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水落石出

“啓稟主公,楚州戰報。”向傑見到袁襲和薛洋都在一起,走進來笑道:“怪不得找了半天也不曾見到軍師,原來在主公這裡,也正好,高濟送過來的戰報。”

“楚州?畢師鐸敗了?應該沒這麼快吧?”袁襲剛剛接到戰報,還沒來得及看,陸翊不知何時間從後面露出了頭,手上還捧着一疊子書冊,有些詫異的問道。

“喲,我的大將軍你也在啊?主公今日難不成打算開筵席了?”向傑向薛洋施禮之後坐到一邊隨口打趣道。十三司專職情報刺探,這些時日伴隨着揚州等地的穩定,薛洋治下的州郡內務逐步移交給了民政部門,十三司的情報人員也開始迎來了大調整,他是忙得腳不沾地,平常幾乎見不到什麼人影。

“畢師鐸這招很奇怪啊!”袁襲將戰報遞給薛洋之後皺眉道:“從山陽撤軍,豈不是這數月以來的努力全都白費了?難不成他是打算從楚州撤出去不成?”

“十三司可有其他消息傳來?”薛洋也是緊皺眉頭,將戰報遞給陸翊傳閱之後道:“高濟從揚州西北進入楚州,加上山陽治所還在賴同輝手中,如此一來安宜山陽互爲犄角,將楚州一分爲二。雖說畢師鐸撤軍也算是情有可原,但是在如今第三衛尚未和賴同輝匯合之前,他要是不惜代價是可以從容打掉已經精疲力竭的楚州軍的。爲何忽然率兵西撤?”

“應該是戴友歸和廬州軍慫恿的。”袁襲想了半晌之後忽然起身從旁邊拿出一幅地圖道:“主公請看,楚州西部的泗州盱眙等地地處徐州、濠州和滁州三州交匯之地。向東可以依靠白水塘大澤防禦我軍破襲,往北,時溥剛剛佔據徐州沒多久,肯定沒有餘力南下和他爭奪,他甚至可以趁機在都梁山附近建立東向防線,同時可以趁機入主濠州,沿淮河一線向北防禦,拿下這片平原地帶。此計必然是戴友歸所出,畢師鐸一旦退守泗州,那麼他就可以擺脫我軍從東面給他的壓力,從而在拿下壽州之後全力西向,攻略光州。”

“這個戴友歸這一招倒是不錯啊,雖說看起來是短尾求生,以濠州爲代價換取畢師鐸來拱衛他的東面屏障,但是在廬州軍尚未有餘力東西兩面出擊的時候倒是不失爲一招妙棋,集中兵力於一點,必然能夠在掃蕩壽州之後迅速揮兵西指,將光州徹底收入囊中。”陸翊在一旁點了點頭,笑道:“如果不是我軍方略早定,只怕他這一招還真是讓我軍猝不及防,最終不得不爲他調整部署。”

“十三司立即增派人手探聽畢師鐸和戴友歸之間的內幕。同時傳令高濟,如果畢師鐸真的退到白水塘以東,就不要在他身上浪費精力了,儘快掃蕩整個楚州全境,然後接管山陽大權,讓賴同輝來一趟揚州。”薛洋點了點頭道:“畢師鐸想要退到泗州就讓他去,想要去徐州或者濠州也由得他。徐州和濠州地處平原,向來連爲一體,不論是時溥還是楊行愍,只要穩住了後方就不會坐視這塊地方落入一個敵友不明的人手中。讓他們自行去爭奪吧,第三衛暫時在楚州境內駐紮。”

薛洋的話讓三人一陣點頭,對於北方戰局的變化分析,揚州高層已經進行過無數次了,在大的戰略層面已經把握住了主動權之後,就算是戴友歸有什麼奇招妙招出現,也已經無濟於事。這種堂堂正正的戰略碾壓不是靠着小聰明就能夠彌補的,在西起蘄黃東到揚州北至申州楚州,南邊已經拿下了整個宣州、歙州全境的情況下,薛洋領銜的淮南軍已經不需要在意這種零星的爭奪了。

袁襲仔細的看了看地圖之後忽然笑道:“你們十三司的壽州方略進行到哪一步了?劉威被你們牽着鼻子在壽州城下轉了這麼久,眼見着八月份都要進入中旬了,留給吳明的時日可不多了。”

“軍師放心,吳明在壽州城內擺了個迷魂陣,而且還在硤石山擺了劉威一道,這一次絕對能坑他一把,就算是劉威如願拿下壽州,楊行愍今年之內都無法全力出兵光州了。”向傑笑道。

