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四大金剛三司衙

皇城正南門。

朱雀門威嚴聳立在中軸線上,直通天街。

擁有五個門道四個隔牆,城門更是高達十二丈,城牆就有三丈六高,東西還有寬大的墩臺。

王弘是今年新科進士,被安排到司經局行走,分到了太子文學來濟手下,成爲京報的一名記者。

專門負責在朱雀門外抄錄朝廷公佈的一些詔敕,故稱駐皇城朱雀門記者,聽起來很高大上,實際就是在京報實習。他通過了吏部的複試,但還要等秋十月的銓選。

如今朝廷精簡機構人員,守選的人更多了,據說今年參選的會超過萬人,到時長安洛陽兩處各選五六千人,但名額卻比去年更少了,去年還有六千個職位,今年聽說最多隻有五千,這意味着起碼有一半人選不上。

王弘好不容易弄到了司經局行走這差事,在正式銓選前,在司經局行走半年,積累點經驗,最重要的是積累些關係人脈,或許到時就能選上,可以正式得職入仕了。

記者的工作倒不難。

每天守在朱雀門外,把朝廷張貼的最新詔敕,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官吏任免抄錄下來,然後送回東宮司經局京報處。

京報如今五日一刊,每期都會刊登近日一些重要的官吏任免內容。

偌大的朱雀門,也被百姓稱爲南天門,朱雀大街被稱爲天街。

但除了威武的番上士兵,朱雀門前其實挺冷清。

這座皇城中門,只供皇帝出入,平時是關閉不啓的,百官進出皇城上班,走的是旁邊的含光和安上兩門。

巨大的朱雀門街廣場,也只有舉辦一些重要的活動時,諸如皇帝檢校凱旋將士,一些重大節日時纔會熱鬧,到時天子站在高大的城門樓上,底下會有無數官吏將士百姓。

但平時,這裡閒人免近。

王弘有塊腰牌,京報爲他辦理的,系在腰間蹀躞帶上很顯眼,還跟監門將軍、中郎將府等打過招呼報備登記過。

有官員從含光門出皇城,直抵朱雀門外。

張貼最新的詔敕。

“是宣麻拜相!”

有人驚呼。

最新的這道張榜公佈的詔令,是由中書舍人崔敦禮親自草擬,以黃麻紙草詔,公佈於朝,以白麻紙再抄錄公佈於皇城大門。

此謂降麻。

宣麻拜相,這也是貞觀纔開始形成。

“誰拜相?”

對於朝堂上拜相,不論是守城門的監門官,還是三衛五府的功勳子弟,又或是番上的南衙府兵,大家都很好奇。

政事堂諸相公,離他們雖遙遠,但不妨礙他們擡頭仰望。

王弘也趕緊上前。

白麻寫就的詔書張貼於皇城大門旁,王弘趕緊掏出紙筆,迅速抄錄,尤其是這種宣麻拜相的詔書,那是一字不能落,一字不能差的全抄。

中書舍人崔敦禮那是來自博陵崔氏的五姓子,近年也是深得聖人賞識,一手文字更是功力深厚。

戴胄、武懷玉加參議朝政入政事堂,拜相。

而原以兵部尚書加參議朝政拜相的秦瓊,檢校尚書右僕射。

一個民部出了兩個宰相,王弘感覺不可思議,民部尚書戴胄升吏部尚書參議朝政,民部侍郎判度支武懷玉,升民部尚書專判度支參議朝政。

王弘在京報行走,知道他們總編來濟就是秦瓊義子,而他義兄武懷玉也是秦瓊義子。

秦瓊武懷玉皆入政事堂,這對義父義子能同殿爲相?

不需要回避的嗎?

這時其它知曉詔令內容的人也都驚歎不已,民部出了兩個宰相,父子同殿爲相,武懷玉更是年僅二十,要知道官府規定,始生爲黃,四歲爲小,十六爲中,二十一爲丁,六十爲老。

武懷玉那都還沒算成丁呢,居然就當宰相了。

在這南天門當班值崗的官吏、將士,哪個不是成丁了?

