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唯利是圖

蘇州的夏夜同樣悶溼,哪怕是夜裡走路,些微的涼風也基本沒什麼卵用。地面乾燥之後揚塵帶來的糟糕感受,更是讓人幾欲崩潰。

可若是坐船,河面上密密麻麻的蚊蟲,能夠讓一個北地老漢直接絕望。

和那些個細小有成羣結隊的小蟲子比起來,蚊子反而可愛的多,至少它只是叮人吸血,不會鑽到你的鼻孔裡、眼睛裡、嘴巴里。

“鐵杖公橫渡長江……真心是牛人中的牛人啊。”

正常人根本幹不出這種事情來,麥鐵杖的傳說,再過千幾百年想要打破,也是難到離譜。

船艙內正感慨着,行船已經進入了太湖北官塘,嚴格說是古“泰伯渠”,行船至武進的時候,就能從滆湖東入太湖。

不過通常沒人這樣幹,因爲到了常州境內,走馬坐車也是便當了許多。如無必要,或者時間充裕,也不怎麼行船操舟。

順着運河直下,直接就到了“望亭”。

望亭鎮現如今蓬勃發展,不過因爲大地主是李月,能夠建牆豎門的,也就她一家。

“已經夜了,宗長,先讓人去通傳一番。”

“夜裡有口令?”

“有的,望亭這裡,到了夜裡只認口令不認人。”

原因麼倒也簡單,爲了防備着蘇州那裡有人拿李月母女做文章。

不是親信,絕對不知道口令。

因爲口令是用非法穿越之前的“普通話”來說的,這年頭,只有河北道幽州都督府治下西北小片,纔有這種“方言”。在河北打出名聲來的刀客林輕俠,就是說這樣的“方言”,只是也有點小區別,那就是捲舌音兒化音不多,但也已經有了。

派了兩個本家子弟前往寨牆,叩門之後,裡面傳來聲音:“大衆的卡爾曼吉亞沒有水箱。”

“沒錯,因爲它用空氣製冷。”

哐!嘎嘎嘎嘎……

寨牆的大門緩緩打開,露出了通道,裡頭出來幾個提燈挎刀的漢子,打頭的笑呵呵道:“都說今天到,怎麼到了夜裡纔來?”

“在潤州特意逗留到下午,這纔過來。宗長就在後頭。”

“好嘞。”

應了一聲,護衛們立刻收拾好了拒馬、柵欄,過道清開之後,遠處已經有馬蹄噠噠的聲響。

馬車上亮着燈,一共三輛馬車,只有一輛馬車裡面坐着張德。

一路上防備着刺殺,只是這一回前來蘇州,倒是連個小毛賊都沒遇上,也是爲數不多的太平。

“這光景,遂安夫人還未入睡吧?”

“還在等宗長,婆子們帶着姑娘已經睡了,大廳裡這光景還有人,做些女紅之類。”

“好,我去跟宗長稟報一聲。”

過了一會兒,三輛馬車陸續到了寨牆,穿過過道之後,寨牆門關上,張德這才下車,另外兩輛馬車裡,也下來了十幾個護衛。

一隊人解了護甲之後,連忙去洗漱睡覺,倒也不浪費時間。

剩下的換了個班,順便吃些晚飯。

此時竈間還是有熱菜的,竈臺上的蒸籠裡,糕餅、肉食、鹹雞之類不缺,窖塘裡還有黃酒,取了一罈過來。

窖塘跟深井差不多,夏天有“冰鎮”的功能,黃酒冬夏兩季,是顛倒過來的喝法,都很舒服。

護衛們勞累了一通,又大多是江陰族人,所以愛喝黃酒。

這邊護衛們在吃喝的時候,張德大大咧咧地朝着大廳走去,只是動靜太大,驚動了廊下正在打掃的婢女。

有些好奇地看了看,見張德來了,婢女將手中的笤帚一甩,很是高興地到了大廳中喊道:“夫人、夫人,阿郎回來了!”

正在裁剪尿片的李月一愣,旋即面帶微笑把手中的工具放下,緩緩起身道:“趕緊把酒食換一換。”

“哎!”

“不必了!趕緊吃吧,少待洗個澡。”

老張進門之後,把長衫外套脫了下來,掛在了門口附近的衣架上,然後在主座坐下,一旁李月拿起一隻冰甕中的酒壺,連忙給他倒了一杯酒:“還是冰的,喝一杯去去熱。”

握着酒杯滿飲,老張咂了咂嘴:“爽快!”

他也沒有抄起筷子,而是直接伸手抓了一把白灼河蝦,上面還掛着幾片生薑幾根蔥段。

飛快地把白蝦扔到嘴裡,又飛快地吐了蝦殼出來,這蝦雖小,滋味着實不錯。

“說是今天回來,怎麼拖到夜裡?”

