣也是把持和主導在這些門第之手。

但是黃巢的崛起之勢,卻讓他們這些高門大族意識到了,另一個曾經被視而不見的可怕事實;在野中的廣大寒門庶流,一旦失去了最基本的晉身渠道之後,只會成爲這天災人禍矛盾重重的世道中,所有造反和割據勢力的最好補充。

然而,知道這些基本的道理,卻不意味着同樣把持了太多利益和資源而積重難返的世家們,就此能夠痛下決心作出相應的改變,或是爲這些潛在的危機而破格讓出足夠的資源和渠道來。

他們所能夠做到的,也不過是像千百年以來的先人一般的,把不慎重要的旁支子弟派出去投注各方的潛在勢力;然後據此爲淵源和羈絆,逐漸將家族的資源和人才,慢慢的追加到任何有可能崛起的龍興之選上。

這樣就算新朝鼎立之際,想要清算他們這般的士閥,也會在各種淵源和牽絆下,廕庇和保全下足夠日後起復的族人和資本來。這就是士族門閥制度歷經時代之變的存續之道。

而且其主體在世代演變之後,一直沿襲到近代前所未有的世界大變局之中。那些稍有身家的士紳之家,都會輕車熟路的派出子女去多方投注。

可以說,從初期的黃埔軍校、革命北伐軍到各路北洋軍閥;從投靠日本侵略者的漢奸骨幹,到果脯的三青團,再到投奔延安的青年知識分子、學生,都不乏他們的存在。

然而王仁壽行在路上,家中那位治學大家出身的叔父,臨行交代之言還歷歷在耳。

彼輩既有這般的大才和手段,卻不能爲朝廷所用,那也證明這世道的問題和積弊,已然到了不做翻天地覆的變化都不行的時候了。

自從乾元以降,我等五姓七望逐漸把持了中樞的上進之途,看起來固然是澤及子孫萬載,卻也埋下來了集天下寒士之怨望的根源啊。

這些怨望如今已然開始反噬了,偏生本家宗族之中猶自不覺者衆之,竊以爲大好時機而乘勢作爲者亦不乏之。

之前的沙陀寇掠雁門,昭義軍劫奪太原街市,又有河東軍反戈殺節帥崔季康,企又是偶然之事麼。。這已然大亂起來了的世間,王氏居於河東亦是要首當其衝啊。。

如今,正當中樞的本家已然盡數淪賊了,留守祖祠的我輩也要仰仗那些藩鎮的風色來行事了;是以王門合族存續的將來,未嘗就不是要落在你們這些外出的子弟身上了啊。

所以他在出發之間,就被反覆要求一定要通讀對方主張的學問和道理,從傳世著作中極盡所能揣摩彼輩的所好和趨向,日後纔好竭盡全力的侍奉和效從,以逐步的取信和打動之。

。。。。。。。

而在襄陽城頭上。

身穿鑲皮、鐵鱗兩重甲衣,猶自行走如風、攀如猿捷的周本;也砍斷了城垛裡伸出的兩隻撓鉤,奪下一支捅出來的長槍又反擲回去,血光四濺之間至少戳穿了兩個緊靠的身體。

這才帶着身上嵌着深淺不一的幾隻箭矢,從顫顫巍巍得長梯奮力的登踏上了牆頭。又眼疾手快的踩住一柄砍空垛在牆邊的橫刀,另腳用包鐵頭的靴尖順勢直揣對方的眼窩。

眼見守軍紅白迸濺之間哀呼慘叫的翻滾在地,這才踩着對方的脊背一躍而起;險而險之讓過了兩隻重新捅殺過來的長矛;卻是獰然一笑凌空反夾在臂下而驟然發力,將其反推着向後摔滾成了一團。

乘着這個稍閃即逝的空餘,他這才拔出自己背在身後的三尖刀,又拾起一面團牌;而向着那些重聚起來又掩殺過來得守軍撲去。

而在他身後,攀附在這具長梯上緊隨而至的士卒,在接二連三的被側面掩射而來的箭矢貫穿,墜落之後,也終於有人前赴後繼乘着周本製造的短暫空檔,再度攀上了牆頭。

而又緊接着將一面蒼青色的旗幟,給迎着滿是血腥和焦臭的空氣給用力的伸展開來;頓時成下就傳來了如同潮動滾滾的歡呼聲。

這時候,在滿身濺血而形如惡鬼的周本身側五步之內,也已然沒有在能夠站立的身形了;而在胸前和腹下的甲衣也被砍得稀爛,而在橫七豎八的裂口裡露出了血水浸透的內襯。

然而,他也只是略帶疲憊的樣子轉身過來,對着爭相恐後用上這段城頭的士卒們大聲吼道:

“天補平均,再造太平。。”

“天補平均,再造太平。。”

