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三章 三軍進通州

“大將軍,這是暗衛送來的最新消息,王建所部已經進入涪州境內,現如今只怕涪城大戰會愈演愈烈。”實際上在陸明讓暗衛設法送信出城的時候,十三司的消息也在同時送到了開州高濟手中。王建所部一路南下,沿途暗衛幾乎是全程跟蹤,所有的一舉一動都在他們的監控當中。

“傳令第三衛各部立即啓程,進入通州。”好不容易等到了確切的消息之後,高濟幾乎是一刻不停傳訊起兵的同時朝着暗衛道:“傳令給西川分部,抽調有力人手切斷通州往外的所有聯絡通道,我要十天時間,十天之內,讓通州變成一個悶葫蘆。”

這種任務只有十三司才能夠完成,而且還需要抽調無數的人馬沿途層層堵截,但是在這個時候,卻沒有人在意這些。通州一旦打響大戰,那麼天策軍所有的謀劃也都全部展現在人前,陸明等人在南線偏軍的身份也就再也隱瞞不住,在這個時候切斷通州的外聯通道十天,就等於給了天策軍十天的時間迅速擊破各路關隘,從而奠定優勢地位。

第三衛是最後進入通州境內的,此時距離最遠的第八衛已經到了東鄉宣漢之地,而第九衛則還在新寧等地待命,在接到高濟的命令之後才快速直奔通州府城和三岡等地開進。

這樣一來,加上第三衛直奔石鼓永穆而去,從而快速在通州境內形成三路出擊之態勢,以一字長蛇陣南北綿延百里,直接同時開戰。

此前王建爲了防備天策軍可能的進攻,派人沿着宣漢至三岡等地,修築了無數的堡壘配合各處城池,組成了一道嚴密的防守要害,也基本上是一字長蛇陣的佈置,從而在通州境內形成了一道屏障,用來抵禦天策軍的西進。

這種佈置是建立在自己的主力兵馬囤積巴州境內,可以隨時做到支援這一字長蛇陣各地的基礎之上的。但是如今他的兵馬被調到了南邊涪城之後,實際上這個一字長蛇陣也就失去了源源不斷的補充,從而威力大減。

“副帥,第九衛在南線作戰我不怕,但是我軍面臨的石鼓卻是一個要命的地方。”高勳在行軍途中和何兵聯袂找到高濟,前者苦笑道:“石鼓地處山區,蜀軍依山建立了十一處山寨,配合各地礙口,擋在石鼓縣城之前,我軍若是要往前進攻,只能一處一處強行攻打,曠日持久,只怕會耽誤時機啊。”

“而且他們居高臨下,而我們是仰攻,這火炮的作用也就不大了,還是需要靠將士們自己往前衝。”何兵這個時候也沒了主意,他是水軍出身,若是靠水而戰他有的是辦法,這種進山作戰本來是第四衛的專長,更何況高濟也沒有那麼多時間在這裡消耗。

“分兵出擊,第十六都隨行營往前開進,你們各領一都,往前開進,告訴將士們要想辦法,不要硬衝。”高濟沒有理會兩人的苦臉,反倒是繼續道:“我軍攻城拔寨,什麼仗沒打過-?不過一處處山寨而已,就給你們兩個難成這樣了?”

“得了,您都這麼說了,我豁出去了,我帶頭打頭陣,你們分散左右,老高,你從側翼的天一寨打過去,我們聯手開闢出一條道來。”被高濟這麼一說,何兵也是索性直接扔下了一切,帶着自己手下的第十七都挑起了前鋒的重任,轉而一馬當先,直接衝着這十一處山寨的核心,天聖峰而去。

第三都這邊分兵前進,直奔石鼓而去的時候,第九衛這邊則當先對着通州府城出手,而且作爲唯一一支全軍裝備火器的兵馬,三萬大軍圍攻通州府城之後,一瞬間無數震耳欲聾的炮聲就快速在城牆四處落下。

