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興元府之變

“統領現在在巴州前線,這份急報怎麼辦?李克用的大軍前鋒已經越過秦巴大山,一日夜之內就足以抵達興元府了。”十三司暗衛急匆匆將消息送出來之後卻發現了一個大問題,阿貴親自帶人去絞殺通州前往各地的傳令兵去了,整個西川分部無有主事之人,面對着這好不容易探查到的情報,卻不知道該怎麼處置。

“不管了,先以最快的速度送給統領,另外把消息告知興元府城內的守軍,不要被晉軍給打了個措手不及。”幾人遲疑良久之後,爲首的一個年輕人急匆匆道:“若是出了什麼事,我肖林一人負責。”

“我們好兄弟,豈能讓你負責,加上我們!”幾個人匆匆決定之後迅速分頭行事,一面送信給阿貴說明情況,一面當機立斷將消息透露給了負責防守興元府的蜀軍主將張虔裕。

作爲王建的心腹,張虔裕在這種時候留守興元府,實際上就是起到了拱衛成都北面屏障的作用。這個時候忽然聽到消息說晉軍來襲,他是沒有絲毫的猶豫,當即命令全城兵馬緊急戒備,並且暗中派人快速往北查探虛實。

這個時候張虔裕尚且沒有要通知成都府王淑的打算,但是等到他的斥候好不容易迴歸之後,卻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率先從大山中闖出來的是李嗣源的精銳騎兵,本來就是打算打興元府一個措手不及的,所以動作神速,幾乎是馬不停蹄直接將興元府團團圍住。要不是張虔裕事先就將城內兵馬派往各處嚴加戒備,只怕李嗣源都打算率部強行突襲城關了。

但是饒是如此,此時的興元府在騎兵的威懾之下,再也沒有辦法和其他各地取得聯絡,派往成都報訊的傳令兵幾乎是剛剛出城就被李嗣源強行挑翻在地。

“這個張虔裕!”這一幕讓肖林搖頭之餘,直接通過暗衛開始僞裝張虔裕的部下將消息送了出去,自己則留在興元府城外,準備看看晉軍的真實戰力。

此時的李嗣源雖然懊惱異常,沒辦法突襲城池,但是伴隨着後方步軍大隊源源不斷上前,還是快速恢復了信心,轉而大軍駐紮城外,大張旗鼓的準備打造雲梯等工程器械。這一路上翻山越嶺,晉軍幾乎是將能扔下的東西全都扔下了,所以抵達興元府城下的晉軍雖然人數多,但是卻都是輕兵裝備,很多士兵甚至於只有一柄武器在手,根本沒有什麼甲冑防禦。

這一點除了晉軍短期內擴軍速度太快,導致了李克用的庫藏跟不上之外,更多的還是李嗣源等人不願意重視漢軍的念頭作祟,,甚至於如今南下的這十萬大軍之中,真正裝備齊全的只有周德威訓練出來的三萬大軍,但是和騎兵那種恨不得武裝到了牙齒上的豪華甲冑還是天然之別。

不過此時的李嗣源卻根本沒有理會這些,在他看來,步軍只要負責打開城門,剩下的騎兵包打天下,在成建制的騎兵面前,步軍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所以這個時候他是一心一意的催促各部就地砍伐樹木,準備攻城,興元府的城池並不大,人口也不多,只不過卡在了成都的最北面,而且還是數次唐皇出逃避難的所在,這對於一心一意打着扶保大唐念頭的李克用來說,意義重大。

但是此時的他不知道的是,這個時候,不光是肖林在盯着他的動靜,伴隨着暗衛不間斷南下,沿途所到之州郡,幾乎是將消息一刻不停的散發出去之後,整個西川各地在隨後迅速收到了這個消息。

“你說什麼,晉軍大規模南下?到底有多少人?”十三司暗衛的速度比起蜀軍內部要快捷一倍不止,尤其是一路上靠着暗衛據點接應,幾乎是一日一夜之間,就將消息緊急送到了成都府王淑的手上。

