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風起蕭縣

“主公,顯然百姓上船吧,我等願隨主公走回揚州。”在蕭縣北面的黃河道口,後勤船隊終於抵達,但是船隻數量有限,而且武寧軍沿途關卡不斷,張大球也不敢讓自己的戰船上帶人。所以霍存見到薛洋皺眉,當即抱拳道。

“也好,讓百姓上船,其他人繼續南下。”薛洋朝着協助處置後勤事宜的張文蔚點了點頭,後者當即帶人安排百姓就近登船,隨後船隊開始啓程南下,而大隊的行軍隊伍也開始度過道口,朝着蕭縣進發。因爲這麼一耽擱,原本在後營的大齊軍戰俘和部分沒有登船的百姓開始和薛洋的中軍待在一起,留在後面的變成了自重大隊和需要馱馬輔助的第五都和第二十都。

淮南軍這邊的行軍隊伍並沒有如尚讓所料的那般,而是臨時出現了變化,而時溥那邊聯絡的廬州軍也被楊行慜拒絕。蔡州和秦宗權鏖戰數月,廬州軍如願拿下了蔡州南部,但是在平輿和汝南等地卻遭到秦宗權連續的絕地反擊,雙方死傷慘重。入冬之後楊行慜不得不撤軍,退守上蔡等地,等待春耕之後再行出兵。此時時溥忽然傳來這個消息,楊行慜是感覺到不靠譜。在他的印象裡從來都是薛洋和淮南軍算計別人,還從未出現過別人算計過他的。所以第一時間搖頭拒絕,甚至直接將使者從潁州趕了出去。

“主公,這等事我們不可出頭,但是也不可不防啊!”戴友歸站在楊行慜身邊道:“雖說薛郎君謀算無雙,但是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若是時溥真的陰謀得逞呢?”

“軍師的意思是同意和時溥合謀?”楊行慜看了對方一眼,隨即搖頭道:“此事不可,就算是時溥有心算無心,讓薛郎君着了道,數萬淮南軍在徐州平原地帶,時溥就算是兵力再增加一倍也絕無勝算。”

“主公誤會了,臣的意思是可以秘密派遣一支兵馬潛伏到永城東北附近,如果薛郎君真的被時溥算計,我軍可以和他合兵一處,徹底消滅掣肘。若是反之,我軍可以援助淮南軍的名義出兵徐州啊!”戴友歸笑道:“而且時溥只知道聯絡我廬州軍,我們就給他再拉過去一個盟友!朱全忠如果知道時溥打算伏擊淮南軍的消息,難道不會橫插一竿子嗎?到時候淮南軍勝,我們就三家,不對兩家分了徐州,淮南軍敗,我軍可以趁勢急取揚州,奪取淮南道,重演當年薛郎君從舒州崛起之路。”

“朱全忠還有戰力嗎?”劉威在旁邊有些疑惑道:“宋城一戰五萬大軍被打得灰頭土臉,只怕短期內宣武軍難以恢復,如何再戰?”

“宣武軍有沒有戰力和我等有何關係?”戴友歸搖了搖頭,沒好氣道:“此事不論成敗我軍都是穩坐釣魚臺,主公萬望不要遊移不定。”

“也罷,那就搏一把,馬上讓帳前都將消息星夜送往宋城,然後劉威,你和神福率領精銳晝伏夜行,立即前出永城東北,見機行事。”楊行慜點了點頭,在戴友歸的分析之下,這件事不論成敗如何自己都不會有什麼損失,甚至可以說是左右漁利,所以當即派遣劉威率軍秘密而去。而戴友歸則親自佈置帳前都迅速將消息送往宋州。

只不過不論是楊行慜還是戴友歸都沒有想到的是,原本時溥安排的非常嚴密,徐州境內十三司也並沒有過多的佈置,所以這件事向傑原本是探查不到的。但是等到戴友歸安排帳前都往宋州送消息的時候,卻在自己的情報機構內部將消息走漏了出去。

