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

“府君,京城又來了人,同上回來的一起,都在漢陽的會館住下了。見還是不見?如何回覆?”

大約真是被逼急了,李泰並沒有調動內府和外朝資金的能力,然而又因爲主持弘文閣,“留守”帝都,事情爆發出來,“黑鍋”是必須要背的。

哪怕跟他實際上半毛錢都沒有,並且朝野都清楚李泰根本不管這個事情,也管不了。但大多數的思維慣性還是和武德朝一樣,你都“留守”了,家裡那點雞毛蒜皮還擺不平,你還能幹啥?

西北麻農鬧“餉”,這和兵變民變是有本質區別的。

還好,李泰沒有說給西北出事情的諸州縣,發一條“何不做安安餓殍”的帖子,智商總算還在線。

其實他本可以去長安求救,因爲理論上來說,東宮還是有靈活機動的現金,數目還不小。除了太子糖之外,八牛犁、曲轅犁、風力磨坊……這些都是長久買賣,一時半會兒可能攢不下多少,但三五年下來,也是一筆鉅款。

然而李泰要是去求暖男太子,大約他底下那幫養着的“廢物”,得散去一半。

“見個甚麼?回個甚麼?誰手頭還沒有公事不成?忙成這樣,難道還要我抽空出來拍馬屁?”

見張德這樣說話,幕僚也是瞭然,很顯然,自家老大是不打算投資魏王。雖說現在魏王的風頭很盛,主持弘文閣,在裡面玩論資排輩,還弄了一堆的京中選人唱和,好不熱鬧的樣子。

不過既然自家老大看不上魏王,那必然是有原因的,索性有了想法,也沒打算給京城來的人通氣。

“他們若是送禮,只管收了就是,咱們地方上的人,也算是能見着回頭錢不是?”

老張明瞭的很,李泰這派來的兩三撥人,肯定帶了不少奇珍異寶。別的不說,曹憲老神仙在此,人家跟立地聖人似的,你掏個南北朝的名士真跡,這是起碼的吧。

觀察使府大小官僚,各有愛好各有脾性,這禮物不能誰都是黃金白銀不是?指不定有人品性高潔,他就愛玉石之類呢?

“可是觀察,事情拖下去,萬一真的鬧出了大事,怕是也不好吧。”

“放心,還沒到那個地步。王中的的大舅哥寫了信,詳盡敘說了此間變化,少不得北都的人還要過來說項。”

“太原人也要來?”

“魏王以爲我和太原人比起來,還是我容易得罪一些,那就讓他見識見識好了。一個蜜罐裡泡大的胖子,玩甚麼伎倆,還不如李恪呢。”

見老大不但直呼其名一個親王,還人身攻擊另外一個親王,作爲幕僚,也只能吞口唾沫,假裝什麼都沒聽到。

正如張德所說的那樣,太原幾個老世族,還真是打着讓張德救火的主意。讓他們自己割肉,那是萬萬不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的。哪怕鬧出民變,最後不還是有朝廷來兜底?除非朝廷不想管西北百姓死活。

至於北都太原的世家大族……老子在這裡都幾百上千年了,你看我叼不?

要不是李董出於種種原因,沒有選擇給太原來一刀,這幫太原世家,早就完成了直播剁叼的偉大事業。

“使君,有句疑惑,下走不知當問不當問。”

“可是想問這西北麻農,某是否要伸之以援手?”

“使君明見萬里。”

拱拱手,幕僚虛心聽着。

張德收拾了手中的卷宗,然後道:“救還是要救的,這不是一家一戶的事情。更何況漢陽、江夏,同河套往來還少麼?就說馬匹、牛羊、駱駝這些大牲口的買賣,還有煤鐵織物,一季有多少?”

“三季度進出已經超了二百萬貫。”

“是麼,河套是要穩住的,這也是武漢的一個大進項。西北亂了套,也不說亂套,就說麻料市場混亂,大河工坊豈能獨善其身?那些個併線廠,漿洗廠,不也要受到波及?”

