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儲相

劣根性呀,韓瑞心中嘆氣,不過還是乖乖的思索起來,凌煙閣什麼的,文武大臣都能進,自然不用考慮了,學校什麼的,更加沒有必要,有國子監足夠了,至於立功受獎,榮耀封號之類的,朝廷自有勳爵散官授予。

仔細想想,古往今來,文人的夢想,無非是入閣拜相,輔助帝王,留下青史而已,這些即使沒有額外的幫助,一樣可以實現,想到這裡,韓瑞愈加覺得,千百年來,統治階級真是太過優待文人了,可以給的,都已經給足,不用後人挖空心思,變得花樣獎賞。

不過,卻讓韓瑞頭痛起來,不知道應該在什麼地方作文章,後世各種稱職的評定,根本不合適古代的文官,畢竟經過千百年的發展,無論是授勳、賜爵、升官,朝廷都有一套嚴謹的規矩,根本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改動。

這個時代的各種禮法制度,未必是最好的,卻是最合適的,韓瑞的三個提議,軍校、武舉、英烈堂,說白了,其實只是一個補充而已,像府兵、十六衛之類的軍制,根本沒有觸動,所以李靖才願意幫忙進言,李世民也考慮實行的可能性。

不然,根本不用考慮,直接予以否決,畢竟,變革的前提,是原有的制度,桎梏了社會的發展,現在沒有這個前提,誰願意胡亂折騰?

其實,李世民與長孫無忌也知道,這樣問的確是有些爲難人,心裡也沒抱在多大的希望,見到韓瑞冥思苦想,也沒有打擾,各自舉杯小酌,悠然自得。

悄悄地看了眼兩人,腹誹了幾句,韓瑞繼續沉思默想,既然是補充,那麼意味着不完善,那麼朝廷之中,哪個禮制有所缺陷?勳官與封爵,自然不可能,從春秋戰國,一直到現在,沒有什麼可以補充的了。

中央的三省六部官制,也可以排除,雖然只有數十年的歷史,但是卻有一千多年的壽命,直到封建王朝制度退出歷史舞臺,才終止結束,時間之長,遠遠超過秦漢的三公九卿制度,經得住考驗,韓瑞也不準備在上面白費心機。

至於地方的州縣制,其實就是源於秦代的羣縣制,換湯不換藥,一直沿用到現代,還是同個架構,而且與李世民詢問的事情關係不大,根本不用理會,那麼,思來想去,只有……韓瑞心裡,逐漸有了個答案,仔細推敲,慢慢變得清晰起來。

李世民與長孫無忌兩人,看似輕鬆自在的飲酒,其實也在注意韓瑞的反應,發現他眼眉舒展開來,不由得對看了眼,露出幾分驚詫。

“韓博士,想出來了?”長孫無忌試探問道。

“有個模糊的想法。”韓瑞猶豫說道:“就是不清楚,是否可行。”

真有主意,長孫無忌眼睛掩飾不住好奇,連忙問道:“且說來聽聽。”

“下官覺得,應該在科舉上,下些功夫。”韓瑞說道。

“科舉……”李世民沉吟,輕輕皺眉道:“每年書生士子四方雲集而來,朝廷招賢納士,有何不對?”

“不是不對。”韓瑞小心翼翼說道:“只是覺得,有些不足而已。”

“有何不足?”李世民饒有興趣道。

不足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一時之間,韓瑞心裡多了幾分不知從何說起的茫然,不過很快平靜下來,娓娓而談,肯定是以科舉制度最完善的明清時期爲藍本,詳細闡述文人書生,經歷童生、秀才、舉人、貢士、進士的艱苦歷程。

“中了舉人,才能進京參加科舉,是爲會試,第一名爲會元,其餘稱爲貢士,之後由陛下親自主持殿試……”韓瑞慢慢說道。

長孫無忌皺眉,質疑道:“會試之後,爲何還要多此一舉?”

“呃,殿試之後,新科進士,也算是天子門生,非常的榮耀。”韓瑞說道,這也算是擡舉書生士子身份的一種手段,當然,也可以防止有人營私舞弊。

長孫無忌一點就透,輕輕點頭,明白過來,繼續問道:“這麼多場考試,是否太過頻繁,不利於地方官處理政事。”

“三年大比……八月解試,逾明年二三月春闈,恰好與現在相同。”韓瑞說道。

長孫無忌考慮了下,搖頭說道:“三年,好像有些久了。”

“物以稀爲貴,年年錄取,反而顯示不出進士狀元的榮耀來。”韓瑞說道,當年,瞭解唐代的科舉情況,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賤,實在是太賤了,跟大白菜似的,待遇還不如明清的舉子,更加不用說宋代的進士了。