作爲十三司的頭子,而且還是廬州本地人,向傑在廬州軍系統內安排了數不盡的暗線,而且這些人很多甚至都是向傑等人昔日的同僚,所以幾乎就在帳前都的信使出發的時候,十三司暗線也得到了消息,只不過事態緊急,暗線一面朝着蕭縣附近去給薛洋送消息的同時一面緊急朝着泗州高濟所部而來。

而帳前都此時給宋州送消息的同時,其實時溥也已經派人秘密去聯絡派兵接收淮南軍走後虞城等地的朱全忠,只是他一時之間尚未相信,而且自己在宋城一戰之中被淮南軍打得太慘了,五萬大軍近乎於折損過半,但是當帳前都的信使晝夜不停出現在宋城之後,朱全忠和敬翔是不得不信了。而且在北面的他們更是在隨後收到了來自沂州方向的情報,有大批兵馬秘密南下徐州,爲首之人正是消失不見的尚讓和林言等人。

“主公,看起來這是天佑主公啊!”敬翔在朱全忠面前終於露出了笑意,隨後低頭耳語了幾句,主權點了點頭,隨即讓葛從周立即率軍出宋城南下徐州。

“軍師,此行果能成功?”朱全忠雖然派兵前去,但是此時的他還是心有餘悸,對於淮南軍的恐懼甚至已經深深的在他心裡紮下了根,以至於不自覺的信心不足。

“主公,此戰不論勝負,主公都可收攏一支勁旅。”敬翔笑道:“而且我猜十有八九此事時溥難以得逞。淮南軍就算是被算計,其本身強大的戰力也會迅速展開反擊,光憑武寧軍和尚讓的這支兵馬如何能夠奈何得了淮南軍?”

“那軍師你——”朱全忠見到敬翔直接對時溥不看好,當即問道:“那從周過去豈不是又要吃虧?”

“我軍前去就是要等尚讓戰敗,然後收攏那一萬虎狼軍啊!”敬翔笑道:“有了這一萬精銳在,主公才能在中原站住腳。”

“是啊,我宣武軍自成軍一來,所遺留精銳數戰之後近乎告罄,如果能夠收攏這一支百戰精銳在手,以後的日子也就好過多了。”朱全忠點了點頭,隨後和敬翔兩人離開了宋城城樓。

而此時深處旋渦中心的淮南軍尚未接到十三司的急報,薛洋也帶着袁襲等人看着遠處的蕭縣古城指指點點,因爲事起倉促,自己這些人也沒辦法直接入城,所以想了想之後道:“讓前軍朝丁公山而去,我們依山傍水紮下營寨歇息一晚,明日再走吧。”

“這一日才行軍不到五十里,只怕走回淮南還需要大半月時間呢。”袁襲在旁邊笑道:“不過好在過了蕭縣,後勤船隊就能夠多派快船,我們的速度也能快不少。”

