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7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蒿里行

兩漢:曹操

——我是分割線——

俞公楚見狀卻是路數喜色,而拍馬迎上前去。卻是作爲另一支從江東僥倖得以脫險的人馬,人稱劍術大家“張神劍”的高郵鎮將張雄,如今引兵前來與之會合了。

這樣兩相合兵做一處之後後,滁州境內淮南軍的實力將達到兩萬之衆。俞公楚對於劉漢宏之流的反攻,乃至奪回失陷的舒廬各州,就更加有把握和勝算了。

畢竟,淮西劉漢宏這個反覆無常的五姓家奴,在裹挾人口而打起浪戰來還是很有一套;自從河南起兵從賊以來,不知道在官軍手中吃過多少敗戰,卻是始終未能畢盡全功的擊垮這股勢力。

而劉漢宏本人也是個滑不留手的人物,哪怕是被一次次被逼入絕境和死地之後,只要稍有鬆懈和破綻,就被給他不要臉皮的輸誠賄買,和卑躬虛膝的求生手段給矇混過去。

因此,想要真正解決此賊對於淮南的威脅,那些被屈從而行的的地方賊寇、土團,及其被他們裹挾而來的草賊,哪怕擊敗再多次,斬首再多也是救濟得一時。

唯有尋找機會和破綻,重創他賴以爲根基的光、申老營賊衆和舊部;纔有可能一舉蕩定這一次的淮西賊患。然而,與他同出行營四軍體系的右軍使姚歸禮,卻是有所不同意見。

原本就是令公從西川帶過來客將出身的對方,更希望能夠保全爲數不多的實力,據地休養生息一時;而不要急於撲滅賊勢,甚至是變相坐視賊軍進犯道揚州境內,纔有他們這些武夫的大有可爲之處。

畢竟,這次江東攻略大敗虧輸摺進去好幾路人馬之後,雖說具體的責任和干係已經就是一泡污濫而無可追究了。但是身爲燕子磯大撤退的組織人,行營右長史梁贊的威望也受了很大影響。

他們這些尤自勢力保全下來的大將們,也自然不免生出其他想念和心思來。因此,纔有了梁贊調和不下而只好將原本退回江北的淮南軍隊,分作兩路各自作戰的變相妥協。

現如今,梁贊已經回到廣陵城內去催糧和調集軍資物用了;於是身領淮南左都兵馬使的俞公楚,一下子就成了這些淮南殘餘兵馬中位階最高的領頭人了。

所以他不斷地以備賊爲由發出軍帖,號令周邊的鎮戍軍和土團兵,前來匯合聽效。一方面自行派遣將吏私下羅括地方,抓夫派役以爲壯大聲勢。

因此,本地世代將門出身的張雄麾下高郵鎮兵能夠來投,無疑是一件振奮人心的事情;代表着他對揚州以外地方的影響力的進一步擴張。

而按照他的策劃,下一步就該挾此合兵勢頭,而移師北上數十里外的清流縣大營;變相的逼迫另一路姚歸禮所部進行表態和低頭了。

而且,根據他留在對方身邊的秘密眼線送出來的消息,此刻的姚歸禮居然不在軍中坐鎮和主持,而是暫時的行蹤不明瞭。這豈不是變相重新合併左右驍雄軍的天賜良機麼。

只要他兵貴神速動手夠快鎮壓住局面的話,就算是姚歸禮再趕回來也是無濟於事了。至於他的頂頭上官,淮南行營右長史梁贊,若是能夠及時搞回來足夠的錢糧軍用,那自然還是大家公推說一不二的總率。