言罷,張德又道,“再一個,這北地苧麻種植,同鹼蒿子範圍重疊,鹼是不愁發賣的,東西南北都要。那你說,那些個麻農一旦沒了營生,眼見着旁邊還有好處,會做甚麼買賣?”

“觀察說的是。”

“某遲遲不見京城來客,無非是想要看看遼東那邊有沒有消息傳回來。這裡面事情有點古怪,說不得興許就是皇帝故意爲之。”

“故意爲之?”

見幕僚不解,張德稍作點撥:“若是往常,但有生出民變之可能,決計是要消弭於無形。可如今,遼東道路暢通,直通幽州,難不成這點消息都傳遞不過來?倘使真的有意爲之,那便是有兩種考量。”

“一,皇帝想要驗一驗主持弘文閣事宜的魏王成色,是人才還是庸才,一試便知麼。”

“二,皇帝是故意給魏王難堪。”

第二種可能,讓幕僚猛地一個激靈,這要是真的,豈不是太恐怖了一些?

可跟老張接觸的多了,江漢觀察使府中的幕僚佐官,都是心知肚明,連太子都跟擦鞋墊一樣,還有什麼不可能的?

當今皇帝做出什麼事情,都是有可能的。

“魏王風頭正盛,又主持弘文閣事宜,這怎會……”

幕僚說着說着,自己打住了話:媽的對啊,魏王風頭正盛啊,這風頭正盛就是有問題嘛。

“如何?”

老張笑了笑。

嘆了口氣,辦公室裡外一羣幕僚文書,都是情不自禁地拱拱手,也不知道是佩服自家老大還是佩服皇帝老子。

其實還有第三種可能,老張並沒有說,不過跟老陰貨還是聊過。老張問長孫無忌,有沒有可能是皇帝故意試試武漢這裡的實力?

