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高駢來信

“稟告指揮使,我軍已拿下湖心島,施家主幹及其黨羽已經被勒令投誠,龍家剩餘逃逸船隻也在追擊之中。”何勝見到雷凌座艦抵達岸邊,上前彙報道。

“傳令張大秋,全力搜索龍家剩餘殘匪,派人喊話,歸降者我舒州不會爲難他的家人,如果讓我逮着,龍家所有人全部被貶爲奴隸。”雷凌上岸之後道:“此前見到激戰之時,湖心島有火焰騰空而起,是否是步軍提前來支援?”

看着雷凌似笑非笑的表情,何勝也有些尷尬道:“確實是何兵所部提前登島參與攻擊,末將馬上申飭,請指揮使恕罪。”

“申飭什麼!”雷凌擺擺手帶着衆人朝着施家主宅方向一邊走一邊笑道:“只要仗打贏了,你就該給他請功纔是。能夠敏銳把握戰機也是一種本事,就是這冒險的勁頭太足了。看來主公給他調到第三都和陸明待在一起不行,得想辦法調到第一都,讓陸指揮使調教一二,說不得以後也是一名帥才呢。”

“啓稟指揮使,施家所有人等全部緝拿到位,湖心島所藏所有錢糧珍寶也在裝箱清點。”雷凌說的話是實話,旁邊何勝也是深吸一口氣,自家這位兄弟膽大妄爲的毛病是不好改,就算是在自己身邊也管不好,這調到步軍只怕更難管教了。不過真能調到第一都,說不得依靠着陸翊親自治軍的機會能夠好好調教一番。不過沒等他想清楚這件事,何兵在前面已經迎了過來,拱手一禮之後彙報道。

“指揮使,步軍搶奪我水師功勞,您可得給我們做主啊!”雷凌尚未答話,何兵身後的李陽直接上前道:“何兵這不按章法出兵,差點擾亂我水師部署,該當治罪。”李陽一句話差點直接把何勝的臉都說黑了,但是一個是自家兄弟,一個是自己帶來的生死之交,這兩人打嘴官司,旁邊的人都在捂嘴偷笑,他只好看着雷凌。

“打亂水師既定部署,確實該治罪!”雷凌點點頭看着何兵那瞬間低頭的神態忍不住一笑道:“只是他何兵現如今是步軍編制,不歸水師管轄。這樣,稍後本將會將此戰所有經過原原本本上陳軍政部和主公,到時候讓陸指揮使治他的罪。”陸翊執行軍法的嚴厲舒州軍上下不論是誰都知曉,這一句話說的是李陽眉開眼笑,直接捅了一下何兵笑道:“哈哈,看你小子下次還敢不敢亂來,你知道不知道,要不是指揮使同知一早判斷是你,我們的投石車都要開始朝着岸上水寨發射火油罐了,沒燒死你是給你面子。”

“好了,全軍上下立即整頓三日,把所有繳獲物資戰俘全部裝船運回舒州,大秋和李陽二人留守湖心島,給我牢牢將雷澤攥在我舒州手中。”雷凌率軍在此整修三日之後開始班師,剩餘殘匪的緝拿全部交給張大秋和李陽負責。

雷澤水戰的戰果則在大軍班師之前就以最快的速度送回舒州,但舒州刺史府內,袁襲和薛洋兩人卻面色冷峻,在收到雷凌的捷報的同時,揚州那邊也發過來兩份情報。一份是陳武送過來的十三司情報,另外一份則是高駢的節度使公告,讓薛洋於九月底前往揚州覲見高駢。

“十三司的情報說了什麼?”薛洋沉吟半晌之後問道,高駢來信讓他去覲見,表面上是一次例行公事。但是這八月底九月初整個淮南道可是動盪非小,廬州刺史鄭啓卸任被調往朝廷中樞,刺史大位由郎幼接任,後來則是楊行愍趁亂而起,自領廬州八營都兵馬使,趁着郎幼逃出廬州之際,直接佔據了廬州府。此舉甚至讓原本打算從桐城返回的陸翊再次滯留桐城,防備亂兵南下衝擊舒州。

而廬州之亂尚未結束,揚州那邊也是瀰漫着一股陰謀的氣息,呂用之和淮南軍中大將畢世鐸的矛盾越來越尖銳,而高駢又放任不管,以至於雙方几次差點兵戎相見。此時高駢忽然昭命薛洋入揚州是否其中有詐?

