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王建下西川(下)

“王將軍有話但請明言,阿貴將軍也不是外人,本宮如今要去何處,想來王將軍也心知肚明。”李稚妍坐下之後看着跟着進來的王建擺手道。

“郡主快人快語,那末將也不贅言。”王建在一旁道:“末將南下西川是接到了唐皇密旨,讓我搶佔西川,莫要讓楊守亮得手。”

“嗯,倒也不出我之所料。”李稚妍聽到這句話點了點頭,看着對方若有所思道:“我那位小皇叔看起來倒是比我父皇要心思深沉得多。不過你既然受密旨而行,爲何出門和我說這些?如今本宮和成兒去金陵,只怕以後都再難回京。京城的事於我關係已然不大,而且父皇臨終之前,已經給金陵南平郡王下過賜婚詔書,本宮如今已經是南平王府的王妃了,以後所行之事也都以郡王爲主,不再幹預朝政。”

“這,郡主容稟,末將說這些也是想表明心意。”王建聽到李稚妍直言不諱自己將嫁入南平王府,頓時臉色有些尷尬,但是隨即繼續道:“就算是郡主嫁入南平王府,那小皇子他——”

“成兒年紀太小,皇權爭奪不適合他,而且他的性子和才學也掌控不了如今這危局。”李稚妍搖頭,直接掐滅了對方最後一點心思,起身緩緩道:“我知王將軍之忠心,然則父皇臨終之前,武德殿內我也曾在一旁,冊立小皇叔登基爲帝確是父皇心願,這一點毋庸置疑,王將軍不用疑惑。而且,小皇叔的手段,執掌大唐國祚也確實比成兒要更好,父皇的決斷本宮沒有意見,你可明白?”

“如今王將軍身負皇命,自當明白如今朝堂之危對於天下大局之重要。”李稚妍一番話說的王建臉色黯然,但是對方隨即繼續道:“但是如此危急之時,也是我輩中人奮起一搏,建功立業之時。將軍逃脫長安牢籠,也一定會乘此東風有所作爲。希望你不要負了陛下,他的性子本宮知道,唯有信任到了極致之人,纔會在此時被其託付。”

“郡主放心,末將明白陛下一片苦心,自當不負聖命。”王建此時臉色有了變化,朝着李稚妍躬身抱拳道:“王建軍命在身,無法護持郡主身邊,惟願郡主南下一帆風順,他日郡王大婚之時,末將不論身在何處,一定面南而拜,祈願郡王郡主,琴瑟和諧,幸福安泰。”

“好了,該說的都說了,希望將軍他日再會。”李稚妍展顏一笑,這一刻的她纔算是真正放下了心思,那一瞬間的笑容讓所有人一呆,燦若桃李,比羞日月。

“將軍保重。”阿貴在李稚妍上車之後回頭看着王建似笑非笑道:“西川之重要,天下皆知,將軍若是拿到手,那可要小心了。”

“阿貴將軍這句話是代表金陵的意思嗎?”王建聞言臉色一凝,隨即問道。

“既是我家主公的意思,也是天下百姓的意思。”阿貴翻身上馬,開始指揮人手東出的同時,朝着對方道:“山高路遠,將軍還請多多保重吧,凡事應着眼於大局,如此才能撥開迷霧見到這朗朗青天。”

“着眼大局?”李稚妍車架一路東出進入華州,在各地十三司的接應之下逐漸向金陵靠近。而王建卻站在原地沉吟良久才喃喃自語道:“何處纔是大局?亂世之中若是不抓住機會,那我等起身草莽,奮力掙扎,究竟還有何意義?不論是成是敗總該到了最後才能見分曉。”

“傳令各部,收拾停當之後立即上書辭行,我們先行南下,去西川。”王建沉默良久之後終於有了動靜,幾乎是邊入城邊開始讓身邊親衛傳達命令,召集自己的親信人馬立即開始整頓,然後自己去找韋昭度辭行,率軍提前進入西川。

