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 戴友歸的心思

“統領,臨淄城方向有齊軍密使秘密往北而去,帶隊的是戴友倫。”帳前都傳出這個消息的時候,陳武差點以爲對方是打算北上拉攏王鎔和王師範兩人反水,所以直接撇嘴道:“不去管他,把消息放給楊洪,他知道該怎麼辦。我要的是鄭璠這個老小子的消息,他不是昨日就到了臨淄了嗎?還沒進齊王府嗎?”

“暫時還沒有,不過戴友歸這幾日也不曾出現,似乎是躲在齊王府內密謀什麼。”副手的話讓陳武微微沉吟之後轉而道:“派人聯絡齊王府暗線,查查他們到底在做什麼。”

鄭璠的到來,意味着不論是朱全忠還是楊行愍手下的諜報組織全都將主要精力集中到了臨淄城內,所以由不得陳武不認真對待。

但是此時的他不知道的是,齊王府內,楊行愍正在做着一個艱難的抉擇,甚至於可以說在戴友倫秘密北上之後,實際上他還是沒有下定決心。

“軍師,你確定要這麼做嗎?”楊行愍是來回走了無數次之後才轉頭看着戴友歸臉色慘然道:“你可知,若是這件事辦砸了,你我可都是要成千古罪人啊。”

“主公不要擔心,這件事若是最後失敗了,臣願承擔一切罪責。”戴友歸此時站起身來,朝着對方肅然拱手道:“但是事到如今,我們只有派人出關,引動草原契丹部族的力量南下,才能夠遏制住天策軍的這種南北分進合擊的策略,從而徹底扭轉戰局。”

“但是放棄幽薊十餘州,那豈不是將中原屏障拱手送給了草原人?”楊行愍以前是在朔方執行過防禦北部草原人的戰備任務,知道這其中的利害關係,所以此時面紅耳赤道:“若是一旦有失,你我拿什麼像漢家百姓交代?”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再說這種事情當年高祖皇帝也曾用過。”戴友歸深吸一口氣之後道:“當年高祖皇帝起家之初,也曾卑辭厚幣,遣使出沒草原,和突厥交好,才換取了河東後背安全,從而全力進入關中爭奪天下,否則又豈會有這大唐兩百年天下?”

“只要我等日後能夠收復失地,那就不會對不起漢家祖宗。”戴友歸說到這裡,拱手跪拜,朝着楊行愍道:“請主公放心,這件事機密之極,無人知曉,便是契丹人南下叩關,外人也不會知道是我等出手,只要將天策軍的這隻偏軍消滅在燕地,我們就能夠全力南下,和朱全忠一起打敗天策軍,如此,回過頭來,再將契丹人打出去就是。”

戴友歸的這套理論實際上是借鑑了當初高祖皇帝的做法,但是很明顯,此時的楊行愍並沒有當初隋末之時的好運,在自己入關爭奪天下的時候,草原各部也在爭奪氣運,所以將大災拖到了貞觀年間才解決。而且在天策軍縱橫燕北的時候,如果讓契丹人出手幫忙,就必須拿出對方心動的東西,這個時候,也唯有燕北這塊土地,才值得對方不顧一切的衝入漢地,介入漢地諸侯之爭。

“那可是十五州之地啊!”楊行愍嘆息一聲之後,沒有理會戴友歸的動作,反而自顧自走到一邊後嘆息道:“燕北各州郡,歷來都是漢地屏障,從武帝時代開始,拱衛河北各州郡,一旦有失,則整河北數十州包括中原各地,隨時都可能被鐵蹄踏破,這種事情,你讓我如何下得了決心?”

