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山東劇變

“啓稟主公,單父城下,王成聯手葛從周和張全義,主動發起進攻,火攻大齊軍營,已經挫了對方一陣。”單父城下之戰的戰果被十三司以最快的速度送往行軍成武途中的薛洋手中,而緊接着來自天平軍和泰寧軍的消息也送了過來。

“主公,我等無憂矣。”袁襲笑道:“朱瑄天平軍南下必不會和我軍匯合,而是繞道兗州,和自家堂弟朱瑾匯合,如此一來整個兗州北部只怕立即陷入連天大戰。尚讓一旦知道自己的後路被截斷,他在單父城下還待得住嗎?”

“主公,依臣之見,莫不如讓十三司立即將消失散佈給金鄉的黃巢,逼迫他讓尚讓回援兗州。”李振在旁邊若有所思笑道:“尚讓到時候必會騎虎難下,左右爲難。身爲三軍主帥,一旦心思遲疑,那麼新敗之後的大齊軍肯定會再次遭到敗績。”

“主公,興緒之言甚是。”袁襲點頭道:“黃巢不是尚讓,對於這種大局謀劃欠缺甚多,只要他一動,大齊軍內部必然會紛亂四起,我軍從成武也就找到了可趁之機。”

“咦,向傑,你還想說什麼?”李振在旁邊見到向傑欲言又止,似乎還有事情要說,當即問道:“難不成誰還會有反覆不成?”

“李軍師厲害,一眼看穿。”向傑苦笑道:“幷州還有一個消息,說是李克用在籌備兵馬,不日即將再次南下。”

“消息可靠嗎?”袁襲聞言臉色一振,和薛洋對視一眼之後,眼神之中爆射出一絲精芒,渾身上下猛然間一股凌厲的氣勢陡然間發出。

“消息確實可靠,而且李克用還從雲州方向抽調了數千精銳鐵騎南下,應該是報仇來了。”向傑點頭,臉色也變得肅然起來道:“按照十三司急報的傳送速度,只怕近日之內就會拔營啓程。”

“主公,李克用南下,肯定會不顧一切和大齊軍拼命,我軍是不是暫緩攻擊成武?”李振自然明白袁襲的心思,所以當即接過話茬道。

“攻擊可以暫緩,但是圍城之舉不能停下,立即傳令第四衛,給我將成武縣城團團圍住,不能放走一名求援信使,十三司配合行事,另外讓李慶先率領騎兵都一部先行。”薛洋點了點頭道:“立即傳訊給沈勇,讓他立即設法攪亂兗州北部的局勢,加速朱瑾和大齊軍的戰爭。”

向傑匆匆而去,爲了應對這兩種突發狀況,甚至在沈勇前往兗州北部之後,直接讓吳明就近潛伏進入金鄉地帶,直接深入大齊軍目前的核心地區。

來自淮南軍的最新命令也很快伴隨着十三司的快馬送到了單父城下的王成手中,不過給王成的命令薛洋倒是沒有透露太多,而是讓其率軍繼續在單父城外和尚讓對峙,將其拖在單父地區不是其走脫。

“看樣子山東戰場又有新的變故發生。”王成收到急報的時候已經是中和三年十一月下旬的事情了,對於這道命令,盧靜疑惑道:“主公那邊是不是派人攪亂了兗州北部的戰事了?”

“那是一定的,十三司向傑將軍隨軍出征,一方面是安排北方十三司分部的事情,可是更大的作用還在於挑動各地諸侯和大齊軍爭鬥,從而給我們勤王大軍提供機會。”王成點了點頭,若有所思道:“兗州原本就是泰寧軍的地盤,朱瑾接任泰寧軍留後沒多長時間,黃巢便佔據了兗州南部的金鄉等地,現如今一旦派兵北上,必然會和朱瑾發生齟齬,而朱瑾和天平軍朱瑄是堂兄弟,脣亡齒寒之下,必會聯手對敵。”

王成只是憑藉着一道命令就將山東戰場猜測的七七八八,此時此刻沈勇在曲阜城中根本就沒來得及動作實際上朱瑾就已經採取了行動。霍存在率軍攻佔任城和鄒縣之後就已經對曲阜形成了半包圍之勢,使得朱瑾如果不願意放棄曲阜就不得不派兵應戰。只不過面對霍存本部六萬多人再加上沿途收攏的殘兵敗將,總計十餘萬人的強大兵力,饒是朱瑾勇冠三軍,也不得不退守城池,同時緊急派人向自己的堂兄,天平軍節度使朱瑄求救。

