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舒州留後

翊衛營的速度並不快,作爲舒州軍着甲率最高的一支戰隊,清一色的明光鎧雖然拖累了行軍速度,但是戰力卻比起黃傑的重甲營還要強,等到他們介入戰場之後,關天印註定是看不到正月十七的太陽了。

“主公,總算是沒有將關天印放跑。”此時趁着東方已經映射出來的霞光,黑夜過去,舒州軍的指揮越發的順暢起來,以至於在薛洋本人抵達戰場的時候,陸翊已經接過了所有的指揮。號角聲此起彼伏,參與圍攻的各部在進行最後的掃尾,不論是貝翊禮和關天印都已經被圍的嚴嚴實實,插翅難飛。

“貝翊禮,哈哈,給我死來。”陸翊和薛洋站在戰場之外,但是已經殺進了最裡層的向衝卻盯上了貝翊禮,在匆匆一刀砍倒他身邊的高金波之後,絲毫沒有停留,長刀揮舞,帶着絲絲的鮮血再次劈了上來。

“咣噹”貝翊禮揮刀擋住了這背後來的攻擊,但是腳下卻一個踉蹌,直接被劈翻在地,尚未回過神來就被向衝撲上來一刀砍下了腦袋。

“所有人聽着,貝翊禮已經授首,爾等此時不降更待何時?”向衝用刀挑着貝翊禮的腦袋縱聲狂吼,雷鳴般的聲音讓所有人都聽到了其中蘊含的殺意。而貝翊禮那顆猙獰的腦袋更是讓所有已經疲憊到了極點的江防軍舊部徹底失去了戰意,一個個全部委頓與地,任由身邊的舒州軍一個個將其帶走。

向衝結束戰鬥之後顧不得歇息,分兵一半就地看押俘虜,剩下的人在他的率領之下和袁襲匯合。

“軍師,幸不辱命,貝翊禮、高金波全部被斬殺在此,貝翊青也受傷被俘。”向衝喘了口粗氣之後向袁襲彙報道。

“主公帶着翊衛營也來了。”袁襲點了點頭之後指着前方一隊人馬摧枯拉朽一般直奔關天印本部而去的翊衛營笑道:“陸明還真是個人才,翊衛營被他調教的都能和重甲兵媲美了,旦夕之間,關天印必爲他所擒。”

“拿下舒州全境,我軍就該組建第三都了,看樣子翊衛營擴充在即啊。”由於此時戰事已經接近尾聲,所以兩人帶隊一邊走一邊和陸翊匯合,向衝看着遠處的薛洋二人感慨道:“軍師,去年我等尚且亡命逃往嶽西,沒想到如今一年時間就能夠率領萬餘軍馬攻擊一州刺史府,真是恍若夢中啊。”

“別光顧着感慨了,派人去把第二都的人馬都帶過來,面見主公。”袁襲其實也是感慨萬千,但是這些念頭卻也只是一瞬間的事情,在看到戰場之外已經停軍等待命令的第二都林大成所部,點了點頭讓向衝派人去通知他們過來。

“主公,雖然有些兇險,但終究是不辱使命。只是勞煩主公親自前來救援,襲有愧。”袁襲上前一步行禮道。

“是我安排不周,連累軍師了。”薛洋拉着袁襲的手笑道:“今夜已經過去,紅日東昇,稍時我等一起回舒州。”

“第二都營正林大成、殷紅林參見主公軍師。”向衝帶着林大成和殷紅林兩人前來向薛洋行禮。

“第二都所部行動迅捷,若不是兩位將軍不顧辛勞趕上前來,我袁襲還真要被關天印給算計了。”袁襲哈哈一笑,將二人扶起之後笑道。

“陸翊,把你的令牌給大成。”薛洋看着林大成和殷紅林點了點頭,第二都的訓練比起一般的地方軍要高出不少。至少眼前這兩人面對自己尚且能夠做到不慌不亂,回稟問題也是有條不紊,所以看着林大成笑道:“大成紅林,你二人立即率部持陸指揮使令牌前往碗口城,接管城防。城內各部如果已經反正,則由紅林率部監管其前來府城待命,大成部暫時守備碗口城。”

