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七章 兵壓徐州

“主公,莫不如讓末將也跟上去當前鋒如何?”整個天策軍全線投入戰時之後,薛洋不僅僅需要處置身邊大軍的軍務,而且後方送過來的源源不斷的情報也需要他和袁襲等人加班加點處置,所以當安敬思來到他跟前的時候,他甚至於忙的連頭都沒顧得上擡,直到對方開口才若有所思的掃了一眼。

“你想去會會王彥章?”微微沉吟之後,薛洋想了起來,轉而笑道:“王彥章如今正好鎮守徐州西大門丁公山,可以給你機會會一會他,不過不是現在。你的任務是必須立即搶佔任山和七裡橋,確保陳瑜所部不受徐州本城的宣武軍的威脅,明白嗎?”

“主公你讓他去任山,這一定會打亂葛從周的部署的。”袁襲擡頭看了一眼興沖沖離開的安敬思,轉而笑道:“任山和七裡橋在徐州和丁公山中間,一旦出現敵情,那麼葛從週一定會增援此地,結果和安敬思撞到一起,只怕這陳瑜雖然搶到了前鋒的位置,但是第一戰八成還是會在任山打起來。”

“所以我讓黃傑跟着他。”薛洋放下手中的最後一份十三司送來的關於水師船隊打算在二月底北上的奏報,轉而笑道:“陌刀軍在如今也是時候出現在戰場上了,只要打出了彩,那麼就由不得葛從周不會變更部署。”

在安敬思和黃傑往北之後,實際上薛洋的中軍就變成了楊功的第七衛和畢師鐸等新晉將領組成的新編第十一衛,不過第十一衛沒有授旗,所以本質上只是個補充大隊,雖然讓畢師鐸節制,但是按照天策軍形成的傳統,第十一衛要想真正的獨立旗號,還必須要等到戰後。

所以三衛大軍前出,等於是十幾萬大軍一下子提前撲了上去,迅速讓徐州方面的宣武軍感受到了一股如山一樣的壓力。

只不過此時伴隨着沈勇隨軍行動,十三司在徐州特別是大軍行進周圍的戰場遮斷能力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葛從周前前後後派遣了十幾撥斥候聯合鄭璠手下的暗探,卻始終沒打探出天策軍的具體目標,甚至於統兵將領的消息都沒有得到。

這樣詭異的情況之下,當丁公山那邊王彥章送消息到徐州本城彙報說自己前方出現天策軍大軍的時候,葛從周才意識到,這場大戰已經從西南方向展開了。

如薛洋所料,在增援兵馬前出之後,任山方向迅速出現了安敬思的旗號,而且一出手就直接堵住了任山和七裡橋,將丁公山和徐州之間的直線聯絡徹底切斷。

之前在剿滅黃巢班師回來的時候,薛洋等人就曾經在徐州遭遇過四路大軍的圍攻,那個時候還讓陳瀟瀟跟着受傷,所以天策軍上下對於徐州是毫不陌生,尤其是參與過當年大戰的陳瑜等人更是記憶深刻。

此時兩地同時出現天策軍的大軍之後,薛洋的中軍也在這個時候迅速趕了上來,十萬大軍虎視眈眈,直奔徐州本城而來,和陳瑜安敬思等人形成了一個東西向的一字長蛇陣。

三地同時出現敵情,而且在基本的消息送到葛從周手中之後,後者迅速推演出了薛洋的打算,徐州城外的大軍雖然是他親自率領,但是這條長蛇陣的關鍵卻是在任山和七裡橋上,只有這一處纔是關鍵,而且不僅僅是天策軍的關鍵,也是他宣武軍的關鍵。

薛洋幾乎是針對葛從周的部署擺出了一個一模一樣的長蛇陣,雖然沒有像對方那樣依託當地有利的地形優勢,提前建起了一連串的堡壘和防禦工事,但是針鋒相對之下,實際上雙方任何一個在七裡橋方向出現變故,那麼都會徹底影響整個徐州戰場的局勢。