可要是他實在是無能爲力或是無功而返的話,那俞公楚其實也不是沒有其他的選擇和退路,也只能對不住這位行營中資歷最深的老前輩了。

畢竟,相比其他與內府那羣倖進之徒視同水火的淮南軍將;當年尚且是無名流浪方士的呂用之,可是他發現之後轉手舉薦給高令公的,卻未想到會引以爲患。

只是他在明面上雖然是畫地絕交了,但是若是掌握內府資源的呂用之,願意給出足夠的條件和代價的話,他也不介意姑且取梁贊而代之,而繼續講之前鬥而不破的局面在維繫下去。

因此,在一陣相當熱誠的交涉和當面馬上磋商之後;張雄以一副欣然若喜的表情,下馬對他行禮拜謝,然後又被俞公楚給急忙攙扶起來,算是完成這次合併後的名分座次論定。

而大多數驍雄軍將士就在鼓號聲中,略微不捨相繼放下猶自未曾打掃完畢的戰場,而再度在某種不甘不忿和期許犒賞的情緒當中,隨着中軍的“俞”字拔營而去了。

卻讓好容易才完成一輪的籌集,成羣結隊出來勞軍和犒食的本地父老,驚魂未定的面面相覦而又不明所以然起來。

事實上,淮南滁州境內幾乎都是一馬平川的原野,從歷陽到位於琅邪山下的清流城的數十里距離,只有一條東西橫貫的滁水流經而過,在流域內留下大片細小河渠構成的灌溉農業區。

因此,當放下輜重和其他負累的左驍雄軍,全力發兵前往之後,也不過是用小半天又一個晚上的時間,俞公楚就已然在泛白晨曦中,看見了精緻秀美如盆景的琅琊山,以及依山而立的方方正正清流。

至於城外抵角而立的大營中,右驍雄軍的旗號猶自飄揚在上空。營中也是依稀刁斗、梆子成行,而開始露出許多晨炊的煙氣嫋嫋。看起來就沒有任何的驚覺和警惕一般的。

“打開我的旗號,趨上前去。。令親啓都當先行事,遇到遊哨和巡隊就先行扣下。”

一身披掛都被露水沾溼的俞公楚,這纔有些篤定和滿意的吩咐道。

“直到營前和城下再大聲通報,本部乃是奉節衙均令而來,要與姚軍使會兵擊賊。。自然內裡就會有人與之呼應了。。”

又過了半個時辰之後,當俞公楚的旗牌儀仗終於趨入清流城大營的牆下,軍營的大門也自內裡終於被打開,而將俞公楚及其帶來的先頭和親從人馬都給迎了進去。

然而,在這片大營中滿懷心思和念頭的俞公楚,還沒有走出多遠就慢慢覺得有些違和與不協起來。沿途所建的營帳看起來陳色上新舊不一,還有淡淡揮之不去的生灰混合的煙火氣。

這對於剛剛打了一場大戰又燒埋了許多屍首的俞公楚,委實不算是什麼陌生的事物;他忍不住慢慢的勒馬減速,而突然對着正在前方引路的軍將道:

“敢問擎旗都老魏都將的咳喘症好些了麼。。”

“老都頭啊,他的痼疾又發了,這回只怕在安養了。。”

這名有些面生的軍將不由愣了下,才卑笑着回答道。

然後,他就驟然血光迸濺的被俞公楚一劍斬殺與馬下。因爲據他所知的擎旗都老魏都將,得的可不是風寒積重的咳喘症,而是箭矢透胸留下的氣血癥。隨後他咬着牙齒怒喝道:

“有詐,吹號聚兵接應。。”

隨着俞公楚吹起的號角聲,突然間整座大營就像是驟然沸騰開來了一般,從那些不斷被掀開又撞倒、踩踏在地上的營帳之間,赫然衝出許多甲兵來,與俞公楚帶來的先頭人馬廝殺成一片。

而外間就像是呼應式的傳來滿山遍野的鼓號聲,而琅琊山中亦是一下子冒出無數的旗幟來,匯聚成滾滾泥石流一般的攻殺向山腳下列陣的驍雄軍陣營。

而清流城頭上亦是冒出許多旗幟和身影,在隆隆的擂鼓聲中居高臨下舉弩拉弓,對着被困在營中的驍雄軍前部,拼命放射開來。

面對從琅琊山中突然殺出的大批伏兵,以及出現在清流城上的“壽州”“楊”字大旗,這一刻俞公楚怎麼還不明白現狀麼。

他的這一番盤算,已然被那個私販子出身的楊行慜,給搶先一步漁翁得利了;還反過來再算計了他一把。這一刻滿心激盪與憤慨的俞公楚,卻又無比冷靜和清醒的對着左右喊道。

“殺出去,與後陣匯合再說。。”