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面包圍第四十章 古剎交鋒第五百五十一章 影響第二百一十九章 挖坑第四百八十三章 漸生嫌隙第十一章 敢問郎君之志第六百九十六章 打狗(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裡應外合(下)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軍進通州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從一而終第六百三十三章 圍困襄陽第一百一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八百七十九章 落花有意第七百章 長安陷落第二百三十二章 金陵歷風雨(五)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天壽的寶藏(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壽州落幕第四十章 古剎交鋒第一百六十九章 分兵作戰第八百九十九章 檀州阻擊戰第八十四章 兩路援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河東第九百七十九章 勢成騎虎第九百七十四章 梅縣大戰(中)第九十四章 接管揚州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火連天(上)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衝擊第五百一十六章 鍾傳失蹤第三百八十四章 湞水阻擊戰(下)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戰序幕第九十二章 晨曦瀰漫第二百七十四章 封賞拉攏(下)第八百七十六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上)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內亂紛起第八百七十五章 兩場宴會第五百五十一章 影響第八百一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三百六十四章 伶仃洋海戰(上)第一百八十章 霍存軍至第七百五十七章 符離之戰(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包圍圈第二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來自帝都的交易(上)第九百四十章 人馬辟易第七百六十四章 掣肘重重第三百五十二章 風暴災難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蔡之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突襲臨武(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追封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頭陣第九章 輪臺問心第一千零五章 邊軍之殤(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攻佔隋唐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世家功過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成的態度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軍會盟第五百九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追蹤楊行愍第四百三十五章 來自長安的拉攏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襲丁公山(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昭義軍亂第七百五十六章 符離之戰(上)第四百零二章 威壓嶺南第三百一十章 唐皇病了第三百零九章 那你把我一起娶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英雄遲暮第七百七十九章 避實擊虛第五百三十九章 建昌敗亡第一百一十八章 壽州落幕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世飄零第七百六十七章 山河戰圖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鋒相對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字長蛇陣第一百二十五章 鹽鐵之爭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十年一諾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六百九十三章 關門(下)第七百六十二章 中原大變第五百九十七章 弄巧成拙(下)第六百零二章 趁火打劫第九百三十一章 中央突破(上)第九百一十二章 角力長安(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谷熟慘案(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三百四十九章 長安之變第十四章 首戰告捷(下)第八百零九章 功敗垂成(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線作戰(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六百八十九章 谷城之戰(下)第九百一十九章 石門關之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三)第八百五十七章 席捲天下第八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出手(上)第八百六十五章 增援燕北(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福州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樂海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搶糧第六百四十章 淅水之戰
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面包圍第四十章 古剎交鋒第五百五十一章 影響第二百一十九章 挖坑第四百八十三章 漸生嫌隙第十一章 敢問郎君之志第六百九十六章 打狗(下)第四百一十二章 裡應外合(下)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軍進通州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從一而終第六百三十三章 圍困襄陽第一百一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八百七十九章 落花有意第七百章 長安陷落第二百三十二章 金陵歷風雨(五)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天壽的寶藏(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壽州落幕第四十章 古剎交鋒第一百六十九章 分兵作戰第八百九十九章 檀州阻擊戰第八十四章 兩路援軍第一百四十四章 河東第九百七十九章 勢成騎虎第九百七十四章 梅縣大戰(中)第九十四章 接管揚州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火連天(上)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衝擊第五百一十六章 鍾傳失蹤第三百八十四章 湞水阻擊戰(下)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戰序幕第九十二章 晨曦瀰漫第二百七十四章 封賞拉攏(下)第八百七十六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上)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內亂紛起第八百七十五章 兩場宴會第五百五十一章 影響第八百一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三百六十四章 伶仃洋海戰(上)第一百八十章 霍存軍至第七百五十七章 符離之戰(中)第三百三十八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包圍圈第二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二百二十一章 來自帝都的交易(上)第九百四十章 人馬辟易第七百六十四章 掣肘重重第三百五十二章 風暴災難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蔡之戰第四百六十四章 突襲臨武(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追封第三百四十八章 打頭陣第九章 輪臺問心第一千零五章 邊軍之殤(下)第六百一十七章 攻佔隋唐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世家功過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成的態度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軍會盟第五百九十四章 最後一次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追蹤楊行愍第四百三十五章 來自長安的拉攏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襲丁公山(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昭義軍亂第七百五十六章 符離之戰(上)第四百零二章 威壓嶺南第三百一十章 唐皇病了第三百零九章 那你把我一起娶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英雄遲暮第七百七十九章 避實擊虛第五百三十九章 建昌敗亡第一百一十八章 壽州落幕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世飄零第七百六十七章 山河戰圖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鋒相對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字長蛇陣第一百二十五章 鹽鐵之爭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十年一諾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六百九十三章 關門(下)第七百六十二章 中原大變第五百九十七章 弄巧成拙(下)第六百零二章 趁火打劫第九百三十一章 中央突破(上)第九百一十二章 角力長安(下)第一百四十八章 谷熟慘案(上)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三百四十九章 長安之變第十四章 首戰告捷(下)第八百零九章 功敗垂成(下)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線作戰(下)第三百二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六百八十九章 谷城之戰(下)第九百一十九章 石門關之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三)第八百五十七章 席捲天下第八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出手(上)第八百六十五章 增援燕北(下)第二百五十二章 福州事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樂海戰第三百八十五章 搶糧第六百四十章 淅水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