“潤州那裡有點事情,丹徒西有個馬場,天氣太熱,懷疑得了馬瘟,還好無事,就是熱着了。”

“白沙馬場嗎?”

“對,你家四舅就在那裡,這一批馬,是要賣到流求去的。”

“當真是新奇,若是少時,誰要跟我說長江裡能養馬,只當是神話傳奇。”

“也不是當今智慧,春秋時就有的故事罷了。只是揚子江養馬,以往較之草原,要麻煩得多。如今飼料成熟,技藝又有精進,自然大不一樣。”

最重要的一點,除了戰馬之外,各地對挽馬的需求量極大。

伴隨着普遍搞“大建”,加上特種挽馬在耕地效率上,並不比一般一千斤左右的黃牛差,不管是中小地主還是小農,都比較喜歡這種挽馬。

說到底,挽馬可能承擔的功能要更多。比如遠行,挽馬照樣可以騎乘;比如拉車,挽馬速度明顯比牛車要快,拖拉貨物的重量也不比犍牛要差。

最終還有一點,挽馬你殺了取肉半點問題都沒有。但牛就不一樣了,想要吃牛肉,好些地方都得等牛想不開自殺。

只這最後一點,就足夠讓不少農家琢磨着養新培育的各種類型挽馬。

和戰馬得使勁糟踐植物蛋白不同,一般挽馬吃得跟狗差不多,小農家裡有兩分地的豆子,就足夠應付一匹大馬一匹小馬。

至於“袖珍型”的川馬、滇馬,那更是馬中土狗,一年也吃不了幾把豆子。除了頭馬待遇好,剩下的就是隨便喂點東西就能活。

“舅舅他們今年很是高興,說是把馬都賣到了扶桑,一路上病亡的還不多。”

“北地大馬上船就病,鮮有能坐船的。揚子江裡養得馬,時不時還能下水遊兩圈,自然是大不相同。”

說話間,李月又給張德滿上一杯,老張抿了一口,一邊剝蝦一邊道,“去年扶桑的小朝廷逃得飛快,幾座像樣的礦山,都被佔了下來。這光景是用馬最厲害的,開礦這個事情,人沒有畜生好用。幾條礦山板軌,要是沒有馬,光靠人力,也不知道甚麼時候才能看到效益。”

“怪不得舅舅他們恁般高興,還說竇氏宗家請他們前往咸陽,認歸扶風竇氏之祖。”

“哈,這竇氏還真是乾淨利落。”

扶桑的馬匹價格本來就高,如今爲了開礦,加上東海宣政院以及朝鮮道行軍總管府都是用馬匹來作爲重大獎勵,這個價格也就繼續躥上一躥。

一匹普通的戰馬,北地價格大概在十貫左右,到朝鮮道價格漲一半,也就是十五貫左右。然後販賣到扶桑,這個價格就不是漲一半,而是漲十倍。

也就是一百五十貫一匹很普通的戰馬,可能是漠南馬,也可能是河北馬,反正是買不到突厥敦馬,更遑論什麼河曲馬、青海馬等等。

挽馬要便宜不少,可因爲物價暴漲的緣故,蘇州這裡簽單就是五十貫一匹,從馬場到蘇州港或者上海鎮,價格也是漲了十倍。

只不過這個價格,差不多就是扶桑那裡商號的進口價,扶桑那邊的商號開始在市場中售賣的時候,價格也是翻一番,變成一百貫。

這個價錢,在蘇州這裡就是笑話,傻瓜才花一百貫買一匹挽馬。有這個錢,都夠買一個精挑細選的莊奴了。

但是趕上了這一波行情,凡是做大牲口生意的,都是大賺。有些有門路的,比如李月的母族竇氏,能夠直接把馬匹運到扶桑,賺的更加誇張,一船馬過去筑紫島,一船銅錠、海貨、寶石、奴工返回蘇州。

