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畫角悲海月

龍泉寶劍出豐城,彩氣沖天上接辰。

不獨漢朝今亦有,金鞍山下是長津。

天符下降到龍沙,便有明君膺紫霞。

天子猶來是天補,橫截河西是一家。

《龍泉神劍歌》

唐-張文徹

——我是分割線——

紫宸殿中,被梳洗裝扮由喝了湯藥之後的黃巢,也儼然恢復了原來的威重森然,而開始眼神清明而像模像樣的開始接受諸多臣下的逐一覲見和彙報。

雖然被局困在了這大明宮一隅之地,實際上已經沒有多少政事和公務可以處理了,但是剩下的人還是有板有眼的維持着,逐次上前奏對的體面和排場,就像是往日的光景重現一般。

然而在紫宸殿外側的含元殿之中。真正代爲發號施令于軍中的曹皇后,最終卻只等來了十一位守門軍將的六位,剩下的人卻是遲遲未曾到來。其中甚至包括了一位衛鶴府和梟衛雙重出身背景的軍將。

“既然沒趕上也就不用管他了,餘奉聖上之命曉諭諸軍,南邊的援軍已至明德門了;不知,各部將士都做好會兵和接應的準備了。。”

居於上座的曹皇后卻是面色如常的沉聲道:

在場諸將顯然來之前早有所心理準備,而參差不齊的拱手曲身道:

“謹遵上諭,但憑娘娘吩咐便是。。”

“那且說說各處麾下,尚有多少可用之人吧!”

曹皇后微不可見的

挑了挑眉頭才頷首道:

“娘娘明鑑,屬下尚有帶甲之士一千零六十七員,又有勉強堪用的輕傷者一百四十六名;外加無甲持兵的壯勇一千有餘。。”

居中長相最爲老成還帶着一條過眼疤的九仙門監守鄧令光道:事實上,打到了他們這個程度,已然不缺甲械裝備和備選壯丁了,反而是最缺能穿得動甲衣並提舉刀槍上陣的合用之士。

“啓稟娘娘,屬下亦有帶甲八百七十七員,勉強堪憂的輕傷士卒五百一十九人;另有白衣壯勇六百餘。。。”

既然有人開了這個頭,頓然又有官拜右神武將軍的李光信接着稟報道。。。

“那就是還有約莫六千的可用之士了?”

而聽完了這番稟告之後,曹皇后才臉色寬雯的誠然懇聲道:

“諸位都是追隨聖上堅守到如今的忠勇、義烈之士了!如今好容易守得雲開霧散,讓局面出現大好轉機,都是有功與大齊的救亡棟樑了。。只要接下來再敬奉王事不墮,就算是日後的局面有所變遷,而爾輩自當也少不得富貴從容一場。。。”

“謹遵娘娘教誨,唯願。。。”

在場衆將聞言都不由心領神會,而又表情繁複的再度起身應承道:

“報,稟報娘娘。。”

這時,外間隨着短促奔走聲而突然傳來一個有些急促的通傳聲:

“重玄門門防使黃思軒、監門使黃守正、北鎮大將軍黃義公,已至殿外牌樓處。。。”

然而聽到這幾個名字,曹皇后卻是在鼻音中冷笑了幾聲:

“卻是來的有點晚了?不過,總比另外兩個沒有來的好一些吧!姑且傳見吧。。”

下一刻,卻是在門外傳來了一陣驚呼和嘈雜聲,然後又變成了毫不客氣的衝撞推開殿門,大步闖進來的一衆頂盔摜甲、刀兵齊整在身的身影;領頭的正是大齊宗室出身的前兵部尚書黃鄴之子,北鎮大將軍黃義公。

此外,除了已故戶部尚書兼尚書左丞黃諤的之從弟,重玄門門防使黃思軒;禮部尚書黃睿之侄監門使黃守正兩位大將之外;尚有一些更加年輕的黃氏宗親晚輩,同樣也是滿身披掛的森然緊隨其後。

“你們這是什麼意思。。安敢帶甲犯禁麼?”

在場的唯一一名外戚曹氏外戚將領,左銀臺門監守曹勝不由拍案而起厲聲道:在場其他軍將也不由聞聲齊齊站在了曹皇后的身前,冷眼看着這些闖進來的宗室將領。

“那爾輩聚以此中,難道不是與中宮共謀不軌,而欲以挾持聖上令圖富貴麼”

北鎮大將軍黃義公卻是冷笑反佶道:

“這是什麼混賬話,我等乃是明旨奉召而來,共商眼下危亡局面!倒是你等先前奉召不至,如今卻又帶甲犯宮,豈非大逆不道!”

