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巡幸東都(上)

“該死的,主公那邊應該還未曾收到朝堂內部的消息,這戰報是不是該晚些時候再送進去?”長安城內這幾日也是一日三變,自從內鄉大戰的消息傳到長安之後,整個朝堂就猶如陷入了末日邊緣一般,無數的大小臣工都在日夜思量如何應對,更有無數的家族開始打算從關中撤離。整個長安也跟着雞飛狗跳起來。

此時這份南陽大戰的消息再度傳來,而且還是打算以南平王府的名義上報,無異於是打算在如今這混亂的局勢上面再加上一盆熱油。所以此時阿貴都顯得有些遲疑了,看着自己眼前的老夥計阿六苦笑着問道:“這是屬於你的任務,說說吧,要不要去送?”

“送,爲何不送?”和阿貴不一樣的是,這些年一直身處長安,幾乎是不曾離開過的阿六對於朝堂局勢走向更加精湛,而且也更能體會出薛洋的心思,所以當即點頭道:“明日派人以紅翎信使的方式送急報進入皇宮,我也想看看,這唐皇看到如今北路兩路大軍相繼被我軍撲殺之後的臉色到底會是如何?”

他開了一句玩笑之後臉色倒是變得肅然起來,轉而道:“你沒有明白主公的意思,這份戰報與其說是炫耀軍威,還不如說是促使朝野分流變得徹底一點,讓長安的民心和朝堂之上那些朝臣的心思進一步分化。畢竟如今宣武軍和晉軍兩路兵馬被我一家盡數打敗,也就意味着不出意外的話,拿下山南之後,我軍可以隨時北上進入中原,而且有了山南道之後,甚至於可以提前進入關中,往西拿下西川,天下之中樞已經被我軍收入囊中。此事將消息送到長安,一是要唐皇明白,他的心思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已經毫無用處,應當順應時勢,二則是警告長安朝臣,此時應該去考慮大唐國祚之事了,逼迫朝野分流。”

“忽然覺得掌控暗衛還是比這份差事要輕鬆的多。”阿六的這一番話聽得後者苦笑不止,隨即嘆息一聲道:“明日幫你派人送戰報進入皇宮,然後我就要南下西川了,山南道如今的戰局也越發明朗,西川必須提前佈局,我要親自去看看。”

阿貴的心思阿六也明白,所以當即點頭。而第二天這份以紅翎信使的名義直接送達御前的戰報也果如阿六所言迅速將整個朝堂都引爆了。原本就因爲內鄉之戰而惶惶不安的唐皇在見到宣武軍也敗下陣之後差點一下子栽倒在地,整個朝堂之上所有人全都是帶着一絲絲的灰白之氣,彷彿末日到來了一般。

“陛下,這南平郡王堂而皇之的將戰報送到長安,這是在向陛下示威啊,此事若是就此了之,那日後只怕金陵更不會把長安和陛下放在眼裡了。”氏叔琮和蔣玄暉兩人更是聯袂出列道:“陛下,這也是天策軍的一面之詞,不足爲信,宣武軍兵多將廣,便是真的敗了一陣那又有何妨?如今樑王和楊行愍已經化干戈爲玉帛,再加上李克用被絞殺了八萬衆,他不會這麼輕易就善罷甘休的。此時陛下應當親自前往中原,坐鎮東都,召集各路兵馬再次匯聚聖駕之前,共同對付天策軍啊。”

“你們呢?難道就沒有人在此危難之時力挽狂瀾嗎?”唐皇掃了一眼氏叔琮,轉而看着其他幾人,帶着悲憤道:“往日裡諸位張口效忠大唐,閉口甘願爲天下赴湯蹈火,如今國勢艱難,那逆賊都快打到長安城下了,難不成諸位都沒有了挽救之法了嗎?”

“陛下,不如巡幸東都吧?長安附近內無兵馬防守,外有強敵威懾,莫不如此時前往東都,也好藉助於樑王手下的宣武軍爲屏障,擋住天策軍的兵鋒,確保大唐國祚要緊啊!”京兆尹鄭元歸看着裴澈等人都是沉默不語,當即出列繼續道:“也唯有這個辦法才能避免長安累卵之禍啊!”