“足有十萬衆,騎兵有三萬人,領頭的是大太保李嗣源!”急匆匆的消息差點讓王淑一頭栽倒在地,李克用這個時候調集十萬人南下,這明顯就是趁火打劫,趁着蜀軍主力盡出,在東面和天策軍決一死戰的功夫,快速直插腹心之地成都,從而徹底將王建的勢力抹除乾淨。

“快,快去告知王爺,率軍回援成都。”王淑強忍着憤怒,轉而近乎於大吼道:“去調集綿竹、資陽等地兵馬速速往成都靠攏,傳令蜀中各地,讓各部儘快馳援。”

這股消息傳出之後,整個成都爲之一片大亂,除了王建南下成都府的時候有過短暫的動亂之外,蜀地已經有了數百年太平歲月,外界的戰火如何動盪,從來沒有影響到蜀中的安寧,成都府更是在這個亂世因爲連續不斷的外來人口的進入變得更加的繁華。

但是這個時候卻忽然傳來晉軍從關中南下,直接打到了興元府,而且蜀王宮更是直接傳出了全軍戒嚴的號令之後,讓這些承平已久,不問外界是是非非的成都府百姓徹底慌亂起來,無數的大家族開始連夜安排人手南下,準備先行避開這一波戰火。而更多的百姓則是慌不擇路的朝着四面八方逃逸。成都府繁華背後的虛弱,在這一刻迅速展露無遺。

此時的王淑對於這件事根本就無心理會,反倒是連夜強令城中各大家族豪門交出手中的私兵,藉此機會儘可能的增強成都府的防禦力量。在這個時候,王建和王宗弼兩人前後帶走二十萬大軍之後,蜀軍的主力盡數被抽調,偌大的成都府甚至於在這個時候湊不出三萬大軍守城,這在面對晉軍十萬衆南下的消息之後,王淑是恨不得有撒豆成兵的本事。

所以他是直截了當告訴所有大家族豪門,人走可以,但是手中的私兵必須全數留下包圍成都府,而且一開始就動用了雷霆手段,將爲首不願聽從命令的三大家族盡數逮捕法辦,強行沒收兵權。

