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唐皇病了

“你真讓她走了?這一去長安要再見可就難了。”金陵碼頭,當十三司的快船在水師的護送下逐漸消失在西面的江面上的時候,陳瀟瀟站在薛洋身邊嘆息道。

“她有她的使命!”薛洋搖了搖頭,眼神之中帶着一絲不捨,但還是拉着她轉身往回走,苦笑道:“等以後進了長安再說吧。”

“以後我們也要進長安嗎?”陳瀟瀟倒是點頭道:“唐皇是真的病了嗎?”

“病是肯定病了,只不過沒有那麼嚴重。”薛洋邊走邊道:“十三司傳來的消息說唐皇是風寒入體,如今這個時節,得個風寒也不是大事,只不過長安局勢不穩,唐皇一病,朝局也隨之動盪不安。她想回去給李成做最後的努力吧,但也是盡人事安天命。”薛洋不記得僖宗皇帝到底是哪一年病逝的,但是想來不是如今,現在纔是光啓四年。只不過如今這位唐皇兩次逃亡西川,驚嚇過度,加上路途跋涉,應該是積勞成疾而已。

和薛洋想的差不多,已經坐船離開金陵的李稚妍拉着李成還在船尾遠遠眺望着金陵城。這幾日薛洋放下了所有的事情,陪着她遊遍了金陵的每一處景緻,也帶着她走遍了金陵的每一處街道,讓她在臨行的時候差點忍不住心頭的波動。但是看到身邊尚未成年,帶着一絲懵懂的弟弟李成,她是實在沒辦法就此放下一切,答應對方留下來。她心裡也清楚,此去長安,再見之日不知何年何月,但是她身爲皇家人,有些事情就算是明知失敗,也必須去試一試。

此時的薛洋甚至於在路上的李稚妍都不清楚的是,遠在帝都的唐皇確實是病了,楊復恭一連找來了好幾名大夫都找不出真正的病因,只知道是風寒入體,勞累過度。爲了確保唐皇的身體周全,楊復恭甚至於強行命令後宮不要在此時干擾到唐皇休息,自己帶隊親自守在明德殿。

如今整個天下局勢未明,各地征戰不休,伴隨着平南軍拿下江東,各地諸侯都感到了一陣緊迫,所以新一輪的大戰已經在光啓五年一開始就上演了,連關中這片帝都所在地,也是征伐不休。他楊復恭唯一能夠有所依仗的就是眼前的唐皇了,只有他在自己纔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本錢。

“這個楊復恭看起來很緊張唐皇的身子啊!”外面局勢動盪,朝中也是一樣暗流洶涌,在裴澈等人被接了回來之後,這些人開始逐漸和和韋昭度等人形成朝中新的朋黨,爭鬥不休。原本阿六並沒有在意這些事情,畢竟如今長安朝局的變化已經很難再對各地藩鎮產生多大的影響,但是在十三司緊急傳訊說是李稚妍啓程返京之後,阿六卻很快意識到這件事只怕沒那麼簡單。

“主公讓我等務必確保郡主安全,不得有誤。”阿貴看着阿六苦笑道:“此時讓郡主返京,只怕是主公也在擔心唐皇出現萬一,皇位傳承會出現變故了。”

“可有辦法去看看唐皇?”阿貴見到對方沉吟不語,隨即道:“按照郡主的行程,只怕十幾日之內必會抵達長安,護衛周全沒有問題,但是這唐皇到底何病總該向主公稟報一聲吧?”

“你去尋一名可靠的大夫,上次從鹽州不是救了一個逃亡靈州的張郎中嗎?醫術很精湛,還沒送完金陵吧?你把他帶過來,我設法帶他進宮去瞧瞧。”阿六點了點頭道:“如今長安凋敝,昔日的太醫院所有的御醫都不知所蹤,急切之間那楊復恭能找到什麼大夫?”

