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不約而同

“主公,這是十三司府城的情報。”薛洋和袁襲在李家添離開望江之後就徑直返回太湖,開始和嚴明等人佈置年後嶽西新政的落實情況。在秋收結束之後,得到實惠的廣大百姓對於嶽西兵馬使府更加愛戴,甚至不少百姓不遠數百里之遙從宿松等地趕來,就爲了將自家新分到田地中收上來的新鮮的稻穀和水果等物送到薛洋手中,以感謝他在亂世中爲自己爭到田地,給了他們活路。

這些景象除了讓主管嶽西民政事務的嚴明感慨萬千之外,也讓他深切的感到自己責任重大,所以一見到薛洋處理完軍務就拉着他審閱自己這段時間制定的明年的計劃。

“軍師啊,來坐,嚴先生這裡有剛剛收到的翠竹香茗,先來一杯。你我藉着這香茶聽聽嚴先生明年的舉措,倒也算得上是一件雅事。”薛洋一邊招呼袁襲坐下來一邊笑道:“府城那邊林遠圖不會又鬧出什麼幺蛾子吧?這大冬天的,馬上就要過年了,難不成他還有別的心思?”

旁邊的嚴明放下手中的冊子一邊給袁襲倒茶一邊看着對方笑罵道:“你不來我都差點忘了,主公,軍師對於民政這一塊也是熟稔之極,看樣子我要把你拉過來給我打下手了,不然三縣報上來的來年施政方略我一個人如何看得完?”

“別別別,你要是缺人手就去徵召,實在不行我讓向傑去府城等地給你去請,哪怕去搶也無事。軍政分離這是主公定下來的規矩,你我身在高處可不能破壞,防止下面的人有樣學樣,壞了主公的良政。”袁襲連連擺手,示意自己不插手民政事務。

“得了,你一來就說的這麼嚴重我是沒辦法了。不過民政司的確需要增加人手,如果主公轄地再次增加那豈不是又要臨時抱佛腳?”嚴明點了點頭道:“這幾日忙完我給你寫個清單,你讓向傑不管用什麼辦法都要把這幾人給我挖過來,有了他們在,明年你們軍隊就是把府城打下來都有人能夠幫忙穩住局勢。”

薛洋在看情報,沒理會這兩人相互打趣,倒是袁襲很好奇的問道:“嚴兄你這整日間忙於政務,也不常去軍政司,怎麼知曉我軍明年的方略?”

“你讓陸翊在黃泥鎮整編軍隊,又調撥了那麼多糧草過去,把新兵也放到那邊,這不是要對東線用兵那是要幹嘛?”嚴明白了一眼這個裝糊塗的傢伙搖搖頭道:“就算是林遠圖和貝翊禮沒動靜,我就不信你這個謀算天下的大軍師不會使點詭計比他們就範?”

“看樣子是不用軍師出手了,這個林遠圖此舉倒是迫不及待啊。”薛洋將手中的情報遞給嚴明之後若有所思道:“這個傢伙從來都喜歡借力,但是他卻不明白,只有自強才能夠不被人所吞併。亂世之中身爲掌控一州之地的刺史,遇到難題只有借力打力這一招,遲早會遭反噬。”

“現如今看來反噬已經開始了。”袁襲點點頭道:“舒州境內的情勢已經明瞭,唯一能夠借力的也只有同安郡的江防軍了,所以他纔會把主意打到他們身上。主公所言不錯,他能想到這個主意難道以爲別人都是傻子不成?貝翊禮此前能夠謀算關天印,難道此時就算不到他出這一招?同安郡和碗口城的江防軍雖然相互獨立,但是彼此之間往來不斷,貝翊禮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如襲所料不差,就算是自己吃了此前吞併碗口城江防軍的虧,貝翊禮也一定會通過手下的高金波等人和同安郡的江防軍郎將李孝常聯絡,而且還會伺機破壞林遠圖的打算。”

“只怕貝翊禮也已經開始行動了,畢竟相對於刺史府而言上次碗口城之戰他的損失更大,已經在府城的爭鬥中落入下風,此時比林遠圖要更加急切。”薛洋點點頭道:“只是我有些不解,此前林遠圖不是表現的不緊不慢步步緊逼貝翊禮嗎?怎麼突然如此急迫?受到什麼刺激了?”