他此時此刻是慌了手腳,這麼做雖然能逼迫各大家族放棄私兵,甚至於爲了買命南下而交出了大量的錢糧,但是卻一下子讓整個成都府乃至於整個蜀中原本安定的民心迅速被調動。

這場有興元府調動起來的大亂還在繼續蔓延,不僅僅蜀軍內部因此而慌亂,就是阿貴在收到消息並將其轉給已經朝着石鼓開拔的高濟手中的時候,後者都是驚詫的擡頭望着興元府的方向。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決戰(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樑父山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海豐港第八百五十四章 決堤洪水第五百六十一章 動盪第二百六十二章 卞山突擊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谷熟慘案(下)第八百六十四章 增援燕北(上)第九百一十七章 浮屍漂杵第七百零六章 萬源之戰(上)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塹變通途(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定都之選第一百七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三百章 陳家有女第七百三十二章 善後第一千零六十章 居於天下之中第九十三章 成敗得失第六百零二章 趁火打劫第四十九章 水軍出擊(五)第二百七十章 帝都大難(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建昌敗亡第九十三章 成敗得失第七百三十九章 執業執照第一百四十章 李振出手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上)第九百九十六章 逃亡草原第六百九十五章 打狗(中)第九百一十八章 緊急妥協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衝擊第九百三十八章 七裡橋之戰(上)第四百八十四章 算計第六百一十二章 最後一次第九百三十三章 四路奔襲(上)第三百一十章 唐皇病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陵的反應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的客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上南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錯再錯第六百零六章 天下幾多王第四百一十三章 下南洋(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洪州(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一打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送女人第五百九十六章 弄巧成拙(中)第一千零四十章 大三路戰法第七百三十一章 出人意料(下)第六百四十七章 算計第八百零九章 功敗垂成(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三百二十三章 合巹交杯(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出其不意(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下南洋(下)第八百七十二章 真相第一百一十三章 士氣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公審第八百六十五章 增援燕北(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陵歷風雨(九)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坐觀第八百四十一章 全軍衝鋒第八百二十四章 成都困境第六百九十章 王建的試探第二百八十五章 旗兵作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成的態度第二百一十一章 情出無悔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爲家國(下)第九百七十六章 千軍萬馬闖渭南第六百九十八章 末路(下)第二十章 正軍制第四百五十八章 攻伐虔州(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出其不意(中)第三百九十八章 再次被俘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下)第九十章 各有算計第六百零一章 長安亂(下)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兵幽州第二百零三章 宋城之變(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上)第七百八十八章 金陵的反應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決戰(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決戰(四)第八百三十章 白馬關前第四百二十三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甘心第六百一十章 南平世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份聖旨第四百八十四章 算計第六百二十一章 荊州大戰(下)第九百零九章 長驅三百里(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活捉趙德樞第一百章 破局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四章 舒州疑雲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二封詔書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渡海第四百一十八章 湞陽大戰(中)第九百六十章 合兵一處(上)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決戰(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樑父山下第三百五十三章 海豐港第八百五十四章 決堤洪水第五百六十一章 動盪第二百六十二章 卞山突擊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谷熟慘案(下)第八百六十四章 增援燕北(上)第九百一十七章 浮屍漂杵第七百零六章 萬源之戰(上)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塹變通途(上)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定都之選第一百七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三百章 陳家有女第七百三十二章 善後第一千零六十章 居於天下之中第九十三章 成敗得失第六百零二章 趁火打劫第四十九章 水軍出擊(五)第二百七十章 帝都大難(下)第五百三十九章 建昌敗亡第九十三章 成敗得失第七百三十九章 執業執照第一百四十章 李振出手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上)第九百九十六章 逃亡草原第六百九十五章 打狗(中)第九百一十八章 緊急妥協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衝擊第九百三十八章 七裡橋之戰(上)第四百八十四章 算計第六百一十二章 最後一次第九百三十三章 四路奔襲(上)第三百一十章 唐皇病了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陵的反應第二百二十四章 意外的客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北上南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錯再錯第六百零六章 天下幾多王第四百一十三章 下南洋(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洪州(下)第四百二十一章 一打二第五百三十三章 送女人第五百九十六章 弄巧成拙(中)第一千零四十章 大三路戰法第七百三十一章 出人意料(下)第六百四十七章 算計第八百零九章 功敗垂成(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一)第五百二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三百二十三章 合巹交杯(下)第四百九十四章 出其不意(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下南洋(下)第八百七十二章 真相第一百一十三章 士氣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公審第八百六十五章 增援燕北(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金陵歷風雨(九)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坐觀第八百四十一章 全軍衝鋒第八百二十四章 成都困境第六百九十章 王建的試探第二百八十五章 旗兵作戰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成的態度第二百一十一章 情出無悔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爲家國(下)第九百七十六章 千軍萬馬闖渭南第六百九十八章 末路(下)第二十章 正軍制第四百五十八章 攻伐虔州(下)第四百九十三章 出其不意(中)第三百九十八章 再次被俘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下)第九十章 各有算計第六百零一章 長安亂(下)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兵幽州第二百零三章 宋城之變(上)第一百五十四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上)第七百八十八章 金陵的反應第二章 官道襲殺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決戰(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決戰(四)第八百三十章 白馬關前第四百二十三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不甘心第六百一十章 南平世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份聖旨第四百八十四章 算計第六百二十一章 荊州大戰(下)第九百零九章 長驅三百里(下)第四百五十六章 活捉趙德樞第一百章 破局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四章 舒州疑雲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二封詔書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渡海第四百一十八章 湞陽大戰(中)第九百六十章 合兵一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