全都暴利。

面對這個利潤,也難怪竇太后的族人,願意讓李月的妻族“認祖歸宗”。

第七章 算術怎麼算第七十三章 官聲第六章 茫然熱鬧第八十六章 鐵面方能無私第五十章 定局第四十一章 殺了我第三十幾章 下注第七十章 你大爺第四十一章 政策空子第六十四章 南郊直道第五十三章 有蛇出洞第五十一章 此物有玄奇(第一更)第三十九章 談感情第七章 賽尉遲呀小張飛第二十八章 和想象的不一樣第二章 殺第十二章 養豬縣令第三十章 何落於人後第八十章 講究人第六十五章 致用第三十七章 禮法第二章 響應號召第七十三章 憑本事吃飯第三十五章 瘋了第二十八章 和煙花無關第三章 體諒人的張大郎第二十章 虎威第二十八章 簡在帝心第二十二章 得寸必進尺第八十二章 貞觀禽獸第九十二章 雪裡寒梅第二十七章 誰算計誰第十九章 課業第四十四章 忠心做事第四十四章 忠心做事第六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四十五章 來去兩匆匆第三十八章 最後指望第八十九章 都是坑第十一章 抗稅背後第七十二章 翅膀一扇第八十二章 至西域第十六章 熬第九十四章 一地雞毛第八十六章 排隊第三十章 奧杜之杖第四十六章 風物第二十章 由頭第五十八章 狗官第九十八章 垂涎第五十八章 公子哥第五十章 白糖倉第七十四章 胸大有腦第四十六章 事涉禪宗第十八章 熱情似火第七章 親姊妹第五十五章 長者賜第五十六章 省錢第八十一章 驚人業績第十二章 商議第八十七章 遼水之謀第六章 河中風雪第九十五章 令公所謀第十七章 簡單的事情第三十三章 十萬火急第五十九章 大縣令第七十六章 發現第三十七章 子又曰第二十七章 繼續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四十八章 精神分裂第四十八章 陽光依舊燦爛第六十三章 我信佛第四十六章 杜斷第十一章 食肆見聞第八十三章 憋悶第七十四章 胸大有腦第五十五章 熱鬧第四十九章 行動第四章 癲狂第五章 忠孝後輩第六十六章 賢王不閒第四十章 自發性第八十三章 工程熱潮第八十三章 甜第三十六章 有活力社會團體第二章 文教盛事第四十三章 閨樂第四十六章 娶對老婆第十章 江夏王第二十八章 邊緣第十二章 商議第三十五章 給道士算命第九十九章 聖裁第十章 提督第四十章 自發性第二十四章 問道於盲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五十三章 普通刺殺第二十六章 正義的鐵拳第五十幾章 惡劣
第七章 算術怎麼算第七十三章 官聲第六章 茫然熱鬧第八十六章 鐵面方能無私第五十章 定局第四十一章 殺了我第三十幾章 下注第七十章 你大爺第四十一章 政策空子第六十四章 南郊直道第五十三章 有蛇出洞第五十一章 此物有玄奇(第一更)第三十九章 談感情第七章 賽尉遲呀小張飛第二十八章 和想象的不一樣第二章 殺第十二章 養豬縣令第三十章 何落於人後第八十章 講究人第六十五章 致用第三十七章 禮法第二章 響應號召第七十三章 憑本事吃飯第三十五章 瘋了第二十八章 和煙花無關第三章 體諒人的張大郎第二十章 虎威第二十八章 簡在帝心第二十二章 得寸必進尺第八十二章 貞觀禽獸第九十二章 雪裡寒梅第二十七章 誰算計誰第十九章 課業第四十四章 忠心做事第四十四章 忠心做事第六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四十五章 來去兩匆匆第三十八章 最後指望第八十九章 都是坑第十一章 抗稅背後第七十二章 翅膀一扇第八十二章 至西域第十六章 熬第九十四章 一地雞毛第八十六章 排隊第三十章 奧杜之杖第四十六章 風物第二十章 由頭第五十八章 狗官第九十八章 垂涎第五十八章 公子哥第五十章 白糖倉第七十四章 胸大有腦第四十六章 事涉禪宗第十八章 熱情似火第七章 親姊妹第五十五章 長者賜第五十六章 省錢第八十一章 驚人業績第十二章 商議第八十七章 遼水之謀第六章 河中風雪第九十五章 令公所謀第十七章 簡單的事情第三十三章 十萬火急第五十九章 大縣令第七十六章 發現第三十七章 子又曰第二十七章 繼續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四十八章 精神分裂第四十八章 陽光依舊燦爛第六十三章 我信佛第四十六章 杜斷第十一章 食肆見聞第八十三章 憋悶第七十四章 胸大有腦第五十五章 熱鬧第四十九章 行動第四章 癲狂第五章 忠孝後輩第六十六章 賢王不閒第四十章 自發性第八十三章 工程熱潮第八十三章 甜第三十六章 有活力社會團體第二章 文教盛事第四十三章 閨樂第四十六章 娶對老婆第十章 江夏王第二十八章 邊緣第十二章 商議第三十五章 給道士算命第九十九章 聖裁第十章 提督第四十章 自發性第二十四章 問道於盲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五十三章 普通刺殺第二十六章 正義的鐵拳第五十幾章 惡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