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6章 徵師屯廣武(續二

而在數日之後下游得到捷報的江陵城內,儼然再度籠罩和盪漾在了歡天喜地的慶祝氣氛之中;因爲哪怕是再愚鈍之人,也知道隨着舊朝天子的束手就擒,新的時代即將要到來了。

而在專程爲此召開的擴大會議上,同樣也是氣氛熱烈而歡欣鼓舞不已;以至於負責維持秩序和保持肅靜的值日虞侯官,都沒有能夠讓前來參加會議的軍將和官員們,停下來交頭接耳的議論紛生。

“固守梓州州城的東川節度使宋浩開城出降了?”

“山西興州境內的高仁厚殘部,已經北上退入大散關了。。”

“如今西川地界內唯一成建制的官軍,便就是遁入西山各羌的李茂貞部了。。”

“這麼說,我軍打破成都之後,居然俘獲了兩位陛下了?”

“可不止這兩位兩位,還有四位宰相在內的西川行在文武羣臣百餘人等呢;又有官屬將吏軍士約兩萬有餘,各色旗仗滷布、文書檔牘、錢糧甲械不計其數,。。”

“難道偌大的錦官城內,就沒有多少爲這舊朝死節的臣子麼?”

“有啊,據說是個叫張浚的相公和神策右中尉西門君遂,帶了一幫家丁、防閣,想要衝入子城的行在將馬球小兒劫出來。。”

“然後呢?”

“然後就沒然後了,那馬球小兒根本就是病的起不了身,反倒是要趕他們走;然後這兩廝大哭嚎啕着就自戕當庭了。。”

“對了,怎麼會有兩位?除了那位馬球小兒之外,還有個誰人啊。。”

“據說臨危受命的便是那位馬球聖上的同母胞弟,壽王傑了;只是他這個聖上還沒來得及坐上大位,在傳位當日被本軍俘獲了。。”

“莫說其他的,現如今就是打着這位新科聖上的大駕滷薄到那梓州州城去,才讓堅拒城內東川宋浩就此開門出降的。。”

“話說,你又怎麼知曉的如此內情啊!”

“因爲有咱們的人正在當場啊!就連那馬球小兒都是咋們的人搶先一步控制住的。。”

“那西川小朝廷不完球,還真是沒天理了。。”

“此言差已,若非是舊朝倒行逆施,從上到下一股腦兒都爛透了,咱們的人有怎麼可能有可乘之機呢,更莫說混入那馬球小兒身邊了?”

“對對,這便是那馬球小兒不應天命,自取其害的活該下場。。”

這時候,位於高堂空蕩蕩上座邊上的金鐘終於被敲響了起來;隨後,在一衆目不斜視少年衛士的簇擁之下,周淮安大步流星的走上了臺座前,然後接受在場文武部屬的轟然齊聲禮拜到:

“參見王上。。惟願金康永壽。。”

隨後安然入座的周淮安,就中氣十足的對着開門見山道:

“如今劍南三川初定,諸事繁冗,就無需再多禮了。傳我令下:”

“諾。。”

在場衆人不由肅然正身道:

“委任軍事諮議楊師古爲劍南三川善後處置大使,總專屯田安民、審刑治防、肅正清丈、錢穀賦役、平夷理邊諸事。。”

“謹遵王命!”

略有些驚訝的楊師古在一片側目之中上前頓首拜領道:他雖然對於自己的外放早有心理準備,但是從未想到會被委任以劍南三川如此大道的專責權柄。

然後就見周淮安又繼續發號施令道到:

“以興元府別設梁州戍防區,着第八軍右郎將(老)關嚮應爲戍防使。以駐隊六營,定員五千五百。。”

“以瀘州別設瀘水戍防區,着第六軍後廂郎將郭言爲戍防使。。。以駐隊五營,定員四千七百。。”

“傳令成都府境內的渝州別遣軍鍾翼部,就地整編爲太平第十二軍,定額一萬二千三百員,就近肅清東川十一州、三江各部土蠻。。”

“傳令成都府境內的渝州討擊軍王重霸部,就地整編爲太平第十三軍,定額一萬四千五百員,繼續平定西川十三州,並近界諸蠻、西山八國、雲南安撫諸事。。”

“傳令山東討擊軍葛從周部,返回山西境內接受人員裝備的補充和再整編,就此改編爲關內西路討擊軍,定額爲兩萬三千名正員;”

“抽調其餘兩路的打擊軍(炮團)、擲彈隊(發火箭和投擲器)技術兵器和戰鬥工程兵序列,優先補入;其餘輔卒並伕役徵發諸事,以三川善後司優先就地籌備和徵調。。”

“傳令江東(三路)、江西、湖南、兩嶺七路,各自徵募三至五個補充營,在五月以前徒手抵達江陵待命;”

