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 戰術比拼

激昂的號角聲這一瞬間迅速從天策軍兩部響起,高勳和葛有龍幾乎是同時調動兵馬往前衝鋒,排在兩側的柴在用和遲瑞兩人爲了搶時間將晉軍的兵馬的側翼攻擊給攔下來,甚至於直接一頭紮了進來,比起中軍主力速度還要快。

第三衛和第八衛是第一次聯手作戰,爲了能夠在戰場上達到配合默契,甚至於在開戰之前葛有龍和高勳做了精細的部署,因爲安敬思是隻帶了親衛隊上前,所以中軍除了要擔負起衝鋒的任務之外,更多的還是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對方身邊,防止李克用趁機暗算對方。

不過此時看起來他們兩個倒是不用擔憂,在李克用和安敬思不約而同的下達衝鋒的命令之後,後者固然是被李嗣源拉着迅速後撤,安敬思倒是直接就地帶隊衝鋒,而且目標直指李克用而去。

他突然爆發之後,其本身強大的實力迅速綻放開來,以至於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橫掃了周圍的所有人,李嗣源雖然提前就安排下了後手,但是在絕對的實力面前,卻沒辦法對安敬思起到什麼威脅作用,尤其是身邊安休休帶着親衛隊竭盡所能策馬衝鋒,不給對方集火射擊的機會之後,安敬思畢燕撾每一次橫掃,都攜帶雷霆萬鈞之勢頭,沙陀騎兵雖然在短時間內迅速集中了上千精銳不管不顧,直接圍殺,但是卻被他單人獨騎衝鋒,打得七零八落。

他在前面和沙陀騎兵對陣,等於是堵住了對方大部分的衝鋒道路,以至於等到何兵帶着第十六都和第十七都組成的中軍主力衝上來的時候,晉軍的主力步軍甚至於還在繞路從騎兵衝鋒的側翼往前進攻。

這個時候,整個戰場之上圍繞着安敬思迅速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漩渦,天策軍這邊第十六都和第十七都猶如一頭蠻牛一般直接衝到了對方跟前,聯手一個衝鋒淹沒了李嗣源原本精心安排的對付安敬思的殺手鐗之後,在對方強勢開路之後,直接猛撲晉軍的中軍而去。

而在他們的兩側,晉軍主力繞道而行之後,和第八衛和第三衛剩餘的兵馬撞在了一起,雙方人數衆多,瞬間殺得天昏地暗。

他們是整個戰場的主力,不僅僅人數最多,而且在晉軍騎兵主力在兩翼的時候,他們的對決就關乎着這場大戰的勝負。

和天策軍這邊依舊執行中央突破,並且以安敬思自己加上第三衛最強大的兩個都的兵馬爲箭頭往前推進不同。李嗣源這邊在吸取了之前大戰的經驗之後,將主戰場的所有廝殺全部交給了步軍來完成,而且讓李存璋和李存信配合李克用坐鎮中軍調度,而李嗣源自己則帶着騎兵主力迅速迂迴到步軍的兩翼,打算在最關鍵的時候靠着超高速的衝擊力,強勢撕開天策軍的防線,從而將對方截成兩半。

如果薛洋在場的話,一定會驚呼李嗣源實際上已經摸索到了步騎混戰的精髓戰術,步軍排在中間,頂住對方的全部壓力,騎兵從側翼襲擊,關鍵時刻一局定乾坤。這種打法對於一向只知道將步軍當成攻城兵馬甚至於是輔兵的沙陀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光從戰術來看,甚至於李嗣源的策略比起安敬思這邊謀劃的還要優越一籌,而且擁有關鍵時刻快速介入戰場的強大力量。只不過和晉軍不同的是,安敬思和高勳制定的辦法卻是根據天策軍戰力和實際情況來謀算的,中央突破戰法能夠實施的前提就是擁有一支在短時間內迅速鑿開對方人數最多的精銳力量,從而實現在萬軍叢中斬殺對方主將的任務。

而此時無疑安敬思佔據了極大的優勢,不僅僅因爲他自己天神一般強大的戰力,更在於身後,何兵帶着的兩都兵馬幾乎是第三衛最精銳的戰力,二者一旦匯合之後,則立即在戰場上發揮出了強勢無比的力量。