連一向精明的長孫無忌,這一回都吃不準。皇帝素來不玩陰謀,他幹一件事情,別人只能被牽着鼻子走,只能跟着變。

倘若李皇帝真要稱一下武漢的斤兩,這西北麻農問題,正好就是個不錯的秤。

老張的愛好從來不是跟別人鬥心眼,他喜歡上上下下左左右右BABA,喜歡小霸王學習機,可這光景,有道是人在江湖啊。

第二十五章 別人不知道第六十六章 賢王不閒第六十九章 修通之後第四十五章 來去兩匆匆第三十章 這一屆熊孩子第五十六章 燒烤現形記第九十五章 懷德節第六十四章 自有變化第八十章 一身正氣第二十一章 殺第六十二章 一坊之地第七十三章 我把你當兄弟第四十六章 娶對老婆第八十七章 巡狩遼東第三章 江山如畫第八十八章 顧問第八十六章 標誌第八十二章 不產皮貨的皮貨地第八十章 半成利第六十幾章 王氏第五十七章 長安來的信(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佳話第八十二章 刀第五十二章 出口轉內銷第九十六章 清濁難分第八十四章 肥年第五十五章 田地產出第九十二章 事業第七十三章 治世以大德第七十一章 你們對算術一無所知第五十二章 青少年的心理衝擊第八十九章 直言第五十七章 官不聊生第二十八章 和煙花無關第九十四章 一地雞毛第五十章 信號第五十五章 都要發(第三更)第五十二章 祖孫閒談第三十章 這一屆熊孩子第二十章 天地可鑑第三十五章 始作俑者第九十二章 膽大心細之輩第九十六章 放馬屁第八十四章 消耗民力第九十一章 顧忌第二十八章 當年朱雀街第八十章 單挑(二更求票)第八十四章 撒謊第三十九章 打工第五十八章 羨慕嫉妒恨第四十二章 爭權奪利第七十七章 荒誕第九章 老李有章程第九十九章 草原風物大不同第六章 上意第四十四章 爲了藝術第九章 朝會第三十三章 套路不簡單第八十五章 虎豹豺狼第十四章 野性第九十一章 心思第二十九章 特殊貿易第一章 共識第三十八章 過招第三十七章 豔刀第四十六章 運數所至第十六章 君無戲言第十五章 自由第四十四章 放鬆第八十八章 明察(求票)第七十七章 一個願望第四章 忠心耿耿老太監第七十四章 土王不土第二章 溫彥博的刀第六章 心態第六十一章 鐵板虎賁第三十幾章 純潔的友誼第二十三章 深藏功與名(第一更)第三十二章 改變第六章 喲第九十九章 衝殺第二十八章 簡在帝心第十七章 辣眼睛第六十四章 自有變化第三十二章 重器第七十五章 狗仗人勢第十章 物流業第七十三章 看第二十五章 又來?第八十六章 刺蛇和飛龍第六十三章 雙壁才女第十七章 門房魏大爺第二十四章 問道於盲第九十六章 隨口一說第七十七章 無窮無盡第十八章 求援第二章 始於貞觀第五十幾章 惡劣第十七章 門房魏大爺
第二十五章 別人不知道第六十六章 賢王不閒第六十九章 修通之後第四十五章 來去兩匆匆第三十章 這一屆熊孩子第五十六章 燒烤現形記第九十五章 懷德節第六十四章 自有變化第八十章 一身正氣第二十一章 殺第六十二章 一坊之地第七十三章 我把你當兄弟第四十六章 娶對老婆第八十七章 巡狩遼東第三章 江山如畫第八十八章 顧問第八十六章 標誌第八十二章 不產皮貨的皮貨地第八十章 半成利第六十幾章 王氏第五十七章 長安來的信(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佳話第八十二章 刀第五十二章 出口轉內銷第九十六章 清濁難分第八十四章 肥年第五十五章 田地產出第九十二章 事業第七十三章 治世以大德第七十一章 你們對算術一無所知第五十二章 青少年的心理衝擊第八十九章 直言第五十七章 官不聊生第二十八章 和煙花無關第九十四章 一地雞毛第五十章 信號第五十五章 都要發(第三更)第五十二章 祖孫閒談第三十章 這一屆熊孩子第二十章 天地可鑑第三十五章 始作俑者第九十二章 膽大心細之輩第九十六章 放馬屁第八十四章 消耗民力第九十一章 顧忌第二十八章 當年朱雀街第八十章 單挑(二更求票)第八十四章 撒謊第三十九章 打工第五十八章 羨慕嫉妒恨第四十二章 爭權奪利第七十七章 荒誕第九章 老李有章程第九十九章 草原風物大不同第六章 上意第四十四章 爲了藝術第九章 朝會第三十三章 套路不簡單第八十五章 虎豹豺狼第十四章 野性第九十一章 心思第二十九章 特殊貿易第一章 共識第三十八章 過招第三十七章 豔刀第四十六章 運數所至第十六章 君無戲言第十五章 自由第四十四章 放鬆第八十八章 明察(求票)第七十七章 一個願望第四章 忠心耿耿老太監第七十四章 土王不土第二章 溫彥博的刀第六章 心態第六十一章 鐵板虎賁第三十幾章 純潔的友誼第二十三章 深藏功與名(第一更)第三十二章 改變第六章 喲第九十九章 衝殺第二十八章 簡在帝心第十七章 辣眼睛第六十四章 自有變化第三十二章 重器第七十五章 狗仗人勢第十章 物流業第七十三章 看第二十五章 又來?第八十六章 刺蛇和飛龍第六十三章 雙壁才女第十七章 門房魏大爺第二十四章 問道於盲第九十六章 隨口一說第七十七章 無窮無盡第十八章 求援第二章 始於貞觀第五十幾章 惡劣第十七章 門房魏大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