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盛唐之戰

“主公,大軍已經準備妥當,還請主公隨末將前往中軍督戰。”中和二年七月初五一早,盛唐城下廬州軍全軍出動,在城外擺開陣勢,戰鼓隆隆,不斷的號令鑼鼓在通知所有兵將隨着中軍大纛各就各位。廬州軍光是看這陣勢陣型就比對面亂哄哄的壽州軍要好上不少。劉威更是帶着李神福的一衆將領甲冑齊全來到楊行愍面前,拱手行禮。

“嗯,很好。都統但請行令便是。”楊行愍也是戎裝森森,看起來威武不凡,上了戰馬之後跟在他身邊來到中軍。

“神福,你爲前鋒,打頭陣。田覠、安仁義爲左右翼,各部隨中軍號令行事,不得有誤。”劉威頭一次指揮三萬大軍陣戰,他也是心潮澎湃,在各部各就各位之後,右手一揮,中軍戰鼓聲變得更加急促,李神福的本部兵馬開始整齊劃一的前出。

李神福的手下是廬州軍裝備最好的戰隊,各部甲冑齊全,前面還有千餘頂大盾,後面弓弩手在各自將領的帶領下彎弓搭箭,準備妥當。

廬州至少做到了陣型嚴整,而王播那邊的壽州軍卻沒有多少陣型佈置,反而在廬州軍率先發起衝擊之後,伴隨着中軍傳來的戰鼓聲一擁而上,只是在各自將領之下襬成了一個寬大的正面,中間向內彎曲,兩翼前伸的詭異陣型。看得出來,王播也知道比拼陣戰不是劉威的對手,索性將自己手下兵將兇悍的勁頭髮揮到極致,配備在最前面的都是清一色牛高馬大的將士,各個手持重兵器,邊狂奔邊發出雜亂無章的呼和聲。

“劉威,你這是準備讓神福衝殺進去,然後兩翼包抄,中間突破嗎?”楊行愍在李神福和壽州軍接戰之後就看明白劉威的部署了,點點頭笑道:“你倒是將王播的戰法摸得一清二楚。”

“神福勇猛絕倫,自從上次在揚州一戰之後就一直潛心鑽研,他的本部人馬在我廬州軍中的戰力是最強的,又配備了最好的甲冑,伴隨弓弩手作戰,自可能頂住壽州軍的衝擊。”劉威一邊和楊行愍說話一邊不斷揮手,中軍附近的弓箭手也不斷前移,在李神福頂住了對方的第一波衝擊之後,萬箭齊發,利用箭雨不斷爲前軍打通障礙,將王播佈置在最前面的最強戰力快速消耗掉。而李神福最開始的配備也在貼身肉搏當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那無數的大盾牌順利的完成了抵擋壽州軍的衝擊,將對方那兇悍的個人戰力降到了最低。雖然這佈置在最前面的盾牌手在稍後不久就被對方尋到空隙,紛紛擊殺。但是擋住了對方的衝擊之後李神福的戰隊卻已經開始發威,一排排的長槍手長槍突刺,明晃晃的槍尖每一次刺出都掀起了無邊的腥風血雨,猶如一個個刺蝟一般滾滾向前,不斷碾壓對方的陣型。

“中軍各部立即向前。”劉威在中軍見到遠處的壽州軍軍旗號角不斷閃動,顯然是在招呼兩翼兵馬上前合圍李神福,頓時讓中軍最後五千人迅速上前馳援,增加李神福本部的戰力,將這個前軍箭頭的威力發揮到極致。如此一來在隨後兩軍的增援抵達戰場之後,開始圍繞着李神福所部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漩渦,壽州軍在中間力量被李神福壓制之後,兩翼迅速被王播的援軍合攏,三面作戰的李神福雖然高呼酣戰,所到之處幾乎沒有一合之敵,在壽州軍中掀起一場場腥風血雨,但是卻逐漸在三面合圍之後落入下風,雖然劉威的中軍來援讓他手下的兵力始終保持着鼎盛的狀態,但是這種戰場頹勢卻讓他的衝擊力逐漸被抵消。縱然李神福已經能夠看得到中軍坐鎮的王播清晰的身影,但是卻始終衝不破對方佈置的人海圍牆。

“主公,王播手下的最後一支兵馬動了。”劉威見到對方果然在李神福露出頹勢之後按耐不住將自己手下最後一支兵馬派了出來,準備快速圍殺李神福,頓時右手高舉,廬州軍的戰鼓聲開始變得越發急促,密密麻麻的鼓點讓整個戰場上所有的廬州軍將士都明白,此戰的節點已然到來,先頭部隊的李神福更是縱聲高呼,手中長槍縱橫捭闔,一連掃滅數名圍剿自己的地方將領,胯下戰馬前蹄揚起,帶着親衛隊不顧一切的衝了上去,硬生生的依靠着自己的個人強橫的戰力打開了一條通道,帶着身後的戰隊殺了過去。

