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名臣歸心(下)

“下官有一個疑惑,還請王爺能夠解答。”王徽和常俊對視一眼之後,開口道:“王爺在淮南和江東大舉革新弊政,扶濟蒼生,一舉一動,身體力行,我等佩服,也甚爲欣喜,南境百姓能得王爺之眷顧,乃是蒼天之幸。然則王爺以刀兵開道,橫掃江東,下一步打算何爲?”

“自然是掃平南境,規復江南。”薛洋不假思索道:“我知曉京兆尹的心思,你想問的是將來,對嗎?”

“王爺心思機敏,爲人坦蕩,下官汗顏。”王徽拱手,隨即肅然道:“然則下官二人身爲唐皇臣子,卻不得不直言相問,請王爺見諒。不知王爺是否志在天下?”

“京兆尹果然快人快語,也罷,那今日索性我也竹筒倒豆子。”薛洋笑道:“如今天下戰亂紛紛百年,唐皇雖然名義上是天下共主,然則各地藩鎮各行其是,由來已久。自天寶年間安史之亂開始,藩鎮格局類比朝廷宦官專權,其危害不可謂不大。但究其緣由,卻是禍根早已埋下。當初大唐對外征戰,萬國來朝,四海賓服。爲了這打下來的廣袤浩土,只能以各地節度使代掌軍政錢糧,從軍隊轉入地方,進而控制各地財稅,爲如今這個局面埋下禍根。安祿山史思明之亂,也是因爲他們掌握了河北三鎮錢糧兵馬,可自行募兵,可自行任命官吏執掌民生。”

“而如今,這天下節度使,更是爲甚,以我淮南爲例。”薛洋說到這裡微微嘆了口氣,卻毫不諱言道:“一個節度使就可以隨意扣押朝廷稅賦,對內自行徵辟官員,任命文官理政,而朝中大臣乃至於唐皇本人卻覺得理所應當,剋扣稅賦也還要派人討要。這本身就不正常。所以淮南新政與其說是恢復民生,還不如說是直接各地軍政大員的權力,是軍政分離,軍不涉政,政不掌兵,文物制衡,發展工商,以此來重新梳理官員權力構架。”

薛洋說起這些讓王徽和常俊兩人連連點頭,對於直接拿自己的淮南道爲例,很顯然是對自己二人沒有芥蒂之心,說話坦誠,也自然贏得了兩人的好感,倒是旁邊楊若蘭聽着對方侃侃而談,一言一語都切中要害,美目之中頓時泛起一絲異彩。

“諸位也知曉,天寶年間距離如今已經過去百年,天下各地積弊沉重,若不已刀兵開道,那些掌權自立的藩鎮大員,焉能願意交出手中權力?”薛洋嘆息一聲之後道:“此前杜少使來傳詔說唐皇給我封了個王,世襲罔替。然則天下藩鎮又有哪一個不是世襲罔替,父死子承?除非是被人謀奪了權力地位。所以王爵對於各藩鎮而言,不過是多了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繼續欺壓百姓,繼續爲禍地方而已。唐皇和帝都的襄王不清楚這一點,以爲靠着爵位就能拉攏這些人,卻不料,此舉必會徹底將我大唐天下拖入萬丈深淵之中,從此萬劫不復啊。”

“王爺是否過於悲觀了?”常俊在旁邊試探着道:“以王爺之能,淮南軍之善戰,掃平南境之後,可以從容北上中原,到時候犁庭掃穴,必然可以重整山河,重頭再來。”

“掃平天下容易,收拾人心難。”薛洋苦笑道:“連我自己尚且還是個割據一方的藩鎮頭子,如何能夠教化人心?更何況,兩位想問的,將來我這個南平王和唐皇如何處置關係還沒有着落。”

薛洋說到這裡,王徽和常俊一起看着對方,此前對方說了這麼多,其實都是在點評天下大勢,或者說的是淮南軍的主張,對於王徽剛剛問道的最核心的問題卻一直沒有正面回答,原本王徽以爲薛洋是不願意,但是此時聽到對方主動提起,頓時眼前一震,當即道:“王爺可曾想好?”