“陳武言道,呂用之在淮南氣焰囂張,無人能制,甚至畢世鐸都多次被其欺辱。”袁襲搖搖頭道:“傳聞呂用之近日看上了畢世鐸的妻妾,多次上門索要,雙方衝突只怕挨不過年底就要徹底爆發。”

“高駢算是徹底廢了。”薛洋搖了搖頭道:“此等亂命十有八九是呂用之僭越發過來的,先不要理會。”薛洋將高駢的信件扔在一邊道:“讓陳武想辦法打探一下高駢本人的近況。一個名將就算是墮落也不該如此之快,呂用之到底有了什麼手段倒是讓我很好奇。”

“主公,陸翊建議我軍往北突襲至廬州地界,預防楊行愍南侵,同時確保霍州往東的官道暢通,主公打算如何回覆他?”袁襲對於薛洋的惡趣味也是好笑,不過查探高駢本人的近況對於判明高駢是否還能掌控淮南道倒是非常有用,所以點點頭,將陸翊的彙報送到薛洋麪前。

“想出兵試試楊行愍的深淺就直說,我又沒說不同意!”薛洋笑罵道:“楊行愍剛剛佔據廬州,內部不穩,外面還有時刻受揚州方向的壓制,比起當初我等入主舒州的境況還要悽慘,他哪有心思來挑釁我?讓他自主行事,對了,獨立營關寧所部駐紮在雷澤北岸防備宣州秦彥,李秀峰不是剛剛返回嗎?把他也帶上,以戰養戰是舒州軍的傳統了,不要丟了。只有實戰才能鍛造出精銳戰隊出來。”

“如此那就只剩下這水師的捷報了。”薛洋剛剛沒顧得上,此時拿起來看了看笑道:“看樣子這雷澤水賊的家底可是夠殷實的,這大大小小的水寨抄沒之後光糧食就足有四五萬石以上,還有這食鹽四十多船?他們怎麼有這麼多糧食和食鹽?打劫過往商船也沒有這麼多吧?”

“主公有所不知,雷澤水賊可不光是在大江大河上打劫商船,他們上岸之後就是佔山爲王的綠林賊寇,往來的商隊行商他們要抽成。而且最重要的還是在雷澤上討生活的那些漁民要向他們交租。交給官府多少就要交給他們多少,這麼多年無法無天,有這麼多繳獲一點也不爲怪!”袁襲搖頭道:“這只是初步清點,其他繳獲尚未計算,只怕最終根本不止這些,翻倍是綽綽有餘。所以宣州纔會在雷澤也設立起水師來,就是參與其中分利啊。”

“水師返回之後修整一段時間然後繼續出擊,這些水上賊寇有一個算一個,全都給抓起來。如此多的民脂民膏不知能夠養活多少百姓!”薛洋也是輕聲一嘆,生逢亂世,這些事情也是讓他有心無力。

“主公放心,陳燁已經帶着大量的車馬商隊趕過去了,這麼多的繳獲足夠我軍放心擴充,等我舒州軍兵強馬壯,就一一剿滅這些藩鎮節度使,打下一片土地就治理好一片土地,讓普天下的老百姓也有個盼頭。”袁襲和薛洋在刺史府內感慨萬千,但是此時身在揚州的陳武卻是愁眉苦臉,高駢忽然傳訊舒州讓薛洋覲見,此時紛亂複雜,內幕重重,自己雖然將揚州的基本情況彙報回去,但是這些內幕他卻始終沒有辦法弄清楚。

此時的揚州城因爲呂用之的存在而陰謀詭異氣息密佈,再加上呂用之和畢世鐸等軍中將領的矛盾日益激烈,使得揚州百姓幾乎是時時刻刻生活在刀劍的陰影之下,不知道什麼時候這股衝突就會演變成真正的兵災。

“高駢現在人是否還在節度使府?”陳武獨自在院子裡走來走去半晌之後纔開口問道。

“高駢已經月餘沒有在節度使府出現,家人也不知其去向。營正,該不會是高駢已經被呂用之這個小人給暗害了吧?”副手顯得有些喪氣,這揚州城內的局勢還真是摸不着頭緒,最主要的是堂堂的節度使,掌控一道生死的高駢居然消失了,所有人都不知道其去向。這讓原本打算在揚州好好建功的衆人有些無奈。

“安插進呂用之府上的人有沒有消息傳來?”陳武深吸一口氣之後讓自己的心思穩住,想了想問道:“之前不是傳說高駢準備去城外山中煉丹嗎?有派人過去跟蹤嗎?”

