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來自長安的拉攏

文德二年正月底,圍繞着平南軍在南線的重大突破,鍾傳和楊行愍聯手之後,一個圍繞着南平王府的聯盟開始逐步成形,甚至於北上的廬州信使還直接將朱全忠拉到了陣營之內,兩人達成秘密協議之後,朱全忠撤出了在宋州南部部署的韋國素的兵馬,而楊行愍也將米志誠的兵馬往南抽調,雙方形成了一種互不設防的默契。

在解決了北部的困境之後,朱全忠全力往北,而楊行愍也開始不斷調動兵馬往南,開始和鍾傳一北一西開始不斷壓迫南平王府,試圖將對方在南境的主力兵馬抽調回來,牽制其南下的視線。

這種心照不宣的動作瞞不住十三司的眼睛,不過此時向傑在將消息送到薛洋麪前的時候,來自長安的唐皇傳詔郎官也進入了王府。

“呵呵,王大相公,真是好久不見,別來無恙啊?”袁襲剛好過來,見到皇命欽差居然是王鐸,頓時拱手笑道:“大相公什麼時候接到了這個好差事,居然來我金陵傳詔了?”

“呵呵,袁軍師說笑了,本官也是受唐皇之命,前來南平王府商議國事的,不知郡王爺可在府中?”王鐸有些尷尬,但是隨即將詔書捧在手中,臉色肅然道:“還請軍師引我去見郡王爺,就說有大喜事臨門。”

“呵呵,大喜事?”袁襲點了點頭帶着對方進入王府之後,朝着外面的親衛使了個眼色笑道:“大相公纔是在說笑吧,我南平王府一向不受唐皇和朝廷待見,能不下詔訓斥我家主公,袁襲已經感蒙天恩了,如何會有大喜事啊?”

袁襲的話引來王鐸一笑,不過後者卻並沒有多言,而那邊薛洋已經從後宅走了進來,見到王鐸之後也差不多和袁襲一樣的表情,直接笑道:“大相公如今在長安好自在,本王還以爲你是忘了有我這號朋友了。”

“郡王爺恕罪,朝中公務甚多,微臣忝居中樞朝廷,自然該爲大唐江山盡心盡力,不敢擅自出京。”王鐸手中捧着詔書笑道:“郡王爺需要擺香案嗎?”

“不用了,唐皇這一次打算找我什麼麻煩?”薛洋將他引入王府大廳之後,也沒有要接旨的意思,王鐸也是微微一笑,眼前這位郡王爺只怕比起皇室的那些一字王還要蠻橫,但是他此行是帶着秘密任務的,所以也不想在這些虛禮上和對方糾纏太多,所以大大方方將詔書遞給對方道:“郡王爺如今已經是皇親國戚,和郡主成婚之後,也是唐皇的家人,倒也不必拘禮,還請王爺一觀便是。”

“呵呵,這一次唐皇倒是真大方啊,天策上將,這自本朝太宗皇帝以來,還從未有一人能獲此殊榮吧?”唐皇詔書並沒有說其他的,只是一道冊封詔書,而且還是直接冊封薛洋爲天策上將,這麼敏感的職銜也難怪王鐸沒有糾結於自己剛剛的無禮。自太宗皇帝開始,不光是中書令一職,曾經輝煌的“天策上將”這個名號再無人被冊封,這本就是當年高祖皇帝專爲太宗皇帝而設置,卻沒想到如今居然被唐皇安到了自己頭上。

“主公,這天策上將可是開府儀同三司,屬置官員,節制內外諸軍,總督朝堂事,倒真是一封天大的榮譽。”袁襲走到薛洋身邊,看完這封詔書之後轉而朝着王鐸似笑非笑道:“唐皇這一次如此慷慨,是有什麼事吧?否則的話這天策上將冊封詔書已經違背了大唐慣例,也是要將我家主公放在火上烤啊。”

“袁軍師這話何意?”王鐸面色一僵,正色道:“郡王爺如今平定南境在即,這天策上將一職當年也是高祖表彰太宗皇帝平定天下之莫大功勞所設,如今郡王爺功勞比起當年也是不遑多讓,自然配得上這天策上將一職。至於唐皇,本官不也說了嗎?郡王爺和郡主成婚,已經是唐皇家人,乃是皇室一員,這天策上將給予宗室倒也不違當年高祖皇帝的初衷,軍師爲何要憑空忘加猜測呢?這豈不是對唐皇不敬?也辜負了唐皇的一片苦心?”