“陛下,南平郡王將戰報送到長安,只怕未必有他們所言那麼多的用意,天策軍往長安送戰報又不是一次兩次了,諸位是不是大驚小怪過頭了?”徐彥若在劉允章的示意之下搖了搖頭轉而朝着衆人道:“南平郡王身爲陛下臣子,打了打勝仗,送捷報來帝都,合情合理,還是諸位覺得他就不該將戰報送到長安呢?”

“你這是巧言舌辯,如今大家都知曉,各路兵馬南下是陛下下了詔書,要將天策軍趕回江南,如今只怕那位薛郡王早就對陛下恨之入骨了,又如何會好心好意上報戰果?”鄭元歸等着徐彥若冷笑道:“你此時尚且爲天策軍張目,到底是何用意?”

“是何用意?自然是阻止你們蠱惑陛下前往東都。”徐彥若毫不諱言,直接開口怒斥道:“東都是什麼地方?你們難道不知道嗎?陛下去了東都,日後還會有自由可言嗎?這大唐的國祚只怕都要被人搶了去吧?京兆尹你到底是陛下的京兆尹還是樑王殿下的西京留守啊?”

“好了,你們別吵了。”裴澈和李溪咳嗽了一聲,不理會剛剛張口要反駁的氏叔琮,轉而朝着唐皇道:“巡幸東都還是暫時作罷吧,於如今而言,既然薛郡王遞過來了梯子,陛下就應該就坡下驢纔好。雖然陛下被奸人蠱惑,才導致了各路兵馬圍攻山南,但是好歹薛郡王心思澄明,知曉陛下的爲難,並沒有把賬算到我長安頭上,反倒是送來了戰報,這已經是給陛下一個臺階,陛下如今正好趁此機會和金陵重修舊好。”

“說的是,既然天策軍打了勝仗,陛下就給薛郡王加官進爵就是,就事論事,莫要別有用心就是。”劉允章看着氏叔琮等人似笑非笑道:“諸位,你們的心思也該收一收了,如今山南道勢必會被天策軍拿下,到時候天下的未來可不在東都,你們與其想着讓陛下去東都,還不如想想陛下該給薛郡王一個什麼封賞爲好。”