輕捋龍鬚,一直默不作聲的李世民,突然說道:“設下層層關卡,科舉不易,反而增難,文臣儒生必然爭相反對,怎麼可能同意實行。”

一句話,說到點上了,韓瑞心中佩服,唐代,官員的主要來源,不在於科舉,而是薦舉與恩蔭,權貴官員、世家子弟,佔據了絕大部分。

兩晉南北朝,中原動盪不安,士族門閥與皇帝共治天下,到了隋朝,統一了天下,作爲天下之主,肯定不想這些人分享自己的權力,纔有了科舉的誕生,收攏寒門士子之心,勉強打破了名門世家的壟斷行徑。

不過,士族門閥的勢力,仍然非常龐大,李唐王朝,本身就是門閥之一,自然清楚世家大族的能力,李世民是明君雄主,怎麼可能不加以警惕,所以這些年來,纔會不停的提拔諸如孫伏伽、馬周等寒門士人。

現在,韓瑞提出的建議,不像是完善科舉,而是限制發展,考慮到他與鄭家的姻親關係,李世民不得不懷疑,韓瑞是不是別有用心。

感覺有股沉重的壓力撲面而來,韓瑞頗有幾分莫明其妙,眨了下眼睛,沒發現有什麼異常的地方,以爲是錯覺,聽到皇帝的詢問,也不敢遲疑,連忙說道:“關鍵在於陛下。”

“什麼意思?”長孫無忌急忙問道,跟隨李世民多年,他豈能不知,皇帝的疑心病犯了,不過也不好直接提醒韓瑞,只能冀望於韓瑞心中赤誠,所言皆是出於公心。

韓瑞猶豫了下,俯身說道:“小臣之語,恐有冒犯,懇請陛下恕罪。”

“若是言之有物,恕你無罪。”李世民說道,注意,這裡有個前提。

也不知道聽出來沒有,韓瑞直身,緩慢說道:“容臣放肆,在臣看來,朝廷現行的科舉,非常淺陋,沒有多少吸引力,很才華出衆的士人,寧願屈身權貴之家,成爲幕客,卻不願參加科舉考試。”

李世民皺眉,看似不悅,但是卻知道,韓瑞沒有撒謊,因爲馬周就是如此,貧困潦倒,連喝酒的錢都沒有了,卻從來沒有想過要參加科舉,反而投在常何門下成爲幕僚,最後得到李世民的賞識,從此平步青雲。

不得不說,其中雖然有幾分機緣巧合,但是若說常何沒有從中出力,向李世民薦舉馬周,馬周豈會這麼容易直達上聽,飛黃騰達,相對而言,科舉的起步,就有些低微了。

特別是有些文人,心高氣傲,不屑於爲小官,覺得以自身的能力,即使不能爲想,但是做個尚書,卻是綽綽有餘,一聽寒窗苦讀,成爲進士,通過銓選之後,卻要從小官小吏做起,運氣不好,背後沒人照應,說不定一輩子,就止步於此了。

所以,自然覺得回報值不高,還不如投身於世家大族之中,得到薦舉,要錢給錢,而且有人扶持照應,肯定可以一路高歌,青雲直上,出人頭地,何必考什麼進士。

“那麼,你覺得應該如何?”長孫無忌適時問道。

小心看了眼李世民,韓瑞輕聲說道:“通過層層考試,脫穎而出的,必然是英才之流,只取十幾名進士,數額有點兒少了,要是能夠多些,那就更好了。”

“就是這樣?”長孫無忌眉頭一皺。

“還有……”韓瑞慢吞吞說道:“既然是英才,自然要與普通士子區別對待。”

李世民與長孫無忌立即明白,接下來的話纔是重點,也不催促,注意聆聽。

“通過銓選的進士,擇優選用,或是外放爲官,或是……”韓瑞頓了下,輕聲說道:“直接錄爲庶吉士。”

“什麼是庶吉士?”李世民迷惑不解,看了眼長孫無忌,記得朝廷之中,好像沒有這個官名吧。

“源於書經,立政篇,庶常吉士之意。”韓瑞解釋,頗有幾分羞赧,小聲說道:“是小臣胡亂取的名字。”

李世民愕然,不知道該氣,還是該笑,要知道什麼官職,就管理什麼事務,增添了新的官職,那麼就意味着,要從某個衙門裡分權,這是皇帝常用的把戲,現在韓瑞卻胡亂起了個,說起來也是種逾越。

不過,正事要緊,李世民懶得計較,繼續問道:“這個庶吉士之職,有何用意?”

