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一戰定蘄黃

“十七都的速度怎麼這麼快?”陸明正在中軍指揮各部逼迫劉瑾出逃,從而將對方的隊形擊潰。結果很快就察覺到了異樣,淮南軍的號角居然在戰場之外出現了,而且劉瑾的亂兵也不斷的開始往回退,似乎前面碰到了阻礙一般。

“讓陸盛率領本部,給我殺上去,斬了劉瑾。”陸明眼珠子一轉迅速改變部署,讓人上前去找陸盛傳令的同時,傳訊李天成放棄攔截安州和申州兵馬,和陸盛合兵一處,先斬殺劉瑾,斷絕聯軍的中軍希望。如此一來雖然陸明和何兵沒有來得及溝通,但是卻不約而同的將目標放在了劉瑾和他的中軍上面,三個都近兩萬人在在戰場之上逐漸形成了兩個爭鋒相對的箭頭,朝着劉瑾的將旗步步推進。

亂戰之中淮南軍的小隊戰法逐漸發揮出了自己超越尋常的威力,三人一組不斷上前,長槍手和刀盾手攻防兼備,弓箭手則在戰場之上就近尋找組合,一支支冷箭不斷的爲前方的廝殺提供遠程支援,爲無數的攻擊戰隊開闢道路清除障礙。如此層層推進之下,猶如鈍刀子割肉一般,一點一點的將劉瑾身邊的兵馬全部擊殺。再加上陸盛和李天成兩部的精銳匯合之後,其攻擊的勢頭在數量龐大的兵馬馳援之下銳不可當,劉瑾的沔州兵馬根本就沒有一合之敵。漸漸地不論是何兵還是李天成和陸盛都靠近了劉瑾的中軍,將他最後的屏障都納入到自己的攻擊範圍之內,李天成更是親自持弓,箭飛如雨,將劉瑾身邊的將領逐個點殺,讓其中軍變得更加混亂不堪。

劉瑾是沔州刺史,本身就是文官出身,他自己根本不懂得戰場指揮之道,在身邊的將領被李天成射殺之後,他就徹底失去了軍隊的控制權,被何兵和李天成、陸盛三人合圍之後,龐大的兵力被逐漸的隔離出來,亂哄哄的朝着上來馳援的安州和申州的兵馬衝了上去,雙方亂成一團,其原本的戰力本就十成當中去了七成,此時這最後三成也徹底喪失,亂軍四散而逃,在黃岡城外被淮南軍三軍合力徹底擊潰。

陸盛此時和李天成算是卯上了勁,兩人帶個各自的親衛不顧一切的衝上前去,和劉瑾手上最後的親衛展開最後的廝殺。陸盛手中長槍掄起,一股股兇悍的勁風迅速掃蕩出一條道路,幾招之下迅速打開局面,將劉瑾身邊的親衛擊殺數人之後,長槍一指,直接朝着已經不斷後退的劉瑾刺了過去。卻不料忽然之間一道急促的風聲響起,一道烏黑的羽箭後發先至,直接扎到了劉瑾的脖子上,讓其胖碩的身軀轟然倒地。

“天成,你這是什麼意思?”陸盛回頭惡狠狠的盯着李天成,卻被對方根本無視,帶着自己的親衛開始不斷吹出號角,指揮自己的第二十一都開始反身朝着申州軍衝了上去。逼得陸盛也只能嚥下這口惡氣,長槍一挑,直接將劉瑾的屍身挑了起來,跟着怒吼道:“沔州軍聽着,劉瑾已死,速速放下兵器,負隅頑抗者殺無赦。”他是一腳上前直接將連滾帶爬扛着劉瑾將旗的護旗兵直接踢翻在地。

劉瑾的屍身和將旗一倒,再加上越來越多的淮南軍一邊廝殺一邊跟着陸盛縱聲高呼,被殺得猶如無頭蒼蠅一般亂轉的沔州軍開始成羣成羣的被淮南軍逼得放下兵器蹲在一邊舉手投降。等到何兵衝上來的時候,甚至陸盛身邊的戰鬥都已經停了下來。

“我去,陸盛你可不地道,這麼快就將劉瑾給宰了?”何兵一句話讓陸盛臉色更黑了,直接沒好氣的道:“你還不趕緊上去,小心第二十一都再將安州和申州那兩個混賬給宰了,你可就什麼都撈不到了。”

他這一句話讓何兵如夢方醒,急忙衝了過去,第十七都加入之後安州和申州兩軍本來就兵少,此時在沔州軍大量舉手投降之後變得更加勢單力孤,被何兵和李天成聯手一南一北合圍在其中,很快包圍圈就開始越來越小。