葛從周在判明這一點之後,直接讓林言率部增援任山,並且在這裡將宣武軍的兵力增加到了史無前例的十萬人的規模,幾乎是一個地方直接佔據了整個南線宣武軍的一半以上。

這樣,在地圖上看,任山和七裡橋戰場,宣武軍形成了一個龐大的臃腫地帶,而且伴隨着時間的推移,這裡的人手還在持續不斷增加,他是鐵了心要在這裡集中最大限度的優勢兵力,將天策軍一分爲二,從而各個擊破。

葛從周的消息來源雖然被壓制到了極限,知道的情況很少,但是這不妨礙他的這種部署對於天策軍的危險。從大的戰略層面上看,增兵七裡橋和任山戰場,是絕對正確的,這裡就是一字長蛇的七寸所在,只不過這是攻守雙方的七寸,誰打贏了,誰就能夠徹底佔據優勢,而且還能瞬間將對方的陣型切斷。

“這個葛從周果然有點門道啊,丁公山和他坐鎮的徐州本城的兵力加起來都沒有任山那邊多,現如今他還在增兵。”不過此時葛從周猜到了薛洋的用意,反過來已經兵進徐州城外的天策軍這邊也一樣如此。在袁襲將沈勇送過來的一份最新線報遞給薛洋之後笑道:“這個是蕭縣那邊傳來的消息,朱全忠打算親自南下,抽調了河東和汴梁等地幾乎所有的宣武軍大軍,合兵二十萬南下,準備依據掃平我東線大軍。”

“二十萬,加上這葛從周手中的二十萬,那就是四十萬大軍,他哪來這麼多人馬?”這前前後後加起來的數字嚇了楊功一大跳,急忙朝着沈勇道:“你小子不會是手下人數錯了吧?還是朱全忠在誇大其詞?”

“四十萬只多不少好吧!”沈勇瞪了一眼對方沒好氣道:“這是吳明送來的最新線報,朱全忠把張全義調到了汴梁坐鎮,自己帶着敬翔和謝瞳同時南下,二十萬很稀奇嗎?他抽空了整個後方好吧?”

“人海戰術!”薛洋深吸一口氣之後點了點頭,四十萬人,算上徐州的話,朱全忠還真的能拉起這麼多人馬,徐州一地歷來富庶,不輸于山東多少,人口廣多,葛從周的部下幾乎都是徐州兵,加上河東道,四十萬大軍還真得沒有多少水分。

“告訴安敬思,儘快拿下七裡橋,大軍往回打,包圍任山,我們在任山提前出手。”一瞬間的功夫,薛洋快速做出決斷,轉而道:“第七衛立即做好準備,一旦七裡橋打起來的話,準備炮擊徐州,拖住葛從周的視線,做好掩護。”