“升旗,吹號,左右出擊。”劉威將李神福的舉動看得一清二楚,也在對方不顧一切的殺上前去的那一瞬間將左右兩翼早就準備妥當的兩支兵馬壓了上去,從最外圍將壽州軍徹底圍在了其中。

“劉威,你自去指揮,我來擂鼓爲衆將士助威。”楊行愍躍躍欲試,差點忍不住帶着衛隊親自衝上去,在見到劉威的舉動之後,親自搶過一面戰鼓,親自擂鼓。雄渾的鼓聲在整個戰場激盪,徹底蓋住了壽州軍的號角,這一刻劉威不再隱瞞,親自躍馬揚刀帶着衛隊衝上前去,同時號令全軍,全軍突擊。

劉威這個廬州軍的主帥親自上戰場,將廬州軍的士氣瞬間提升了一大截,圍在最中心的李神福本部也得到了一陣接一陣戰鼓聲的激烈,在一位幾乎無敵的主將帶領之下,硬生生的從壽州軍的重重包圍之中殺出來,李神福本人更是血侵甲冑,身受數處創傷。但是他卻不管不顧,帶着衛隊死死地盯着王播的中軍不放,手中長槍猶如蛟龍出水,所到之處人影紛飛。這一刻的李神福找到了自信,在戰場之上恣意飛揚,縱馬馳騁,往來無一合之敵。雖然身受數重包圍,但是卻絲毫擋不住他的腳步,幾乎就在田覠和安仁義率軍上前進行包抄的時候他已經殺透了重圍,一衆人馬直奔王播而去。

“匹夫,你的末日到了。”李神福根本就沒有將王播身邊的護衛放在眼裡,手中長槍幾乎和他的咆哮一樣犀利,只是一瞬間就躍馬而上,馬蹄落下之時直接衝到了王播近前,一個橫掃千軍之下,無數人跌落馬下。王播的護衛雖然是精心挑選的勇戰之士,但是在這位青史留名的名將面前卻根本沒法面對。李神福如入無人之境,僅僅是依靠着自己的親衛數十人之力就直接打開了一條血路,直接衝到王播的大纛之下,逼得王播連退走的機會都沒有,只能硬着頭皮親自上前迎戰。

不過王播和之前陸明等遇到的劉瑾等人手無縛雞之力不一樣,作爲從一介草莽人士爬上來的人,他本身的武力也非常不錯,至少和李神福打起來數招之內根本就不落下風,甚至他身邊的護衛還能夠在他力戰之下紛紛圍住了李神福的親衛,雙方在此廝殺不止。

只是王播雖然暫時擋住了李神福那幾乎無敵的鋒芒,但是此時戰場之上,失去了中軍調度的壽州軍卻徹底混亂起來,田覠和安仁義上前之後將壽州軍反包圍在其中,伴隨着李神福的本部人馬裡應外合,硬生生的將原本雙方人數幾乎相等理應勢均力敵的戰鬥打成了一邊倒。士氣高漲的廬州軍衝殺起來更加一往無前,逐漸的將壽州軍壓得裡外不得勾連,其活動範圍也變得越來越小。

此時李神福本部後面的弓箭手開始發揮出巨大的威力,亂戰之下,無數的冷箭成了戰場之上最大的殺器,無數原本廝殺正激烈的戰鬥開始伴隨着這羣戰場幽靈的加入一邊倒。

盛唐大戰打到如今這個地步,不僅僅劉威勝算已定,就連楊行愍也扔下鼓錘樂得哈哈大笑。只不過此時在盛唐城內,原本負責守城的王成卻在另外一個神秘之人的勸說之下,眼光逐漸變得銳利起來。原本王播擔憂劉威開戰是虛招,趁機偷襲盛唐城纔是實情,而且對於自身的實力很有自信,所以給王成安排的任務就是謹守城池,不要出城迎戰免得給對方可趁之機。但是現如今戰場形勢膠着,勝敗之勢一下子全都握在他的手中的時候,他卻被眼前的這位不知來歷的人給打亂了心緒。

“丈夫來自何處?”王成和自己的表兄王播不一樣,雖然同樣起身草莽,但是在盛唐城內主政之時,卻做的有條有理,而且禮賢下士,和表兄囂張跋扈野蠻好殺的作風完全不同。

“揚州。”簡短的兩個字卻讓王成似乎瞬間下定了決心,原本皺着的眉頭也鬆了下來,只不過隨即就道:“不知貴主家打算如何安置我和手下的這萬餘人馬?”