“放下兵器,饒爾等一命,在負隅頑抗,就是步劉瑾後塵,身首異處。”陸明帶着自己的親衛上前,派人朝着包圍圈裡齊聲高呼。在此山窮水盡之時,這道命令幾乎是讓所有的申州和安州軍將士喜出望外,逃出生天,頓時慌不跌的扔下手中的兵器,迫不及待的舉手跟着淮南軍一隊隊走出來。那幾個核心的地方軍將領甚至連安州和申州刺史都沒放過,直接抓了過來。

“安州刺史耿繼忠?申州刺史黃章?”陸明看着被押上來的兩州刺史,冷笑道:“你們好大的膽子,居然膽敢起兵對抗淮南觀察使的訓令。將這兩個逆臣綁了押送揚州,交給主公處置。各部立即將俘虜押到黃岡城內,等到後勤隊到來之後移交給他們。”陸明讓陸盛帶兵處置俘虜,打掃戰場,然後帶着李天成和何兵邊走邊道:“黃州如今快要平定了,何兵,既然是你打下的黃陂城,那麼吳忠澤就交給你追擊了。第三都和第二十一都立即進入沔州、安州和申州,將淮南道西面屏障徹底握在手中。”

“陸將軍,您是主將,還是坐鎮黃州和蘄州吧,其他三州主力兵馬已經被拿下,只需要一營前往即可完成控制州府。”何兵笑道:“再說黃州乃是將軍老家,率軍回鄉哪能不回家一趟?”

“你這臭小子什麼時候也學會阿諛奉承了?”陸明看着這傢伙的樣子忍不住啞然失笑,隨即搖頭道:“十三司已經接到北方的緊急通報,揚州主公也有軍令傳來,着我等儘快平定岐黃,然後舉兵前往申州佈防,一方面防止壽州盛唐大戰之後楊行愍趁隙打申州的主意,同時也是防備北方蔡州等地的秦宗權的窺視。”

陸明的話讓何兵點了點頭,他對於大的戰略佈局沒有多少概念,但是也不是癡傻之人,陸明的話他自然明白其中的含義,所以跟着道:“既然如此,那就由我掃平黃州的餘孽,天成率軍從安州南下一路南進將沔州收入囊中,也免得被南邊的鐘傳覬覦。如此待我收復黃州之後率兵北上和將軍在申州回師,必能阻秦宗權南下。”

“如今申州境況不容樂觀,北面秦宗權投靠黃巢之後,對申州是虎視眈眈。而現如今楊行愍在王播在盛唐城下也不知何時分出勝負。然則楊行愍此行是傾巢而出,王播一介匹夫誓難抵擋。壽州被拿下之後,西面就是西面光州就是他下一步要進軍的所在,我們絕對不能晚了,必須在向衝指揮使到達之前,守住申州屏障。”陸明作爲蘄黃等地的淮南軍主將,自然知道揚州大本營對於此地的一些軍事安排,所以在安排完軍務,三人分散之後立即找來陳武,讓他安排人將此戰經過迅速傳回揚州,同時讓舒州的向衝做好準備,擇日前來換防。他的性格不適合這種綿密的防守部署,再加上第一都向來是跟着向沖走的,在陸翊的最新部署之中,蘄黃等地的淮南軍各部會重新組建第一衛,向衝接任陸翊的統軍大將軍之職。他則帶着第三都坐鎮舒州,和陳瑜籌建組建第四衛。

陸明這一下算是在安排戰後各軍的部署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黃岡城外的這一戰徹底打掉了蘄黃等地的反抗勢力。在隨後吳忠澤也被拿獲之後,整個黃州徹底陷入羣龍無首之地。在杜荀鶴從揚州抽調過來主政之後,黃州和蘄州一樣開始逐步平穩下來。

而第三都跟着陸明北上的時候,李天成也進入安州地區。安州雖然地方軍的兵力弱,但是其地盤卻絲毫不遜色黃州,比起申州和沔州加起來的地域都要大。所以第二十一都甚至在陸明已經進入申州接管了申州和信州之後,他還未來得及南下沔州。最後還是何兵派出部分兵馬和水師一起搶在鍾傳動手之前進入沔州,拿下了漢陽等地,將鍾傳堵在了沔州南邊。

而在隨後何兵接到了鍾傳出兵的消息之後,顧不得和陸明匯合,第十七都和盛宏曄的水師大舉南下,直逼江州地界,當着敵我雙方無數兵馬的面斥責鎮南軍趁虛而入侵犯淮南地界,大軍殺氣騰騰,和拿下了沔州那邊的鎮南軍差點真刀真槍的廝殺起來。如此不顧一切的做法讓鍾傳大感頭疼的同時也逼迫對方不得不將前出的觸角又縮了回去。