“原來如此,我說戴友歸爲何急匆匆的出此險招,只怕他也被壽州的戰事給逼急了。”袁襲點點頭道:“主公,以臣之見,不如就讓十三司在壽州城放手和廬州對決一次吧,免得他拿下了壽州之後氣焰囂張,以爲自己真的能夠和我軍掰腕子了。”

“向傑你讓吳明自行處置吧,事成之後,讓王成率軍往西撤往申州和向衝匯合。”薛洋見到陸翊也是一般神色,點點頭道。

揚州這邊軍政高層定好了計策的時候,事實上壽州城內,吳明已經和王成落下了最後一枚棋子。在劉威兵分兩路不間斷的攻城數日之後,中和二年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一日,劉威也開始下達了總攻令,利用中秋月圓之時,兩面突擊,李神福等人率兵趁夜全力攻城,而自己則和周本東西對進,朝着硤石山猛攻而去。一時之間整個壽州在中秋月圓之夜廝殺不止。

只不過讓劉威和周本意外的是,往日裡硤石山上嚴密的防守此時竟然變得異常稀鬆,他們只是一刻鐘的時間,就直接衝上了山腰的營寨,裡面除了寥寥一些兵丁朝着後山潰逃之外,根本就沒多少人。

“都統,我們上當了,這裡根本就沒有壽州兵,那些旌旗都是擺在那裡,這些雷石滾木都是事先安放好的。”周本從東面河灘上一路衝殺,竟然比劉威的速度還要快,直接搶到了劉威的頭前抵達山腰。

“該死,快下山。”劉威一愣之下,隨即怒吼,大隊人馬開始蜂擁下山,卻見到此時原本無人的山下忽然之間冒出了無數的火光,無數道閃着火光的流星忽然之間出現在天空之中。只是一瞬間,無數的弩箭騰空而起,閃耀着火光直接朝着劉威的兵馬而來。

“都統隨我來,我們從後山走。”這些弩箭以迅捷之極的速度迅速落到山腰營寨,沖天的大火滾滾而來,早就準備妥當的火油柴草等物第一時間被點燃,大火和箭矢在一瞬間就直接攪亂了廬州軍的陣型,無數的士兵在這一刻被燒成了一個個火人,在原地四處打滾,帶着火苗將其他人或者其他地方點燃。整個硤石山的山腰在短時間內就被徹底點燃,熊熊的大火直衝雲霄,猶如一道火線一般迅速向四周蔓延。周本此時已經顧不得自己手下的兵丁在這一陣接着一陣的箭雨以及火焰當中到底損失多少了,拉着劉威突煙冒火朝着山頂而去,要從他來的路上突圍而去。

“哈哈,讓你整天疑神疑鬼。”這麼大的動靜,壽州城的城樓上,吳明是看得一目瞭然,朝着身邊的王虎道:“王將軍,你仔細看着,北城廬州兵馬一旦出營,你立即率軍出擊,出城掩殺,直到和盧將軍匯合,定要將廬州中軍徹底擊潰。”

“哈哈,吳將軍你就放心吧,某定然不辱使命。”王虎一抱拳,開始瞪着牛眼盯着外面的廬州兵馬目不轉睛,對於其他三面城防的激戰充耳不聞。

而此時從開戰至今從未現身的王成赫然出現在戰況最激烈的南城,直接和李神福面對面廝殺,這一幕讓李神福大驚失色,慌不跌的讓人去查看北營的動靜。

“李神福,死到臨頭了還有心去顧忌其他?今夜便是你的死期。”王成手中大刀直接架住了李神福的長槍,身後數十名親衛齊刷刷彎弓搭箭,直接硬生生的將隨着李神福一起從魚梁大道上殺上來的廬州兵給逼了回去。

而此時,硤石山上的大火也讓北營廬州兵馬驚慌失措,在李神福尚未回援之前就匆忙出兵前往硤石山接應。好不容易等到機會的王虎當即率領本部兩千多人尾隨出動,幾乎是貼着廬州北營兵馬的尾巴殺了上去。

廬州北營兵馬前去接應劉威,卻沒有料到此時的劉威和周本帶着敗兵好不容易突破了壽州兵的火攻箭矢,從周本來時的路上撤了下來,在東面河灘之上再次遇到襲擊。這一次領頭的就是盧靜,幾乎是以逸待勞之下,劉威和周本帶出來的敗兵遭到致命的衝擊,徹底崩潰,兩人只顧得上帶着少數人死命的逃出了攻擊,朝着壽州北城而去,半路上和北營前來接應的兵馬匯合在一起,得到了喘息之機。