“呂用之府上雖然安插人手已經潛伏進去,但是級別太低,暫時沒有可用的消息。”副手搖頭道:“之前高駢說去煉丹,但不是在揚州城外,而是去八公山,我已經安排人跟蹤而去,暫時沒有消息傳來。”

“加緊追查,一定要知道高駢的真實動向,如果可能把人手安插到他身邊去。”陳武擺擺手道:“另外,緊急傳訊舒州,就說在十三司未查明高駢真實動向之前,讓主公切勿親自前來揚州。”

陳武的擔心不無道路,在揚州城內兇險莫測的情況下,薛洋絕對不能置身險境。舒州軍建立才兩年不到,所有的人心全部凝聚在薛洋一人身上,如果他有個不測,只怕這個勢力團體會瞬間分崩離析,由不得所有人不重視。

副手匆匆出去傳達命令,陳武也抖擻精神走出據點,開始利用其他途徑繼續監控城內的動靜。得益於高駢餘威尚在和揚州附近十幾萬大軍的駐守,淮南節度使治所之地倒也十分平穩,商貿發達,揚州在未曾遭受大的兵災洗禮之前,依舊是繁華的大都市,一城之地的稅收幾乎佔到了淮南道的一半左右。所以依靠着陳家等舒州商人的商貿網絡,陳武等十三司成員在揚州城內倒也是如魚得水。他本身表面上也是陳家在揚州的商貿負責人之一,所以在十三司的眼線沒有大的進展的時候,商貿方面還是給他帶來了不少可用的信息。

很快陳武這邊就得知了一個確切的消息,呂用之最近要收購一批煉丹的器皿和材料,準備送往城外。雖然商人不知道具體送往何處,但是陳武還是敏銳的察覺到這其中蘊含的信息,既然呂用之依舊在收集這些東西那麼就意味着雖然高駢沒有在揚州城內出現,但是現如今一定還活着。只要他還活着那麼揚州的態勢就不至於到風聲鶴唳的地步,不論是畢世鐸等軍中將領還是呂用之等權臣都無法取代高駢的威望。

而高駢不在城中那麼發往舒州的命令自然就是呂用之私自所爲,其目的自然也就是昭然若揭。此前釋道信就曾與呂用之私下串聯,想要藉助關天印控制舒州軍政,以此來增強自己的實力和畢世鐸等軍中將領相抗衡。此次招薛洋來揚州只怕也是如此,一則要舒州向他投誠,成爲其外援,如果薛洋不答應的話那麼只怕會當場擊殺。

驚出一身冷汗的陳武趕緊再次傳訊舒州將自己打探到的所有信息全部彙總一五一十上報,同時請示下一步對策。

陳武的最後一封急訓傳回來的時候向傑也帶人趕到了舒州城內。孟昭圖此時才見到了向傑口中的這個世外桃源到是何模樣,不過向傑也沒管他,只是派了個人跟着他之後就直接返回刺史府,將朝廷下發的任命狀送到了薛洋手中。

“呵呵,主公看樣子揚州那邊不用理會了。如今主公可是唐皇親頒昭命的刺史,不用理會揚州的亂命。”袁襲將任命狀和陳武送來的急報一起遞給薛洋笑道。

“揚州出了什麼變故不成?”向傑剛剛返回,不知道揚州的近況,所以不明所以的問道。不過隨後聽了袁襲簡略的敘述之後頓時明白過來道:“這一定是呂用之搗的鬼,他想控制舒州。”

“他的確是想借助主公前往揚州的時機將我舒州一舉收入囊中。”袁襲點點頭道:“只要主公一入揚州,我舒州上下必然是投鼠忌器,從而任他擺佈。”

“既然高駢沒死,那就讓陳武繼續盯着便是。”薛洋點點頭道:“通知他,有機會的話看看能否接觸淮南軍中將領,爭取拉攏一兩位爲我所用。”薛洋說到這裡忽然想起來什麼笑道:“軍師是廬州人,如今楊行愍佔據廬州,正是內外不穩的時候,不知軍師是否有什麼故人拉到我舒州帳下效力?”薛洋是想起了楊行密後世的那位大將李神福了。

“主公是想說楊行愍的大將李神福和劉威?”薛洋一句話袁襲立即反應過來了,點點頭道:“如此,襲願一試,正好向傑也已經返回,此事交於他去辦即可。”