何兵雖然沒有按時北上和第三都匯合,但是向衝卻帶着第一都和龍劍鋒的第十一都過來了,在持續的後援兵馬抵達之後,蘄黃等地的淮南軍兵力大增,五個都三萬多兵馬不僅僅讓本地的各大豪族不敢有任何異動,也讓鍾傳和趙德樞暗自慶幸不已。

向衝的第一都沒有在蘄黃腹地停留,只是留下了龍劍鋒坐鎮黃州,第一都和他本人迅速北上和第三都換防,接過了防禦申州的重任。而陸明則火速返回舒州修整,同時將舒州和霍州的防務接了過來。短短十幾日之間,淮南軍就將兩地的主將更換過來,一時之間讓任何人都沒反應過來這其中的含義。但是不論是前方的向沖和陸明還是揚州大本營的薛洋和袁襲、陸翊等人都已經做好了準備,這一番調整之後,淮南軍已經做好了所有的準備。

中和二年七月初一,第三衛高濟所部越過滁州東北邊界,進入楚州地界。同時薛洋也在揚州下達了討伐畢師鐸的命令,宣佈起七大罪狀,擾亂地方、禍亂楚州、背棄百姓,着令淮南軍第三衛統兵大將軍高濟征伐之,同時着令楚州刺史賴同輝配合淮南軍行事。

淮南軍的這一番動作和舉動讓外界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也讓身在壽州盛唐城下的楊行愍感到了一股難以言明的寒意。和其他人不同,他是深切感受到了薛洋此舉的用意,在申州被向衝接管之後,這位擅長防守,性情沉穩的心腹大將足以阻擋住任何敵人,同時也斷了自己進軍光州之後的西進之路。而高濟率軍出楚州也同時威脅自己之後在濠州的步伐。一舉一動不僅僅讓淮南軍的地盤大增,而且提前一步將自己算的死死的,逼迫自己只能不斷北上,從而和廬州這個統治中心越來越遠,一旦到時候自己遭受道攻擊,必然會讓原本就脆弱的後勤運輸徹底崩潰。

“你們都說說,我軍下一步該如何行動?”楊行愍陰沉着臉,甚至連即將就要開始的大戰都沒心思管了,獨自沉吟半晌之後擡頭問道。

“末將以爲還是先拿下盛唐和壽州,將我廬州軍之根本搬到壽州,然後伺機北上,以參加勤王的名義打敗秦宗權,奪佔蔡州。”劉威的話得到了李神福的贊同,但是卻讓楊行愍的臉色變得更加難看。如果真的如劉威所言,那自己豈不是被薛洋逼得步步後退?這對方進一步自己就要退一步,到時候能夠退到哪去?

“你們安心去打好這一仗吧。傳令回廬州,讓軍師啓程來盛唐,想來軍師已經有了對策了。”楊行愍揮手打發了劉威等人之後,有些頭疼的看了看東南,苦笑道:“難不成真的不如他?昔日的一位軍中文書,沒想到如今居然能夠縱橫捭闔,將我逼到了如此地步?”

而幾乎在同一時間,遠在揚州的袁襲卻在薛洋麪前微微一笑道:“向傑彙報,楊行愍在盛唐已經準備妥當,只怕此時已經開始拉開架勢了。”

“盛唐一戰,不論成敗,我軍的北境方略都已經部署妥當。軍師,讓陸翊下令,從速組建第四衛吧,以陸明爲主將,陳瑜爲副將,將黃傑的第五都和騎兵都都放進去。”薛洋微微一笑,臉上風輕雲淡,絲毫看不出異樣。