而且最要命的是,此時伴隨着李嗣源安排的黑手被何兵一個衝鋒迅速淹沒之後,晉軍的步軍大陣等於是自己分開了,雖然和楊易等人殺得昏天黑地,但是中軍附近的力量卻被自己給削弱了,原本應該厚實無比,頂住天策軍強勢突擊的步軍主力一分爲二之後,給了安敬思天然的機會。

這個時候甚至於不需要什麼戰場洞察力,只需要順勢從晉軍分開的缺口之中殺進去,然後死死地咬住李克用不放鬆,中央突破戰法就能夠提前一步實現。所以當李嗣源帶着騎兵主力往左右而去的時候,安敬思這邊幾乎沒有任何的阻力,晉軍步軍的戰力和天策軍差距太大了,以至於李存信甚至於在開戰不到一個時辰的情況下就已經將自己手中的機動兵力全都派了出去。

“義父,這李存孝攻勢迅猛,還是讓嗣源立即返回,坐鎮中軍啊。”李存璋已經趕到了一線去親自指揮大軍和安敬思廝殺,李克用身邊就只剩下了李存信一人。但是對方很顯然應付不了這種強度的指揮任務,所以急急忙忙將手中的兵馬送上前線之後,朝着李克用道:“騎兵不在中軍,若是讓李存孝殺進來的話,後果不堪設想啊。”

“不行,中軍必須頂住,否則,我軍必會全軍崩潰。”李克用知道李嗣源的部署,也知道此時安敬思的盤算,所以惡狠狠道:“命令全軍,給我殺,務必撐到嗣源率軍出擊。”

“父王,孩兒去一線,設法勸回十三太保,讓他迷途知返。”這個時候,一直沒有說話的李存勖一句話差點讓李存信嚇得從馬背上跌了下去,急急忙忙一把拽住了後者的繮繩,連連搖頭道:“老弟你別胡說了,父王都無法勸說他回頭,你去了更不濟事,趕緊待在父王身邊。他李存孝是什麼人你不知道嗎?”

“但是要是不能勸說十三太保迴歸,我軍必敗啊。”李存勖年紀還小,但是此時卻指着前方道:“你看看十三太保身邊的兵馬,衝鋒勢頭比起我軍要強勢數倍,便是和大兄的騎兵相比也不遑多讓,這個時候也唯有他纔是制勝之關鍵啊。”

“那你去——”李克用點了點頭,不過還沒來得及說完,卻一瞬間愣在了當場,此時前方大戰之中的天策軍忽然之間迅速出現異動,也一瞬間讓整個戰場的局勢瞬間爲之徹底發生大變。