“如果能夠成功,陸翊在北線出兵才能夠有所收穫。”薛洋點了點頭,不過也沒抱太大希望,倒是對於陸翊此次出征很好奇。

第五百四十五章 孤城難守第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獨松嶺(下)第八百二十九章 掃蕩瀘州第二百一十一章 情出無悔第八百零八章 功敗垂成(上)第三百零一章 平定閩西南(上)第二百零六章 穿越徐州第十七章 以戰養戰(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借勢第四百四十五章 衆叛親離(下)第四百章 收復廣州第六十五章 府城鉅變(中)第三百二十七章 合縱第六十一章 入城第四百五十三章 士氣之爭第七十九章 遣使第九百一十二章 角力長安(下)第六十章 兵進舒州第五百二十九章 正面交鋒(下)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伏擊(中)第九十四章 接管揚州第八百六十章 變局之關鍵第三十八章 根基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洪州(中)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軍開戰(中)第八章 虎口脫險第六百二十四章 鄧州分兵第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一百五十四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上)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頭破血流(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三十六章 陰謀陽謀(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情出無悔第五百三十章 鐵臂橫掃第三百一十一章 東宮之爭第九百四十四章 偷襲丁公山(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魂斷交州(上)第八十一章 水師先行第一百二十九章 項城生死第九百八十六章 全軍開戰(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七百九十四章 興元府之變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前方打仗(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南北吞併(上)第六百零五章 兵壓長安第九百九十九章 再打一戰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城打援(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活捉錢鏐第五百二十七章 正面交鋒(上)第三百零一章 平定閩西南(上)第二百一十章 一襲紅衣映白雪(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外第九百一十五章 統一調度第二百七十章 帝都大難(下)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爲家國(下)第六百零六章 天下幾多王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脣亡齒寒第五十二章 不約而同第九百一十六章 齊州城坡第八百五十七章 席捲天下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建設工地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開山炸石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字長蛇陣第六百二十四章 鄧州分兵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前方打仗(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英雄遲暮第九百七十六章 千軍萬馬闖渭南第三十九章 碗口城之變第五百零一章 勝而不勝第三百五十二章 風暴災難第二百零六章 穿越徐州第七百五十六章 符離之戰(上)第二百八十章 封王開府第四百九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八百六十五章 增援燕北(下)第一千零一十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鐵之爭第七百章 長安陷落第七百三十三章 軒然大波第三百三十六章 勝負之間第二百零七章 風起蕭縣第三百九十章 炸營第八百八十八章 齊軍譁變(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鐵之爭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爭鋒相對第三百三十九章 蕭縣之戰第九百四十三章 陽謀牽制第二百八十六章 撫字其後第八十二章 揚州動亂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八百九十四章 傳檄天下第九百九十六章 逃亡草原第五百三十二章 風聲鶴唳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戰驚天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爭鋒相對第七百七十九章 避實擊虛第四百七十一章 南北吞併(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幾家歡喜第二百七十六章 名臣歸心(上)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
第五百四十五章 孤城難守第二百六十五章 鏖戰獨松嶺(下)第八百二十九章 掃蕩瀘州第二百一十一章 情出無悔第八百零八章 功敗垂成(上)第三百零一章 平定閩西南(上)第二百零六章 穿越徐州第十七章 以戰養戰(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借勢第四百四十五章 衆叛親離(下)第四百章 收復廣州第六十五章 府城鉅變(中)第三百二十七章 合縱第六十一章 入城第四百五十三章 士氣之爭第七十九章 遣使第九百一十二章 角力長安(下)第六十章 兵進舒州第五百二十九章 正面交鋒(下)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伏擊(中)第九十四章 接管揚州第八百六十章 變局之關鍵第三十八章 根基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洪州(中)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軍開戰(中)第八章 虎口脫險第六百二十四章 鄧州分兵第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一百五十四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上)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頭破血流(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三十六章 陰謀陽謀(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情出無悔第五百三十章 鐵臂橫掃第三百一十一章 東宮之爭第九百四十四章 偷襲丁公山(上)第三百七十六章 魂斷交州(上)第八十一章 水師先行第一百二十九章 項城生死第九百八十六章 全軍開戰(上)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七百九十四章 興元府之變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前方打仗(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南北吞併(上)第六百零五章 兵壓長安第九百九十九章 再打一戰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城打援(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活捉錢鏐第五百二十七章 正面交鋒(上)第三百零一章 平定閩西南(上)第二百一十章 一襲紅衣映白雪(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外第九百一十五章 統一調度第二百七十章 帝都大難(下)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爲家國(下)第六百零六章 天下幾多王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脣亡齒寒第五十二章 不約而同第九百一十六章 齊州城坡第八百五十七章 席捲天下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建設工地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開山炸石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字長蛇陣第六百二十四章 鄧州分兵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前方打仗(上)第五百五十一章 英雄遲暮第九百七十六章 千軍萬馬闖渭南第三十九章 碗口城之變第五百零一章 勝而不勝第三百五十二章 風暴災難第二百零六章 穿越徐州第七百五十六章 符離之戰(上)第二百八十章 封王開府第四百九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八百六十五章 增援燕北(下)第一千零一十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鐵之爭第七百章 長安陷落第七百三十三章 軒然大波第三百三十六章 勝負之間第二百零七章 風起蕭縣第三百九十章 炸營第八百八十八章 齊軍譁變(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鐵之爭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爭鋒相對第三百三十九章 蕭縣之戰第九百四十三章 陽謀牽制第二百八十六章 撫字其後第八十二章 揚州動亂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八百九十四章 傳檄天下第九百九十六章 逃亡草原第五百三十二章 風聲鶴唳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戰驚天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爭鋒相對第七百七十九章 避實擊虛第四百七十一章 南北吞併(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幾家歡喜第二百七十六章 名臣歸心(上)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