爲了加快速度,楊功這邊幾乎是一刻不停,直接對着府城四面出擊,不僅僅利用強大的火力強行掃平了通州府城外圍大大小小近十一處堡壘,而且在兵鋒蔓延到府城本城的時候,更是不顧天黑,連夜發起炮擊,而且爲了照亮前進的道路,火油彈,這個原本第九衛淘汰不用的東西也再次被拿了出來,直接放火燒了通州府城的東城樓,硬是以大火照亮將士前進的道路。

而且這是第九衛第一次在衝鋒攻城的時候全程不用雲梯等舊式攻城器械,轉而利用炸藥包集中爆破,強行將通州府城的城門給炸翻,從而全軍排隊迅速撲了進去。

他這邊幾乎是依仗着火器的強大,橫掃了通州府城內一萬多蜀軍的反擊,而且大戰一夜之後迅速將整座城池全都給拿下。而在最北面,第八衛那邊,卻幾乎面臨着和第三衛一樣的境地,面對宣漢地區錯綜複雜的地形,第八衛不得不開始在安敬思的帶動之下,逐個堡壘往前推進。

好在火炮配備給所有大軍之後,這種鐵製的彈丸在面對平射進攻堡壘的時候,還是非常好用的,蜀軍那邊靠着山石、磚頭修造起來的堡壘根本禁不住幾次轟擊就會被強行炸塌,從而被第八衛的將士一擁而上,強行擊破。

而遇到山寨礙口的時候,安敬思幾乎是一馬當先,以自身強悍的戰力強行開道,後面葛有龍則帶着士兵步步緊跟,以天策軍引以爲傲的滾筒戰法往前推進,以大黃弩支援一線作戰,從而一點一點的將蜀軍的關隘搶下,從而逐步逼近宣漢城下。

可以說這三路大軍雖然面對的困難不斷,但是在各自將領的率領之下,卻各自拿出了自己的辦法,一點一點的將這條一字長蛇陣迅速從頭到尾逐個擊破。

而這種情況之下,蜀軍駐守各處的將領在接到急報之後,一面從各自守備的城池之內增派人手去阻撓天策軍前進的同時,也不約而同的開始朝着後方求援。

這種情況下,阿貴親自帶領的暗衛分部也幾乎是在同時,對於這些傳令兵和斥候迅速展開了一場前所未有的阻截戰,幾乎是每一座城池和每一處關隘的附近在伴隨着三路大軍進入通州作戰之後,每時每刻都會發生着這樣的零散大戰。