“你——”劉允章幾人的幾句話迅速將整個朝堂的形勢翻轉過來,而且也點破了氏叔琮等人的心思,逼得對方老臉漲紅,原本鄭元歸還要繼續駁斥,但是剛一擡頭,卻見到坐在御座之上的唐皇的臉色變得異常陰鬱,頓時心頭一動,又悄無聲息的退了下來。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公審第一百三十三章 茨河之戰(上)第三十四章 竹林訪賢第三百九十七章 海灣決戰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存勖出手(下)第七百四十七章 直通巴蜀第八百九十九章 檀州阻擊戰第九百六十三章 祁山舊道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兵臨汴梁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陵風雲(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湞水阻擊戰(中)第七百三十六章 火龍潛底第五百五十一章 影響第九百零二章 鐵壁合圍第十八章 以戰養戰(中)第六百零八章 時過境遷(上)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塹變通途(上)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頭破血流(上)第一百零一章 蘄黃異變第九百一十四章 潛藏於內第二百三十章 金陵歷風雨(三)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下)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都樞紐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一百四十二章 入局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進宋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城破人亡第七百九十章 火海無情第一百九十五章 攻心(下)第八百四十四章 會師成都第七百一十章 金帛換和平(下)第四十章 古剎交鋒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面包圍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搶佔莫州第六百八十九章 谷城之戰(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突變第九百四十章 人馬辟易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作戰(上)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軍開戰(中)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頭破血流(上)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假戲真做第八百二十三章 雲臺山之戰(下)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後路被抄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樂海戰第五百零六章 再戰臨武(中)第八百二十章 名震一時第一百二十六章 財富迴流第九百八十六章 全軍開戰(上)第七百一十三章 成王世子(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軒然大波第四百三十三章 建號立制(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興元府之變第二百三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存勖出手(下)第九百四十一章 攻上任山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大戰(上)第二百五十章 攻略蘇州(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勝負之間第六百一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三百零八章 撤道並省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第四百四十七章 說降奎發(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岡州亂局第七十二章 雷澤水戰(上)第八百三十八章 恩怨兩清(上)第九百一十六章 調整部署第八百八十四章 倒行逆施第三百六十七章 圍三闕一(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四百九十一章 互爭先手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城打援(上)第六百八十三章 孤城難守(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突變第八百八十八章 齊軍譁變(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戰收心(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破臨淄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誠第七百八十一章 涪州之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歸第九百五十二章 藍田關對峙第二百八十二章 洞獠蠻族參戰第四百七十一章 南北吞併(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威的盤算第八百七十二章 真相第一百八十四章 潰敗第五十一章 敵友難測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巹交杯(上)第九百二十章 圍魏救趙第三十八章 根基第六十一章 入城第八百五十三章 聯兵作戰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存勖出手(下)第六百七十六章 上馬遭遇第五百一十八章 連鎖反應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前堵後追第五百六十章 不動如山第八百八十四章 倒行逆施第三百零二章 平定閩西南(下)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公審第一百三十三章 茨河之戰(上)第三十四章 竹林訪賢第三百九十七章 海灣決戰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存勖出手(下)第七百四十七章 直通巴蜀第八百九十九章 檀州阻擊戰第九百六十三章 祁山舊道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兵臨汴梁第五百五十八章 金陵風雲(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湞水阻擊戰(中)第七百三十六章 火龍潛底第五百五十一章 影響第九百零二章 鐵壁合圍第十八章 以戰養戰(中)第六百零八章 時過境遷(上)第七百三十七章 天塹變通途(上)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頭破血流(上)第一百零一章 蘄黃異變第九百一十四章 潛藏於內第二百三十章 金陵歷風雨(三)第二百四十章 窮途末路(下)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東都樞紐第二十五章 兵民乃勝利之本第一百四十二章 入局第一百五十三章 兵進宋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城破人亡第七百九十章 火海無情第一百九十五章 攻心(下)第八百四十四章 會師成都第七百一十章 金帛換和平(下)第四十章 古剎交鋒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面包圍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搶佔莫州第六百八十九章 谷城之戰(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突變第九百四十章 人馬辟易第二百四十二章 兩線作戰(上)第九百八十七章 全軍開戰(中)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頭破血流(上)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假戲真做第八百二十三章 雲臺山之戰(下)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後路被抄第二百五十六章 長樂海戰第五百零六章 再戰臨武(中)第八百二十章 名震一時第一百二十六章 財富迴流第九百八十六章 全軍開戰(上)第七百一十三章 成王世子(下)第七百三十三章 軒然大波第四百三十三章 建號立制(下)第七百九十四章 興元府之變第二百三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存勖出手(下)第九百四十一章 攻上任山第六百一十九章 荊州大戰(上)第二百五十章 攻略蘇州(上)第三百三十六章 勝負之間第六百一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三百零八章 撤道並省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第四百四十七章 說降奎發(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岡州亂局第七十二章 雷澤水戰(上)第八百三十八章 恩怨兩清(上)第九百一十六章 調整部署第八百八十四章 倒行逆施第三百六十七章 圍三闕一(上)第四百二十七章 慘勝第四百九十一章 互爭先手第九百二十五章 慈不掌兵第三百六十九章 攻城打援(上)第六百八十三章 孤城難守(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突變第八百八十八章 齊軍譁變(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戰收心(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破臨淄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誠第七百八十一章 涪州之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南歸第九百五十二章 藍田關對峙第二百八十二章 洞獠蠻族參戰第四百七十一章 南北吞併(上)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威的盤算第八百七十二章 真相第一百八十四章 潰敗第五十一章 敵友難測第三百二十二章 合巹交杯(上)第九百二十章 圍魏救趙第三十八章 根基第六十一章 入城第八百五十三章 聯兵作戰第八百五十九章 李存勖出手(下)第六百七十六章 上馬遭遇第五百一十八章 連鎖反應第二百一十二章 反擊(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前堵後追第五百六十章 不動如山第八百八十四章 倒行逆施第三百零二章 平定閩西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