而在遠處的城頭上,也傳來了同樣的隱約叫喊聲;這就像是再度觸動了周本的某根神經,而悶聲不響的抄刀捉牌,再度身先士卒的殺向了最近的一處箭樓。

隨着他們這隻敢戰之士橫衝直撞而過,那些簇立與城牆上正在拼命放箭狙擊的箭樓和哨塔;也在激烈的廝殺和哀叫聲中,逐漸就此偃旗息鼓或是火光滾滾的點燃起來。

他們這隻突入城頭的生力軍幾乎是一口氣掃蕩和攻破了五座箭塔,摧毀了兩座敵臺上的器械,砍倒掀翻了一處吊屋,最後纔在門樓的位置上,被大隊嚴陣以待的守軍給死死擋住。

又憑藉着攢刺的矛叢戳死戳翻了十幾個,給推回來好一段距離,就連周本身上也被猝不及防下捅傷了兩處,而血流如泉。

只是他們臉上的倉惶混合着憂懼之態,卻在周本眼中是無法掩飾的。他不由一邊按住自己的傷處,一邊大聲叫喊道:

“有帶火上來的兄弟麼。。”

“有。。”

幾個參差不齊的聲音從後方同時響起。隨即幾個塗成紅黑色的球體給傳遞了上來,又在傾倒在邊上的炭火中點了截短的引線,向着對面奮力投去。

第907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852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下)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三第六十章 陰雲二第九十二章 清鄉第792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下)第888章 虜陣橫北荒(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迥戍危烽火(下)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五百零四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第1007章 行歌歸咸陽第643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中)第六百二十三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下第六百零四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第972章 揮刃斬樓蘭第一百一十二章 輕伏(上第一百零五章 盤底第四十四章 心思(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興起4第638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中第三百六十二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中第三百二十三章 表裡兩相知(續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再造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七第二百五十五章 發端5第853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第629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下)第823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漸變第三百九十五章 鐵騎擁塵紅第958章 旌旗颯凋傷。第一百六十二章 興起三第四百零二章 候烽河外暗(中第一百五十三章新氣3第一百一十三章 船貢第五百九十五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四第752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回想第732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第二百一十二章 宋平第二百八十一章 輾轉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紛紛(下第六百零一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第一百三十八章 禪林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再定第779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續二第909章 虎竹救邊急(續二第821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中第788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第五百七十五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四)第五百三十五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中第772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下)祝大家元旦快樂第三百七十九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續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雷3第967章 征衣卷天霜第652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第一百零九章 別任第四十章 優待(下)第677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意恐5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二)第630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續)第四章,還是活着第894章 胡星曜精芒(續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驚雷4第三百三十八章 清操厲冰雪(中第914章 明主不安席第六百一十三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下)第二百零七章 交州2第634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下第1010章 行歌歸咸陽(續第五十九章 陰雲第五百九十八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下第九十四章 清鄉下第1036章 天子按劍怒(續二第884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續二)第四百十三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動3第五百六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八第989章 種落自奔亡(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遠道不可思(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三第730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第846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中)第七十一章 尾響第四百二十二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中第三百七十六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續)第七十八章 到達第三百章 兵戰尤翻飛(續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下第952章 開營紫塞傍(續二第二十三章 升職?(下第957章 孟冬沙風緊(續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嶺(上)第892章 胡星曜精芒(下第970章 征衣卷天霜(續第732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下
第907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852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下)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三第六十章 陰雲二第九十二章 清鄉第792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下)第888章 虜陣橫北荒(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迥戍危烽火(下)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五百零四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第1007章 行歌歸咸陽第643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中)第六百二十三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下第六百零四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第972章 揮刃斬樓蘭第一百一十二章 輕伏(上第一百零五章 盤底第四十四章 心思(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興起4第638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中第三百六十二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中第三百二十三章 表裡兩相知(續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再造第五百五十二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七第二百五十五章 發端5第853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第629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下)第823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漸變第三百九十五章 鐵騎擁塵紅第958章 旌旗颯凋傷。第一百六十二章 興起三第四百零二章 候烽河外暗(中第一百五十三章新氣3第一百一十三章 船貢第五百九十五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四第752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回想第732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下第五百四十六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第二百一十二章 宋平第二百八十一章 輾轉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紛紛(下第六百零一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第一百三十八章 禪林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再定第779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續二第909章 虎竹救邊急(續二第821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中第788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第五百七十五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四)第五百三十五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中第772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下)祝大家元旦快樂第三百七十九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續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雷3第967章 征衣卷天霜第652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第一百零九章 別任第四十章 優待(下)第677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二第二百四十九章 意恐5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二)第630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續)第四章,還是活着第894章 胡星曜精芒(續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驚雷4第三百三十八章 清操厲冰雪(中第914章 明主不安席第六百一十三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下)第二百零七章 交州2第634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下第1010章 行歌歸咸陽(續第五十九章 陰雲第五百九十八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下第九十四章 清鄉下第1036章 天子按劍怒(續二第884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續二)第四百十三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動3第五百六十六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八第989章 種落自奔亡(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遠道不可思(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三第730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第846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中)第七十一章 尾響第四百二十二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中第三百七十六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續)第七十八章 到達第三百章 兵戰尤翻飛(續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下第952章 開營紫塞傍(續二第二十三章 升職?(下第957章 孟冬沙風緊(續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嶺(上)第892章 胡星曜精芒(下第970章 征衣卷天霜(續第732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