王弘顧不得大家的驚訝,迅速抄錄完後就急急由安上門回皇城,前往司經局京報了,平時他一般是要等到午後較晚,纔會回一趟司經局,把一天抄錄的內容上交,然後整理一下,就到散衙時間了。

可今天他顧不得時間還早,抄完就回司經局。

皇城裡,武懷玉走出御史臺。

跟蕭瑀一番談佛,武懷玉還是佔着上風的,畢竟他只是對三階教的不法行爲打擊,每一步都是師出有名,唯一有點瑕疵的是沒收了無盡藏,但這些錢財當初特意設了三個專項基金,還特意讓京師僧官十大德,以及三階教的各寺住持等,授予他們監督資格。

這樣一來,朝廷也不算沒收,更不算搶掠,只算是監管這筆財產,畢竟明面上這些都是佈施來的。

蕭瑀是崇佛的,早年還曾對信行執弟子禮,唐朝有許多士族高門崇佛,眼下很多人跟蕭瑀一樣,對朝廷突然對釋門出手,惴惴不安,十分不滿,這並不完全就是他們虔誠,對許多高門士族來說,很多東西,其實只是利益相連。

畢竟如今的沙門,其實很多人也早看透了,就是披着袈裟的門閥,特別是三階教,那相當於門閥裡的五姓七家。

士族未必都信佛,但朝廷對三階教的下手,讓他們感覺到了威脅,他們擔心的是朝廷不止對三階教下手,擔心朝廷會對他們也下手。

所以感受到了危險,他們就會抱團對抗。

畢竟他們做的很多事都是一樣的,兼併田地、放貸收息,甚至收容逃戶,隱匿戶口等等。

如果只是處置法雅這等妖僧,他們毫無意見,他們怕的是更進一步。

所有人都希望能夠制止朝廷的危險行爲,最好是能夠讓朝廷收回成命,只追究法雅等一些人的罪行,至於三階教,還有他們的無盡藏,朝廷不能動。

武懷玉跟蕭瑀一番談話,能夠感受到這巨大的壓力,那種風雨欲來的壓迫感。

但他不會退步的,他只會更加小心謹慎。

三階教不會是結束,這只是個開始,當然也不會有什麼狂風暴雨,而是小心翼翼。

“武相公!”

皇城內直通宮城的天門街上,右衛大將軍潞國公侯君集正帶禁衛巡視,遠遠看到武懷玉過來,本想避開,最後咬咬牙還是迎了上來。

相比以前見面總喊師弟,或偶爾喊句師兄,這次他態度很端正。

很恭敬的叉手行禮,口尊相公。

李靖親傳弟子的身份,不值得侯君集恭敬,一個翼國公更不能讓他低頭,但政事堂的宰相,侯君集就必須得給足面子。

看着年輕的武懷玉,他心裡五味雜陳,要說功勞,他有功也有勞,從小是天子玩伴,太原起兵,更是第一時間就跟隨,鞍前馬後,護衛衝鋒。

更別說九年的六月初四日,可是他侯君集帶一隊死士一直殺進太上皇寢宮,將還在龍榻上的太上皇挾持到了海池龍舟之上,這功勞一點不比尉遲敬德在玄武門的低。

他冒的可是族誅的險,最後功成,得封千戶真封,進爵國公,加大將軍,還獲無數賞賜,可現在居然還比不過一個年輕人。

自己宮變立下大功時,這小子還在終南山上呢。

心中千般不服,但人家已經進了政事堂了,再不服能怎麼辦?

面對宰相,他這大將軍也得恭敬拜見。

在想着事的懷玉被侯君集打斷,他擡頭看是侯君集,見他如此恭敬模樣,笑了笑。

“潞國公在巡視當值呢,辛苦了。”

侯君集見懷玉從御史臺走出來,身後隨從還拿着些書籍卷軸文具等,便滿臉堆笑上前,接過懷玉手裡的一捆卷軸,笑着道,“恭喜武公拜相。”

說着要親自幫懷玉拿東西回民部。

“不勞潞國公了,”

“師兄這是剛拜宰相,就不願認我這師弟了麼?”

“只是怕影響潞國公當差。”

“叫我老侯就是,喊三水也行。”

侯君集非把懷玉送回民部,其實御史臺跟民部很近,一個在街東北一個在街西南,侯君集這殷勤的態度,倒是讓懷玉提高了幾分警惕,這傢伙可不是什麼善茬。

一路閒聊,回到民部,侯君集這大將軍還非要懷玉送進民部尚書的辦公室,還給懷玉幫忙擺放剛搬過來的東西,

堂堂右衛大將軍,實封千戶的潞國公,居然爲武懷玉這般殷勤,連民部裡的一衆官吏們看的都很詫異。

甚至等他走後,有些人臉上露出幾分不屑譏諷之色。

“武相公,”

一名紫袍官員進來,乃是民部侍郎竇惲,這位延安郡公也是剛調來民部的,懷玉的老熟人,兩年前這位還是岐州刺史,後來做了隴右道的行軍長史,那時的懷玉以東宮從九品下參軍事隨軍,跟着竇惲一路到的隴右,說來也得他不少關照。

這位天子的堂舅,這兩年犯了點事,不大不小,隴右之戰後,他是立了功的,但不久後他就查出手下有官吏貪污侵害百姓,竇惲直接把那些貪官污吏抓起來拿鞭子抽,結果有個傢伙驚懼而死,被有司彈劾,雖查明不是打死的,但竇惲也因此免職了許久。

如今復出啓用爲民部侍郎。

再次見面,老竇倒挺灑脫,並沒覺得有啥不好意思的。

“司農卿、太府卿等都來了,正在外面,相公是否召見?”