“還能有什麼刺激?肯定是望江那一幕傳到府城了,我舒州軍水師都成軍了,那步軍的實力還用猜嗎?林遠圖這也是未雨綢繆,此刻已經顧不得壓制貝翊禮了,甚至搞不好還會和後者合流,彼此沆瀣一氣對抗我舒州軍。”袁襲看着薛洋笑道:“主公沒算到這一招失誤吧?不過倒也不算什麼,貝翊禮和林遠圖鬥了這麼多年可不是些許外力就能夠強行彌合二者之間的裂痕的。”

“軍師把這件事交給向傑處置吧。十三司有足夠的能力破壞貝翊禮和林遠圖的圖謀,讓他們在爭取李孝常的行動中增加彼此之間的衝突,爲我軍明年進軍府城營造一個好的條件。”薛洋自失的一笑隨即道:“年節之前我軍除了水師以外,步軍除了協助地方之外就是操練,沒有其他任務。”

“來時襲已經和向傑交代過了,十三司正在抓緊時間制定行動方略,向傑本人也帶隊秘密前往府城,準備親自坐鎮處置此事。”袁襲點了點頭笑道:“時候不早了,該吃午飯了,今日主公請客,嚴兄你我作陪如何?”

“你們啊,算了,冬日無聊,吃吃喝喝也正好應景。”薛洋看着自己手下這一文一武一副吃定自己的樣子也是忍不住無奈,起身笑道:“我去喊上瀟瀟,今日豁出去了,把這個月的薪俸都拿出來。”

太湖城外,舒州軍高層沒有把府城的動靜當做一回事。但是身處其中的林遠圖卻已經面色陰沉了好幾天了,往日裡因爲佔據上風壓制住宿敵貝翊禮掛上臉上的笑容絲毫不見蹤跡。這幾日除了派出了大量的人手往西而去,秘密刺探舒州軍的虛實之外,更是着令心腹管家啓程往東,對外宣稱往老家送點年節要準備的禮品,但是暗地裡卻是帶着大量的錢糧朝同安郡江防軍駐地,打算和李孝常密談。

同安郡本是舒州的舊稱,只不過同安郡在安史之亂後又改回舒州之名,當地百姓所稱的同安郡就專指桐城往南抵達長江北岸蒲州一帶。而且這一得名也正是江防軍一直在此地駐紮的緣故。不過此時的同安郡江防軍郎將李孝常不知道的是除了已經到了跟前的刺史府管家之外,舒州境內的另外兩股勢力在此時也不約而同的將目光瞄準了他。

事實上雖然林遠圖做的隱蔽,但是卻根本瞞不住貝翊禮。刺史府如今的任何動靜貝翊禮都格外的關注,一聽到林遠圖讓管家帶着大隊的車馬朝東而去瞬間就明白了對方的打算。

“這個該死的林遠圖,果然在此時把心思放在了李孝常身上,這是打算將我合圍在府城之外嗎?”貝翊禮怒不可遏,在營帳之內走來走去,思考着對策。原本他已經謀劃好利用高金波和李孝常有舊,謀劃在年節時分由後者出面邀請李孝常見面談一次。他手下的江防軍餘部原本就和李孝常同本同源,要是合併在一起也未嘗不可。江防軍需要一個穩固的糧餉保證,而貝翊禮則需要足夠的兵力對抗刺史府和嶽西的薛洋。至於會不會亂了朝廷的兵制根本沒人在意,貝翊禮更是對此不屑一顧,否則的話當初也不會打算吃掉關天印了。

但是他沒有料到的是自己還沒動手,老對頭居然先行一步,而且利用刺史府的優勢來直接用錢糧拉攏李孝常。這一下子打到了貝翊禮的軟肋上了,對方掌握着刺史府民政大權,在李青龍投靠之後更是將自己的勢力死死地壓在了府兵營內部,依靠着府城和同安縣兩地的收入,刺史府根本就不缺糧草。而糧草和兵員問題又是江防軍的軟肋,所以二者相互之間的確存在着合作的空間。林遠圖甚至都不需要李孝常投靠,只需要在和自己的爭鬥中保持中立,那麼剛剛得罪完關天印的自己必然會陷入徹底的合圍之中,總不能去投靠嶽西兵馬使府吧?

貝翊禮在稍作思量之後立即喊來高金波匆匆謀劃,打算趕在林遠圖之前見到李孝常,和對方深切談一次,他都已經想好了,必要的時候可以讓出同安縣作爲李孝常的駐地,自己只要拿下府城即可。

貝翊禮開出的條件不可謂不高,同安縣從南到北幾乎佔據着整個舒州的東部和北部,面積加起來甚至足以和嶽西相媲美。而且境內基本上都是平原地帶,魚米之鄉,人口稠密,歷來都是舒州刺史府的自留地。同安縣甚至不設知縣,直接歸刺史府直轄,足以見得此地的重要性。而林度的刺史府在失去了嶽西三縣之後還能夠安然運轉的原因也就在同安縣。貝翊禮能夠開出這個條件等於是犧牲掉了自己將來入主府城之後的戰略騰挪之地和糧草兵員的補給基地,他覺得李孝常不會不動心。