王建的這一副架勢倒是讓楊復恭鬆了口氣,畢竟對於他來說此前讓對方出任利州刺史結果失敗,原本他沒打算對方這麼容易就願意出征,此時聽說對方在整頓兵馬前鋒已經開始離開長安軍營之後,也立即開始催促韋昭度南下。

只不過此時,長安這邊不論衆人什麼心思,但是在對待西川這件事上面卻都是一致的,必須罷免陳敬瑄,將田令孜最得力的這個助手拿掉,收復西川這片天府之國。但是對於成都府來說,這無疑於是滅頂之災。所以陳敬瑄幾乎是一接到詔令,就匆匆找人詢問對策,同時傳訊東川節度使顧彥朗,希望能得到東川的支援,到時候兩部合力共同對抗這來自長安的洪流。

陳敬瑄能夠想到這一層,楊復恭又如何會遺漏這一手,幾乎是給陳敬瑄傳詔的同時,東川節度使顧彥朗也接到了朝廷的命令,只不過這份命令卻是讓其擇日出兵協助韋昭度收復西川,徹底剷除田令孜餘黨。

西川和東川想來互爲脣齒,西川富庶,而東川險要。田令孜在的時候,顧彥朗不敢對陳敬瑄怎麼樣,可如今朝廷命令下來了,而且神策軍出征,加上楊守亮的兵馬,西川陳敬瑄的人馬根本無法佔到便宜,所以他是直接回稟唐皇,願意全力配合神策軍南征,同時讓手下兵馬集中在劍閣等地,威壓陳敬瑄。

顧彥朗在行動的同時,陳敬瑄也不是沒有動作,除了指望對方和自己達成攻守同盟之外,還讓西川大軍盡數沿着北部州郡佈置,嚴防死守駐守興元府的楊守亮所部,同時在考慮是否燒燬棧道,徹底封鎖西川對外交通。

陳敬瑄的動作還是很快的,文德元年四月初十,也就是南邊平南軍正式出兵嶺南的時候,他已經做好了準備,將朝廷的傳令使者給趕出了成都府,同時對外揚言,新皇登基,受身邊奸臣蠱惑,此等亂命他絕不接受。

消息傳到長安,不論是昭宗還是楊復恭都是勃然大怒,兩人對於田令孜都有着切齒之痛,所以幾乎是一瞬間就達成了廷議,命令韋昭度爲西川行營兵馬大都統,以顧彥朗爲副都統,王建爲招討牙內都指揮使,正式下詔出兵西川,剿滅陳敬瑄。由此,一場席捲天府之國的大戰從此展開,此時此刻身在長安帝都的唐皇在安排好戰事,將韋昭度調出之後,已經將目標對準了另外一人,而此時正是站在他身邊,被他一再加封的神策軍掌舵人楊復恭。

