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常態

“阿孃,我回轉了。”

腦袋上頂着個包巾的童子甩開兩條腿,到家之後,猛地把書包一甩,就見麻布書包穩穩當當地落在了院子裡的躺椅上。

接着童子急不可耐地衝到水缸前,正要拿個瓢兒舀水,卻見一個婦人搓着手,上去就一把扯住耳朵:“你這細佬,不知道不能喝生水麼?屋裡有涼開水,偏要做個牛馬牲口?”

“痛痛痛,阿孃,莫扯,莫扯……”

婦人鬆了手,就見童子衝到屋中,拿了個竹筒杯子,趕緊倒了早就涼好的茶葉水,猛灌了一氣,這童子才長長地舒緩過來,然後在門檻上站着,衝婦人道:“阿孃,下個月有個運動會,先生說可以讓家裡大人去觀看,阿孃要去麼?”

“甚麼運動會?”

“有射箭、騎馬、持球、跑步……反正挺多的,還有跳高。”

“這有甚麼用場?不過張江漢說過,強身健體,利國利民。想來就是這個道理。”

“得了名次,有獎品。”

“還有獎品?是文房器物麼?”

“不是,給錢。先生說了,第一名能拿一貫錢,讓我們着力一點。這事關先生的獎金……”

“……”

一聽兒子的話,婦人總覺得事情不靠譜,哪有盯着獎金的先生?但一想,橫豎連私塾都要束脩,沒錢也不讓識字不是?於是便想通了。

“那你可有厲害的?”

“我跑的快,跳得高。不過有個漢陽佬,跑的也快。我最厲害的,還是跳,跳的高,跳的遠。要是能兩個都拿第一名,這就是兩貫錢,我得買個花臉的猴子面具,整個江夏只有十個,我要是……”

啪!

婦人聽了,上去就是一巴掌,糊的熊孩子一臉懵逼:“阿孃,作甚打我?”

“你得了錢,不說買紙筆,偏想着猴子面具,老孃不打你,難不成還誇你?”

不多時,這隻熊孩子就在院子裡跪着,受罰半個時辰。

入秋的運動會,江北辦了好幾屆,當江南還是頭一遭。不過也沒什麼不熟悉的,流程和江北一樣,連教學先生都是同一批,只是換了個地界罷了。

武漢錄事司的官僚們對這種熱鬧一向熱衷,主要是露臉,一般官僚,想要在幾萬人面前混個臉熟,可能性不大。但在武漢,事務官往往一管就是一大攤,乃至有些事務官中的狠角色,比如記憶力極好的,認識萬把人根本不算個事兒。

這就導致在武漢,官聲雖然毀的快,但起來也快,業務能力的權重高,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觀察,兄長已經到了洛陽。”

之前安排張乾前往京城入職,工作交接之後,“首席秘書”的位子,順延到了張亨這裡。雖說這陣子武漢地區事情特別多,但張亨還是過來,和張德彙報了一下張乾的情況。

老張點點頭,嗯了一聲,然後擡頭看着張亨:“蒲圻那條路修的怎麼樣了?”

“比中原官道好不少,眼下馬隊走這條道去青草湖的,多了二三倍。因爲路好走,附近獠寨也都脫了龍家的關係,忙着遷離山寨。”

“都怎麼安排的?”

“主要還是工地,江夏這裡塘壩登記在冊準備開建的,有六七個,工期已經安排到了後年。今年汛期有驚無險,江堤也只是稍作維護,所以明年大工程,還是開渠清淤,然後就是通羊鎮一條直道。這些都是保底工程,永興縣那邊,是想在通羊鎮修個水庫,我找人算過,能增田地十五萬畝。有了這些田畝,可以保證附近再無獠人。”

分化獠人,打散寨子,這是武漢地區一貫的手段。這其中既有缺乏勞力的經濟利益,也有穩定社會的政治考量。以前只是張德一個人在偷雞摸狗,眼下因爲武漢的蛋糕做大,局面很好,所以武漢的官僚集團,是能夠領會其中好處的。

“水庫是肯定要修的,這個兩年前就說過。只是當年只能顧着眼皮子底下,無暇照顧罷了。不過說到底,還是通羊鎮的丁口太少,攏共四五千人,有個甚麼用場?不過路呢,還是要修的,能跑馬走車,最是最少的。鄂州纔多大地方?這條修到通羊鎮的路,不必顧忌,橫豎都是逢山開道遇水造橋。”

“要緊地方倒是不多,就是要翻山越嶺。今年測繪死了十幾個,就怕底下有怨言。”

“甚麼怨言?營造法式不死人,還叫營造法式?工地上的事情,我等只能努力萬無一失,但實際是做不到的。不拘是營造還是土木,反正我是沒聽說有不死人的,從來沒聽說過。”

張德說罷,見張亨一臉愁苦,又道,“誰都不想死人,但難道因爲死人,路就不修,水庫就不建了?你不但要跟官吏講道理,還要跟博士、大工、小工、役夫講道理,甚至還要跟百姓講道理。這路,難道都是給當官的走?你要去和他們解釋,這是給誰修的,是給大家給子孫修的。”

“所謂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我們武漢的官,武漢的工人,就不要作甚麼乘涼的後人,要做,舊作種樹的前人。你要讓工人覺得光榮,覺得光耀門楣,覺得這是取了功名一般。凡事不能只講厲害,一有倦怠,便是拿錢哄人,或是動輒威脅,那最後,人家也是人,也會糊弄你,最後事情只講厲害,哪有甚麼承擔,更不要說人情。”

“是,觀察,下走明白了。”

“就像之前給人建土地廟,這就是個人情,絕非是愚夫愚婦的故事。倘使再有人迷信,想要弄個神神鬼鬼的廟來騙人,百姓肚子裡,也是有一杆秤的,他們就會拿土地廟來做秤砣,凡是不如土地廟的,便是騙人,沒甚麼好說的。”

言罷,張德又對張亨道,“死了人,不要想着嘉獎完就了賬。除了給錢給塊牌匾,你在路口豎個碑,刻上名字,這能花費幾個開元通寶?士大夫想要身前身後名,黔首蒼頭就是天生笨拙,沒有區區這點志氣?”

