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南轅北轍

廬州的動作是大張旗鼓,甚至於近乎於公開示人,楊行愍召集百姓沿着廬州府城至合肥縣一帶修築了無數的碉堡和衛城,作爲自己防禦天策軍北上的最後據點,同時命令無爲等邊境縣城,啓動積極防禦策略,鬧得是整個廬州附近人盡皆知。

而在潁州,他自己則對外宣稱要率軍南下坐守廬州起家之地,親自對付天策軍的威壓,讓劉威迅速接手整個北境事務,將亳州、蔡州和陳州等地的軍隊指揮權全都接了過去,進行重新整合,多餘主力兵馬調往南方,只有少數大軍進入全線收縮的態勢。

這本是給劉威故意製造機會,提前掌控廬州軍各地的軍權,但是在帳前都的暗中宣傳之下,成了楊行愍全力對付南境天策軍露出的端倪。

不得不說在這一番謀劃之下,依靠着帳前都在情報方面比起宣武軍要強上一截,此時此刻無心關注南線動態的汴州衆人還真被他給瞞了過去,甚至於就連敬翔都將這份情報仍在一邊,轉而開始將目光盯在了河中方向。在李克用這邊挾持幽燕各地諸侯南下並且在關鍵時刻支持支持平盧軍少主往事範上位,替王敬武保住了平盧軍之後,大規模的聯軍開始源源不斷開赴中原的時候,朱全忠也在全力以赴打王重榮的主意,試圖分化對方和李克用的關係,從而在關鍵時刻將其拉到自己陣營當中,從河中方向直接進攻河東腹地,減輕自己的壓力。沒有人會想到楊行愍在此時會將目光從南邊轉到了北面,尤其是在他和鍾傳達成的協議傳到汴州之後,甚至於汴州高層對於他的態度都放鬆了許多,宋州邊境駐軍都被朱全忠抽調的差不多了。

宣武軍中反應最爲敏銳的敬翔都沒有覺察出來,所以真等到了文德二年十月初一,楊行愍和戴友歸率領十萬大軍從亳州等地啓程,以李神福和米志誠兩人爲前鋒,一路北上直入徐州的時候,沿途動作神速,藉助於此前帳前都的掩護,直接從亳州進入自己控制的徐州東北部,然後硬是在畢師鐸的眼皮子底下,拿下豐縣附近的徐州地域,兵鋒直逼兗州的方與縣城。

這一番動作出乎所有人預料,甚至於就連畢師鐸都沒反應過來對方到底要幹什麼,但是十萬大軍在徐州境內橫衝直撞還是讓他放下了一切,緊急傳訊給沿途各守軍讓他們嚴防死守,同時派人直奔廬州軍而來,想要質詢楊行愍到底要做什麼。

不過此時好不容易以一招南轅北轍之計瞞住所有人眼睛而且天策軍在南線沒有對他採取動作,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他如何能夠放過?面對畢師鐸的使者,他根本沒有給被對方說話的機會,直接軟禁起來,裹挾着一起迅速北上,在李神福走馬拿下方與之後,大軍一刻不停,甚至於在臨走之前還將豐縣附近自己囤積的大量糧草盡數帶走,直奔任城而去。

這一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操作直接給他帶來了先機,兗州方向,天平軍根本任何準備,任城甚至於在李神福和米志誠率軍過來的時候還是城門大開,守城官兵甚至於一度以爲楊行愍的兵馬是天平軍,直接敞開長門,任由其風馳電掣一般衝了進去。

李神福不費吹灰之力拿下任城,標誌着他初期的計策順利實施,在周邊各路諸侯沒有反應過來之前,拿下任城,在兗州初步站住了腳。

“主公,這個楊行愍的動作很快啊,從出兵到現在,只有短短十幾天時間,就直接拿下任城,只怕下一步還會持續攪亂山東局勢呢。”袁襲帶着一絲笑意,朝着薛洋道:“我看可以派人告知畢師鐸了,切斷豐縣和亳州之間聯絡。”

