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工程熱潮

這是一種淮揚商人特別需求的一種巨型貨船,貨船龍骨不得不選擇拼接延長,幾乎談不上抵抗遠海風浪,只能近海航行,航速也相當的慢。但它只有一個優點,能裝。單次運輸量相當恐怖,淮揚商人主要用它來運送煤炭和鐵礦。

和淮揚商人關係密切的徐州世家,則是運作了一條鴨綠水附近的航線,可以將朝鮮道南部的糧食,運輸到遼東沿海,掛的還是兵部的旗號,可見其中水深。

特種需求的船隻,除了這種“超級貨船”之外,還有一種數人操控的快船,航速遠超“八年造”。整條船就像是一條梭魚,順流而下,從武漢出發抵達九江,幾個頂尖高手輪換控帆,能夠做到當天在九江洗個熱湯。

不過顯而易見,需要這種船的人,怎可能只是爲了在揚子江中瞎浪。

訂單的大頭,都是來自蘇杭商人,而這兩地商人,主要的海外經營,都是在東海。這幾年東海“海賊”越發氾濫,蘇杭商人也是不得已而爲之,又或者是“明知故犯”,這就不是張德所能控制的。

“去年新增丁口統計出來沒有?”

“回觀察,還沒有,數據還在趕。”

“到襄州的弛道,測繪里程估算是多少?”

“五百六十里,不過襄州地面沼澤甚多,興許還要壘壩清淤。”

“預算照七百里來做,要留餘量。”

“是,過後我去通知土建衙門。”

除了造船之外,武漢今年的工程量也不小。隨着“漢嶽弛道”蒲圻-巴陵段正式通行,巴陵至江夏,就有了一條三百多里長的暢通道路。

整條路不但讓蒲圻縣收益頗豐,也讓嶽州地區的勞力、物產,可以迅速通過這條道路轉運到武漢市場。

儘管水路便利且運力更大,但是對中下階層來說,他們作爲“個體”,相較船運的單次“需求”,是相當不足的。

饒是造船業如此興旺,但通行船隻在長江中,人均太少。而楚地人家,小有產者多有水牛、矮馬之類,加上武漢因爲養馬場緣故,滇馬、川馬這種馱乘馬價格下降,雜交培育的騾子數量更是大大提高,使得楚地牲口租賃生意相當興旺,大部分小有產者乃至普通人家,都能承擔得起。

於是從自由度上來說,旬日一次前往武漢發賣自有產出,纔是相對經濟又合理的方式。

原本大多數嶽州人,有這個需求卻沒有這樣的條件,但因爲“漢嶽弛道”的修通,張德給大多數的嶽州人創造了這個條件,這就讓原本交流不多的毗鄰二州,如今互相交流就相當頻繁熱鬧。

荊楚州縣原本並不看好這條“漢嶽弛道”,但正所謂“眼見爲實耳聽爲虛”,荊楚官僚親眼所見嶽州獲利,只說“抽稅”,饒是嶽州稅賦低下,可因爲物資流通,使得“抽稅”對象擴大,總體稅賦是大大增加的。

和很多地方官僚習慣“殺雞取卵”“涸澤而漁”不同,眼見着這種“豬養肥了再殺”的方式更合理科學,襄州荊州要說不動心修路,那是不可能的。

但修路也是有名堂的,襄州和荊州互通,那沒有任何意義,唯有和武漢交流人力物力,才能從中收益。

原本的船運需求,在當下已經不足以滿足襄州人的胃口。

於是應江漢觀察使府的要求,多地協同,一起修這麼一條從漢陽直抵襄州的弛道。

然而江北修路不比江南,雲夢澤雖然比幾百年上千年前規模要小得多,但沼澤湖泊依然隨處可見。當年張德爲沔州長史,僅僅是“圍圩造田”一事,就是早早幾年先提出了這麼個技術。

到朝廷主動推廣“圍圩造田”,沿江各州縣,纔算正式有意識地改造環境。

但即便如此,從道路測繪的結果來看,這條弛道七拐八拐是鐵板釘釘了。期間少不得還要修建相當數量的橋樑,給一些小型沼澤地排水清淤,工程量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原本老張自己都有點打退堂鼓,只是沒曾想,襄州人自己主動的多。各大戶被官場老哥勒索了多少資源出來,老張不得而知,但足見襄州方面的意願,是相當的強烈。

有些得過且過的襄州官場這一回這麼激進,倒不是說他們真的就這般“勤政”,路肯定是要修的,而且跟武漢談妥之後,也就是什麼時候修通。但事情安排肯定有先後,工程隊再怎麼擴充,人力還是有限。

不僅僅是襄州想要這五百多裡的弛道,黃州也想弄條百幾十裡的弛道出來,聯通武漢不用想,聯通黃陂縣即可,而且做這個說客的,還是前黃陂縣令,老張的小白師兄。

除了黃州,安州方面同樣不滿足於現有的航運能力,想要修一條從雲夢縣直抵漢陽的弛道。而主持這個工作的,比小白師兄的層級還要高一些,是吳王親自過問。

競爭對手這麼多,自己還是工程量最龐大的,這讓襄州官場如何不急?更何況,襄州的這條弛道,還不是通襄州本身,是要通荊州。這個大工程,是荊州襄州二州發力,才能和武漢方面談妥。