事態發展到如今,基本上已經不需要沈勇再做什麼事了,朱瑾和朱瑄兄弟一旦聯手必然匯合霍存僵持不下。但是對於這種結局很顯然不是淮南軍想要的,所以很快,幾乎就在朱瑄繞道開始從鄆州出發前來馳援朱瑾的同時,沈勇將目光瞄準了山東的另外一路強勢諸侯,剛剛驅逐了安師儒的平盧節度使留後王敬武。和朱瑾差不多,王敬武在青州接任平盧軍只有一年多時間,而且唐皇罷免王鐸之後將其任命爲平盧軍節度使,所以王敬武此時的這個留後沒有得到朝廷的認可,而且還曾經對外宣稱效忠黃巢,只是後來被諫議大夫張浚勸說,才改口倒戈。

針對這種心思,沈勇沒有理會朱瑾和霍存在曲阜城外的相互鬥法,而是悄然北上青州,除了一路上讓十三司四處散佈消息,將大齊軍在兗州境內的戰鬥添油加醋的說了一遍之外,還直接以薛洋的名義,詔令平盧軍立即南下參加平叛。

這種消息伴隨着十三司的快馬直奔青州之後很快就在城內蔓延開來,而且因爲沈勇爾等授意,大齊軍的戰績被直接誇大了數倍,導致了青州城內一時之間人人自危,無數富家豪門開始思索是不是搬到幽州等地去避險。

王敬武此時正在籌備商議如何應對此事,青州地處兗州和忻州北部,靠近盧龍幽州,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而且王敬武本身也不滿足侷限於青州一州之地,對於臨近的齊州等地早就有興趣,只是目前他的地位非常尷尬,雖然王鐸並沒有前來上任,而且唐皇最近實際上也已經宣佈讓王鐸出任伐齊道行軍都統,目的是統一調度目前在中原境內的所有諸侯大軍,儘早剿滅黃巢。

但是王敬武卻不知道這件事,在張浚的建議之下反叛了黃巢才一年多居然就看到了對方直接打到了自己家門口,難不成再宣佈效忠一次?

“張大夫,現如今我青州前途在哪?”事態緊急王敬武也顧不得其他,當即招來當初勸告自己投誠大唐的諫議大夫張浚詢問道。

“將軍應該速速揮兵南下,協助中原大軍剿滅叛亂,如此在唐皇面前才能夠名正言順上表留後。”張浚原本是盼望王鐸前來青州主政的,但是現在王鐸沒來,黃巢卻來了,這麼大的消息在王敬武的探子沒有傳回來確切消息之前,張浚也只能就事論事分析,不過他還是打算勸說王敬武率領平盧軍南下參加平叛。畢竟平盧軍當年可是參加過剿滅河北三鎮反覆叛亂的邊軍,戰力強勁,是一支可靠的軍隊,而王敬武接手之後對於軍隊這一塊抓的也非常嚴格,在張浚看來南下必然會爲中原戰局帶來一絲新的力量。所以毫不遲疑道:“如今黃巢雖然勢大,但是中原各路諸侯已經聯兵圍剿,而且我聽說淮南節度使薛相公也率軍北上,這可是當年渤海郡王高相公留下的底子,足以對抗黃巢大軍,將軍但請安心南下便是。”

張浚的話只能算得上是心理安慰,事實上王敬武也只是想要對方一個態度,所以從張浚的住所出來之後王敬武不待第一批斥候回稟就再次派出大量人手進入兗州境內,準備打探更多的細節。

而也就在此時,沈勇帶人已經到了青州城下,只不過對方大大方方亮明瞭淮南軍旗號的辦法卻讓身後的十三司暗衛傻眼了,甚至連帶着前期進入青州潛伏的暗線都不敢上前搭話。

“無妨,立即去青州刺史府通報,就說天下兵馬副都統、淮南節度使薛相公信使來青州傳令,着令平盧軍節度使、青州刺史王敬武立即出府接令。”沈勇根本就沒把這些放在心上,反而大大方方的讓人去傳令,一副光明正大的樣子。

他這個辦法卻着實嚇了王敬武一大跳,在不知道前方具體戰況的情況之下,對於這位掛着天下兵馬副都統職銜的使者,他根本不敢怠慢,客客氣氣的將其迎入自己的府邸。

“天下兵馬副都統、淮南節度使薛相公軍令,着平盧軍節度使留後、青州刺史王敬武立即率平盧軍主力南下兗州,參加勤王大戰,剿滅叛賊黃巢,規復中原秩序。”沈勇傳令的時候倒是一本正經,面色嚴肅。