“等朱全忠動了之後,再讓畢師鐸出兵。”李振在旁邊道:“畢師鐸提前出擊的話有可能將楊行愍的目光在拉回來,但是朱全忠是絕對不能坐視兗州和鄆州出現任何變故的,這兩地是他的命脈之所在,他自己和朱瑾兄弟都結爲了親家,哪還能讓別人得手?下一步除非李克用立即率軍南下猛攻不止,不然的話就算是再艱難,他都會派兵東向馳援的。畢師鐸只要搶在他前面拿下豐縣,那麼失去這條路的朱全忠就只有和楊行愍正面相持了。”

“李克用的性子,這時候能有盟友他就很高興了,所以楊行愍出擊之後他肯定會加大攻擊力度的。”薛洋點了點頭道:“他出擊兗州,也算是給我省去了一個大麻煩,從此中原各路諸侯不論勝負都無法在影響南境了,我軍可以徹底放下包袱,一旦楊行愍本土被人攻擊,我們就可以將第六衛和第五衛也抽調出來。”

“主公對於這個劉威倒是很放心啊。”袁襲一笑,此時金陵這邊在十三司沿途不間斷的情報傳輸之下,對於中原戰局走向的分析和把握十分精確,甚至於連各路諸侯的反應都提前算到了。而相比之下,汴州那邊的反應就要慢的多了,而且,李克用在戴友倫離開之後就積極籌備第二輪進攻,而且動用了李存孝親自組建起來的飛虎軍參戰,一都將整個濮州戰場上朱珍的兵馬徹底擊散,若不是王彥章關鍵時刻率軍斷後,掩護朱珍逃離,只怕朱全忠就真見不到自己這位兄弟了。

這種慘烈的大戰也讓朱全忠無心顧及其他的是,甚至於此時他已經在籌劃向朱瑾借兵了,自己的宣武軍已經施展到極限了,朱珍兵敗之後,濮州已經被李克用實際佔領,一旦對方揮兵西進,那麼和周德威率領的步軍在滑州匯合的話,汴州就徹底成了前線。所以當務之急是必須設法在濮州牽制住李存孝的兵馬。那麼附近鄆州的泰寧軍就成了他唯一的救命稻草,而且朱瑾兄弟勇冠三軍,比起自己的兄弟朱珍要強勢的多。