上任太府卿李大亮,現在去涼州當都督了,年後皇帝任命了韓仲良爲太府卿,管國家錢袋子。

這個韓仲良資歷可是非常高的,曾任天策府司馬,大唐一建立,就是大理寺少卿,後來任天策府從事中郎,跟李世民征戰,拜上柱國,出任過陝東道大行臺民部尚書,之後回朝任吏部侍郎,再出任安州都督。

貞觀元年,他還是李世民第一任民部尚書,封爵潁川縣公,但不知何故,隨後貶爲秦州都督府長史,如今回朝任太府寺卿。

資歷老,而且韓家還是南陽韓氏,也是有名的士族,他家遷入關中多年,定居三原,說來跟懷玉也算同鄉。

他還有個兒子韓瑗,比懷玉還大兩歲,據說現在是長孫無忌的府官,很有才名。

司農卿竇靜,也是個老資歷,是幷州總管李績的前任,他開始是元吉的幷州總管長史,後來在幷州搞軍屯,開荒種地,一年收糧十幾萬石,因功檢校幷州總管,後來入朝做司農卿,據說跟少卿不和,最後查出少卿趙元楷貪污。不過這個趙元楷的爹是隋朝時的左僕射趙芬,他在楊廣時也官至江都郡丞、江都宮使,還封淮安公,其家族天水趙氏也很強,最後竇靜跟趙元楷雙雙免職。

如今皇帝把管理錢帛、糧食這兩國庫的太府卿、司農卿要職,交給這兩人,又讓堂舅竇惲做民部侍郎。

還有位民部侍郎,是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房玄齡的表舅兼連襟,趙郡李姑藏房的李玄道,去年因王君廓謀反之事受到牽連,被流放到金沙江的巂州,不久後起復爲李元景的荊王府長史,現在又再授爲民部侍郎。

“請大家進來吧。”