阿六和阿貴分頭行動,自己開始在皇宮內安排人手,如今南平王府和楊復恭的關係也不好,特別是李稚妍帶着李成前往金陵之後,楊復恭就隱隱然覺得薛洋有意插手皇位爭奪,而李成也不是楊復恭所看好的人,他和李傑關係很好,所以一下子和阿六等人的關係疏遠了不少,而此時這麼關鍵的時刻,就算是阿六擺明身份前去找他,只怕也未必如意。索性阿六直接耍了個伎倆,謊報了一個王重榮和党項族打起來的消息,將楊復恭調開,然後安插人手臨時接管了明德殿,讓阿貴帶着張郎中匆匆進去給唐皇查探了一番。

“唐皇情況如何?”此時阿六已經帶人前出城外近百里提前接到了李稚妍一行,將暗衛人手秘密安排在李稚妍的隨行護衛人中,見到阿貴急匆匆追了上來,頓時問道。

“如此所言,張郎中診治的結果也不好,唐皇是積勞成疾,體內五臟六腑機能萎縮,自身無法抵抗風寒入體,所以纔會漸入沉痾。”阿貴苦笑道:“張郎中說了,這種病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需要長期調理,讓自身元氣緩慢恢復。但是如今風寒在身,只怕稍有不慎,調理不及,風寒不除,兩頭交替,會有大不妙。”

“先告訴郡主吧,讓她有個心理準備。”阿六在旁邊苦笑道:“剩下的我去找一下楊復恭,他若是還想繼續當這個神策軍十軍使,就聽我的。”

“你別得意,張郎中說了,唐皇這身子骨,就算調理得當,也沒幾年了。”阿貴一句話讓對方一愣,隨即搖了搖頭,朝對方示意了一眼,走到了李稚妍的車架前。

阿六雖然說的很委婉,但是李稚妍還是第一時間聽出了他話語當中的意思,急忙吩咐停下馬車問道:“你的消息可靠嗎?”

“大夫就在京城,而且是末將找來的醫術最好的大夫,他都這麼說,想來無錯。”阿六苦笑道:“郡主要早做準備。”

“先回京吧,其他的事以後再說。你把那個大夫留在我身邊。”李稚妍隨後命令車架加速趕路,在第三天,也就是光啓五年正月二十一,李稚妍風塵僕僕趕回帝都長安。

和其他皇室成員不一樣的是,李稚妍和李成回來給楊復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這位雖然只是郡主,但是在皇族中的地位非比尋常,而且對方是從金陵返回的,只怕背後也有那位南平王的意思。所以楊復恭幾乎是瞬間全力應對,甚至於朝政大事都一股腦扔給了韋昭度等人。