王鐸這義正言辭的一番話倒是讓袁襲啞然失笑,隨即搖了搖頭,轉身回到自己的席位上之後不再說話,反倒是薛洋將這封詔書仔細的看了一遍之後朝着王鐸笑道:“大相公,唐皇下詔之時,那楊復恭就沒勸阻?天策上將百年以來未曾出現,其中原委難道他和滿朝諸公都不知?”

“唐皇下詔冊封自家宗室何時還需要他楊復恭的首肯了?”王鐸聞言是冷哼了一聲,轉而道:“郡王爺舊不到京城,想來對朝廷和唐皇不甚瞭解,如今陛下可是勤勉政務頗有賢明之風,若是我等盡力輔佐,我大唐天下必有一番新的光景,郡王爺可要把握機會,領袖羣倫,拱衛東南,爲陛下大業坐鎮一方,如此那些想要竊奪九州神器之宵小,必然不敢有所異動,如此,則社稷可興,大唐可保。將來郡王更進一步,成就周尹之名也未嘗不可。”

王鐸言辭鑿鑿,說的是義正言辭,倒是讓薛洋和袁襲兩人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但是這話裡話外的意思以他們兩人的頭腦自然是一清二楚,所以薛洋拱手笑道:“唐皇能有此作爲,本王和郡主也略感欣慰,大相公既然來金陵,就不要着急走了,先去暫歇,晚間本王擺宴爲大相公接風,到時你我再談如何?”

“下官一切唯郡王爺馬首是瞻。”王鐸也知道對方要做什麼,所以也不理會這封詔書對方有沒有接下,起身拱手之後隨着陳南嶽匆匆離開,前往驛館歇息。

“主公,這長安只怕不日之內就有一場變故啊?”袁襲和薛洋在王鐸走後對視一眼,前者直接苦笑道:“我等坐斷東南,距離長安距離遙遙,沒想到還是捲入了朝廷之爭,這一下只怕牽扯的不僅僅是朝堂了,我們周邊的老鄰居肯定會推波助瀾,趁此機會壓制我東南。”

“軍師所言不差,這是阿六送來的急報,被耽誤了幾日,而且王鐸出京之時也以前往華州爲由,躲開了我們的視線,所以沒有提前送回金陵。”向傑此時從旁邊走過來苦笑不已,但是這句話卻讓在場的兩人臉色變得凝重起來。