殿內唯一一個與黃氏宗親沾點邊的衛鶴府副統林升望,也有些勃然大怒道:

“還不是因爲曹氏隔斷內外、矯詔專權,欲以挾制聖上而肆意妄爲,又以虎狼藥殘害聖體而輟朝不聞,。。。”

一名年輕的黃氏宗親頓然嗆聲道:

“夠了。。”

這時候,卻是面無表情而冷眼上觀的曹皇后突然開口:

“爾輩既要在這個節骨眼上欲加之罪與我,就不要再拿聖上爲由悻悻然作態了!讓真正的主使和策劃之人站出來吧!”

聽到曹皇后的這句話之後,闖進來的一衆黃氏宗親的臉色,不由都變得難看起來而又精彩紛呈各異。其中一些本來就沒有城府,或是被倉促鼓動而臨時起意的人,就不由自主向着後頭望去。

“在下只能代大夥兒問上娘娘一句,就算投了太平軍,難道我黃氏宗親的富貴前程,就安然得保了麼?”

然後,就有一人排衆走上前來冷笑道:

“你曹氏可以轉投,外姓諸人都可以轉投,可是我黃氏宗親又何以自處?還不是要這副身家性命做了你們自保的墊腳石麼?”

“原來你是這個半路投獻的狗東西,可真是讓聖上大大走了眼。。”

曹皇后卻是冷笑起來:

因爲,對方赫然就是黃巢半路被認回來的黃氏宗親兼曾經的親信大將,殿前仗班統領,拱衛軍副使兼永寧侯黃石,也是如今官軍之中作爲招降榜樣的豪宋防禦使。長安方面因爲消息的斷絕,本以爲他已經戰死在外而追封有加,卻不想做了背棄之徒。

“娘娘明鑑,眼下也不過是我等自保一二的手段而已。。還請娘娘認清局面不要自誤,不然若有什麼不忍言的冒犯之處,就是實不美了。。”

然而長相沉厚忠實的黃石,卻是很有些唾面自乾的意味輕聲道:

“你們就這麼肆無忌憚麼?如今舊朝大敵當前在外步步緊逼,爾等就要等不及先亂了陣腳,自相殘害於內麼?就真不怕讓大家夥兒一起玉石俱焚麼?”

曹皇后卻完全不理會他,而向着其他黃氏宗親冷然質聲道:

在她以一介女流之輩的這番嚴詞厲聲之下,那些闖進來的黃氏宗親大多數人,頓然不敢與之對視的紛紛偏過頭去;或又是難免猶疑的左右顧盼起來。

“那又如何!難道落到太平軍手中就能得了好麼?”

然而,同樣也有頗爲頑固的重玄門門防使黃思軒,頗爲強硬喊道:

“可莫要爲她花言巧語所胡混了,曹氏從一開始就腳踩兩端,自然無慮南北了;可是我等黃氏親族呢?經過這麼多事情之後,難道還要搖尾乞憐與那姓周的,才能苟求一條活路麼?你們又甘心麼?”

“切不要忘了,我們曾經做過的那些事!存哥兒逃走了,可是你們就敢說自己一點兒都沒有干係麼?”

監門使黃守正亦是連聲附和和變相的威逼利誘道:

“我輩自然不敢輕易傷害娘娘分毫的,只是想借助娘娘的干係,令城南的那些人馬有所忌憚和約束而已;這樣日後就算是局面稍解,彼此自當是好聚好散、各奔前程就是了!還請娘娘許我等一條活路纔是。。。”

北鎮大將軍黃義公這才緩緩開聲到:

而黃義公的最後這句話,也讓那些面現動搖和慌亂之色的黃氏宗親們,重新變得堅定和決然起來,而不由重新蹡踉有聲的拔刀持劍,包圍和威逼了上來,同時在口中參差不齊叫道:

“請娘娘稍加恩憫!”

“給我等一條生路啊!”