“兩位覺得,李唐天下若是沒有我淮南軍崛起,還可支撐幾年?”薛洋點了點頭之後反問對方道。

“這!”這一下王徽和常俊不知道該如何去評說了,誠如他們所言,自己爲唐皇臣子,說這些話已經屬於大逆不道了,此時更要說社稷延續之大事,讓二人不知從何說起,在薛洋自己毫不諱言之時,王徽二人也不想說些冠冕堂皇的話去搪塞對方。

“兩位不便說,那隻好我來說了。”薛洋啞然失笑,隨即道:“前有安史之亂,後有黃巢起兵,兩次劫難,禍及大唐根本。帝都長安,唐皇政令不出都城,天下各地也在消耗元氣,各藩鎮在剿滅黃巢之亂後,必會相互傾軋,互相征伐。就如同這莫愁湖中的情形一樣,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到最後必然是戰國年間一般,其中一個藩鎮如西秦強勢崛起,取代大周八百年天下。就算是我不在,那中原的朱全忠,河東的李克用兩部,士氣蓬勃,手下文臣武將興旺不絕,而且距離帝都長安近在咫尺,若是他們掌控中原和燕趙之地,區區殘破之關中能夠擋得住這兩大強敵嗎?”

“如我所見,未來之天下,除我淮南之外,此二人必會成爲角逐天下的勝負手。”薛洋微微一笑,隨即繼續道:“大唐兩百年國祚,終究是日薄西山,要轉移了。然則我等身爲唐皇臣子,自當爲國事盡心盡力。若是唐皇可輔,自當盡心盡力,輔之。若是不能,這天下苦難百年,也是該重新開始了。兩位皆是才學卓著、朝廷之希望,值此之時,應當關注百姓,關注天下民生,莫要爲名分之事空耗歲月,身在亂世,應當身體力行,爲百姓行善舉,爲百姓做實事。”

“王爺之意,下官明白了。”王徽和常俊兩人不約而同起身,朝着薛洋行禮道:“多謝王爺教誨,我二人願留在江東,爲天下百姓盡心盡力。”

“兩位能留下來,那也是蒼生之福。”薛洋起身一笑,隨即道:“是我薛洋之福,也當是兩位先生之福。”

“王爺打算如何安置郡主?”常俊忽然一笑,一句話讓王徽眼前一亮,但是卻讓薛洋尷尬的搖了搖頭,苦笑道:“郡主的事,讓她自行做主。”