不過他的劣勢就在於這一切都需要對方同意和他合作,甚至是合併打敗林遠圖主導的舒州刺史府之後才能夠獲得,算得上是給對方畫了一個大餅。但是此時已經沒有了後退之路的貝翊禮也顧不得這些了,只能試圖憑藉着自己的口舌之利說動李孝常,畢竟雖然有風險但是回報也非常豐厚。

不過林遠圖和貝翊禮乃至於身處漩渦中心的李孝常自己都不清楚的是,除了他們還有人幾乎在同一時間抱着同樣的心思。遠在碗口城的關天印在處置完此前的劇變之後也陷入了困境。碗口城的江防軍此時已經沒有了糧草和兵員補給途徑。即使他用軍隊強行接管了碗口城內部所有的民政事務,但是碗口城畢竟原本只是一個軍事堡壘,這些年雖然人口越發的繁盛,商業發達,周邊的漁民增多,但是這些根本無法維持住三千多人的軍隊消耗。而且關天印和貝翊禮等人不同的是,他出身下層,所以即使接管了民政也不願意強制加稅。眼看着快要到年節,自己的軍隊補充跟不上就算了,糧草也在此前被高金波等人全部帶走。要想等到下一批廬州和舒州接濟的糧草過來最遲也是明年三四月份的事情了,可真要到了那個時候自己手下的兵馬真要喝西北風了。

“將軍,莫不如去找嶽西的薛郎君求助吧。”副將見到關天印愁眉苦臉,知道對方在擔心什麼,事實上整個碗口城江防軍上下都知道自己目前的困境。

“不可,上次就因爲小郎君出手,我關天印才能夠得回碗口城,此恩此情尚未報答,怎可再次去麻煩人家?再者說岳西那邊也在厲兵秣馬,還新建了水師,只怕也是難有多少餘糧接濟我等啊。”關天印擺擺手道:“此事還需另想辦法,不過你也告訴各部兄弟,我關某定然不會讓兄弟們餓着肚子過這個年。”

“可是不去求小郎君那又該找誰呢?二祖寺送來的糧食只夠維持到月底,只怕臘月開始我軍就要徹底斷炊了。”副將是憂心忡忡,正德禪師利用二祖寺的積蓄在關天印返回碗口城之後就不斷接濟江防軍,但是這本就是杯水車薪之舉,也無法長久,畢竟這是好幾千人的糧食,就算是不斷縮減總要有飯吃才行啊。

“你馬上帶着我這份親筆信去找李孝常,就說看在江防軍一脈的份上助我們渡過難關,等到他日我關天印必當厚報。”關天印沉吟良久之後拿出一份親筆書信交給副將讓其立即出城朝東去找李孝常。

一時之間原本偏僻孤立在舒州東部沒有多少關注度的同安縣和李孝常所部一下子成了焦點,在年節尚未到來之時,這一場圍繞着他吹起的風暴已經逐漸掀起。而伴隨着林遠圖、貝翊禮和關天印都在關注着李孝常,舒州府城外,向傑也帶着自己的人走了進來。他的到來更是讓這場風暴開始朝着不可預知的方向吹去,這一刻除了他自己甚至就連遠在嶽西坐鎮指揮的袁襲都不清楚,這位十三司的諜報頭子到底準備實施什麼樣的計劃。