“在壽州拖住楊行愍一段時日即可,事成之後撤回霍州或者往西進入申州。”神秘人一下子脫去了頭上的衣帽,露出了自己的本來面目,赫然就是吳明,此時露出真面目之後也就不再繞彎子,直接道:“將軍之信念和我軍相同,所以不忍見將軍之前程葬送在這盛唐城下。留着這有用之軀將來也好爲這受苦受難的百姓多做些實事。”很平常的一句話但是卻讓王成露出了一絲笑意,隨即就問道:“貴使有何吩咐?”

“出兵,將圍在重圍之中的壽州軍儘量帶出來,返回壽州,重新佈置防線。”吳明的話剛說完,王成就指着自己的表兄王播道:“那我表兄呢?”

“將軍以爲,你能在李神福的手下將你表兄救出來嗎?”吳明笑道:“我敢擔保,你衝出城的那會,王播比被李神福斬於馬下。”

“可他畢竟是我兄長。”王成氣息有些紊亂,聲音也變得高亢起來,道:“沒有他我只怕還流落江湖,至今還是一個草莽之人。臨陣之際如何能夠見死不救?”

“不是見死不救,而是救之不及。”吳明搖頭道:“李神福此人勇猛絕倫,你表兄和他廝殺到現在已經是強弩之末了,可是你看李神福,有一點氣力衰竭之相嗎?數招之內他必死無疑。與其救他不如救下這些壽州兵馬,至少你還能保全他一家老小,否則的話你二人必然會被騰出手來的廬州軍逐一消滅,到時你們王家還能夠有後嗣留下嗎?”吳明如此誅心之論讓王成陷入了沉默。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將軍你已經沒有時間了,快做決定吧。”吳明看了看下面的戰況之後道:“生與死就在你一念之間。”

“打開城門,全軍隨我出擊。”王成臉上的肌肉猛然抖動了幾下,隨即一聲斷喝,城內早就整裝待命的近萬名盛唐守軍跟着他快速出城,加入戰場。

而果然不出吳明所料,幾乎就在王成率軍出城的那一瞬間,王播力竭之下手上一虛,直接被李神福趁虛而入,一槍橫掃,將王播手中的鬼頭刀直接打飛,跟着一槍貫胸而入,將他挑了起來。

李神福手上使力,連帶着王播的屍體一起衝上前去,硬生生的將插在地上的將旗給拔了起來,扔在地上,雷霆般的聲音響徹全場,“王播已死,壽州軍放下兵器,就地投降,否則殺無赦。”

“李神福休要猖狂,我王成在此,壽州軍的兄弟們,隨我殺出去,殺回壽州,重整旗鼓,爲刺史報仇。”王成一隊人馬風馳電掣一般衝上前去,硬生生的在安仁義的側背打開了一條缺口。王成不顧一切的吼聲,讓那些被打得心驚膽戰走投無路的壽州軍瞬間找到了目標,根本就不在意王播的生死,猶如潮水一般朝着安仁義衝了上來,和王成裡應外合瞬間衝出包圍圈。

“全軍給我殺。”劉威已經到了後軍,原本李神福斬殺王播,正好可以藉着這一戰之威迅速震懾全場,逼迫已經被圍在中間的所有壽州軍全軍投降。但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在此關鍵時刻,原本按照情報顯示應該得到了死守命令,而且和王播本身就不和的王成會出城助戰,而且時機還把握的這麼及時,只是片刻之間,那龐大猶如洪水一般的壽州敗軍就直接衝出了包圍圈。王成親自領兵斷後擋住了上前阻截的安仁義,帶着敗軍徐徐後撤,竟然在短時間內逼得自己攜大勝之勢的廬州主力兵馬無法攻上前去。

“快,全軍突擊,給我追。”劉威此時是徹底的急了,也顧不得去埋怨楊行愍信誓旦旦的情報爲何會出現失誤,也無法去理解一向被王播猜忌的王成爲何出城了。直接下令全軍追擊,數萬大軍銜尾追殺上百里,直接將王成和這些壽州敗兵攆到了壽州府城的邊境才緩緩收兵。