“末將領命。”兩人接過令牌之後,袁襲跟着道:“如果所料不差,關寧應該已經被陳武勸降,你二人可便宜行事。”

二人率軍往南而去,薛洋也笑道:“走吧,去前面看看關天印,看看他有何面目見我。”一行人快速進抵尚在廝殺的戰場,陸翊沿途給各部下達最後指令,開始就近抓俘虜,這最後的千餘名江防軍在隨後紛紛被圍攻的舒州軍迅速招降。

“關天印,你看看何人在此。”薛洋身邊向衝的大嗓門更是直接怒吼道:“我舒州軍上次助你奪回碗口城大權,爾卻不思報恩,反而助紂爲虐,協助舒州叛賊貝翊禮夾擊我舒州軍,此等背棄之舉,難道你還不知羞嗎?”

“啊!薛洋,你終於來了。你好大的算計!如若不是我昨夜率軍出城,尚且不知你在我江防軍中佈下如此多的暗線,連我副將都被你引誘。我關天印和你有不共戴天之仇,今日有你沒我。”關天印此刻猶如一頭受傷的野獸一般四下衝擊,雖然陸明和幾名親衛輪番上前但是都被對方那不顧一切的打法給逼了回來。

“黃傑,助陸明一臂之力,務必給我活捉。”陸翊此時正好見到黃傑率部前來,頓時讓其上前和陸明合力圍攻關天印。黃傑大開大合的招式在此時最適合已經陷入瘋狂死命朝着薛洋衝擊的關天印了,只見他手中的長槍連續橫掃幾次之後就將關天印手中的長刀擊飛,緊跟着陸明斜刺裡一腳踢來,徹底將其踢倒。

“給我綁了。”陸明冷笑一聲之後招呼身邊的親衛上前將趴在地上再也爬不起來的關天印直接綁了起來。

關天印一倒整個江防軍就再也沒有任何抵抗意志了,這場戰鬥至此也全部結束。陸翊將打掃戰場的任務交給了黃傑和向天負責,其餘各部陸續押解着戰俘開始返回舒州府城。

“我們三人也該返回府城了,不然嚴先生只怕還要派人前來增援。”薛洋一笑帶着袁襲和陸翊上馬,騎兵隊迅速集合充當三人的衛隊,開始返回城中。

“別把關天印弄死了,要讓他活着回府城。”袁襲見到陸明隨手將關天印扔在一邊吩咐道:“留着此人尚且有用。”

薛洋一行返回府城的時候南門已經大開,城內的戰鬥痕跡也開始在各部將士的清理之下逐漸變淡。讓薛洋感到意外的是不少百姓也主動上前協助軍隊清理屍首,救助傷員,而且不時的還會和舒州軍將士說說笑笑。這一幕要是發生在嶽西薛洋尚且不奇怪,但是這是府城,而且還是剛剛經歷大戰的府城。對於自己一個外來者,百姓能夠不仇視他已經很滿意了,何時府城也和嶽西一樣了?

“末將方毅參見主公軍師。”薛洋剛到城門口,隨行的阿六就直接在前面的引路,剛好碰到在執行任務的方毅,後者急忙趕過來向薛洋行禮。

“你就是昨夜賺開城門,引陸指揮使入城的方毅?”薛洋在陸翊一番解釋之後當即笑道:“好樣的,關鍵時刻能夠看清大勢,順應民心,我心甚慰。這些百姓都是你召集起來的?”