第七百一十章 金帛換和平(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弄巧成拙(下)第六十五章 府城鉅變(中)第一百六十二章 城破人亡第六百四十三章 震動第八百七十八章 盧新月的心思第六百八十八章 谷城之戰(上)第九十八章 反擊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軍會盟第二百七十三章 封賞拉攏(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攻伐虔州(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二百六十三章 湖州夜戰第八十九章 潤州之戰第一千零二十章 攻山大戰第九百零八章 長驅三百里(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東宮之爭第七百三十五章 西川攻略第一百五十二章 各方雲動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四十二章 水落石出(上)第九百四十章 人馬辟易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退路之爭第五百零六章 再戰臨武(中)第七百章 長安陷落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種子第六百三十九章 河東軍至第八百九十二章 燕北狼煙(上)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錯再錯第四百六十四章 突襲臨武(下)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一擊決勝負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八百八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一千零一十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上)第四百零四章 木已成舟第三百三十四章 火中取栗(下)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謀算比拼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世飄零第八百九十九章 檀州阻擊戰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十年一諾第六十三章 舒州留後第三百二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氣數已盡第八百六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勝一擊第九百五十六章 夜襲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一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五百六十章 不動如山第六百八十一章 火攻樊城第六百零五章 兵壓長安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盧壽上門第三百零五章 王霸的道路不需要盟友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八百四十章 戰術比拼第二百一十九章 挖坑第四百一十章 劉氏內訌(下)第四百零二章 威壓嶺南第八百二十七章 瞠目結舌第八百二十三章 雲臺山之戰(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連通南北第二百二十章 擴編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二十七章 生變第九百二十九章 火攻助陣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破臨淄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吞併(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決戰高陽(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爭奪韶州第六百九十三章 關門(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攻佔隋唐第八百零五章 胡騎烽火第二百二十章 擴編第二百一十六章 祝捷第六百七十六章 上馬遭遇第一千零五十章 因果循環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盧明月的心思第一百五十八章 謀局之爭第八百六十三章 戴友歸的心思第七百六十三章 挺進雲安第一千零三章 邊軍之殤(上)第七百一十二章 成王世子(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謀局之爭第六十三章 舒州留後第八百五十章 出人意料(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財富迴流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蕭縣敘舊第一百七十章 縱敵而去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襲丁公山(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江州水戰(上)第九百五十四章 巷戰第九百九十四章 進退不得第四百六十一章 捆綁煽動(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活捉趙德樞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戮
第七百一十章 金帛換和平(下)第五百九十七章 弄巧成拙(下)第六十五章 府城鉅變(中)第一百六十二章 城破人亡第六百四十三章 震動第八百七十八章 盧新月的心思第六百八十八章 谷城之戰(上)第九十八章 反擊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軍會盟第二百七十三章 封賞拉攏(上)第四百五十八章 攻伐虔州(下)第三百七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二百六十三章 湖州夜戰第八十九章 潤州之戰第一千零二十章 攻山大戰第九百零八章 長驅三百里(上)第三百一十一章 東宮之爭第七百三十五章 西川攻略第一百五十二章 各方雲動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四十二章 水落石出(上)第九百四十章 人馬辟易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退路之爭第五百零六章 再戰臨武(中)第七百章 長安陷落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種子第六百三十九章 河東軍至第八百九十二章 燕北狼煙(上)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錯再錯第四百六十四章 突襲臨武(下)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一擊決勝負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八百八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一千零一十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上)第四百零四章 木已成舟第三百三十四章 火中取栗(下)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謀算比拼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世飄零第八百九十九章 檀州阻擊戰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十年一諾第六十三章 舒州留後第三百二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氣數已盡第八百六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四百二十四章 決勝一擊第九百五十六章 夜襲第二百七十九章 各懷心思第六百一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五百六十章 不動如山第六百八十一章 火攻樊城第六百零五章 兵壓長安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盧壽上門第三百零五章 王霸的道路不需要盟友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八百四十章 戰術比拼第二百一十九章 挖坑第四百一十章 劉氏內訌(下)第四百零二章 威壓嶺南第八百二十七章 瞠目結舌第八百二十三章 雲臺山之戰(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連通南北第二百二十章 擴編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二十七章 生變第九百二十九章 火攻助陣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破臨淄第六百七十二章 南北吞併(下)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決戰高陽(下)第四百三十九章 爭奪韶州第六百九十三章 關門(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攻佔隋唐第八百零五章 胡騎烽火第二百二十章 擴編第二百一十六章 祝捷第六百七十六章 上馬遭遇第一千零五十章 因果循環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盧明月的心思第一百五十八章 謀局之爭第八百六十三章 戴友歸的心思第七百六十三章 挺進雲安第一千零三章 邊軍之殤(上)第七百一十二章 成王世子(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謀局之爭第六十三章 舒州留後第八百五十章 出人意料(中)第一百二十六章 財富迴流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蕭縣敘舊第一百七十章 縱敵而去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襲丁公山(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江州水戰(上)第九百五十四章 巷戰第九百九十四章 進退不得第四百六十一章 捆綁煽動(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活捉趙德樞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