“都統,趕緊和李將軍匯合,不然的話我軍前後都有敵兵,只怕是難以力戰。”周本剛剛帶着兵馬正要重整隊形,就見到前後都有喊殺聲傳來,急忙上前彙報道。

“立即派人去通知李神福,不要管中軍,給我全力攻城。既然王成想要兌子,我就拿下他的壽州。”此時劉威算是徹底明白過來王成的計策了,所以當即下令,讓身邊的親衛匆匆脫離大隊,前往城南,自己則和周本領兵前後分兵出擊,在硤石山和壽州城之間和壽州兵馬戰成一團。劉威親自坐鎮指揮,有了強有力的中軍調度,廬州兵逐漸穩住了陣腳,雖然前後出擊,但是除了周本被對方的將領猝不及防的一槍橫掃,差點被殺之外,廬州軍倒也是一掃之前的潰敗之相穩住了陣腳。

“哼,就知道你沒有那麼多的兵馬調度,這四面合圍之計沒有足夠的兵馬焉能攔得下我?”劉威一聲冷笑和周本合兵一處往東南撤退一段路程之後,開始重新佈置防線,頓時間就將盧靜和王虎的人馬給堵住了。只不過他這一番調度雖然依靠着自己精準的戰場指揮能力穩住了形勢,逼停了王虎和盧靜的聯手進攻,但是今夜一戰他的中軍已經損失過半,大量的兵馬損失之後,眼下他身邊就只有不到三千人了,而且還在和對方的亂戰之中不斷倒地不起。壽州兵不擅陣戰,但是在這夜間,將士的勇猛起到了極大地作用。這一點也可以看出王成和王播兩人對於兵力運用和部署的不同。

“好了,時候也差不多了,我們先撤。這個劉威此時不會來北城了,我們要離開壽州了。”盧靜一把攔住了還想着往前衝的王虎,讓後者一怔隨即明白過來,兩人合兵一處之後盧靜帶着弓箭手掩護,王虎則領着兵馬快速回撤,路過廬州軍北營的時候還順帶着放了一把火,直接將已經沒有多少人防守的北營徹底覆滅。

“啓稟都統,李將軍率軍從南城撤離前來接應。”劉威穩住了陣腳,並沒有去追擊盧靜和王虎,但是卻被親衛的彙報聲給嚇了一跳,隨即怒不可遏道:“混賬,讓他速速派兵,給我重新奪回南城,拿不下城池不要來見我。”

劉威的命令在隨後很快傳到了帶着兵馬匆匆趕來的李神福那裡,此時才反應過來壽州軍的整體部署的李神福立即派兵回去重新攻城。只不過此時已經過了半夜,李神福關鍵時刻撤離讓負責守衛南城的劉啓山得到了喘息之機,趁着這個機會,他不僅僅將南城的守衛重新佈置,還讓王成騰出手來支援東城和西城,在後援兵力源源不斷加入之後,原本兵力和攻城力度都不如南城的安仁義和田覠兩人吃足了苦頭,好不容易突到城樓上的士兵幾乎被一邊倒的全部擊殺,甚至田覠本身還被王成一刀差點劈成兩半。

“盧靜,立即將軍中家眷和所有錢糧物資全都送出北城,由你跟着阿貴將軍先行撤離到硤石山,王虎,隨我去會會這個李神福,看看今夜能不能斬了這個劉威手中的頭號大將。”王成幾乎是一刻不停的安排剛剛回城的盧靜和阿貴一起帶着大隊輜重和家屬迅速從北城撤離,然後讓王虎集中本部立即前往劉啓山的南城,給李神福佈下了最後一道埋伏。

“將軍可準備好了?”吳明在王成安排好最後一件事之後走出來笑道。

“就是有些不捨。”王成搖搖頭苦笑道,他是真的有些不捨,從小都是在江湖綠林中游蕩,好不容易和王播一起在壽州站住了腳,此時忽然要捨棄,他還真有些不捨。

“我敢擔保,不出一年,將軍必然可以再回壽州,到時候統率兵馬收服壽州,當可一雪今日之恥。”吳明笑道:“此間事了,等到了申州,將軍隨我一去揚州便可知曉我家主公之志向,可不是區區一州一地所能束縛的。”