“回稟主公,府城百姓盼主公前來猶如冬日盼望暖陽。嶽西將旗一豎,百姓都是自發出門幫助我軍清理戰場,末將不敢居功。”方毅回答的沉穩有度讓袁襲點了點頭,拉着他開始詢問細節,而薛洋則走到旁邊那見到騎兵從城外開進來急忙讓在路邊躬身靜立的百姓身邊道:“大家不要慌,也不要拘着,我是薛洋,昨夜領軍入城擾了大家的好夢,我深感不安,但請府城所有的父老鄉親放心,舒州軍不擾民不害民,請大家安心生活,日子照過。”

簡單的幾句話卻讓百姓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原本這些百姓是因爲嚴明的安民告示和吳明領銜的舒州商界部分人士勸說才試着出來看看的,但是沒想到的是居然碰到了薛洋本人。不少人都在好奇的打量着這個宛若鄰家大男孩一般的舒州軍最高統帥,一臉好奇之色,不明白這位看起來年未弱冠的年輕人到底是不是傳說的嶽西小郎君。

“小郎君!”半晌之後人羣中忽然有人喊了起來,頓時間“小郎君”這三個字開始飛速在舒州的大街小巷之中流傳開來,不論是誰見面都在問是否見到過這位小郎君。以至於在隨後短時間內南城門附近的百姓都被其他區域的人包圍了,就爲了問一句這位小郎君到底長得何等模樣。

薛洋在前面幾乎是一路往刺史府而來一邊和沿途的百姓打招呼,詢問昨夜舒州軍入城大戰是否有危害百姓之舉,是否有人趁亂搶掠民財,這種深入百姓身邊的做法讓很多人以至於薛洋都已經走遠仍是激動不已。舒州歷代官員還從未有過此等關心百姓願意站在大街上和百姓親切交談詢問家長裡短的官員將軍。所以薛洋只是小小的一個舉動就迅速讓百姓恢復了安定,嚴明出具的安民告示都沒有這一番談話效果好。

“陸翊,馬上派出執法官沿街巡邏,只要發現我軍將士有任何危害府城百姓之舉動,立即逮捕法辦不得有誤,同時嚴令入城各部謹守軍規將令,違令者殺無赦,還要給予那些受難家庭力所能及的幫助,協助民政司處理民政糾紛。”袁襲也沒想到薛洋的舉動能夠引起這麼大的轟動,但是他本就是心念如電,瞬間反應過來道:“方毅你的廂兵也要配合行事,不得有誤。”

袁襲臉色肅然,陸翊也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所以當即傳達將令,直接命令隨軍執法隊開上街頭,一邊巡查往來,一面開始宣傳舒州軍宗旨,向百姓言明舒州軍軍紀,重申薛洋對於百姓的承諾。這樣一來原本就軍紀嚴明到極點的舒州軍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也變得更加高大,以至於很多百姓對於往來於舒州大街上的舒州軍將士都是由衷的讚賞,不時的還會因爲舒州軍將士幫助昨夜受難的百姓而爆發出一陣陣歡呼聲。

“主公啊,你可算是回來了,再不回來我只怕要讓孝常率兵支援你們了。”剛到刺史府門口嚴明和李孝常就一起出來迎接,嚴明是一臉的抱怨,但是卻和袁襲悄然對了神色。

薛洋倒是沒察覺自己手下這一文一武兩位之間的小心思,反倒是拉着袁襲笑道:“軍師,這位便是第二都的都指揮使李孝常。”

“李孝常拜見軍師。”李孝常倒是很恭敬的向袁襲行禮,對於這位處置嶽西軍政事務的首腦他是絲毫不敢怠慢。

“大家裡面請吧。”薛洋領頭一邊走一邊問道:“先生,民政事務是否已經安排妥當?刺史府府庫查封情況如何?”