“敢問軍使,兗州目前戰事如何?”王敬武帶着自己的幾個兄弟接過軍令之後卻一臉爲難,盯着沈勇問道。

“目前亂軍已經被我勤王大軍逼入兗州境內,泰寧軍和天平軍也已開赴戰場,在曲阜等地與敵接戰,然則勢單力孤,需要青州平盧軍即可南下,共同參加平叛。”沈勇哪還不知道對方的心思,八成是被自己散佈的消息攪得不知道深淺,所以主動道:“我淮南軍和宣武軍、河陽軍在西南已經逼近金鄉,不日便可和泰寧軍會師曲阜。薛相公聽聞兗州北部軍力薄弱,唯恐亂軍不敵南面我大軍壓境繼續北竄,將山東戰場推進到青州,故而請王將軍率軍南下,將戰場擺在兗州境內。將來剿滅叛軍之後薛相公也好在唐皇陛下面前爲將軍保舉,坐穩這節度使大位啊。”

“軍使何意啊?”王敬武看着沈勇,一臉的驚疑不定,而他身後大兒子王師悅更是暗中拉了一把自己的老父親。

“薛相公打算戰後向唐皇建議,邀請王鐸總管去江南任職,將軍可要好好把握。”沈勇笑了一聲之後道:“言盡於此,本將還要前往齊州,就不在青州多做逗留了,望請將軍早做打算。”

他是直接揚長而去,沒有一絲一毫的拖泥帶水,但是他的話卻讓王敬武呆立在原地良久沒有說出話來。

“父帥究竟作何打算?”王師悅已經成年,所以見到自己的父親沉吟不語上前一步道:“若是父親能夠和薛相公搭上線,將來平叛成功,父親也可以直接尚未平盧軍節度使,名正言順,我等也就不必在青州坐守,可以主動出擊了啊。”

“癡兒,你知道什麼?這薛相公可是要我率軍南下啊,沙場征戰勝負難料,這黃巢若是那麼好平定,何至於肆虐這麼多年?如今更是直接從關中一路流竄我山東境內?”王敬武瞪了一眼自家的長子。

“父親糊塗啊,剛剛淮南軍軍使不是已經說了嗎,淮南軍南線逼近金鄉,北線朱瑾和朱瑄二人也已經到來,若是他二人擋住了黃巢兵鋒,那我父子諸人豈不是錯失了一次可以在唐皇面前露臉的機會?”王師悅急聲道:“若是他們擋不住,這黃巢勢必會被驅趕往北,到時候不還是逼近我青州嗎?難不成父親真打算和黃巢一路和天下人爲敵?既然前後已無退路,就該果斷出擊,在兗州擺下戰場總好過在青州吧?”

“那依你的意思?不論斥候打探的軍情爲何,我平盧軍都該立即南下了?”王敬武被自己的長子說的有些意動,當即問道。

“父親如果還有遲疑,不如讓孩兒率領兩萬先鋒軍先行南下,一來先看看情勢如何在做最後定奪,二來也好給薛相公一個交代啊。”王師悅道:“只要得到薛相公這位兵馬副都統的認可,那將來平定叛亂,唐皇封賞,薛相公難道還會忘了我等今日之意嗎?青州和淮南毫無衝突,順水人情薛相公一定不會拒絕的。”

“也好,就依你。”王敬武點了點頭,下定了最後的決心,不論如何,自己都要派遣軍隊過去打探一下情況,如果真的有機可乘,他可不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去年他不也是就是依靠着這樣的機會才成功攫取青州軍政大權的嗎?

王師悅如約率軍南下,這讓沈勇悄然鬆了口氣,當下再不遲疑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回傳消息。而此時伴隨着平盧軍的入局,整個兗州戰場迎來了巨大的變化,朱瑾和朱瑄聯兵曲阜一線,將這座昔日的傳承聖地當成了戰場,後方又有兩萬平盧軍星夜前來,霍存的大齊軍北上兵馬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在消息傳到霍存手中之後,他幾乎是一面派遣偏軍出泗水,繞道北上,一面緊急向金鄉求援。