不過這些圍繞着李孝常的勢力如何行動對於已經進入府城的向傑來說都不重要了,他已經習慣性的露出了一絲高深莫測的笑容,惹得前來接他的吳明一陣心寒。

第六百九十六章 打狗(下)第八百三十二章 朔州失守第五百二十三章 有女南兮第六百一十五章 山南攻略第七百二十二章 自絕於天下(下)第七百五十八章 符離之戰(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三百四十五章 算計第一千零六十章 居於天下之中第七百一十一章 牽扯第七百七十二章 開州之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情出無悔第三百六十章 翻越羅浮山(上)第一千零九十章 楊行愍的後手第七百四十四章 人才聚攏第一百四十七章 翻盤的代價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軍奪安遠(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鍾傳失蹤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道山阻擊戰(中)第五十四章 李孝常的心思第九百二十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四十七章 翻盤的代價第九百六十八章 斬將奪旗第八百四十章 戰術比拼第七百五十一章 搬空徐州第六百一十章 南平世子第七百四十五章 標準第三十五章 陰謀陽謀(上)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塹變通途(下)第八百五十三章 聯兵作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茨河之戰(下)第五百九十章 金陵的反應第五百二十八章 正面交鋒(中)第八百二十五章 分兵作戰第五十章 水軍出擊(六)第一千零一章 經略河朔第五百八十九章 唐皇的謀算第二百八十二章 洞獠蠻族參戰第九百九十九章 再打一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黑雲壓城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搶佔莫州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熱火朝天第三十六章 陰謀陽謀(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散財童子第八百九十二章 燕北狼煙(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出其不意(上)第七百二十二章 自絕於天下(下)第八章 虎口脫險第五百五十三章 爭執第六百七十九章 巡幸東都(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世飄零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三)第九百六十一章 合兵一處(下)第六百八十九章 谷城之戰(下)第五百一十二章 勝負逆轉第七百八十章 新式兵器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一敗塗地(上)第九百一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八百章 留下命來(中)第六百八十九章 谷城之戰(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建號立制(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名臣歸心(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以逸待勞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伏擊(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乾封大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婚(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投誠第七百六十三章 挺進雲安第五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九十八章 末路(下)第八百四十四章 會師成都第三十四章 竹林訪賢第二百五十一章 攻略蘇州(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第一百一十章 一戰定蘄黃第七百一十九章 東都王氣黯然收第三百九十七章 海灣決戰第五百五十一章 影響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五百一十八章 連鎖反應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大戰(上)第三百四十章 裡應外合第三百九十九章 岡州亂局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海運和漕運第八百五十章 出人意料(中)第三百九十九章 岡州亂局第五百二十三章 兵出江州第一千章 一戰盡墨第七百六十七章 山河戰圖第一百零八章 斷敵後路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帝都第六百九十九章 急促而來第三百六十四章 伶仃洋海戰(上)第八百九十四章 傳檄天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輿圖玄機(下)第九十九章 收網第一百五十五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曲阜城下
第六百九十六章 打狗(下)第八百三十二章 朔州失守第五百二十三章 有女南兮第六百一十五章 山南攻略第七百二十二章 自絕於天下(下)第七百五十八章 符離之戰(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朝局動盪第三百四十五章 算計第一千零六十章 居於天下之中第七百一十一章 牽扯第七百七十二章 開州之戰第二百一十一章 情出無悔第三百六十章 翻越羅浮山(上)第一千零九十章 楊行愍的後手第七百四十四章 人才聚攏第一百四十七章 翻盤的代價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軍奪安遠(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鍾傳失蹤第四百六十八章 二道山阻擊戰(中)第五十四章 李孝常的心思第九百二十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四十七章 翻盤的代價第九百六十八章 斬將奪旗第八百四十章 戰術比拼第七百五十一章 搬空徐州第六百一十章 南平世子第七百四十五章 標準第三十五章 陰謀陽謀(上)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塹變通途(下)第八百五十三章 聯兵作戰第一百三十四章 茨河之戰(下)第五百九十章 金陵的反應第五百二十八章 正面交鋒(中)第八百二十五章 分兵作戰第五十章 水軍出擊(六)第一千零一章 經略河朔第五百八十九章 唐皇的謀算第二百八十二章 洞獠蠻族參戰第九百九十九章 再打一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黑雲壓城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搶佔莫州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熱火朝天第三十六章 陰謀陽謀(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散財童子第八百九十二章 燕北狼煙(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出其不意(上)第七百二十二章 自絕於天下(下)第八章 虎口脫險第五百五十三章 爭執第六百七十九章 巡幸東都(上)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世飄零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三)第九百六十一章 合兵一處(下)第六百八十九章 谷城之戰(下)第五百一十二章 勝負逆轉第七百八十章 新式兵器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一敗塗地(上)第九百一十章 一戰驚天下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八百章 留下命來(中)第六百八十九章 谷城之戰(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建號立制(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名臣歸心(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以逸待勞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伏擊(中)第一百七十八章 乾封大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婚(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投誠第七百六十三章 挺進雲安第五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九十八章 末路(下)第八百四十四章 會師成都第三十四章 竹林訪賢第二百五十一章 攻略蘇州(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第一百一十章 一戰定蘄黃第七百一十九章 東都王氣黯然收第三百九十七章 海灣決戰第五百五十一章 影響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五百一十八章 連鎖反應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大戰(上)第三百四十章 裡應外合第三百九十九章 岡州亂局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海運和漕運第八百五十章 出人意料(中)第三百九十九章 岡州亂局第五百二十三章 兵出江州第一千章 一戰盡墨第七百六十七章 山河戰圖第一百零八章 斷敵後路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的帝都第六百九十九章 急促而來第三百六十四章 伶仃洋海戰(上)第八百九十四章 傳檄天下第四百七十八章 輿圖玄機(下)第九十九章 收網第一百五十五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下)第一百七十一章 曲阜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