第三百八十八章 接踵而至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兵幽州第三百二十八章 連橫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追蹤楊行愍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世家功過第五十五章 東西合併第八百二十四章 成都困境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成的態度第八百三十章 白馬關前第六十七章 佛宗故事(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牽扯第七百一十一章 牽扯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添油戰術第二百零六章 穿越徐州第六百四十五章 以馬換人第五百零七章 再戰臨武(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圍困襄陽第一百九十章 攻山第四百零五章 收拾人心第三百八十八章 譁變第七百三十九章 執業執照第三章 力挽狂瀾第二百九十六章 渡海第六章 夤夜遇襲(上)第五百三十三章 送女人第五百八十九章 唐皇的謀算第六百四十二章 活捉李嗣源第三十六章 陰謀陽謀(下)第四十八章 水軍出擊(四)第四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決戰(四)第九百五十四章 巷戰第六百零一章 長安亂(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東宮之爭第四百零五章 收拾人心第三百八十八章 接踵而至第四百四十三章 衆叛親離(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金陵歷風雨(六)第一百三十五章 騎兵煙塵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分割戰術第九百三十七章 兵壓徐州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一十二章 勝負逆轉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公審第一百章 破局第四百九十一章 互爭先手第三百五十七章 沖天火光第二百四十六章 橫掃太湖第一千一百章 田家的反應第一千零五章 邊軍之殤(下)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頭破血流(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決戰福州(中)第七百五十四章 任山反擊戰第一百七十章 縱敵而去第八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五百五十五章 道士算命(下)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下,吐不出第四百零五章 收拾人心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戰收心(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一曲單相思第二百七十七章 名臣歸心(下)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頭破血流(上)第四百一十章 劉氏內訌(下)第六十三章 舒州留後第七百五十三章 火海餘生第四百一十五章 下南洋(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兵臨漳水(下)第二十七章 生變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盧壽上門第七百一十章 金帛換和平(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正面交鋒(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道山阻擊戰(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金陵歷風雨(四)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一百七十四章 在這裡轉的彎第二百零一章 機鋒四起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六百八十一章 火攻樊城第六十六章 府城鉅變(下)第一千零三十章 智慧不敵神通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勸進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襲丁公山(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爭奪韶州第七百九十九章 留下命來(上)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謀算比拼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號立制(上)第六百零三章 兩強爭奪第六百零七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九百一十六章 棋局之外的力量第一百七十章 縱敵而去第七百八十五章 放空涪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五百零五章 再戰臨武(上)第一千零七章 動亂第一千零八十章 伏擊(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進軍番禺第八百零二章 打出意圖第二百七十七章 名臣歸心(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軍奪安遠(上)
第三百八十八章 接踵而至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兵幽州第三百二十八章 連橫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追蹤楊行愍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世家功過第五十五章 東西合併第八百二十四章 成都困境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成的態度第八百三十章 白馬關前第六十七章 佛宗故事(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牽扯第七百一十一章 牽扯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添油戰術第二百零六章 穿越徐州第六百四十五章 以馬換人第五百零七章 再戰臨武(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圍困襄陽第一百九十章 攻山第四百零五章 收拾人心第三百八十八章 譁變第七百三十九章 執業執照第三章 力挽狂瀾第二百九十六章 渡海第六章 夤夜遇襲(上)第五百三十三章 送女人第五百八十九章 唐皇的謀算第六百四十二章 活捉李嗣源第三十六章 陰謀陽謀(下)第四十八章 水軍出擊(四)第四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決戰(四)第九百五十四章 巷戰第六百零一章 長安亂(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東宮之爭第四百零五章 收拾人心第三百八十八章 接踵而至第四百四十三章 衆叛親離(上)第二百三十三章 金陵歷風雨(六)第一百三十五章 騎兵煙塵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分割戰術第九百三十七章 兵壓徐州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五百一十二章 勝負逆轉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公審第一百章 破局第四百九十一章 互爭先手第三百五十七章 沖天火光第二百四十六章 橫掃太湖第一千一百章 田家的反應第一千零五章 邊軍之殤(下)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頭破血流(上)第二百八十八章 決戰福州(中)第七百五十四章 任山反擊戰第一百七十章 縱敵而去第八百零六章 萬馬奔騰第五百五十五章 道士算命(下)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下,吐不出第四百零五章 收拾人心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戰收心(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一曲單相思第二百七十七章 名臣歸心(下)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頭破血流(上)第四百一十章 劉氏內訌(下)第六十三章 舒州留後第七百五十三章 火海餘生第四百一十五章 下南洋(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兵臨漳水(下)第二十七章 生變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盧壽上門第七百一十章 金帛換和平(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正面交鋒(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道山阻擊戰(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金陵歷風雨(四)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一百七十四章 在這裡轉的彎第二百零一章 機鋒四起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六百八十一章 火攻樊城第六十六章 府城鉅變(下)第一千零三十章 智慧不敵神通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勸進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襲丁公山(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爭奪韶州第七百九十九章 留下命來(上)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謀算比拼第四百三十一章 建號立制(上)第六百零三章 兩強爭奪第六百零七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九百一十六章 棋局之外的力量第一百七十章 縱敵而去第七百八十五章 放空涪城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五百零五章 再戰臨武(上)第一千零七章 動亂第一千零八十章 伏擊(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進軍番禺第八百零二章 打出意圖第二百七十七章 名臣歸心(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軍奪安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