第六百二十五章 說降李環第四百四十五章 衆叛親離(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摧枯拉朽(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江州之戰(上)第九百一十二章 角力長安(下)第二百零五章 宋城之變(下)第七百七十七章 震驚第八百九十九章 檀州阻擊戰第四百三十九章 爭奪韶州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女爭鋒第一百一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九百九十一章 半途而廢第五百一十八章 連鎖反應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中取栗(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決戰(四)第二百七十四章 封賞拉攏(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援軍齊至第四百五十章 摧枯拉朽(上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野心與實力第三百五十七章 沖天火光第六十六章 府城鉅變(下)第八百八十章 不動如山第七百八十一章 涪州之戰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下,吐不出第九百二十六章 向死而生(上)第一千零三章 邊軍之殤(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號立制(中)第一百九十章 攻山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樂海戰第七百四十五章 標準第四百六十章 捆綁煽動(上)第九百一十一章 角力長安(上)第六百九十三章 關門(下)第九百三十四章 四路奔襲(下)第八百三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八百六十八章 一朝名喪盡(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軒然大波第九百六十七章 添油戰術第五百四十章 三軍圍豫章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海運和漕運第一千零四十章 大三路戰法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鐵之爭第五百零五章 再戰臨武(上)第七百七十章 萬州攻堅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反間計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襲第九百二十三章 惡行傳天下(上)第九百六十七章 添油戰術第九百四十八章 震動天下第七百六十七章 山河戰圖第八十四章 兩路援軍第八百四十一章 全軍衝鋒第五百四十七章 晉汾大戰(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風月第一百四十七章 翻盤的代價第六十九章 改組第九十三章 成敗得失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作戰(上)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攻心戰術第七百四十章 分科取士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六百四十章 淅水之戰第八百五十四章 決堤洪水第九百九十五章 算漏了第七百九十四章 興元府之變第六百二十六章 魯陽關對峙第九百六十六章 偷襲眉縣(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帝都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唐皇現身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婚(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版改土歸流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疑兵之計第四百一十六章 兵進湞陽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克用南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鄧州分兵第九百九十四章 進退不得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八百五十六章 馬不停蹄第一百六十章 兩敗俱傷第四十八章 水軍出擊(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虛則實之第五百零三章 桂陽風雲第九百六十五章 偷襲眉縣(中)第二十七章 生變第七百一十二章 成王世子(上)第六百一十七章 攻佔隋唐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版改土歸流第七百八十一章 涪州之戰第四章 舒州疑雲第一百六十章 兩敗俱傷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圍困東都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行愍的動作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份聖旨第九百一十三章 騎戰無雙第五百五十一章 影響第三百零四章 震懾第四百六十九章 內鄉大戰(中)
第六百二十五章 說降李環第四百四十五章 衆叛親離(下)第四百五十一章 摧枯拉朽(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江州之戰(上)第九百一十二章 角力長安(下)第二百零五章 宋城之變(下)第七百七十七章 震驚第八百九十九章 檀州阻擊戰第四百三十九章 爭奪韶州第二百二十五章 四女爭鋒第一百一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九百九十一章 半途而廢第五百一十八章 連鎖反應第三百三十二章 火中取栗(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決戰(四)第二百七十四章 封賞拉攏(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援軍齊至第四百五十章 摧枯拉朽(上 )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野心與實力第三百五十七章 沖天火光第六十六章 府城鉅變(下)第八百八十章 不動如山第七百八十一章 涪州之戰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下,吐不出第九百二十六章 向死而生(上)第一千零三章 邊軍之殤(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號立制(中)第一百九十章 攻山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樂海戰第七百四十五章 標準第四百六十章 捆綁煽動(上)第九百一十一章 角力長安(上)第六百九十三章 關門(下)第九百三十四章 四路奔襲(下)第八百三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八百六十八章 一朝名喪盡(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軒然大波第九百六十七章 添油戰術第五百四十章 三軍圍豫章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海運和漕運第一千零四十章 大三路戰法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鐵之爭第五百零五章 再戰臨武(上)第七百七十章 萬州攻堅戰第五百五十二章 反間計第八百一十九章 偷襲第九百二十三章 惡行傳天下(上)第九百六十七章 添油戰術第九百四十八章 震動天下第七百六十七章 山河戰圖第八十四章 兩路援軍第八百四十一章 全軍衝鋒第五百四十七章 晉汾大戰(上)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風月第一百四十七章 翻盤的代價第六十九章 改組第九十三章 成敗得失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作戰(上)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攻心戰術第七百四十章 分科取士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六百四十章 淅水之戰第八百五十四章 決堤洪水第九百九十五章 算漏了第七百九十四章 興元府之變第六百二十六章 魯陽關對峙第九百六十六章 偷襲眉縣(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帝都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唐皇現身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婚(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版改土歸流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疑兵之計第四百一十六章 兵進湞陽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克用南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鄧州分兵第九百九十四章 進退不得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八百五十六章 馬不停蹄第一百六十章 兩敗俱傷第四十八章 水軍出擊(四)第一百四十五章 虛則實之第五百零三章 桂陽風雲第九百六十五章 偷襲眉縣(中)第二十七章 生變第七百一十二章 成王世子(上)第六百一十七章 攻佔隋唐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版改土歸流第七百八十一章 涪州之戰第四章 舒州疑雲第一百六十章 兩敗俱傷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圍困東都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行愍的動作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份聖旨第九百一十三章 騎戰無雙第五百五十一章 影響第三百零四章 震懾第四百六十九章 內鄉大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