第五百九十七章 弄巧成拙(下)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氣數已盡第二百五十九章 煙燻烏墩寨第五百零九章 金帛換和平(上)第七十二章 雷澤水戰(上)第二十二章 破局第七百八十章 新式兵器第九百零五章 白骨築京觀第九百一十四章 敲詐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戰序幕第五十六章 最後的府兵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壓第三百一十二章 分裂神策軍第六百九十八章 末路(下)第一百零二章 兵進蘄州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六十四章 鏖戰獨松嶺(上)第九百八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五百五十章 破城第五百九十九章 長安亂(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成汭投誠第五百零四章 疑兵之計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吞併(下)第三百章 陳家有女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王建下西川(上)第八百零七章 步騎混戰第六百九十一章 兵進上庸第九百一十五章 統一調度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追蹤楊行愍第八百三十七章 睥睨天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逃逸第八十三章 高駢回軍第七百二十二章 自絕於天下(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福州事第九百一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四百四十章 爭辯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圍困東都第六百零二章 趁火打劫第八百九十章 見面(上)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坐觀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謀算比拼第五百一十四章 翻盤(上)第七百一十四章 挑明瞭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第五百四十九章 臨陣投誠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決戰(下)第二百零六章 穿越徐州第五百二十一章 堵截混亂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國無二日第二百四十五章 江州水戰(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合縱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公審第七百零四章 求和(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陵風雲(下)第九百零五章 白骨築京觀第二百四十一章 鉅額財富第九百一十九章 石門關之戰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前後夾擊(下)第一千零九章 胡騎南下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揚沙法第四百七十二章 南轅北轍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陵風雲(中)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下,吐不出第一百二十六章 財富迴流第二百零四章 宋城之變(中)第八十三章 高駢回軍第四百一十五章 下南洋(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是非功過第二十九章 新舊交替第四十九章 水軍出擊(五)第九百五十九章 攻城打援(下)第八百七十八章 盧新月的心思第八百二十三章 雲臺山之戰(下)第七百八十九章 涪城之戰第三百零四章 震懾第一百七十章 縱敵而去第九百七十六章 千軍萬馬闖渭南第五百五十三章 爭執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九百三十三章 四路奔襲(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樂海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第九百八十章 偷襲長安(上)第四百八十四章 算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朱全忠的謀算(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八十五章 圍城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第三百八十七章 反擊第二百七十八章 關中戰亂第六百九十一章 兵進上庸第九百二十一章 棣州之戰第七十四章 高駢來信第三百五十九章 援軍齊至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前後夾擊(下)第一千零五十章 因果循環第八百三十八章 恩怨兩清(上)
第五百九十七章 弄巧成拙(下)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氣數已盡第二百五十九章 煙燻烏墩寨第五百零九章 金帛換和平(上)第七十二章 雷澤水戰(上)第二十二章 破局第七百八十章 新式兵器第九百零五章 白骨築京觀第九百一十四章 敲詐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戰序幕第五十六章 最後的府兵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壓第三百一十二章 分裂神策軍第六百九十八章 末路(下)第一百零二章 兵進蘄州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二百六十四章 鏖戰獨松嶺(上)第九百八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五百五十章 破城第五百九十九章 長安亂(上)第六百二十三章 成汭投誠第五百零四章 疑兵之計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吞併(下)第三百章 陳家有女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王建下西川(上)第八百零七章 步騎混戰第六百九十一章 兵進上庸第九百一十五章 統一調度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追蹤楊行愍第八百三十七章 睥睨天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逃逸第八十三章 高駢回軍第七百二十二章 自絕於天下(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福州事第九百一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四百四十章 爭辯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圍困東都第六百零二章 趁火打劫第八百九十章 見面(上)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坐觀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謀算比拼第五百一十四章 翻盤(上)第七百一十四章 挑明瞭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第五百四十九章 臨陣投誠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決戰(下)第二百零六章 穿越徐州第五百二十一章 堵截混亂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上)第二百七十一章 國無二日第二百四十五章 江州水戰(下)第三百二十七章 合縱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公審第七百零四章 求和(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陵風雲(下)第九百零五章 白骨築京觀第二百四十一章 鉅額財富第九百一十九章 石門關之戰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前後夾擊(下)第一千零九章 胡騎南下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揚沙法第四百七十二章 南轅北轍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陵風雲(中)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下,吐不出第一百二十六章 財富迴流第二百零四章 宋城之變(中)第八十三章 高駢回軍第四百一十五章 下南洋(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是非功過第二十九章 新舊交替第四十九章 水軍出擊(五)第九百五十九章 攻城打援(下)第八百七十八章 盧新月的心思第八百二十三章 雲臺山之戰(下)第七百八十九章 涪城之戰第三百零四章 震懾第一百七十章 縱敵而去第九百七十六章 千軍萬馬闖渭南第五百五十三章 爭執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九百三十三章 四路奔襲(上)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樂海戰第三百六十六章 最後的葬禮第九百八十章 偷襲長安(上)第四百八十四章 算計第一百九十八章 朱全忠的謀算(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八十五章 圍城之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第三百八十七章 反擊第二百七十八章 關中戰亂第六百九十一章 兵進上庸第九百二十一章 棣州之戰第七十四章 高駢來信第三百五十九章 援軍齊至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前後夾擊(下)第一千零五十章 因果循環第八百三十八章 恩怨兩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