“啓稟主公,刺史府內部事務已被我全部接管,府城內其他衙門也一併如此,府庫目前已被陳燁派人接手,正在加緊清點物資。”嚴明看了看薛洋和其他人苦笑道:“府庫內的物資清單雖然沒有出來,但是目前看來,這幾年林遠圖幾乎將舒州府庫全部花空,剩餘不了多少,倒是兵器盔甲等武備積攢了不少,有些還屬於精品。”

薛洋皺了皺眉頭,但是最終卻無可奈何的跟着苦笑道:“事到如今再去追究已無意義,傳令岳西留守處,將兵馬使府所有富餘錢糧儘快輸送進入府城,另外所需官員也需儘快配備到位,確保府城不能亂。”

“主公放心,我已和陳燁商議過,後勤部和太湖三縣庫存錢糧會盡快起運,在軍需滿足之餘開始着手整頓府城和同安縣吏治,十日之內必然初步理出頭緒。”嚴明看了看薛洋忽然道:“另外,林度已經向廬州府和揚州淮南節度使府上告,由主公出任舒州刺史留後。”

“哦?林度如何會同意?”薛洋有些詫異的問道,隨即就發現眼前幾人的表情似乎都不自然,微一思索後隨即搖頭道:“先生已經將上表送走了?”

“主公恕罪,此等大事關乎我舒州軍下一步壯大,嚴明擅做主張,在入城之初就已經寫好表文,只等將林遠圖所藏刺史大印搜出後立即送出,想來不出三日廬州府就會收到,揚州方向也是如此。”嚴明直接鞠躬道:“還請主公見諒。”

大家的心思薛洋也清楚,畢竟如果真的林度死不鬆口的話按照薛洋的性子八成會自領舒州刺史。但是如今高駢十餘萬兵馬尚在揚州虎視眈眈的情況下,自領刺史風險太大,還不如用這種辦法矇混過關。畢竟不論是廬州的鄭啓還是揚州的高駢都不會真的派人過來詳查。

“先生請起,我沒有怪你的意思。”薛洋將嚴明扶了起來笑道:“不過這樣也好,至少他日送別林度父子去長安也能心安理得。”薛洋說了句只有嚴明能夠聽懂的話之後道:“如今府城已經被拿下,我等也該正式登臺了,舒州之地從今日起將走向另外一條路。”