“庶吉士置於弘文館下。”韓瑞說道:“向各位學士討教……學問,或者到六部……觀政,三年之後,繼續考覈,成績優異者留下,其他人則派往六部、御史臺、卿監百司爲官,留下來的,繼續在弘文館深造……”

李世民與長孫無忌是什麼人物,對於政治的敏銳性,絕對不是常人可以匹及的,韓瑞只是開了個頭,他們就能夠推測出後面的意思來,一時之間,心中掀起了驚濤駭浪,這是什麼庶吉士,分明就是……儲相。

第411章 孺人第451章 武士彠的態度第212章 驚擾第75章 貴客?第25章 又來了第400章 心醉神迷第174章 看不透第256章 終南行第311章 二十二殿下第6章 行舟第5章 坊市第163章 憶江南第156章 服了?第394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158章 孝順第118章 什麼來頭?第78章 託付與你第472章 明悟與無奈第130章 規劃前程第297章 躬耕第157章 使詐第5章 坊市第504章 多想第440章 變數第226章 賜與求第143章 嘉獎第429章 又來了第13章 不妥第279章 監考第307章 終成眷屬?第157章 使詐第394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7章 巧遇第126章 恕難從命第334章 意味深長第181章 尋仙第427章 訪友第348章 醞釀第392章 解脫了第493章 子嗣第141章 順手塗鴉第472章 明悟與無奈第487章 兵事對論第299章 書冊第39章 陪酒第521章 得來不費功夫第297章 躬耕第343章 誰傢俬園第234章 迎親了第437章 天使叫韓瑞第376章 名利第275章 差距第345章 熟悉的身影第452章 配合第427章 訪友第511章 期待第451章 武士彠的態度第336章 後果很嚴重第389章 柔弱女子第429章 又來了第181章 尋仙第470章 召見第528章 因果第217章 不速之客第61章 同室操戈第420章 敲定第437章 天使叫韓瑞第454章 見證第336章 後果很嚴重第401章 隨她心意第311章 二十二殿下第172章 山中精靈第298章 憫農第317章 時政紛擾第397章 真是有緣第333章 是我來了第158章 孝順第286章 避風港第264章 表演時間第311章 二十二殿下第430章 不知所云第477章 皇帝的待遇第244章 科舉人情第340章 私園聚會第350章 慘絕人寰第121章 茫然第529章 遊湖遇故第277章 不要參合第455章 臨行前第489章 塵埃落定?第505章 有捉錯,不放過第332章 聞風而動第434章 夜宿第141章 順手塗鴉第448章 指責第292章 第二次第431章 盛名第493章 子嗣第443章 如何是好第413章 博學之士
第411章 孺人第451章 武士彠的態度第212章 驚擾第75章 貴客?第25章 又來了第400章 心醉神迷第174章 看不透第256章 終南行第311章 二十二殿下第6章 行舟第5章 坊市第163章 憶江南第156章 服了?第394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158章 孝順第118章 什麼來頭?第78章 託付與你第472章 明悟與無奈第130章 規劃前程第297章 躬耕第157章 使詐第5章 坊市第504章 多想第440章 變數第226章 賜與求第143章 嘉獎第429章 又來了第13章 不妥第279章 監考第307章 終成眷屬?第157章 使詐第394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7章 巧遇第126章 恕難從命第334章 意味深長第181章 尋仙第427章 訪友第348章 醞釀第392章 解脫了第493章 子嗣第141章 順手塗鴉第472章 明悟與無奈第487章 兵事對論第299章 書冊第39章 陪酒第521章 得來不費功夫第297章 躬耕第343章 誰傢俬園第234章 迎親了第437章 天使叫韓瑞第376章 名利第275章 差距第345章 熟悉的身影第452章 配合第427章 訪友第511章 期待第451章 武士彠的態度第336章 後果很嚴重第389章 柔弱女子第429章 又來了第181章 尋仙第470章 召見第528章 因果第217章 不速之客第61章 同室操戈第420章 敲定第437章 天使叫韓瑞第454章 見證第336章 後果很嚴重第401章 隨她心意第311章 二十二殿下第172章 山中精靈第298章 憫農第317章 時政紛擾第397章 真是有緣第333章 是我來了第158章 孝順第286章 避風港第264章 表演時間第311章 二十二殿下第430章 不知所云第477章 皇帝的待遇第244章 科舉人情第340章 私園聚會第350章 慘絕人寰第121章 茫然第529章 遊湖遇故第277章 不要參合第455章 臨行前第489章 塵埃落定?第505章 有捉錯,不放過第332章 聞風而動第434章 夜宿第141章 順手塗鴉第448章 指責第292章 第二次第431章 盛名第493章 子嗣第443章 如何是好第413章 博學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