“主公,但是這些地方如今大部分可都不在我等手中。”戴友歸知道楊行愍的脾性,所以此時毫不遲疑繼續道:“那是被王鎔和王師範二人佔據,此時又加入了天策軍,就算是契丹人南下,那也是他們在防守邊地,若是丟失了城池土地,承擔罵名的也是他們,而不是主公和我齊軍上下。到時候只要打敗了天策軍,我軍窮盡一切北上,還是足以力挽狂瀾,拯救邊地百姓的。”

“你放我想想吧,這幾日軍師辛苦了,外面宣武軍的事情,你就代我處置!”楊行愍擺了擺手,示意已經在自己的書房內待了好幾日的戴友歸出去,隨後直接將自己關在了裡面,誰都沒見。

楊行愍雖然沒有正面回答這件事,但是戴友歸卻悄然鬆了口氣,轉而出門的時候都帶着一絲笑容。

這個消息在隨後被暗線送到陳武手中之後,後者有些疑惑道:“你是說戴友歸在齊王府的書房內待了好幾日,這纔出來?他們能有什麼事情需要連天加夜的商議?”

“這個暫時不知道,齊王府書房沒有楊行愍的允許,任何人不得靠近,所以我們的暗線雖然等級很高,但是卻也無法探聽到什麼。”副手搖了搖頭之後,轉而道:“但是能讓他們將鄭璠撇在門外,想來一定是了不得的大事,會不會和戴友倫北上有關?”

“應該不至於。”陳武搖了搖頭,沉吟良久之後轉而道:“你派人再去找一下楊洪,盯着戴友倫的一舉一動。這個楊行愍到底在搞什麼鬼?策反王鎔和王師範也不至於這麼隱秘吧?他們之前又不是沒幹過這種事?”

陳武沒想明白,但是對方能夠將保密等級做得這麼好,那就越發說明這件事太重大了,必須嚴格保密,而且甚至於比會見鄭璠還要重要。所以他是想了想之後,還是覺得不放心,轉而讓人急速將消息送回金陵,試圖讓薛洋能夠提前做出反應。

此時的陳武還不知道的是,就是因爲他最後的這一個舉動纔在關鍵時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於別人而言,可能猜不出戴友歸的想法,但是金陵那邊,袁襲卻很少動心思去對付戴友歸,往往靠着本能就能察覺對付的想法,而對於薛洋而言,楊行愍的想法他甚至於不需要去猜,他的記憶裡早就有人這麼做過。

不過此時,當陳武將消息傳回金陵之後,他的心思也逐漸轉到了戴友歸和鄭璠的會面之上。兩人是在齊王府之外見面,這比起探聽楊行愍書房內發生的一切要簡單的多,也正是因爲如此,齊軍在隨後的調動也給了金陵方面更多的參考,使得戴友歸的心思變得更加的明瞭。