然而,在場的其他六位守門軍將,卻是紛紛臉色不虞與自己的若干護兵一起,本能聚攏到了曹皇后的座位周旁,拔出刀來而做出來遮護的姿態來。同時,其中的左銀臺門監守曹勝,亦是急促的對着左右低聲交代道:

“一動手,你們就攙扶着娘娘往後走,或退去聖上那邊還有一線轉機。。”

然而下一刻他的聲音就戛然而止,而看着持刀捅穿了他後背的另一名門將,新晉出身的東內苑大和門監守張成番,想要說些什麼卻吐出好幾口血水來。而張成番亦是臉色森然看着驚駭退散開來的其他人,而嘆息道:

“我覺得他們所言甚是。。只要有一支人馬,就何處不可去得?,何須再看他人的臉色呢?”

“混賬。。”

“殺才。。”

其他幾名門將卻是瞠目欲裂的指揮護兵,憤然據刀持劍撲上前去。

“住手!”

眼見得自己身前就要刀兵相見的上演自相殘殺的一幕,曹皇后再度厲聲大喊起來:

“我隨你們走便是了,莫要再多殺傷了,此刻死得難道不是你們比肩對敵的同袍麼。。”

說到這裡她的聲音都有些悲憤亦然的憂傷和哭腔出來了;然而當曹皇后推開左右的攔阻和勸說,徑直走上前來的那一刻,外間突然傳來一聲中氣十足的怒吼:

“你們想幹甚!都給我退下。。”

然後又變成了一片誠惶誠恐的齊聲呼喚:“參見王上。。”

“聖上萬安。。”

而隨着這些齊聲呼喚,那些一度堵塞和填滿了殿門處的甲光和上弦弩箭的點點反光,就像是潮水一樣的消失不見了。而隨後涌進來成羣身穿五彩繡袍的衛鶴府內衛,也毫不猶豫的將殿內的黃氏宗親們給團團包圍了起來;然後,被擡在一架雙人小輦上的黃巢,也徐徐然的出現在了殿內。

“愣著作甚,都拿下,押出去!”

隨着這一聲號令,面如死灰的東內苑大河門監守張成番,突然動了起來轉身撲向曹皇后,卻又被近身數把刀劍同時劈砍、戳刺中身體,而頹然到在了被他剛剛殺死的曹勝身邊。而見到這一幕,三位門將爲首的那些黃氏宗親,也如喪考批的喪失了鬥志和反抗之念,被不由分說解除兵甲推搡了出去。

然後,黃巢才向着緩步上前的曹皇后伸出手來,用一種根本不似大病未愈之人的語氣問道:

“霖。。娘,你可還好吧!”

然後就被曹皇后一把握住他瘦骨嶙峋的手掌,而有些急切的低聲追問道:

“聖上,你。。你。。莫不成又飲了那龍膏酒了?”

“不過是些許龍膏酒而已,這些日子怕也沒有少用的,多一些,少一些也是無濟大礙了。。”

黃巢卻是不以爲意的微微點頭道:

“聖上。。”

曹皇后聽到這句話,卻是心中百味翻陳淚如泉涌的已是泣不成聲。既有悔恨也有心悸,但是更多是對於這個伴隨了自己大半生男人的哀傷之情。然而下一刻黃巢的話,卻讓她不由渾身發冷和站立起來。

“霖娘,你該走了。。”

“聖上。。”

曹皇后這一刻有些不知所措到:

“我終究不可能把他們全部殺了啊!今日難得神智清明得彈壓得住這一次,卻未必還能彈壓下一次;”

就像是在之前果斷處置當中消耗了太多的精力,黃巢得精神也肉眼可見得萎靡下來。

“是以,霖娘,你還是趕緊走吧,就帶上兩個小兒足以了。。就從右銀臺門出去。。。”

“黃郎。。。”

聽到這裡,曹皇后終於確定了對方是真心要自己離開,而越發悲哀和哽咽起來了。

“此生有你相隨到最後一刻,夫復何求呼?乘我如今還難得清明得時刻,就此訣別把!”