而這個消息傳到成武薛洋手中的時候,袁襲卻明顯的看到了對方臉色那一縷詫異的神情,不過隨即一閃而逝。

“傳令時溥,讓他立即率軍出藤縣,北上兗州。”薛洋微微一笑,似乎從霍存的這個舉動之中看到了別的意思。

第二百六十一章 卞山對峙第一百八十九章 樑父山下第八百八十章 不動如山第八百三十七章 睥睨天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伶仃洋海戰(下)第九百六十一章 合兵一處(下)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九百一十七章 燕北急報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權謀之爭第五百一十九章 散財童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攻伐虔州(下)第三百零四章 震懾第七百九十六章 蜀軍撤圍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決戰高陽(中)第一千零二十章 攻山大戰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唐皇現身第九百四十三章 陽謀牽制第八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出手(上)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下)第八百九十五章 壓制山東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面逼迫第四十六章 水軍出擊(二)第七百四十四章 人才聚攏第一千章 一戰盡墨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存勖出手(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巢之死第三百五十章 江南織造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不掌兵第九百零八章 長驅三百里(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洞獠蠻族參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連橫第一百二十九章 項城生死第九百九十四章 進退不得第三百二十七章 合縱第四百八十八章 又被算計了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收縮兵力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進宋城第七百八十四章 夜襲(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號立制(中)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熱火朝天第五百三十三章 送女人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誠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五百零三章 桂陽風雲第五百六十三章 討伐河東第九百六十九章 千年夙願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萬人空巷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上)第七百四十章 分科取士第二百一十八章 明爭暗鬥第一百七十九章 鏖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軍奪安遠(下)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活捉朱友恭第七百二十七章 大典玄機第四百五十七章 攻伐虔州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城打援(上)第七十三章 雷澤水戰(下)楔子 再回首第七百一十五章 南境歸心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偷襲徐州第七百六十五章 長安博弈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入局第四百九十一章 互爭先手第二百四十六章 橫掃太湖第六百九十三章 關門(下)第九百五十八章 攻城打援(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建號立制(下)第一百零四章 兵威壓鎮南第七百六十四章 掣肘重重第三百章 陳家有女第九百三十六章 三路進攻第七百三十二章 善後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天子守國門第三百五十七章 沖天火光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出東南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一敗塗地(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接二連三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海運和漕運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都樞紐第七百零七章 萬源之戰(中)第九百七十二章 同樣的戰術第七百七十九章 避實擊虛第九百五十二章 藍田關對峙第三百一十一章 東宮之爭第三百五十七章 沖天火光第六百八十二章 孤城難守(上)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種子第七百七十三章 活捉李茂貞(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公開的陷阱第一百五十章 反攻第八百二十七章 瞠目結舌第三百五十六章 嶺南第一戰(下)第九百二十章 雪崩第八百四十三章 敗退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八百五十五章 單騎對陣第三百零五章 王霸的道路不需要盟友第五百零九章 桂陽之戰(上)第七百一十九章 東都王氣黯然收
第二百六十一章 卞山對峙第一百八十九章 樑父山下第八百八十章 不動如山第八百三十七章 睥睨天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伶仃洋海戰(下)第九百六十一章 合兵一處(下)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九百一十七章 燕北急報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權謀之爭第五百一十九章 散財童子第四百五十八章 攻伐虔州(下)第三百零四章 震懾第七百九十六章 蜀軍撤圍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決戰高陽(中)第一千零二十章 攻山大戰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唐皇現身第九百四十三章 陽謀牽制第八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出手(上)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下)第八百九十五章 壓制山東第一百四十一章 三面逼迫第四十六章 水軍出擊(二)第七百四十四章 人才聚攏第一千章 一戰盡墨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存勖出手(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黃巢之死第三百五十章 江南織造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不掌兵第九百零八章 長驅三百里(上)第二百八十二章 洞獠蠻族參戰第三百二十八章 連橫第一百二十九章 項城生死第九百九十四章 進退不得第三百二十七章 合縱第四百八十八章 又被算計了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收縮兵力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進宋城第七百八十四章 夜襲(下)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四百三十二章 建號立制(中)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熱火朝天第五百三十三章 送女人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誠第四十三章 水落石出(下)第五百零三章 桂陽風雲第五百六十三章 討伐河東第九百六十九章 千年夙願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萬人空巷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上)第七百四十章 分科取士第二百一十八章 明爭暗鬥第一百七十九章 鏖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軍奪安遠(下)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活捉朱友恭第七百二十七章 大典玄機第四百五十七章 攻伐虔州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城打援(上)第七十三章 雷澤水戰(下)楔子 再回首第七百一十五章 南境歸心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偷襲徐州第七百六十五章 長安博弈第一百一十四章 各方入局第四百九十一章 互爭先手第二百四十六章 橫掃太湖第六百九十三章 關門(下)第九百五十八章 攻城打援(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建號立制(下)第一百零四章 兵威壓鎮南第七百六十四章 掣肘重重第三百章 陳家有女第九百三十六章 三路進攻第七百三十二章 善後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天子守國門第三百五十七章 沖天火光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出東南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一敗塗地(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接二連三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海運和漕運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都樞紐第七百零七章 萬源之戰(中)第九百七十二章 同樣的戰術第七百七十九章 避實擊虛第九百五十二章 藍田關對峙第三百一十一章 東宮之爭第三百五十七章 沖天火光第六百八十二章 孤城難守(上)第七百六十一章 新種子第七百七十三章 活捉李茂貞(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公開的陷阱第一百五十章 反攻第八百二十七章 瞠目結舌第三百五十六章 嶺南第一戰(下)第九百二十章 雪崩第八百四十三章 敗退第二百零八章 引蛇出洞第八百五十五章 單騎對陣第三百零五章 王霸的道路不需要盟友第五百零九章 桂陽之戰(上)第七百一十九章 東都王氣黯然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