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收網

“這是張家長子的口供,主公讓我交給你。”揚州刺史府內,向傑匆匆找到尹世恆,將十三司連夜審訊的結果遞給了他,同時道:“今天一早,張家爲首的四十三家大豪門和附庸在他們羽翼之下的中小商戶的所有店鋪作坊全部關門了。”

“關閉就關閉吧,如今雙方都已經短兵相接,也就不要顧忌這麼多了。”尹世恆一邊看着口供一邊隨口道:“揚州城本就有一半以上的店鋪關門,現如今頂天了再增加兩成而已,這也無關大局。”

“十三司和府衙對那些不法商家的查處不要停,要持續給他們壓力。我們要打壓的是張家爲首的大豪門,但是他們羽翼之下的中小商家卻不能一下子打死。揚州工商發展的主體其實從來都是他們。”尹世恆道:“只有持續的打壓才能夠讓他們感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從而最終逼迫他們倒戈相向。”

“刺史放心吧,十三司由陳武親自坐鎮主抓這件事,定然將這件事辦好的。”向傑微微一笑,揚州五縣之內幾乎每天都會有至少一到兩個家族因爲各種各樣的罪名被抓。而另一方面,前期被查封的店鋪也在各地府衙不間斷的宣判之後被迅速拍賣,以陳家和徐家爲首的外來商家以及吳家和楊家爲首的本土商家則迅速跟上,將府衙手中的店鋪作坊酒樓等一系列的資產迅速收購,然後派遣骨幹前來,召回原來的使役在短時間內迅速開業。如此一來不僅僅讓府衙查封的資產迅速變現,店鋪作坊開工之後不斷增加市場物資的供應點,同時也讓那些因爲關門失去生活着落的原店鋪的僕人使役看到了一線希望。因爲重新復工之後的店鋪作坊不僅僅幫助他們登記戶籍,而且還採用了和舒州那邊一樣的僱傭書,上面標明瞭僱傭雙方的權力義務,以及僱傭時限。

這種原始的僱傭合同是在薛洋的影響之下,由嚴明起草制定然後頒行出去的。雖然在薛洋看來還是有着許多不公平的地方,但是好歹這種僱傭書已經將以前的那種人身依附關係變成了僱傭關係,從而在悄無聲息之間撬動了整個社會關係的最核心的部分。

事實上也正是因爲這些店鋪被轉手然後重新復工開門才讓揚州各地的物資供應不至於變得那麼緊張。在每天都有新店鋪開門之後,各地的百姓也逐漸適應了這種蕭條的狀況,甚至不少百姓還苦中作樂,在排隊購買物資的同時還能互相熟絡,探討着時局的發展和最近是否有什麼新的消息可以互相通報。

不過這些細節尹世恆是沒有精力關注了,在看完張家長子的口供之後尹世恆微一沉吟就開口道:“既然他已經開口,那麼也就有了足夠的理由去封鎖四境,抓捕膽敢逃往其他地方的大家族嫡系人手。”

“這些陸翊已經下達軍令,我也讓吳明負責處置,同時淮南道乃至於江南道兩道屬於這些家族的資產也會被強自接管,然後擇機交給後勤部或者陳家處置。”向傑點點頭繼續道:“主公讓我來是讓刺史做好準備,一旦這些家族成員撤離被抓,刺史府需要採取緊急措施,以張家和齊家爲矛頭,將其徹底擊垮。”

“我已經安排好了,你送過來的張齊兩家的詳冊我已經看過,也着專人將其分配下去了,就等着第一衛收網的消息傳來。”尹世恆雙手一拍,坐在一邊笑道:“如今田地分配已經到了尾聲,雖然按照田畝來計算,揚州的農戶只能分到五畝左右的田地,但是卻也讓他們有了生存的希望,如果工商這一塊能夠最終底定,揚州乃至於淮南道必然會迸發出更大的生機。如此,我等也算對得起主公的信任和百姓的期許。”

“現在可不是刺史感慨的時候,你我手頭上還有一堆事要處置呢。”向傑知道對方這整個三月份身上到底有多大的壓力,所以也是跟着一笑,隨即就匆匆而去。

向傑離去的差不多同一時間,最先開始行動的水師船隊在揚州南岸採石磯渡口抓捕了試圖南下進入潤州和蘇州等地的部分南逃的大家族人手,其中部分嫡系後嗣還有大批的銀錢物資被送回刺史府,這場逃亡和收網的大戰由此拉開序幕。在三月底的最後十天時間內,幾乎每天各地隘口和巡邏的淮南軍水陸兩路兵馬都能夠抓捕各式各樣或多或少的世家逃亡人馬和數量不一的錢財和物資。