“傳令峽江道徵募兩個補充營,自渝州沿江進入西川;山南東道徵募七個補充營,自興勢道進入山南西道。。”

“江陵境內的第一軍開始進入戰前整備,所有軍工生產全力轉爲戰時狀態;等到物資人員大致到位,便是我軍重新入關之際,戰役代號‘山高縣’。”

“入關。。”

“入關。。”

“入關。。”

一片振臂疾呼之聲隨着響徹滿堂,直衝雲霄。

與此同時,在重新擴建後的王府後園之中,正當是晚春時節一副“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的美好景緻。

一身銀灰色緞花裙衫小掛件,正在一邊看着一本已經裝訂成冊的畫集,一邊與抱着孩子的張氏(骷髏精)說着一些體己的話兒。

她看起來又長大了一些;從嬌巧玲瓏的大洛麗塔進入了逐漸長開的乙女階段;但是不變的是那欺霜賽雪得柔嫩肌理,嬌軟柔美的腰身,堪堪一握的圓潤,裹在潔白羅襪裡得纖細晶瑩小腿,還有那越發顧盼生姿而燦若夜星的眸子。

“婉兒,聽說成都已下,看來你與舊日親族團聚之日相去不遠了。。”

隨後,張氏突然對着正在忙活的小掛件道:

“阿姐啊,我倒願永無如此相見之日了。。”

小掛件卻只是幽然嘆息道:

“天下變成如此敗壞不堪,多少人爲之受苦受難,家破人亡,他豈非是難辭其咎?,是以相見倒不如不見,也不過是徒然各自難看而已。。”

“如今堪稱的上是我親人的,除了阿姐和郎君外,也就是這兩個孩兒了。。。至於其他那些人,口口聲聲的勸我固寵和專愛,也不過是想要籍着我的由頭,獲得一些優待和寬赦而已。。”

“難道是張氏那邊,有人說了什麼不得體的話,還是即此爲由頭有了什麼癡心妄念麼?”

說到這裡,她突然握住了張氏的手說宛然道:

“阿姐啊,且聽我一聲勸好麼?興許在私下裡那些口口聲聲爲你和孩兒們好的人兒,卻未必是真心爲你打算的,或許只是想要籍着這般機會,爲自家利益和私慾開路呢?”

“反倒是郎君他在嘴上興許說的不好聽,但卻是這世上唯一不會在乎我等出身來歷和利害得失,而給予更多機會和選擇的那人;”

“是以阿姐,日後勿論何時何地都莫要再喚我婉兒了;那個不喑世事的婉兒,已然隨着崩滅的往事而去了,如今,就剩下與阿姐相濡以沫的菖蒲兒而已。。”

而在數百里的渝州境內,終於結束了自己不斷橫生枝節使命的林深河,也得以再度換船踏上了前往江陵的歸途。自然了,如今與他一起作伴同行的,還有被嚴密看守和監管起來的唐僖宗。

爲了保密和封鎖消息的需要,他們甚至連夜單獨乘船走的;而隨行的數名醫官則是負責用藥物和各種輔助手段,吊住這位太上皇的一條性命;最不濟也要等他到了江陵公開露面,並接受大都督的處置之後才能死。

林深河猶自在記得在成都城內,就站在這位半死不活昏闕過去的陛下身邊,與闖進來的宰相張浚相互對峙下的那最後一幕:

“卿被良才,奈何從賊。。”

鬢角灰白而哪怕深處逆境,也不失氣度雍容的張浚如是沉聲道:

“抱歉,我本來就是太平軍的人;只是沒想到能夠走到這一步的。”

林深河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更何況從今往後,我們纔是官,你們纔是賊。。”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啊。。”

聽到這句話的張浚,卻是突然就此高喊着橫刀在頸而血濺當場。然後在旁的神策中尉西門君遂,也嚎啕大哭着用短刀捅穿了自己的胸口;他們帶進來的那些部曲家丁見狀,也當場潰亂而散,一場最後關頭的突發危機就此消弭。

但不管怎麼樣,他總算可以恢復本來的身份,而原理提心吊膽夜不能寐的虛假生涯,而回到過往的生活當中去了。想到這裡他不由握住肚皮越發顯懷的妻子李氏之手,卻又有些隱隱的擔憂和不安起來。

而在山南西道的興元府北面的興州境內,進入散關道/陳倉道、陳倉故道前,最後一處由官軍盤踞的關隘——興城關(今陝西略陽縣南)前方。

被偕行北上的大唐新君也是最後一代天子李傑,也身穿全套袞服站在儀仗簇擁的苫蓋之下,大聲訓斥和歷數着關內守軍“抗拒天命,逆勢而爲”的諸多罪過。

正當他在鐵皮喇叭筒前喊得是口乾舌燥,忍不住想要討口水潤潤嗓之際,關城之內卻突然在一陣接一陣,越來越明顯起來的嚎啕大哭聲中;突然就大開門戶走出來了一羣卸甲赤膊而涕淚橫流的守軍。