隨後作爲驍雄軍伴隨主將衝鋒陷陣和壓陣的精銳,果然是不負所望配合嫺熟的且戰且退,殺穿了無數被驅使上前來的伏兵,而輕而易舉的重新回到營門之前。

然後,隨着被迅速砍斷橫杆徐然打開而來營門,被簇擁在其中的俞公楚也不禁吁了一口氣,而重新跨上部下牽挽的坐騎,一邊拍馬加速向外匯合而去,一邊恨恨喊道:

“好個壽州楊憨子,日後必有回報。。”

他的話音才落,突然一隻領空而至的利箭,正中他明光大鎧的圓護心之上;咔嚓一聲頓時崩碎開來。雖然沒有能夠穿透而入,但是也讓馬上的俞公楚猛然吐出一口血,而在左右驚呼聲中栽下馬去。

“還是過遠了些,未盡全功了。。”

在遠處地哨樓之上,隸屬於壽州軍的胡騎都都頭阿史那月魯,也有些遺憾的放下手中大弓對着左右道。

他祖上乃是懷遠郡王阿史那思摩,爲數不多得以流傳下來的支系後裔,因爲尤善遠射之術,別號“射牙郎”,因爲他號稱能在百步之外射人門牙;

因此以出京將校的身份,曾經跟隨過劉巨容,曹全晸,大放異彩的參加了諸如荊門之戰,鄂嶽之戰;如今又在曹全晸孤軍北上勤王,輾轉到楊行慜的麾下。

乃至被號稱爲軍中第一神射,而成爲這次埋伏的關鍵手之一。因此,哪怕他意猶未盡的感嘆道,左近卻是迫不及待的大喊了起來。

“俞公楚已死,”

“俞公楚死了。。”

“還不快快束手就擒”

然而更加雪上加霜的是,正在驍雄軍一翼佈陣的高郵軍也突然反戈一擊,頓時從側後方猝不及防的殺散了驍雄軍尚有餘力的後隊,而讓事情愈發不可收拾起來。

“恭喜防使。。”

而在清流城頭上,頂盔摜甲的壽州團練使李神福,也在對着越發消瘦筠黑而氣度森然的楊行慜拱手道:

“既得廣陵的授命,又並得姚歸禮所部,還有這俞公楚自行送上門來,正可謂是三喜臨門啊。。”

“儘管如此,還需不得掉以輕心啊。。”

楊行慜卻是有些風輕雲淡的道:

“此外,儘量勸降和收攏那些驍雄將士把,好歹都是淮南行營碩果僅存的健兒,只是所託非人爾,卻沒必要濫加殺傷的了。。”

——我是連環套的分割線——

而在初見太平景象的丹徒城中。

作爲大齊傳使的劉塘,也在某種心潮澎湃和複雜思緒當中,被引入了昔日的鎮海節衙之中,這是他這兩年來第三次見到周淮安了。

雖然左近的排場和格局,看起來並沒有太大的變化,甚至看起來有點陳舊。但是對方卻是已經實實在在的掃蕩和擊敗了,大江以南絕大多數的敵對勢力;

進而成爲眼下的黃王也不得不要與之結好,以及悉心維繫住一時的對等和比肩的大勢力了;雖然沒有人公開擺明出來,但是根據黃王的實際作爲和態度使然,誰得心中又不是多少承認一些呢。