第九百一十五章 幽州動亂(下)第八十八章 採石磯水戰第八百九十四章 傳檄天下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局(下)第七百九十章 火海無情第一千零三十章 智慧不敵神通第四百零四章 木已成舟第八百九十六章 出人意料第八百七十三章 震動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陌刀軍團第六百三十一章 反咬一口(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倒行逆施第八十一章 水師先行第四百二十九章 聯手(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自帝都的交易(下)第七百六十章 一決勝負(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下南洋(上)第六百九十三章 關門(下)第一章 生計多艱第四十七章 水軍出擊(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唐皇的心思第十四章 首戰告捷(下)第七百六十五章 長安博弈第七百零五章 求和(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金陵歷風雨(二)第五百零九章 金帛換和平(上)第九百一十八章 緊急妥協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出亳州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包圍圈第三百零六章 王潮的反應第三百八十五章 搶糧第九百八十四章 亂軍心第五百二十一章 堵截混亂第九百四十章 人馬辟易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打援第一千零一章 經略河朔第九百五十五章 撕開一道口子第五百三十二章 風聲鶴唳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投誠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鯁在喉第二百零五章 宋城之變(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陵風雲(上)第七百二十七章 大典玄機第四百零七章 岡州事了(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屬意誰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活捉楊若蘭第七百五十二章 迷陣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疑兵之計第四百九十二章 出其不意(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風聲鶴唳第七十四章 高駢來信第九百八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九百七十三章 眉縣大戰(上)第四百六十一章 捆綁煽動(下)第六百九十二章 關門(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道士算命(上)第六百二十一章 荊州大戰(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威壓下的出路第八百一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的客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下第一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軍開戰(中)第三百一十六章 修路第七百零四章 求和(上)第九百四十二章 炮擊徐州第八百一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七百九十四章 興元府之變第五十二章 不約而同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伏擊(中)第四百六十章 捆綁煽動(上)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後路被抄第六百零一章 長安亂(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南境一統第一千零九章 胡騎南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情出無悔第八百六十五章 增援燕北(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追封第八百二十章 名震一時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前後夾擊(上)第四百六十一章 捆綁煽動(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桃陵大火第七十九章 遣使第三百四十六章 以逸待勞第七百七十五章 活捉李茂貞(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邕州攻略第八百六十三章 戴友歸的心思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蘇州定計第四百一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一十五章 公開的陷阱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輿圖玄機(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東南五大港第九百零五章 白骨築京觀第八十八章 採石磯水戰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破綻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鯁在喉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鐵之爭第八百九十五章 壓制山東
第九百一十五章 幽州動亂(下)第八十八章 採石磯水戰第八百九十四章 傳檄天下第七百二十四章 入局(下)第七百九十章 火海無情第一千零三十章 智慧不敵神通第四百零四章 木已成舟第八百九十六章 出人意料第八百七十三章 震動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陌刀軍團第六百三十一章 反咬一口(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倒行逆施第八十一章 水師先行第四百二十九章 聯手(上)第二百二十二章 來自帝都的交易(下)第七百六十章 一決勝負(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下南洋(上)第六百九十三章 關門(下)第一章 生計多艱第四十七章 水軍出擊(三)第三百一十三章 唐皇的心思第十四章 首戰告捷(下)第七百六十五章 長安博弈第七百零五章 求和(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金陵歷風雨(二)第五百零九章 金帛換和平(上)第九百一十八章 緊急妥協第一百三十一章 兵出亳州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包圍圈第三百零六章 王潮的反應第三百八十五章 搶糧第九百八十四章 亂軍心第五百二十一章 堵截混亂第九百四十章 人馬辟易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打援第一千零一章 經略河朔第九百五十五章 撕開一道口子第五百三十二章 風聲鶴唳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投誠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鯁在喉第二百零五章 宋城之變(下)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陵風雲(上)第七百二十七章 大典玄機第四百零七章 岡州事了(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屬意誰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活捉楊若蘭第七百五十二章 迷陣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疑兵之計第四百九十二章 出其不意(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風聲鶴唳第七十四章 高駢來信第九百八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九百七十三章 眉縣大戰(上)第四百六十一章 捆綁煽動(下)第六百九十二章 關門(上)第五百五十四章 道士算命(上)第六百二十一章 荊州大戰(下)第四百七十一章 威壓下的出路第八百一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的客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下第一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軍開戰(中)第三百一十六章 修路第七百零四章 求和(上)第九百四十二章 炮擊徐州第八百一十二章 縱橫捭闔第七百九十四章 興元府之變第五十二章 不約而同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伏擊(中)第四百六十章 捆綁煽動(上)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後路被抄第六百零一章 長安亂(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南境一統第一千零九章 胡騎南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情出無悔第八百六十五章 增援燕北(下)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追封第八百二十章 名震一時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前後夾擊(上)第四百六十一章 捆綁煽動(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桃陵大火第七十九章 遣使第三百四十六章 以逸待勞第七百七十五章 活捉李茂貞(下)第四百四十二章 邕州攻略第八百六十三章 戴友歸的心思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一)第二百四十七章 蘇州定計第四百一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一百一十五章 公開的陷阱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輿圖玄機(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東南五大港第九百零五章 白骨築京觀第八十八章 採石磯水戰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破綻第一百六十六章 如鯁在喉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鐵之爭第八百九十五章 壓制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