“陸翊,這是剛剛標註出來的張齊兩家爲首的大家族的逃亡圖,看看,能看出點什麼來?”袁襲將自己用炭筆畫出來的一張地圖放到陸翊身邊,饒有深意的問道。

“逃亡的方向以西南爲主,往西應該是向去廬州,往南經水路可去江東各地,那裡原本就和揚州水路相連,大部分大族是本家在揚州,但是實際上家族產業卻大部集中在江東各地,甚至部分還在江州和洪州等地。”陸翊嘴裡面的話雖然滔滔不絕,但是袁襲的臉色卻絲毫沒有變化,反而在他停下來之後道:“這些都是表象,張開山人老成精,將這四十三家大家族的人手分成無數股,必然打的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主意,所以——”

“所以他們的核心人手必然還會去北方——楚州。”陸翊笑道:“楚州繁華不比揚州差幾分,而且此前畢師鐸就和張家長子交好,互爲姻親。如果他們能夠進入楚州,那麼就能夠依靠嫡系後嗣和人手迅速讓江東各地的產業完成主家轉移,而且最要命的是他們這些大家族一旦去了楚州,則必然改變楚州原本的局勢,讓畢師鐸迅速恢復元氣,從而擊敗楚州刺史賴同輝。”

“難點不在於這裡,而是畢師鐸一旦佔據楚州,有了他們相助,一旦恢復速度加快,必然會南下侵奪揚州,從而牽制我軍精力。”袁襲跟着點頭道。

“不過張開山只怕是難以如願了。”陸翊笑道:“我已經抽調第一衛兩個都北上,除了在隘口設置關卡之外,騎兵都也已經秘密開拔,這些人,一個都跑不了。”

“既然張開山想暗度陳倉,那就索性隨他好好玩玩就是。”袁襲冷冷一笑。

在他們兩人統一意見之後,第一衛在揚州邊界的抓捕行動就變得越發大張旗鼓起來,而且爲了應對抓捕這些大家族子嗣和嫡系人手帶來的震動,尹世恆索性在刺史府公開審訊。依靠着張家長子暴露出來的這份口供和十三司移交過來的各種各樣的證據,這場公開審判的結果得到了越來越多百姓的支持,甚至就連尹世恆都沒想到,他原本只是想吸引張開山的注意力,促使他加快腳步的動作卻有了這樣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裡通外敵的罪名扣下來之後,逐漸被調動起來的揚州百姓甚至不斷的開始公堂外高呼要求嚴懲這些大家族。

在敏銳的意識到民心的變化之後尹世恆和向傑當即聯手,開始在百姓當中散佈張齊兩家爲首的大家族罷市的原因,不論是向傑還是尹世恆,對於讓百姓將矛頭對準大家族都絲毫沒有心理負擔。在十三司暗線的散佈之下,整個揚州的民情迅速沸騰,各地不斷有百姓涌到府衙門口,要求官府懲治這些家族,甚至還有越來越多的百姓出面揭露這些家族平日裡犯過的罪行,短短數日時間,張齊這樣的大家族在揚州人人喊打,就連原本是這些家族奴僕的那些人在得到新式戶籍之後也加入了討伐的行列之中。

“主公,揚州民心已然歸附,是否趁勢而爲直接抓捕這些家族首腦核心?”嚴明和袁襲在通報完消息之後找到薛洋問道,在他們看來趁着揚州民情洶洶,收網的最後一步未必一定要等到對方主動逃逸。

不過薛洋卻搖了搖頭道:“此時我們有兩件事要做,其一因爲張齊兩家爲首的大家族已然將揚州工商界的聲譽給破壞了,所以先生要儘快讓陳家和徐家爲首的新商家想辦法豎立起新的坊市公約,挽回民心。其二則是儘快對那些搖擺不定的中小商戶進行甄別,逐步放開對坊市市場的准入。”

“徐興夏和陳安已經和其他的商家準備近日在瘦西湖召開揚州商家集會,制定一份公告,然後對外頒佈。”嚴明笑道:“這個徐興夏在這上面非常敏銳,就是他率先想出來的辦法。”

“告訴興夏,讓他把消息提前散出去,然後除了官府派員參加之外,讓他聯絡百姓,選出其中有威望的幾位也一起參加,如此一來才能夠收到應有的效果。”薛洋點了點頭,隨即提醒道。

薛洋的話無疑是讓嚴明眼前一亮,笑道:“還是主公英明,如此一來當可一舉挽回人心,一掃三月份揚州商貿的蕭條了。”