領頭的赫然就是昔日忠武八都之首的大將鹿晏弘。

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氣第四百十五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十第1041章 使者遙相望(續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第664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下第856章 戰城南,死郭北(中)第647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第733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續第954章 孟冬沙風緊(中第八十章 心想第一百八十七章 潮動5第五百九十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第二百五十一章 發端第898章 羽書速驚電(續第803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第二十章,活着不容易啊(下第841章 梟騎戰鬥死(中)第六百零一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第955章 孟冬沙風緊(下第三百零六章 前路各用心(下第897章 羽書速驚電(下第909章 虎竹救邊急(續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中第五百零四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第五百二十七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二第二百零六章 交州第959章 旌旗颯凋傷(下第1020章 分兵救朔方(續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碰撞第942章 殺氣凌穹蒼(續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糾糾兇難當(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造4第897章 羽書速驚電(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血灑陣雲飛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里卷戎旌(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潮動3第九十七章 潮陽(中第九章 依舊活着(中第1016章 徵師屯廣武(續二第914章 戎車森已行(續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波譎2第四百二十九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中第729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續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中第832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下)第863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續)第840章 梟騎戰鬥死第三百八十六章 血灑陣雲飛(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南北路人絕(下第653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平2第一百五十五章新氣5第972章 揮刃斬樓蘭第五百六十一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三第八十七章 兩般第682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二)第634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下第五十八章 城下 (續三)第四十九章 後續4第六百九十七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中第六百零四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第688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中)4500字大章,表揚我吧第914章 戎車森已行(續二第891章 胡星曜精芒(中第1046章 雁行緣石徑(續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四)第五百八十五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第633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中第三百一十章 內外兩相望(下)直接來個大章第四百一十九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亂變第1029章 虜陣精且強(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續第676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第三百八十一章 政亂人思變(中第四百五十章 他鄉各異縣(下第二百零六章 交州第二百五十八章 崢嶸3第646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二)第九章 依舊活着(中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七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兩相望(中第738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第772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下)祝大家元旦快樂第769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續二第895章 羽書速驚電第二百九十七章 兵戰尤翻飛(上第1050章 魚貫度飛樑(續第831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中)第1044章 雁行緣石徑(下第967章 征衣卷天霜第一百五十九章 碰撞第729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續二第六百零七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中
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氣第四百十五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十第1041章 使者遙相望(續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第664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下第856章 戰城南,死郭北(中)第647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第733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續第954章 孟冬沙風緊(中第八十章 心想第一百八十七章 潮動5第五百九十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第一百五十六章 路上第三百六十一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第二百五十一章 發端第898章 羽書速驚電(續第803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第二十章,活着不容易啊(下第841章 梟騎戰鬥死(中)第六百零一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第955章 孟冬沙風緊(下第三百零六章 前路各用心(下第897章 羽書速驚電(下第909章 虎竹救邊急(續二第三百三十一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中第五百零四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第五百二十七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二第二百零六章 交州第959章 旌旗颯凋傷(下第1020章 分兵救朔方(續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碰撞第942章 殺氣凌穹蒼(續二第三百一十八章 糾糾兇難當(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造4第897章 羽書速驚電(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血灑陣雲飛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里卷戎旌(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潮動3第九十七章 潮陽(中第九章 依舊活着(中第1016章 徵師屯廣武(續二第914章 戎車森已行(續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波譎2第四百二十九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中第729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續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中第832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下)第863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續)第840章 梟騎戰鬥死第三百八十六章 血灑陣雲飛(下第二百九十二章 南北路人絕(下第653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平2第一百五十五章新氣5第972章 揮刃斬樓蘭第五百六十一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三第八十七章 兩般第682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二)第634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下第五十八章 城下 (續三)第四十九章 後續4第六百九十七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中第六百零四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第688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中)4500字大章,表揚我吧第914章 戎車森已行(續二第891章 胡星曜精芒(中第1046章 雁行緣石徑(續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四)第五百八十五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第633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中第三百一十章 內外兩相望(下)直接來個大章第四百一十九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亂變第1029章 虜陣精且強(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續第676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第三百八十一章 政亂人思變(中第四百五十章 他鄉各異縣(下第二百零六章 交州第二百五十八章 崢嶸3第646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二)第九章 依舊活着(中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七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兩相望(中第738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第772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下)祝大家元旦快樂第769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續二第895章 羽書速驚電第二百九十七章 兵戰尤翻飛(上第1050章 魚貫度飛樑(續第831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中)第1044章 雁行緣石徑(下第967章 征衣卷天霜第一百五十九章 碰撞第729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續二第六百零七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