“末將參見府君。”袁襲率先下拜,緊接着所有人都跟着轟然下拜,薛洋站在中間臉上露出了一絲笑意。

第四百零七章 岡州事了(下)第六十五章 府城鉅變(中)第五百二十五章 江州之戰(中)第四百九十四章 出其不意(下)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麻煩第一百三十章 陳州之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援軍齊至第五百零八章 萬源之戰(下)第八百五十六章 馬不停蹄第一百七十九章 鏖戰第一千零五章 邊軍之殤(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亂世飄零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伏擊(中)第八百九十三章 燕北狼煙(下)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九十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五十六章 活捉楊若蘭第八百八十六章 離心離德第三百一十五章 昭宗繼位第八百四十七章 驚動天下第九百九十五章 算漏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翻越羅浮山(中)第九百三十四章 四路奔襲(下)第八百四十八章 邊路突破第九百四十三章 陽謀牽制第一百四十四章 河東第七百七十四章 活捉李茂貞(中)第九百八十三章 皇城逼問第七百零七章 萬源之戰(中)第三百四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八百七十五章 兩場宴會第五百六十一章 動盪第五百五十章 留下了尾巴第一千零四十章 大三路戰法第九百五十二章 藍田關對峙第九百二十九章 火攻助陣第八百三十七章 睥睨天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輿圖玄機(上)第九百一十四章 潛藏於內第二百八十章 封王開府第五百二十五章 心思各異第四百六十二章 突襲臨武(上)第七百零一章 開發山南第七百七十六章 炫耀兵威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二十章 心結第一千零九章 胡騎南下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禪第三百八十三章 湞水阻擊戰(中)第五百九十九章 長安亂(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戰平撫州第九百零一章 遭遇戰(下)第三十二章 活人比死人有用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九百四十五章 偷襲丁公山(中)第二百九十二章 前堵後追第二百三十九章 窮途末路(上)第八百二十一章 漢室英雄,必得善終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圍困東都第四十六章 水軍出擊(二)第九百一十二章 角力長安(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兵幽州第三百七十四章 差距第八十章 淮南觀察使第九十六章 波濤洶涌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擴軍第八百七十九章 落花有意第九百一十四章 潛藏於內第一千零一十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魂斷交州(中)第七百八十八章 金陵的反應第六十九章 改組第二百一十八章 明爭暗鬥第九百一十九章 石門關之戰第六百七十九章 巡幸東都(上)第一百零七章 兩地大戰第八百九十章 見面(上)第八百六十四章 增援燕北(上)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決戰(下)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三)第七百七十二章 開州之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一百八十八章 火燒新泰第九百一十五章 幽州動亂(下)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三百七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九百二十七章 向死而生(中)第七百五十一章 搬空徐州第六百八十四章 襄陽事了第九百二十八章 向死而生(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南境歸心第二百九十九章 尤溪城夜戰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窮寇勿追第五百四十九章 暴力破城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揚沙法第六百二十章 荊州大戰(中)
第四百零七章 岡州事了(下)第六十五章 府城鉅變(中)第五百二十五章 江州之戰(中)第四百九十四章 出其不意(下)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麻煩第一百三十章 陳州之戰第三百五十九章 援軍齊至第五百零八章 萬源之戰(下)第八百五十六章 馬不停蹄第一百七十九章 鏖戰第一千零五章 邊軍之殤(下)第五百三十五章 亂世飄零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伏擊(中)第八百九十三章 燕北狼煙(下)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七百一十八章 安耐不住(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九十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五十六章 活捉楊若蘭第八百八十六章 離心離德第三百一十五章 昭宗繼位第八百四十七章 驚動天下第九百九十五章 算漏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翻越羅浮山(中)第九百三十四章 四路奔襲(下)第八百四十八章 邊路突破第九百四十三章 陽謀牽制第一百四十四章 河東第七百七十四章 活捉李茂貞(中)第九百八十三章 皇城逼問第七百零七章 萬源之戰(中)第三百四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八百七十五章 兩場宴會第五百六十一章 動盪第五百五十章 留下了尾巴第一千零四十章 大三路戰法第九百五十二章 藍田關對峙第九百二十九章 火攻助陣第八百三十七章 睥睨天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輿圖玄機(上)第九百一十四章 潛藏於內第二百八十章 封王開府第五百二十五章 心思各異第四百六十二章 突襲臨武(上)第七百零一章 開發山南第七百七十六章 炫耀兵威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二十章 心結第一千零九章 胡騎南下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禪第三百八十三章 湞水阻擊戰(中)第五百九十九章 長安亂(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戰平撫州第九百零一章 遭遇戰(下)第三十二章 活人比死人有用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退爲進第九百四十五章 偷襲丁公山(中)第二百九十二章 前堵後追第二百三十九章 窮途末路(上)第八百二十一章 漢室英雄,必得善終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圍困東都第四十六章 水軍出擊(二)第九百一十二章 角力長安(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兵幽州第三百七十四章 差距第八十章 淮南觀察使第九十六章 波濤洶涌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擴軍第八百七十九章 落花有意第九百一十四章 潛藏於內第一千零一十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上)第三百七十七章 魂斷交州(中)第七百八十八章 金陵的反應第六十九章 改組第二百一十八章 明爭暗鬥第九百一十九章 石門關之戰第六百七十九章 巡幸東都(上)第一百零七章 兩地大戰第八百九十章 見面(上)第八百六十四章 增援燕北(上)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決戰(下)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三)第七百七十二章 開州之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一百八十八章 火燒新泰第九百一十五章 幽州動亂(下)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三百七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九百二十七章 向死而生(中)第七百五十一章 搬空徐州第六百八十四章 襄陽事了第九百二十八章 向死而生(下)第七百一十五章 南境歸心第二百九十九章 尤溪城夜戰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窮寇勿追第五百四十九章 暴力破城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揚沙法第六百二十章 荊州大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