也正是因爲如此,在通州這邊全面大戰展開的時候,從始至終,沒有一條消息傳到涪州那邊,正如高濟所言,這裡因爲暗衛的全力以赴,徹底變成了一個悶葫蘆。

不過此時,通州雖然沒有干擾到王建,但是興元府那邊,卻緊急傳出了急訊,並且星夜兼程直奔成都府而去,送到了留守的王淑手中。

第六百九十二章 關門(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濤聲依舊第四百三十五章 來自長安的拉攏第五百四十九章 暴力破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的客人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追封第八百一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七百五十三章 火海餘生第九百三十章 風捲殘雲第三百一十五章 昭宗繼位第七百一十三章 成王世子(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捉對廝殺第二百二十七章 流水無意第九百四十一章 攻上任山第六百九十五章 打狗(中)第四十二章 水落石出(上)第六百二十五章 說降李環第二百二十一章 來自帝都的交易(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虛實相生第三百八十二章 湞水阻擊戰(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唐皇的謀算第四百七十五章 改元第五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戰平撫州第五百六十章 不動如山第五百三十一章 活捉錢鏐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塹變通途(上)第九百一十四章 敲詐第六百二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六百四十三章 震動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陌刀軍團第九百六十二章 子午谷奇謀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軍進湖州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中)第五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四百五十二章 夜襲戰第六百零七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七百一十六章 動盪第八十九章 潤州之戰第九十六章 波濤洶涌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衝擊第七十七章 出戰廬州(中)第一百零三章 明修棧道第七百八十二章 樂溫之戰第四百七十九章 突變第一百五十五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下)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圍南皮第三百八十五章 搶糧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潼關之戰第七十六章 出戰廬州(上)第十八章 以戰養戰(中)第六百零四章 制衡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兵對抗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南北通途第九百九十八章 試探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平定世家(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聯兵作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一打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英雄遲暮第七百六十四章 掣肘重重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蕭縣敘舊第七十一章 作假第九百一十一章 角力長安(上)第七十七章 出戰廬州(中)第九百章 遭遇戰(上)第八十九章 潤州之戰第五百六十一章 動盪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前方打仗(上)第七百零五章 求和(下)第七百三十六章 火龍潛底第一百零四章 兵威壓鎮南第一百六十一章 毋爲鳳尾第九百一十五章 幽州動亂(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帝都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收網第九百三十六章 三路進攻第五百零九章 金帛換和平(上)第七百九十六章 蜀軍撤圍第三百零九章 那你把我一起娶了?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第六十三章 舒州留後第五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二百四十六章 橫掃太湖第二百九十四章 生擒董昌第四百一十章 劉氏內訌(下)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一百七十四章 在這裡轉的彎第四百四十二章 邕州攻略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九百一十五章 幽州動亂(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萬人空巷第四百七十八章 輿圖玄機(下)第九百四十章 人馬辟易第二百八十章 封王開府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鐵之爭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壓第二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九百三十六章 三路進攻
第六百九十二章 關門(上)第六百一十四章 濤聲依舊第四百三十五章 來自長安的拉攏第五百四十九章 暴力破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的客人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追封第八百一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七百五十三章 火海餘生第九百三十章 風捲殘雲第三百一十五章 昭宗繼位第七百一十三章 成王世子(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捉對廝殺第二百二十七章 流水無意第九百四十一章 攻上任山第六百九十五章 打狗(中)第四十二章 水落石出(上)第六百二十五章 說降李環第二百二十一章 來自帝都的交易(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虛實相生第三百八十二章 湞水阻擊戰(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唐皇的謀算第四百七十五章 改元第五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戰平撫州第五百六十章 不動如山第五百三十一章 活捉錢鏐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塹變通途(上)第九百一十四章 敲詐第六百二十八章 前後夾擊第六百四十三章 震動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陌刀軍團第九百六十二章 子午谷奇謀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軍進湖州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中)第五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四百五十二章 夜襲戰第六百零七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二百七十五章 惠及江東第七百一十六章 動盪第八十九章 潤州之戰第九十六章 波濤洶涌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衝擊第七十七章 出戰廬州(中)第一百零三章 明修棧道第七百八十二章 樂溫之戰第四百七十九章 突變第一百五十五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下)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圍南皮第三百八十五章 搶糧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潼關之戰第七十六章 出戰廬州(上)第十八章 以戰養戰(中)第六百零四章 制衡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兵對抗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南北通途第九百九十八章 試探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平定世家(上)第二百五十七章 聯兵作戰第四百二十一章 一打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英雄遲暮第七百六十四章 掣肘重重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蕭縣敘舊第七十一章 作假第九百一十一章 角力長安(上)第七十七章 出戰廬州(中)第九百章 遭遇戰(上)第八十九章 潤州之戰第五百六十一章 動盪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前方打仗(上)第七百零五章 求和(下)第七百三十六章 火龍潛底第一百零四章 兵威壓鎮南第一百六十一章 毋爲鳳尾第九百一十五章 幽州動亂(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帝都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收網第九百三十六章 三路進攻第五百零九章 金帛換和平(上)第七百九十六章 蜀軍撤圍第三百零九章 那你把我一起娶了?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第六十三章 舒州留後第五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二百四十六章 橫掃太湖第二百九十四章 生擒董昌第四百一十章 劉氏內訌(下)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一百七十四章 在這裡轉的彎第四百四十二章 邕州攻略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九百一十五章 幽州動亂(下)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萬人空巷第四百七十八章 輿圖玄機(下)第九百四十章 人馬辟易第二百八十章 封王開府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鐵之爭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壓第二百九十一章 當頭一棒(下)第九百三十六章 三路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