第九百一十六章 棋局之外的力量第九百一十三章 騎戰無雙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權謀之爭第三十二章 活人比死人有用第八百九十章 見面(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南天一柱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偷襲徐州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戰驚天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前後夾擊(下)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襲丁公山(下)第八百六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一百一十八章 壽州落幕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有女南兮第七百四十五章 標準第七百一十一章 牽扯第九百七十七章 步騎對戰第七百三十三章 軒然大波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下)第六百一十六章 處處碰壁第七百三十三章 軒然大波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字長蛇陣第九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反撲(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先斬後奏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一)第六十七章 佛宗故事(上)第一千零一章 經略河朔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南北通途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改制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海戰術第九百一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改元后事第三百五十七章 沖天火光第七百九十八章 火光沖天第九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反撲(上)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決戰高陽(上)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家傳訊第七十八章 出戰廬州(下)第三百一十章 唐皇病了第九百一十三章 騎戰無雙第八百四十九章 出人意料(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坐而論道(上)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克用南下第七百九十七章 尾隨追擊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鋒相對第六百四十五章 以馬換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挑明瞭第五百四十八章 晉汾大戰(下)第二十九章 新舊交替第九百六十章 合兵一處(上)第五十六章 最後的府兵第六百零八章 時過境遷(上)第四十四章 長江水賊第五百四十三章 彭澤水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旗兵作戰第七百一十四章 挑明瞭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戰收心(下)第八十章 淮南觀察使第七百七十六章 炫耀兵威第九百二十四章 惡行傳天下(下)第十三章 首戰告捷(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五百零八章 萬源之戰(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明爭暗鬥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頭破血流(上)第八百零二章 打出意圖第九百一十二章 角力長安(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湞陽大戰(中)第九百一十八章 緊急妥協第一百三十章 陳州之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卞山突擊戰第四百零九章 劉氏內訌(中)第二十二章 破局第三百六十四章 伶仃洋海戰(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婚(下)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謀算比拼第九百八十一章 偷襲長安(中)第三百六十七章 圍三闕一(上)第八十八章 採石磯水戰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隕落之謎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第六百四十七章 算計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火銃兵攻堅第七百六十五章 長安博弈第一百四十八章 谷熟慘案(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道士算命(下)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前後夾擊(下)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爲家國(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連通南北第八百七十六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上)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震驚天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連鎖反應第五百二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八百六十一章 出川通道第六百零八章 時過境遷(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牽扯第二百九十六章 渡海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號立制(中)第一百六十章 兩敗俱傷第四百九十章 攻其無備
第九百一十六章 棋局之外的力量第九百一十三章 騎戰無雙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權謀之爭第三十二章 活人比死人有用第八百九十章 見面(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南天一柱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偷襲徐州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戰驚天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前後夾擊(下)第九百四十六章 偷襲丁公山(下)第八百六十九章 欲蓋彌彰第一百一十八章 壽州落幕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有女南兮第七百四十五章 標準第七百一十一章 牽扯第九百七十七章 步騎對戰第七百三十三章 軒然大波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千軍萬馬度陰山(下)第六百一十六章 處處碰壁第七百三十三章 軒然大波第六百三十四章 一字長蛇陣第九百一十九章 最後的反撲(下)第六百四十六章 先斬後奏第四百九十六章 最後的決戰(一)第六十七章 佛宗故事(上)第一千零一章 經略河朔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南北通途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改制第一百五十九章 人海戰術第九百一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改元后事第三百五十七章 沖天火光第七百九十八章 火光沖天第九百一十八章 最後的反撲(上)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決戰高陽(上)第八百八十九章 盧家傳訊第七十八章 出戰廬州(下)第三百一十章 唐皇病了第九百一十三章 騎戰無雙第八百四十九章 出人意料(上)第七百四十一章 坐而論道(上)第六百四十四章 李克用南下第七百九十七章 尾隨追擊第七百五十五章 爭鋒相對第六百四十五章 以馬換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挑明瞭第五百四十八章 晉汾大戰(下)第二十九章 新舊交替第九百六十章 合兵一處(上)第五十六章 最後的府兵第六百零八章 時過境遷(上)第四十四章 長江水賊第五百四十三章 彭澤水戰第二百八十五章 旗兵作戰第七百一十四章 挑明瞭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戰收心(下)第八十章 淮南觀察使第七百七十六章 炫耀兵威第九百二十四章 惡行傳天下(下)第十三章 首戰告捷(上)第一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五百零八章 萬源之戰(下)第二百一十八章 明爭暗鬥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頭破血流(上)第八百零二章 打出意圖第九百一十二章 角力長安(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湞陽大戰(中)第九百一十八章 緊急妥協第一百三十章 陳州之戰第二百六十二章 卞山突擊戰第四百零九章 劉氏內訌(中)第二十二章 破局第三百六十四章 伶仃洋海戰(上)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婚(下)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謀算比拼第九百八十一章 偷襲長安(中)第三百六十七章 圍三闕一(上)第八十八章 採石磯水戰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隕落之謎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第六百四十七章 算計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火銃兵攻堅第七百六十五章 長安博弈第一百四十八章 谷熟慘案(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道士算命(下)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前後夾擊(下)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爲家國(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連通南北第八百七十六章 山東士族的選擇(上)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震驚天下第五百一十八章 連鎖反應第五百二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八百六十一章 出川通道第六百零八章 時過境遷(上)第七百一十一章 牽扯第二百九十六章 渡海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號立制(中)第一百六十章 兩敗俱傷第四百九十章 攻其無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