第一百六十三章 直插楚丘第一百四十二章 入局第九百零三章 冰火兩重天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一曲單相思第五百四十七章 晉汾大戰(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坐而論道(上)第六百三十八章 風火連天(下)第六百七十五章 爭鋒相對(下)第三十章 鯨吞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退路之爭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第七百二十三章 入局(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援兵天降第八百三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一十九章 湞陽大戰(下)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又被算計了第七百七十四章 活捉李茂貞(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陵歷風雨(八)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火連天(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進軍番禺第六百零四章 制衡第七百四十六章 入川大動脈第六章 夤夜遇襲(上)第九百四十四章 偷襲丁公山(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活捉李嗣源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萬人空巷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決戰高陽(中)第三百三十一章 謀算第五百五十七章 南境一統第二百四十四章 江州水戰(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渡海第三百六十七章 圍三闕一(上)第五百零五章 再戰臨武(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箭雙鵰第三百四十六章 以逸待勞第一百五十一章 逆轉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火銃兵攻堅第三百四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三百七十四章 差距第七百四十九章 勾動中原(下)第九百六十七章 添油戰術第八百零四章 天下大變第九十六章 波濤洶涌第六百九十三章 關門(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興元府之變第六百九十一章 兵進上庸第四百零九章 劉氏內訌(中)第五百四十章 三軍圍豫章第一千章 一戰盡墨第九百四十七章 三路合擊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禪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克用南下第八百六十一章 出川通道第三百四十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上南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風聲鶴唳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陵歷風雨(九)第五百三十三章 送女人第九百四十章 人馬辟易第六百九十八章 末路(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江州水戰(上)第五百四十七章 晉汾大戰(上)第七章 夤夜遇襲(下)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放走劉威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決勝負(上)第九百二十章 雪崩第三百八十三章 湞水阻擊戰(中)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軍進湖州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下第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差距第九百一十三章 騎戰無雙第四百七十一章 南北吞併(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戰平撫州第二百九十六章 渡海第三章 力挽狂瀾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決勝負(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沖天火柱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家傳訊第三百一十六章 修路第九百一十五章 統一調度第一百三十五章 騎兵煙塵第六百零一章 長安亂(下)第九百一十七章 燕北急報第一千零九十章 楊行愍的後手第八百八十八章 齊軍譁變(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有女南兮第七百四十三章 定品定級第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二百四十七章 蘇州定計第九章 輪臺問心第三十三章 攻城首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陵風雲(中)第五百五十五章 道士算命(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投誠第四百零七章 岡州事了(下)第九十一章 內外夾擊第二百五十一章 攻略蘇州(下)
第一百六十三章 直插楚丘第一百四十二章 入局第九百零三章 冰火兩重天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一曲單相思第五百四十七章 晉汾大戰(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坐而論道(上)第六百三十八章 風火連天(下)第六百七十五章 爭鋒相對(下)第三十章 鯨吞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退路之爭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第七百二十三章 入局(上)第一百八十二章 援兵天降第八百三十四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一十九章 湞陽大戰(下)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又被算計了第七百七十四章 活捉李茂貞(中)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陵歷風雨(八)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火連天(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進軍番禺第六百零四章 制衡第七百四十六章 入川大動脈第六章 夤夜遇襲(上)第九百四十四章 偷襲丁公山(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活捉李嗣源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萬人空巷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決戰高陽(中)第三百三十一章 謀算第五百五十七章 南境一統第二百四十四章 江州水戰(上)第二百九十六章 渡海第三百六十七章 圍三闕一(上)第五百零五章 再戰臨武(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一箭雙鵰第三百四十六章 以逸待勞第一百五十一章 逆轉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火銃兵攻堅第三百四十七章 翻手爲雲第三百七十四章 差距第七百四十九章 勾動中原(下)第九百六十七章 添油戰術第八百零四章 天下大變第九十六章 波濤洶涌第六百九十三章 關門(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興元府之變第六百九十一章 兵進上庸第四百零九章 劉氏內訌(中)第五百四十章 三軍圍豫章第一千章 一戰盡墨第九百四十七章 三路合擊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七百二十八章 封禪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克用南下第八百六十一章 出川通道第三百四十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上南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風聲鶴唳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陵歷風雨(九)第五百三十三章 送女人第九百四十章 人馬辟易第六百九十八章 末路(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江州水戰(上)第五百四十七章 晉汾大戰(上)第七章 夤夜遇襲(下)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放走劉威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決勝負(上)第九百二十章 雪崩第三百八十三章 湞水阻擊戰(中)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軍進湖州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下第一第三百七十四章 差距第九百一十三章 騎戰無雙第四百七十一章 南北吞併(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攻城打援(下)第五百四十二章 一戰平撫州第二百九十六章 渡海第三章 力挽狂瀾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決勝負(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沖天火柱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家傳訊第三百一十六章 修路第九百一十五章 統一調度第一百三十五章 騎兵煙塵第六百零一章 長安亂(下)第九百一十七章 燕北急報第一千零九十章 楊行愍的後手第八百八十八章 齊軍譁變(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有女南兮第七百四十三章 定品定級第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二百四十七章 蘇州定計第九章 輪臺問心第三十三章 攻城首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金陵風雲(中)第五百五十五章 道士算命(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投誠第四百零七章 岡州事了(下)第九十一章 內外夾擊第二百五十一章 攻略蘇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