荊襄二州爲了這條路合作,還專門在荊州長林縣以東新設一市,取名“荊門”。這個荊門市,就是二州將來重要的交易市場。

但一切的前提,都是能夠加大跟武漢的交流,否則一切都是空想。

有鑑於此,各種壓力動力誘惑力之下,襄州官場就是再怎麼廢,也卯足了勁促成此事。

於是貞觀十九年江漢觀察使府的第一個大工程,就是這麼一條“漢楚弛道”,測繪預計里程五百六十里,預算里程七百里。

這個大工程雖說比不上薛書記正在督建的“環渤海高速公路”,但因爲規模同樣不小,可以說給整個貞觀十九年開年,來了一記強心劑,朝野上下,情緒都是相當樂觀。

第七十五章 生態鏈第三十三章 煩悶第九十章 太年輕(第一更)第四十六章 理智第八十四章 出乎意料(豬年初一第二更)第九十章 壯志第七章 百年大計第六十九章 心累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七十八章 遠西風雲第六十九章 張公來啦第八十九章 都是坑第八十二章 斛薛少年曆險記(求票)第八十三章 工程熱潮第二十七章 思路廣第七十八章 內在聯繫第八十章 長孫之謀第十一章 輕重不知第三十章 配合第三十八章 有的忙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門生意第七十章 非一日之功第五十四章 決心第二十九章 舊時物業第六十一章 複雜的事情第九十六章 清濁難分第七十三章 我把你當兄弟第九十四章 捐軀第七十八章 天下誰堪爲敵手第二十一章 先做文科生第四章 製圖狗第八十七章 校址校長第四十九章 行動第八十六章 橫行霸道第五十九章 閒雲野鶴第八十九章 洛陽生態圈第五十九章 沙悟敬第七十六章 發現第三十章 拉一把吧第六十章 吾皇聖明第七十九章 徐德升官第十一章 辦事漂亮第七十五章 找不到破綻第三章 求榮第九十三章 “一視同仁”第六十三章 躺着中槍杜正倫第七十九章 比爛第四十章 開搞第六十六章 技術強第三十八章 有的忙第一章 換個流程第十八章 投資第六十五章 致用第三十五章 角度刁鑽第四十幾章 人品第五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二個更)第八十二章 損招第十三章 很滿意第四十一章 專利司不成第三章 四大天王有五個第九十二章 大郎回京(一更)第三十章 配合第九章 赴宴第九十章 宰輔難當(一更)第八十二章 論禽畜第五十六章 拆了第二十七章 思路廣第五十章 數百年風流第七十二章 操心第六十八章 尿地圖第七十七章 請你吃飯第二十八章 無語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員第六十二章 指點一番第三十七章 天命難破第三十九章 真會玩第九十八章 冒進第六十三章 人生大起大落的張叔叔第十四章 另外一個孩子第二十章 吃蘋果第三十五章 皇帝的迂迴第九十一章 發動第三十一章 前程難料第七十四章 明則第三十六章 危機易轉第七十八章 復出第二十五章 又來?第二十八章 爲了豬肉第九十八章 巧了第九十七章 粗鄙老漢第七十一章 破壁第六十章 令人感動第二十四章 問道於盲第四十九章 女秘書第二十一章 取悅之道第三十章 奧杜之杖第七十一章 蘇州行第三十章 約談第四十三章 有點意思
第七十五章 生態鏈第三十三章 煩悶第九十章 太年輕(第一更)第四十六章 理智第八十四章 出乎意料(豬年初一第二更)第九十章 壯志第七章 百年大計第六十九章 心累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七十八章 遠西風雲第六十九章 張公來啦第八十九章 都是坑第八十二章 斛薛少年曆險記(求票)第八十三章 工程熱潮第二十七章 思路廣第七十八章 內在聯繫第八十章 長孫之謀第十一章 輕重不知第三十章 配合第三十八章 有的忙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門生意第七十章 非一日之功第五十四章 決心第二十九章 舊時物業第六十一章 複雜的事情第九十六章 清濁難分第七十三章 我把你當兄弟第九十四章 捐軀第七十八章 天下誰堪爲敵手第二十一章 先做文科生第四章 製圖狗第八十七章 校址校長第四十九章 行動第八十六章 橫行霸道第五十九章 閒雲野鶴第八十九章 洛陽生態圈第五十九章 沙悟敬第七十六章 發現第三十章 拉一把吧第六十章 吾皇聖明第七十九章 徐德升官第十一章 辦事漂亮第七十五章 找不到破綻第三章 求榮第九十三章 “一視同仁”第六十三章 躺着中槍杜正倫第七十九章 比爛第四十章 開搞第六十六章 技術強第三十八章 有的忙第一章 換個流程第十八章 投資第六十五章 致用第三十五章 角度刁鑽第四十幾章 人品第五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二個更)第八十二章 損招第十三章 很滿意第四十一章 專利司不成第三章 四大天王有五個第九十二章 大郎回京(一更)第三十章 配合第九章 赴宴第九十章 宰輔難當(一更)第八十二章 論禽畜第五十六章 拆了第二十七章 思路廣第五十章 數百年風流第七十二章 操心第六十八章 尿地圖第七十七章 請你吃飯第二十八章 無語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員第六十二章 指點一番第三十七章 天命難破第三十九章 真會玩第九十八章 冒進第六十三章 人生大起大落的張叔叔第十四章 另外一個孩子第二十章 吃蘋果第三十五章 皇帝的迂迴第九十一章 發動第三十一章 前程難料第七十四章 明則第三十六章 危機易轉第七十八章 復出第二十五章 又來?第二十八章 爲了豬肉第九十八章 巧了第九十七章 粗鄙老漢第七十一章 破壁第六十章 令人感動第二十四章 問道於盲第四十九章 女秘書第二十一章 取悅之道第三十章 奧杜之杖第七十一章 蘇州行第三十章 約談第四十三章 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