第九百六十三章 祁山舊道第一百六十五章 拖後腿第八百零三章 橫掃西南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起第六十九章 改組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萬人空巷第三百五十章 江南織造第九十章 各有算計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洪州(中)第四百七十章 內鄉大戰(下)第一千零六十章 居於天下之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渡海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城大戰第四百零九章 劉氏內訌(中)第七十一章 作假第二百三十一章 金陵歷風雨(四)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熱火朝天第五百零三章 桂陽風雲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改制第四百零五章 收拾人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版改土歸流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五百零七章 再戰臨武(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水陸並進第五十二章 不約而同第一百四十四章 河東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爭鋒相對第二百三十三章 金陵歷風雨(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直插楚丘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克用南下第三十九章 碗口城之變第七百一十四章 挑明瞭第九百七十章 長安震動第八百三十章 白馬關前第四百五十二章 夜襲戰第五百零八章 萬源之戰(下)第九百一十九章 石門關之戰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蕭縣敘舊第一百七十四章 在這裡轉的彎第九百九十九章 再打一戰第九百五十二章 藍田關對峙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頭破血流(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內外影響第六十七章 佛宗故事(上)第八十五章 圍城之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包圍圈第七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九百三十四章 四路奔襲(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火中取栗(中)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陵風雲(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東南五大港第四百二十八章 內外影響第五百五十二章 投誠第九百二十三章 惡行傳天下(上)第九百一十五章 統一調度第七百六十七章 山河戰圖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塹變通途(上)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一敗塗地(上)第九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反撲(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幾家歡喜第七百四十三章 定品定級第二百九十八章 追擊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存勖出手(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破綻第四百六十六章 截斷南北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出亳州第六百二十六章 魯陽關對峙第十三章 首戰告捷(上)第九百零二章 鐵壁合圍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塹變通途(上)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七百八十章 新式兵器第八百八十四章 倒行逆施第一百九十二章 燃燒的戰旗第七百八十四章 夜襲(下)第一千一百章 田家的反應第七百四十四章 人才聚攏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添油戰術第九百一十六章 調整部署第八百二十六章 水陸交替第三百八十七章 反擊第四百四十五章 衆叛親離(下)第六百四十二章 活捉李嗣源第七百四十八章 勾動中原(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昭宗繼位第七百八十章 新式兵器第八百四十四章 會師成都第八百二十三章 雲臺山之戰(下)第七百零五章 求和(下)第七十四章 高駢來信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四十一章 鉅額財富第二百零二章 恩斷義絕第一千零五十章 因果循環第一百八十九章 樑父山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外第七百五十七章 符離之戰(中)第九百六十一章 合兵一處(下)
第九百六十三章 祁山舊道第一百六十五章 拖後腿第八百零三章 橫掃西南第六百一十三章 風起第六十九章 改組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萬人空巷第三百五十章 江南織造第九十章 各有算計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洪州(中)第四百七十章 內鄉大戰(下)第一千零六十章 居於天下之中第二百九十六章 渡海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攻城大戰第四百零九章 劉氏內訌(中)第七十一章 作假第二百三十一章 金陵歷風雨(四)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熱火朝天第五百零三章 桂陽風雲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改制第四百零五章 收拾人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版改土歸流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五百零七章 再戰臨武(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水陸並進第五十二章 不約而同第一百四十四章 河東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爭鋒相對第二百三十三章 金陵歷風雨(六)第一百六十三章 直插楚丘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克用南下第三十九章 碗口城之變第七百一十四章 挑明瞭第九百七十章 長安震動第八百三十章 白馬關前第四百五十二章 夜襲戰第五百零八章 萬源之戰(下)第九百一十九章 石門關之戰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蕭縣敘舊第一百七十四章 在這裡轉的彎第九百九十九章 再打一戰第九百五十二章 藍田關對峙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頭破血流(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內外影響第六十七章 佛宗故事(上)第八十五章 圍城之戰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包圍圈第七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九百三十四章 四路奔襲(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火中取栗(中)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陵風雲(下)第三百五十一章 東南五大港第四百二十八章 內外影響第五百五十二章 投誠第九百二十三章 惡行傳天下(上)第九百一十五章 統一調度第七百六十七章 山河戰圖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塹變通途(上)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一敗塗地(上)第九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反撲(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幾家歡喜第七百四十三章 定品定級第二百九十八章 追擊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存勖出手(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破綻第四百六十六章 截斷南北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出亳州第六百二十六章 魯陽關對峙第十三章 首戰告捷(上)第九百零二章 鐵壁合圍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塹變通途(上)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七百八十章 新式兵器第八百八十四章 倒行逆施第一百九十二章 燃燒的戰旗第七百八十四章 夜襲(下)第一千一百章 田家的反應第七百四十四章 人才聚攏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添油戰術第九百一十六章 調整部署第八百二十六章 水陸交替第三百八十七章 反擊第四百四十五章 衆叛親離(下)第六百四十二章 活捉李嗣源第七百四十八章 勾動中原(上)第三百一十五章 昭宗繼位第七百八十章 新式兵器第八百四十四章 會師成都第八百二十三章 雲臺山之戰(下)第七百零五章 求和(下)第七十四章 高駢來信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二百四十一章 鉅額財富第二百零二章 恩斷義絕第一千零五十章 因果循環第一百八十九章 樑父山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外第七百五十七章 符離之戰(中)第九百六十一章 合兵一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