“速去告知朱瑾兄弟,就說我老哥在濮州頂不住了,讓他速速率兵北上,救我一命。”朱全忠來回走了幾步之後終於下定了決心,讓李番以最快的速度去鄆州,和朱瑾商討出兵之事。

而此時,他不知道的是,任城的變故已經伴隨着楊行愍兵分兩路,一路北上攻擊曲阜,一路朝鉅野而去迅速擴大,他想要的援兵這一刻只怕是等不到了。

第六百零七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四百章 收復廣州第二百六十二章 卞山突擊戰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零六章 天下幾多王第四百四十二章 邕州攻略第二百九十八章 追擊第九百九十五章 算漏了第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面逼迫第九十九章 收網第六百四十章 淅水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兵威壓鎮南第一百六十七章 山東劇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虛實相生第七百二十六章 裂痕第七百三十五章 西川攻略第五百四十四章 倒行逆施第七十九章 遣使第三百七十四章 差距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萬人空巷第五百零九章 金帛換和平(上)第三百零三章 威壓泉州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軍奪安遠(上)第六百七十九章 巡幸東都(上)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唐皇現身第九百四十八章 震動天下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爲家國(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突變第七百八十八章 金陵的反應第九百零二章 鐵壁合圍第八百四十章 戰術比拼第三百八十五章 搶糧第一百一十八章 壽州落幕第一百七十九章 鏖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錯再錯第三百三十一章 謀算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破臨淄第一百九十八章 朱全忠的謀算(下)第五百五十章 破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第五百二十四章 南天一柱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成的態度第二百四十一章 會師第八十九章 潤州之戰第二十九章 新舊交替第六百二十二章 火燒江陵第八百九十四章 傳檄天下第九百四十二章 炮擊徐州第七百五十三章 火海餘生第九百零二章 鐵壁合圍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三)第八百一十章 拉攏許諾第一百三十二章 挖牆腳第一千零三章 邊軍之殤(上)第八百一十章 拉攏許諾第六百九十二章 關門(上)第七百零二章 提前一戰(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逃逸第八百四十一章 全軍衝鋒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捉對廝殺第六百章 長安亂(中)第七百九十章 火海無情第五百零三章 桂陽風雲第四百一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世飄零第八百零三章 橫掃西南第五百零四章 疑兵之計第二十八章 太湖易主第一千零一章 經略河朔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三百八十八章 譁變第二百三十一章 金陵歷風雨(四)第六百四十一章 步騎對決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大戰(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嶺南第一戰(上)第六百七十八章 夜戰無雙第三百三十三章 火中取栗(中)第七百九十五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四百五十七章 攻伐虔州第一千零四十章 大三路戰法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脣亡齒寒第八百二十七章 瞠目結舌第九百五十六章 夜襲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二封詔書第六十六章 府城鉅變(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圍困襄陽第一百五十五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下)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圍南皮第四百八十七章 縱敵第五百一十二章 勝負逆轉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風月第二百八十章 封王開府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第二次任山之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東宮之爭第四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第八百一十三章 反間計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虛實相生
第六百零七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四百章 收復廣州第二百六十二章 卞山突擊戰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六百零六章 天下幾多王第四百四十二章 邕州攻略第二百九十八章 追擊第九百九十五章 算漏了第五章 圖窮匕首現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面逼迫第九十九章 收網第六百四十章 淅水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兵威壓鎮南第一百六十七章 山東劇變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虛實相生第七百二十六章 裂痕第七百三十五章 西川攻略第五百四十四章 倒行逆施第七十九章 遣使第三百七十四章 差距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萬人空巷第五百零九章 金帛換和平(上)第三百零三章 威壓泉州第四百五十四章 三軍奪安遠(上)第六百七十九章 巡幸東都(上)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唐皇現身第九百四十八章 震動天下第八百八十三章 何以爲家國(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突變第七百八十八章 金陵的反應第九百零二章 鐵壁合圍第八百四十章 戰術比拼第三百八十五章 搶糧第一百一十八章 壽州落幕第一百七十九章 鏖戰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錯再錯第三百三十一章 謀算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破臨淄第一百九十八章 朱全忠的謀算(下)第五百五十章 破城第四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第五百二十四章 南天一柱第五百九十二章 李成的態度第二百四十一章 會師第八十九章 潤州之戰第二十九章 新舊交替第六百二十二章 火燒江陵第八百九十四章 傳檄天下第九百四十二章 炮擊徐州第七百五十三章 火海餘生第九百零二章 鐵壁合圍第四百九十八章 最後的決戰(三)第八百一十章 拉攏許諾第一百三十二章 挖牆腳第一千零三章 邊軍之殤(上)第八百一十章 拉攏許諾第六百九十二章 關門(上)第七百零二章 提前一戰(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逃逸第八百四十一章 全軍衝鋒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捉對廝殺第六百章 長安亂(中)第七百九十章 火海無情第五百零三章 桂陽風雲第四百一十一章 裡應外合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世飄零第八百零三章 橫掃西南第五百零四章 疑兵之計第二十八章 太湖易主第一千零一章 經略河朔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三百八十八章 譁變第二百三十一章 金陵歷風雨(四)第六百四十一章 步騎對決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大戰(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嶺南第一戰(上)第六百七十八章 夜戰無雙第三百三十三章 火中取栗(中)第七百九十五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四百五十七章 攻伐虔州第一千零四十章 大三路戰法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脣亡齒寒第八百二十七章 瞠目結舌第九百五十六章 夜襲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第二封詔書第六十六章 府城鉅變(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圍困襄陽第一百五十五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下)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圍南皮第四百八十七章 縱敵第五百一十二章 勝負逆轉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風月第二百八十章 封王開府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第二次任山之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東宮之爭第四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第八百一十三章 反間計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虛實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