事實上,對於堪堪控制住關內和河南大部的大齊朝廷而言,可說是除了賬面上軍額的人頭之外,在田土人口上還遠遠有所不如了。

第736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中第一百八十四章 潮動2第811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中第五百五十三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八第一百四十八章 漸變三第682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他鄉各異縣第三百八十一章 政亂人思變(中第五百三十七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第717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下第918章 按劍心飛揚第720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第837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下)第786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中第681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第四百二十七章 各般(續)第二百一十三章 宋平第1045章 雁行緣石徑(續第四百零三章 候烽河外暗(下第四百零一章 候烽河外暗第五十五章 驟然第二百零二章 南天2第二百九十七章 兵戰尤翻飛(上第989章 種落自奔亡(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第924章 推轂出猛將(中第982章 單于一平蕩第802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下第926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826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中)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中第714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二)第1047章 魚貫度飛樑第二百九十三章 城池未覺喧(上第四百零二章 候烽河外暗(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波譎4第二百一二十章 各方5第649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下第832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中第六十五章 城下(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第907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724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1020章 分兵救朔方(續第五百九十六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第722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異心3(算昨天的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雷3第五十八章 城下 (續三)第1029章 虜陣精且強(下第797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第四百七十三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續第947章 列卒赤山下(續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兩相望(中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動5第三百五十一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中第二百六十四章 新平4第1027章 虜陣精且強第662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活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二第959章 旌旗颯凋傷(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心不盡足第四百四十七章 書中竟何如(下)第858章 戰城南,死郭北(續)第一百五十八章 碰撞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雷3第一百九十八章 雨覆3第875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第二百二十八章 驚雷5第二百七十七章 南頃3第772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下)祝大家元旦快樂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下第二百零二章 南天2第五百二十九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四第五百一十六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中第六十一章 陰雲3第962章 畫角悲海月第二百九十五章 城池未覺喧(下第687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第722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伏幟草中低第三百一十九章 表裡兩相知(上第1044章 雁行緣石徑(下第769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續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中第七十六章 迴歸第676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第983章 單于一平蕩(中第五百一十九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第649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操行第781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中第728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續第五百五十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五
第736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中第一百八十四章 潮動2第811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中第五百五十三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八第一百四十八章 漸變三第682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二)第四百四十八章 他鄉各異縣第三百八十一章 政亂人思變(中第五百三十七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第717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下第918章 按劍心飛揚第720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第837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下)第786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中第681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第四百二十七章 各般(續)第二百一十三章 宋平第1045章 雁行緣石徑(續第四百零三章 候烽河外暗(下第四百零一章 候烽河外暗第五十五章 驟然第二百零二章 南天2第二百九十七章 兵戰尤翻飛(上第989章 種落自奔亡(下)第五百三十一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第924章 推轂出猛將(中第982章 單于一平蕩第802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下第926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826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中)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中第714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續二)第1047章 魚貫度飛樑第二百九十三章 城池未覺喧(上第四百零二章 候烽河外暗(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波譎4第二百一二十章 各方5第649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下第832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中第六十五章 城下(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第907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724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1020章 分兵救朔方(續第五百九十六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第722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一百三十一章 異心3(算昨天的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雷3第五十八章 城下 (續三)第1029章 虜陣精且強(下第797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下)第六百一十九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續第四百七十三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續第947章 列卒赤山下(續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兩相望(中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動5第三百五十一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中第二百六十四章 新平4第1027章 虜陣精且強第662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活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二第959章 旌旗颯凋傷(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心不盡足第四百四十七章 書中竟何如(下)第858章 戰城南,死郭北(續)第一百五十八章 碰撞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雷3第一百九十八章 雨覆3第875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第二百二十八章 驚雷5第二百七十七章 南頃3第772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下)祝大家元旦快樂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下第二百零二章 南天2第五百二十九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四第五百一十六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中第六十一章 陰雲3第962章 畫角悲海月第二百九十五章 城池未覺喧(下第687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第722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伏幟草中低第三百一十九章 表裡兩相知(上第1044章 雁行緣石徑(下第769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續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中第七十六章 迴歸第676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第983章 單于一平蕩(中第五百一十九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第649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操行第781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中第728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續第五百五十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