三人隨後商議了對中小商戶重新開市的甄別辦法之後才散開。而得到了薛洋提示的徐興夏和陳安則當即派人大肆宣傳商界集會的事情,並且主動表示,揚州百姓也可選派有威望者參與,甚至爲了表示自己的誠意,徐興夏還特意表態,在各處店鋪作坊做工的使役也可以選人蔘與進來。這樣一來瘦西湖畔的這場集會取得了空前的成果,甚至在結束的時候薛洋也在衆人面前露面,表示淮南觀察使府對於揚州工商的發展有着強烈的信心,同時表示,對於不法商家的持續打擊就是爲了贏得一個全新的揚州商界,一個人人都能在此間取得成功的公平坊市市場。

⊙T Tκan ⊙C〇

這場集會代表着投靠薛洋的大小商家正式掌控了揚州乃至於淮南道商界的主導權和話語權,在隨後數年時間這些商家迅速誕生了十幾家大豪門,重新凝聚了安史之亂以後整個大唐的商界的信心。

不過瘦西湖集會的成功卻讓張開山下定了最後的決心,在揚州大局已然無法挽回的情況下不再遲疑,趁着大家的注意力全部放在集會上的時候,讓各家各戶帶着最後一批覈心子嗣和人手從各地出發,消失在夜色之中。而且爲了防止被刺史府眼線察覺,張開山還秘密安排人縱火,讓這數十個世家大族的主宅同時起火。一時之間瘦西湖集會的影響尚未消散的揚州百姓被這數十處火頭給驚呆了,急忙紛紛出門救火,就連尹世恆都派出了刺史府幾乎所有的衙役和駐軍參與。

“居然想到用縱火來掩蓋自己的行蹤!”袁襲和薛洋站在觀察使府的高樓上,見到各處火頭在無數百姓和駐軍的齊心合力之下逐漸被控制住,忍不住冷笑道:“人老糊塗,這不是明顯告知我等他們逃走了嗎?主公,到時候抓到張開山的時候把他交給我,我要和他好好分說分說,老傢伙是如何將張家一手推進了深淵。”

“隨你,這數十家一起出逃,倒也真是給我面子。”薛洋搖了搖頭,看着北面的天空似乎在等待着什麼。而此時在揚州北部和西部邊境嚴陣以待的淮南軍水陸兩軍將士也等到了自己的目標,黑暗之中十三司的眼線幾乎是伴隨着這些大家族的核心出逃成員一起出現,然後被驟然而出的淮南軍一網打盡。

類似的這種場景在這一夜還發生在其他地方,張開山分路出逃的策略在淮南軍幾乎沒有任何縫隙的羅網面前沒有隱匿蹤跡的機會,被迅速逮捕,然後一堆堆送回揚州府城。而負責坐鎮接收的尹世恆甚至連仔細辨認的興致都沒有,直接一堆一堆的來計算人數。

“啓稟刺史,十三司通報,張開山已經被抓住了。”尹世恆帶着人在刺史府門口的時候被身後的衙役追上,匆匆彙報道。

“張開山!”尹世恆雙手一拍,臉上露出瞭如釋重負的神情,匆匆吩咐道:“通知府衙所有官員人手全部集中,我馬上去找主公,等了一個多月終於成功了。”