“是,下走記下了。”

“去吧。”

“是。”

第三十三章 十萬火急第八十章 想開點第四十幾章 人品第二十二章 非分之想第六十四章 南郊直道第八十七章 巡狩遼東第五十九章 大縣令第四十九章 做官第八十一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七十七章 風雪送雞湯第七十四章 身毒第九十一章 年關將至第七十九章 正道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十章 名額第十三章 等級差距第七十章 德政(有三江票沒?)第八十章 冬季第七章 總督第五十八章 理解錯誤(遲來的一更)第七十四章 要敢想第六十四章 方向第五十一章 面目全非第六十八章 封王第八十六章 盼着第二十七章 例外第三十二章 抉擇第九十二章 事業第二十七章 惡鬼第九十六章 大功德第十章 始料不及第十一章 食肆見聞第四章 招降納叛第四十四章 義務教育第四章 腦洞第九十六章 內海第八十三章 涼州好第五十六章 柴嗣昌的憂鬱第八十四章 跟我學作詩第十九章 這個臘月很火第四章 我見猶憐(爭取再搞一章出來)第四十二章 平海伯第四章 最後問對第六十二章 不請自來(請票上身)第九十七章 我管他第五十八章 服第五十四章 體面第五十七章 棉布(第二更)第七十六章 唯利是圖第六十八章 無人理會第九十四章 小操作第三十七章 五步殺一人第三十七章 觀察第八十五章 末代君王第四十六章 “寒門”崛起第七十一章 蘇州行第八十三章 求生慾望很強烈第八十五章 螃蟹相第十二章 茶會第三章 求榮第八十九章 直言第八十七章 巡狩遼東第八十五章 認清現實第七十五章 另類孤臣第七十一章 我只是想做個好官第四十五章 不謀而合第三十二章 喜劇葬禮第五十七章 官不聊生第四章 喝湯第三十八章 編排第九十一章 衆望所歸第十八章 取名秦懷道第六章 心態第九十三章 以“義”之名第十章 撒手鐗第二十六章 惡趣味第三十九章 一時無言第八十五章 準備回長安第三章 新的發現第六十五章 如火如荼第七十六章 兩個成語第三十七章 太子來了(二更求票)第八十一章 老一套第九十九章 老鐵幫個忙第四十二章 東南形勝第三十五章 賽事第三十八章 威懾第四十八章 此間節操第五十九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九十一章 馬車問答(二更)第五十二章 要多讀書(第二更)第六十五章 致用第七十八章 遠西風雲第九十六章 會晤之前第九十六章 會晤之前第二十章 小白師兄有進步第八十章 想開點第一章 王師第二十四章 定胡碑(第二更)第九章 安全出宮
第三十三章 十萬火急第八十章 想開點第四十幾章 人品第二十二章 非分之想第六十四章 南郊直道第八十七章 巡狩遼東第五十九章 大縣令第四十九章 做官第八十一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七十七章 風雪送雞湯第七十四章 身毒第九十一章 年關將至第七十九章 正道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十章 名額第十三章 等級差距第七十章 德政(有三江票沒?)第八十章 冬季第七章 總督第五十八章 理解錯誤(遲來的一更)第七十四章 要敢想第六十四章 方向第五十一章 面目全非第六十八章 封王第八十六章 盼着第二十七章 例外第三十二章 抉擇第九十二章 事業第二十七章 惡鬼第九十六章 大功德第十章 始料不及第十一章 食肆見聞第四章 招降納叛第四十四章 義務教育第四章 腦洞第九十六章 內海第八十三章 涼州好第五十六章 柴嗣昌的憂鬱第八十四章 跟我學作詩第十九章 這個臘月很火第四章 我見猶憐(爭取再搞一章出來)第四十二章 平海伯第四章 最後問對第六十二章 不請自來(請票上身)第九十七章 我管他第五十八章 服第五十四章 體面第五十七章 棉布(第二更)第七十六章 唯利是圖第六十八章 無人理會第九十四章 小操作第三十七章 五步殺一人第三十七章 觀察第八十五章 末代君王第四十六章 “寒門”崛起第七十一章 蘇州行第八十三章 求生慾望很強烈第八十五章 螃蟹相第十二章 茶會第三章 求榮第八十九章 直言第八十七章 巡狩遼東第八十五章 認清現實第七十五章 另類孤臣第七十一章 我只是想做個好官第四十五章 不謀而合第三十二章 喜劇葬禮第五十七章 官不聊生第四章 喝湯第三十八章 編排第九十一章 衆望所歸第十八章 取名秦懷道第六章 心態第九十三章 以“義”之名第十章 撒手鐗第二十六章 惡趣味第三十九章 一時無言第八十五章 準備回長安第三章 新的發現第六十五章 如火如荼第七十六章 兩個成語第三十七章 太子來了(二更求票)第八十一章 老一套第九十九章 老鐵幫個忙第四十二章 東南形勝第三十五章 賽事第三十八章 威懾第四十八章 此間節操第五十九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九十一章 馬車問答(二更)第五十二章 要多讀書(第二更)第六十五章 致用第七十八章 遠西風雲第九十六章 會晤之前第九十六章 會晤之前第二十章 小白師兄有進步第八十章 想開點第一章 王師第二十四章 定胡碑(第二更)第九章 安全出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