“收拾一下,隨我入宮吧。”李稚妍顧不得歇息,直接和李成進宮,準備去探望唐皇。

第四百四十章 爭辯第六百四十一章 步騎對決第七百四十八章 勾動中原(上)第一千零四十章 大三路戰法第一百五十二章 各方雲動第四百四十五章 衆叛親離(下)第一百三十章 陳州之戰第九十四章 接管揚州第四百四十二章 邕州攻略第七百三十四章 改元冊封第一百四十二章 入局第三百五十四章 嶺南第一戰(上)第三百七十章 攻城打援(下)第九百五十六章 夜襲第四百八十四章 算計第十九章 以戰養戰(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軍奪安遠(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鏖戰獨松嶺(上)第九百七十三章 眉縣大戰(上)第一千零九十章 楊行愍的後手第三百二十章 大婚(中)第八百七十三章 震動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兵幽州第七百三十章 出人意料(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燃燒的戰旗第四百四十八章 王天壽的寶藏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局(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第一百零五章 唐皇昭令第五百一十六章 鍾傳失蹤第四十九章 水軍出擊(五)第四百章 收復廣州第四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決戰(二)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下)地一千零四章 邊軍之殤(中)第三十二章 活人比死人有用第六百零七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出亳州第三百九十六章 劉謙病逝第五百五十一章 影響第十九章 以戰養戰(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圍困襄陽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道山阻擊戰(中)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四百九十三章 出其不意(中)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爭鋒相對第七百四十三章 定品定級第九百六十八章 斬將奪旗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第九百二十章 雪崩第三百八十章 撥亂反正(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漁翁第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四十三章 震動第五百六十三章 討伐河東第五百一十八章 連鎖反應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兵臨漳水(中)第四百四十二章 邕州攻略第四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第四百七十二章 南轅北轍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勸進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鐵之爭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燕子樓前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往事如煙第六百八十一章 火攻樊城第五十六章 最後的府兵第三百八十八章 譁變第五百二十七章 正面交鋒(上)第六百四十章 淅水之戰第九百九十八章 試探第二十四章 夜戰無雙(下)第七百四十章 分科取士第六百四十三章 震動第三十四章 竹林訪賢第七百四十八章 勾動中原(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譁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會師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袁家的想法第七百三十二章 善後第五百四十五章 孤城難守第三十章 鯨吞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建來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威壓下的出路第九百七十九章 勢成騎虎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三百五十一章 東南五大港第八百七十九章 落花有意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鯁在喉第一百八十八章 火燒新泰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進宋城第九百三十三章 四路奔襲(上)第六百八十四章 襄陽事了第四百零九章 劉氏內訌(中)第三百六十一章 翻越羅浮山(中)第十二章 太湖縣尉第四百九十一章 互爭先手第三百二十八章 連橫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軍開戰(中)第九百七十七章 步騎對戰
第四百四十章 爭辯第六百四十一章 步騎對決第七百四十八章 勾動中原(上)第一千零四十章 大三路戰法第一百五十二章 各方雲動第四百四十五章 衆叛親離(下)第一百三十章 陳州之戰第九十四章 接管揚州第四百四十二章 邕州攻略第七百三十四章 改元冊封第一百四十二章 入局第三百五十四章 嶺南第一戰(上)第三百七十章 攻城打援(下)第九百五十六章 夜襲第四百八十四章 算計第十九章 以戰養戰(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軍奪安遠(上)第二百六十四章 鏖戰獨松嶺(上)第九百七十三章 眉縣大戰(上)第一千零九十章 楊行愍的後手第三百二十章 大婚(中)第八百七十三章 震動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兵幽州第七百三十章 出人意料(上)第一百九十二章 燃燒的戰旗第四百四十八章 王天壽的寶藏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局(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第一百零五章 唐皇昭令第五百一十六章 鍾傳失蹤第四十九章 水軍出擊(五)第四百章 收復廣州第四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決戰(二)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下)地一千零四章 邊軍之殤(中)第三十二章 活人比死人有用第六百零七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出亳州第三百九十六章 劉謙病逝第五百五十一章 影響第十九章 以戰養戰(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圍困襄陽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道山阻擊戰(中)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四百九十三章 出其不意(中)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爭鋒相對第七百四十三章 定品定級第九百六十八章 斬將奪旗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第九百二十章 雪崩第三百八十章 撥亂反正(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最後的漁翁第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四十三章 震動第五百六十三章 討伐河東第五百一十八章 連鎖反應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兵臨漳水(中)第四百四十二章 邕州攻略第四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第四百七十二章 南轅北轍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勸進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鐵之爭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燕子樓前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往事如煙第六百八十一章 火攻樊城第五十六章 最後的府兵第三百八十八章 譁變第五百二十七章 正面交鋒(上)第六百四十章 淅水之戰第九百九十八章 試探第二十四章 夜戰無雙(下)第七百四十章 分科取士第六百四十三章 震動第三十四章 竹林訪賢第七百四十八章 勾動中原(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譁變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會師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袁家的想法第七百三十二章 善後第五百四十五章 孤城難守第三十章 鯨吞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建來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威壓下的出路第九百七十九章 勢成騎虎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三百五十一章 東南五大港第八百七十九章 落花有意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隨機應變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鯁在喉第一百八十八章 火燒新泰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進宋城第九百三十三章 四路奔襲(上)第六百八十四章 襄陽事了第四百零九章 劉氏內訌(中)第三百六十一章 翻越羅浮山(中)第十二章 太湖縣尉第四百九十一章 互爭先手第三百二十八章 連橫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軍開戰(中)第九百七十七章 步騎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