第五百五十二章 反間計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風月第八百三十三章 新的舉措第五百二十一章 堵截混亂第五百六十一章 動盪第九百五十九章 攻城打援(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九百七十七章 步騎對戰第五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一百四十八章 谷熟慘案(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盧明月的心思第一千零五章 邊軍之殤(下)第四十五章 水軍出擊(一)第九十二章 晨曦瀰漫第一百八十六章 討要戰俘(下)第九百三十七章 兵壓徐州第九百五十七章 兵進藍田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第二次任山之戰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收縮兵力第二百八十二章 洞獠蠻族參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湞陽大戰(下)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圍南皮第五百五十三章 爭執第三百一十二章 分裂神策軍第三十三章 攻城首戰第三百五十章 江南織造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蔡之戰第六百七十六章 上馬遭遇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決戰(中)第八百一十章 拉攏許諾第七百四十六章 入川大動脈第二百八十九章 決戰福州(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金陵歷風雨(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軍進湖州第八百八十章 不動如山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圍困東都第九章 輪臺問心第九百一十三章 互相試探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九百零九章 長驅三百里(下)第八百六十八章 一朝名喪盡(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援兵天降第六百零八章 時過境遷(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心志第七百一十四章 挑明瞭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伏擊(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陵歷風雨(八)第六百零六章 天下幾多王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破城大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圍三闕一(下)第六十五章 府城鉅變(中)第七百一十一章 牽扯第五十九章 年關第五百五十三章 爭執第九百四十二章 炮擊徐州第九百一十六章 調整部署第三百一十八章 王建下西川(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內外影響第五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九百七十六章 千軍萬馬闖渭南第五百六十一章 動盪第九百一十六章 棋局之外的力量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襲第二百五十三章 威壓鍾傳第二百一十六章 祝捷第八百五十四章 決堤洪水第六百一十四章 濤聲依舊第一千零三十章 智慧不敵神通第四百六十六章 截斷南北第一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八十八章 火燒新泰第四百二十九章 聯手(上)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盧壽上門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二百八十七章 決戰福州(上)第二百零三章 宋城之變(上)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兵臨漳水(下)第七十二章 雷澤水戰(上)第三百二十章 大婚(中)第四百八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七百七十九章 避實擊虛第七百九十九章 留下命來(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突變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建來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來自帝都的交易(上)第一百九十章 攻山第五百四十七章 一戰收心(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江州之戰(上)第八百二十九章 掃蕩瀘州第四百五十八章 攻伐虔州(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各方雲動第五百一十九章 散財童子第八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出手(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南轅北轍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第二百九十二章 前堵後追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一百九十八章 朱全忠的謀算(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八百三十八章 恩怨兩清(上)
第五百五十二章 反間計第二百六十七章 杭州風月第八百三十三章 新的舉措第五百二十一章 堵截混亂第五百六十一章 動盪第九百五十九章 攻城打援(下)第六百八十五章 東都大典(上)第九百七十七章 步騎對戰第五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一百四十八章 谷熟慘案(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盧明月的心思第一千零五章 邊軍之殤(下)第四十五章 水軍出擊(一)第九十二章 晨曦瀰漫第一百八十六章 討要戰俘(下)第九百三十七章 兵壓徐州第九百五十七章 兵進藍田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第二次任山之戰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收縮兵力第二百八十二章 洞獠蠻族參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湞陽大戰(下)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圍南皮第五百五十三章 爭執第三百一十二章 分裂神策軍第三十三章 攻城首戰第三百五十章 江南織造第一百三十八章 新蔡之戰第六百七十六章 上馬遭遇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決戰(中)第八百一十章 拉攏許諾第七百四十六章 入川大動脈第二百八十九章 決戰福州(下)第二百二十八章 金陵歷風雨(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三軍進湖州第八百八十章 不動如山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圍困東都第九章 輪臺問心第九百一十三章 互相試探第一百六十八章 進退兩難第九百零九章 長驅三百里(下)第八百六十八章 一朝名喪盡(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援兵天降第六百零八章 時過境遷(上)第二百七十二章 心志第七百一十四章 挑明瞭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伏擊(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金陵歷風雨(八)第六百零六章 天下幾多王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破城大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圍三闕一(下)第六十五章 府城鉅變(中)第七百一十一章 牽扯第五十九章 年關第五百五十三章 爭執第九百四十二章 炮擊徐州第九百一十六章 調整部署第三百一十八章 王建下西川(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內外影響第五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九百七十六章 千軍萬馬闖渭南第五百六十一章 動盪第九百一十六章 棋局之外的力量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襲第二百五十三章 威壓鍾傳第二百一十六章 祝捷第八百五十四章 決堤洪水第六百一十四章 濤聲依舊第一千零三十章 智慧不敵神通第四百六十六章 截斷南北第一百八十一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八十八章 火燒新泰第四百二十九章 聯手(上)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盧壽上門第九百零六章 盧龍軍亂第二百八十七章 決戰福州(上)第二百零三章 宋城之變(上)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兵臨漳水(下)第七十二章 雷澤水戰(上)第三百二十章 大婚(中)第四百八十二章 挑撥離間第七百七十九章 避實擊虛第七百九十九章 留下命來(上)第四百七十九章 突變第七百九十二章 王建來了第二百二十一章 來自帝都的交易(上)第一百九十章 攻山第五百四十七章 一戰收心(上)第五百二十四章 江州之戰(上)第八百二十九章 掃蕩瀘州第四百五十八章 攻伐虔州(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各方雲動第五百一十九章 散財童子第八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出手(上)第四百七十二章 南轅北轍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千年根基第二百九十二章 前堵後追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一線生機第一百九十八章 朱全忠的謀算(下)第一百一十七章 水落石出第八百三十八章 恩怨兩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