民部兩侍郎,武德宰相之子,天子堂舅竇惲、

當今左僕射的表舅,趙郡李的李玄道。

太府卿韓良仲,南陽韓氏,還是貞觀第一任民部尚書,

司農卿竇靜,是天子表哥,他爹竇抗也是武德朝宰相,曾經當過幷州總管,也是貞觀第一任太府卿。

這四大金剛進來,武懷玉都得趕緊起身迎接,人家跟李淵一起打天下的時候,武懷玉還在太原老家放羊呢。

緊接着民部的四司官員也前來拜見,民部、度支部、倉部、金部,各郎中、員外郎一員,也都資歷老高。

然後是度支使下新設的二十四案,每案一位主事。

加上四司的十位主事。

司農寺、太府寺今天還只來了主官,少卿等還沒來。

公房裡都要坐不下了。

看着這些人,尤其是那四大金剛,武懷玉感覺壓力很大。

皇帝對他是非常信任的,讓他擔任民部尚書,還專判度支,把財政相關都交給他,甚至民部、司農寺、太府寺這三大衙門全歸他統管,但三衙的這四位來頭也太大了點。

說好聽點,那叫找老同志保駕護航,難聽點吧,皇帝這是終究還有點不太放心呢。

也不知道這四位老同志,能不能放平心態配合工作了。

第695章 武氏部曲第539章 狼尾山下金狼汗第972章 砸場子第887章 武氏海賊團第247章 清河崔氏的邀約第705章 神聖散阿莫西林第245章 魏徵偷菜第1160章 雙生公主第872章 千金惠人第888章 浮海遼東第188章 初露鋒芒第346章 爭路第487章 給太子再上一課第92章 首勝大賺第320章 藩鎮第319章 造孽啊,行恭第220章 獨眼盧夫人第1107章 玄武門第989章 五國諸侯第941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801章 大手筆第632章 你有五罪第437章 長孫無忌的密謀第470章 好地主第340章 暴食熊羆第985章 嶺南亂第904章 血與火第1194章 五汗並立第1181章 石國王孫第441章 狗脊嶺黃金寶藏第470章 好地主第375章 皇家贅婿平康坊第1020章 他急了第820章 大長公主是個痛快人第399章 進出三宰相第770章 敢不敢賭一把第229章 六扇門 小妾第1002章 神行太保第104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702章 少倜儻有大志第792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822章 高攀倒說不上第1220章 心生退意請出家第1311章 觀滄海第857章 新人換舊人第751章 屠萬是爲雄第214章 太子洗馬第11章 朱衣黃衫第328章 武懷玉的殺招第81章 由我接管第487章 給太子再上一課第1114章 十日終第1264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1323章 引咎辭職第1217章 風吹雪起歸長安第627章 滅國擒王終雪恥第702章 少倜儻有大志第705章 神聖散阿莫西林第1322章 詔令立斬第297章 中邪的李三娘第617章 進擊的具裝甲騎第632章 你有五罪第75章 隨營阿郎第906章 七府經略相公第189章 軟飯硬吃第935章 割讓六國第657章 紫氣東來第610章 太子之敵第154章 登基前夜第817章 劃地爲牢第889章 接你回家第550章 一潰千里驚弓鳥第499章 武懷玉的兵行險招第420章 告你誹謗第702章 少倜儻有大志第757章 殺侯君集第883章 海賊船中漢家女第538章 無窮之門野狐嶺第1049章 聯手第155章 不能忘本第46章 金風玉露第854章 長樂公主的嫌棄第839章 防禦守捉營第662章 干將第920章 功勳第933章 有一威鳳第281章 奉旨收禮第527章 襖祠鐘鼓激鬥志第605章 舊情復燃並立妻第302章 不信謠不傳謠第166章 武懷玉必須死第216章 勾欄聽曲第666章 交個朋友第798章 明年大婚第1102章 武氏集團第536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543章 車輪鏖戰絞肉場第705章 神聖散阿莫西林第954章 賞黃金千兩第707章 高處不勝寒
第695章 武氏部曲第539章 狼尾山下金狼汗第972章 砸場子第887章 武氏海賊團第247章 清河崔氏的邀約第705章 神聖散阿莫西林第245章 魏徵偷菜第1160章 雙生公主第872章 千金惠人第888章 浮海遼東第188章 初露鋒芒第346章 爭路第487章 給太子再上一課第92章 首勝大賺第320章 藩鎮第319章 造孽啊,行恭第220章 獨眼盧夫人第1107章 玄武門第989章 五國諸侯第941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801章 大手筆第632章 你有五罪第437章 長孫無忌的密謀第470章 好地主第340章 暴食熊羆第985章 嶺南亂第904章 血與火第1194章 五汗並立第1181章 石國王孫第441章 狗脊嶺黃金寶藏第470章 好地主第375章 皇家贅婿平康坊第1020章 他急了第820章 大長公主是個痛快人第399章 進出三宰相第770章 敢不敢賭一把第229章 六扇門 小妾第1002章 神行太保第104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702章 少倜儻有大志第792章 沖天香陣透長安第822章 高攀倒說不上第1220章 心生退意請出家第1311章 觀滄海第857章 新人換舊人第751章 屠萬是爲雄第214章 太子洗馬第11章 朱衣黃衫第328章 武懷玉的殺招第81章 由我接管第487章 給太子再上一課第1114章 十日終第1264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1323章 引咎辭職第1217章 風吹雪起歸長安第627章 滅國擒王終雪恥第702章 少倜儻有大志第705章 神聖散阿莫西林第1322章 詔令立斬第297章 中邪的李三娘第617章 進擊的具裝甲騎第632章 你有五罪第75章 隨營阿郎第906章 七府經略相公第189章 軟飯硬吃第935章 割讓六國第657章 紫氣東來第610章 太子之敵第154章 登基前夜第817章 劃地爲牢第889章 接你回家第550章 一潰千里驚弓鳥第499章 武懷玉的兵行險招第420章 告你誹謗第702章 少倜儻有大志第757章 殺侯君集第883章 海賊船中漢家女第538章 無窮之門野狐嶺第1049章 聯手第155章 不能忘本第46章 金風玉露第854章 長樂公主的嫌棄第839章 防禦守捉營第662章 干將第920章 功勳第933章 有一威鳳第281章 奉旨收禮第527章 襖祠鐘鼓激鬥志第605章 舊情復燃並立妻第302章 不信謠不傳謠第166章 武懷玉必須死第216章 勾欄聽曲第666章 交個朋友第798章 明年大婚第1102章 武氏集團第536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543章 車輪鏖戰絞肉場第705章 神聖散阿莫西林第954章 賞黃金千兩第707章 高處不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