黃巢卻是越發豁然和坦蕩得如釋重負道:

“聖上,爲何不能。。”

這一刻曹皇后卻是心中僥倖得期盼到:

“我既是大齊得天子,當有天子最後得體面與尊榮,難道要寄人籬下而像個垂死掙扎得於牀榻得老翁一般麼?我依然想的十分明白了。。”

然而下一刻,殿外想起的驚慌失措叫喊聲,卻是打破了他們這最後訣別得氣氛和傷情。

“不好了,押解往臨仙殿的半路,那些犯臣突然暴起反抗,就此四下逃散了啊。。。。”

第632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第二百九十三章 城池未覺喧(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下第931章 連旗登戰場(續第五百六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三百八十一章 政亂人思變(中第866章 駑馬徘徊鳴(中)第1006章 收功報天子(續二第804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二第676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第768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續第1036章 天子按劍怒(續二第三百二章 後事尚維艱(中第四百二十四章 各般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造2第997章 烽火入洛陽第五百四十三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第915章 明主不安席(中第716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中第三百九十六章 鐵騎擁塵紅(中第四百八十章 惟德被生民(中)第717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下第一百章 弊情第五百零三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續)第894章 胡星曜精芒(續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悠悠卷旆旌第二百零一章 南天第一百五十七章 路上(下第1026章 嚴秋筋竿勁(續二 祝大家中秋國慶快樂第五百三十五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二第四十一章 心思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第747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下)第1014章 徵師屯廣武(下第五百三十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五第677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譎第752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中第1016章 徵師屯廣武(續二第733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續第827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下)第三百六十章 因思利弊難(續)第766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中第735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第二百四十七章 意恐3第三百五十二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下第932章 連旗登戰場(續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驚雷2第979章 彎弓射賢王(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826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中)第三十章 突現第三十三章 驟亂(中)第三百六十一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第一百九十八章 雨覆3第923章 推轂出猛將第一百七十六章 波譎2第一百六十二章 興起三第五百六十三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五第775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第二十五章 變化(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輕伏(中第二百七十五章 南頃第683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第881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中)第1009章 行歌歸咸陽(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二第709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二)第1031章 虜陣精且強(續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苦未平第697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下第1011章 行歌歸咸陽(續二第四百十四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中第846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中)第758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第964章 畫角悲海月(下 又是4000字第三百八十二章 政亂人思變(下第九十三章 清鄉(中第十二章 繼續活下去第四百零十章 猶記登壇日(中)第五百七十七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六)第829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二)第696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第六十三章 城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興起三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九第686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二第1055章 簫鼓流漢思(續)第三百五十二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下第653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中第727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下第十八章 還是活着(下第六百零四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中第762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下第971章 征衣卷天霜(續二
第632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第二百九十三章 城池未覺喧(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下第931章 連旗登戰場(續第五百六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三百八十一章 政亂人思變(中第866章 駑馬徘徊鳴(中)第1006章 收功報天子(續二第804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二第676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第768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續第1036章 天子按劍怒(續二第三百二章 後事尚維艱(中第四百二十四章 各般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造2第997章 烽火入洛陽第五百四十三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第915章 明主不安席(中第716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中第三百九十六章 鐵騎擁塵紅(中第四百八十章 惟德被生民(中)第717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下第一百章 弊情第五百零三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續)第894章 胡星曜精芒(續二第四百四十一章 悠悠卷旆旌第二百零一章 南天第一百五十七章 路上(下第1026章 嚴秋筋竿勁(續二 祝大家中秋國慶快樂第五百三十五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二第四十一章 心思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第747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下)第1014章 徵師屯廣武(下第五百三十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五第677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譎第752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下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中第1016章 徵師屯廣武(續二第733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續第827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下)第三百六十章 因思利弊難(續)第766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中第735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第二百四十七章 意恐3第三百五十二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下第932章 連旗登戰場(續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驚雷2第979章 彎弓射賢王(下第四百六十八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826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中)第三十章 突現第三十三章 驟亂(中)第三百六十一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第一百九十八章 雨覆3第923章 推轂出猛將第一百七十六章 波譎2第一百六十二章 興起三第五百六十三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五第775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第二十五章 變化(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輕伏(中第二百七十五章 南頃第683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第881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中)第1009章 行歌歸咸陽(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二第709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二)第1031章 虜陣精且強(續二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苦未平第697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下第1011章 行歌歸咸陽(續二第四百十四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中第846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中)第758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第964章 畫角悲海月(下 又是4000字第三百八十二章 政亂人思變(下第九十三章 清鄉(中第十二章 繼續活下去第四百零十章 猶記登壇日(中)第五百七十七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六)第829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二)第696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第六十三章 城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興起三第五百五十四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九第686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二第1055章 簫鼓流漢思(續)第三百五十二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下第653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中第727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下第十八章 還是活着(下第六百零四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二第三百四十一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中第762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下第971章 征衣卷天霜(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