第七百四十七章 直通巴蜀第一百五十五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改元后事第六百三十五章 入局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九百一十一章 角力長安(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借勢第五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九百五十六章 夜襲第三百九十九章 岡州亂局第九百七十一章 李存勖的想法第四十九章 水軍出擊(五)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錯再錯第四百一十六章 兵進湞陽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嶺南第一戰(上)第八百九十二章 燕北狼煙(上)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頭破血流(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截斷南北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八百八十章 不動如山第三百四十五章 算計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窮寇勿追第四百八十章 應變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線作戰(下)第四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出手(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互爭先手第四百七十四章 借勢第八百零九章 功敗垂成(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下第一第四百零一章 收復廣州(下)第四十八章 水軍出擊(四)第四十五章 水軍出擊(一)第四百九十章 攻其無備第四百九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九百一十四章 幽州動亂(上)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假戲真做第三百零四章 震懾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決勝負(上)第二十一章 合謀第九百二十八章 向死而生(下)第九百七十八章 正面對決第八百六十一章 出川通道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擴軍第四百五十八章 攻伐虔州(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第八百四十四章 會師成都第七百七十章 萬州攻堅戰第六百九十七章 末路第四百四十七章 說降奎發(下)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圍困東都第四百三十七章 扶不起來(上)第五百零七章 再戰臨武(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前後夾擊(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第九百八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鐵之爭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野心與實力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往事如煙第八十七章 清洗第八百七十三章 震動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攻心戰術第一百七十三章 河東軍至第七百五十六章 符離之戰(上)第七百一十四章 挑明瞭第七百一十六章 動盪第五百五十一章 英雄遲暮第八十章 淮南觀察使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袁家的想法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錯再錯第八百六十四章 增援燕北(上)第九十七章 暗鬥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一敗塗地(下)第二百二十章 擴編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行愍的動作第九百七十九章 勢成騎虎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伏擊(中)第一百六十一章 毋爲鳳尾第三百八十三章 湞水阻擊戰(中)第三百二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三百五十九章 援軍齊至第八百九十五章 壓制山東第六百二十三章 成汭投誠第六百一十五章 山南攻略第九百七十八章 正面對決第一百七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六百四十八章 內鄉大戰(上)第八十七章 清洗第九百八十三章 皇城逼問第一千零五十章 因果循環第三百二十八章 連橫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假戲真做第一百一十八章 壽州落幕第三百四十章 裡應外合第六百一十章 南平世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封賞拉攏(下)第九百六十章 合兵一處(上)第四百零四章 木已成舟第四十七章 水軍出擊(三)
第七百四十七章 直通巴蜀第一百五十五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改元后事第六百三十五章 入局第三十七章 新土地法第九百一十一章 角力長安(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借勢第五百四十六章 瞠目結舌第九百五十六章 夜襲第三百九十九章 岡州亂局第九百七十一章 李存勖的想法第四十九章 水軍出擊(五)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錯再錯第四百一十六章 兵進湞陽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嶺南第一戰(上)第八百九十二章 燕北狼煙(上)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頭破血流(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截斷南北第九百三十二章 中央突破(下)第八百八十章 不動如山第三百四十五章 算計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窮寇勿追第四百八十章 應變第二百四十三章 兩線作戰(下)第四百二十章 針鋒相對第八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出手(上)第四百九十一章 互爭先手第四百七十四章 借勢第八百零九章 功敗垂成(下)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下第一第四百零一章 收復廣州(下)第四十八章 水軍出擊(四)第四十五章 水軍出擊(一)第四百九十章 攻其無備第四百九十五章 功敗垂成第九百一十四章 幽州動亂(上)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假戲真做第三百零四章 震懾第七百五十九章 一決勝負(上)第二十一章 合謀第九百二十八章 向死而生(下)第九百七十八章 正面對決第八百六十一章 出川通道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擴軍第四百五十八章 攻伐虔州(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第八百四十四章 會師成都第七百七十章 萬州攻堅戰第六百九十七章 末路第四百四十七章 說降奎發(下)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圍困東都第四百三十七章 扶不起來(上)第五百零七章 再戰臨武(下)第六百二十九章 前後夾擊(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第九百八十五章 應對之策第二百六十八章 鹽鐵之爭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野心與實力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往事如煙第八十七章 清洗第八百七十三章 震動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攻心戰術第一百七十三章 河東軍至第七百五十六章 符離之戰(上)第七百一十四章 挑明瞭第七百一十六章 動盪第五百五十一章 英雄遲暮第八十章 淮南觀察使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袁家的想法第五百九十八章 一錯再錯第八百六十四章 增援燕北(上)第九十七章 暗鬥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一敗塗地(下)第二百二十章 擴編第五百一十七章 楊行愍的動作第九百七十九章 勢成騎虎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伏擊(中)第一百六十一章 毋爲鳳尾第三百八十三章 湞水阻擊戰(中)第三百二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三百五十九章 援軍齊至第八百九十五章 壓制山東第六百二十三章 成汭投誠第六百一十五章 山南攻略第九百七十八章 正面對決第一百七十六章 爭鋒相對第六百四十八章 內鄉大戰(上)第八十七章 清洗第九百八十三章 皇城逼問第一千零五十章 因果循環第三百二十八章 連橫第一百一十六章 硤石山對峙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假戲真做第一百一十八章 壽州落幕第三百四十章 裡應外合第六百一十章 南平世子第二百七十四章 封賞拉攏(下)第九百六十章 合兵一處(上)第四百零四章 木已成舟第四十七章 水軍出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