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章 墮落成這個樣子?

聽着莊建業俄不俄,中不中的招呼,不少俄羅斯航空工業高管和專家的臉都不是太好看。

特別是看到莊建業那一身灰色休閒T恤,藍色牛仔褲的裝扮,就覺得眼前這人怎麼看怎麼不正經。

要知道這一次可是規格極高的航空企業界間的合作項目,一旦達成極有可能影響兩國航空產業格局,結果,作爲意向合作方的企業負責人,不說來個沐浴更衣,七齋三戒,最起碼着裝要正式些吧。

這也就罷了,關鍵是T恤上印的那一行字,任誰看了都有種上去很扁莊建業的衝動,因爲上面赫然寫着:

就我最懂航空技術。

而且還是中英文雙語的,生怕別人看不懂。

如此赤果果的高調裝~~~逼,一棒子俄國的航空工業高管和專家心裡能痛快纔怪呢。

事實上要不是這些年俄國國內的經濟愈發不景氣,實在養活不了蘇聯時代遺留下來的龐大航空工業,這幫子骨子裡極爲高傲的傢伙們打死也不可能跑到中國來尋求合作。

要知道在他們眼裡,中國航空工業那就是個弟弟。

想當年還是他們這些俄羅斯人手把手的教中國人一顆螺絲釘,一塊鋼板的建立起現如今的中國航空工業的產業體系。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中國航空工業界喊他們這些俄羅斯航空工業代表一聲師父並不爲過,既然是師父當然要有爲師的風範,最起碼要比徒弟技高一籌纔是。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在過去的三十多年裡,蘇聯的航空工業始終處在世界領先的位置,與美國幾乎難分伯仲,照比中國這個小老弟不知道強到哪裡去。

可問題是航空工業這東西是典型的政府導向性產業,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國家作支撐,根本就玩兒不起來。

蘇聯的航空工業是很強大,可隨着蘇聯碎成一地的渣滓,強大的航空工業與其他蘇聯時期的重工業體系一樣,瞬間變成了空中樓閣,有老底子的還能指望着老本兒過活,薄弱些的就只能無奈的走向破產。

再加上解體以來產業鏈的撕裂,技術人才的大量流失,俄羅斯的航空工業體系早已不復當年之勇。

但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俄羅斯的航空工業再不濟也要比一般國家要強上許多,特別是中國、新德里這類發展中國家,就算原地踏步,那也在整體上處在領先的優勢地位。

也正因爲如此,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才能靠着蘇—27,米格—29等蘇聯時代遺留下來的三代戰機生產製造能力,在中國和新德里獲得豐厚的回報,爲當時奄奄一息的俄羅斯航空工業蓄上一口命。

有了這個成功的事例在前,俄羅斯國內的航空工業界便蠢蠢欲動,準備有樣學樣,在中國和新德里這樣的發展正國家身上撈上一筆。

所以俄羅斯航空工業界對這幾個國家的形勢變化和發展比自己都上心,尤其是半年多前中國東南沿海的大事件以及近期的喀喇崑崙山口的地震,讓俄羅斯航空工業界再次看到大賺一筆的希望。

特別是在中國,俄羅斯航空工業界經過對大半年前的大事件進行細緻的分析得出結論,中國的三代戰鬥機數量不足,大型運輸機同樣需要擴充,同時中國民航客機在進入90年代後同樣面臨更新換代。

除此之外,直升機方面中國國內同樣有着極大需求。

林林總總加在一起,俄羅斯航空工業界研判,未來五到十年內,中國軍、民各類型航空器的缺口最起碼在3000到5000架,這可是一個近萬億美元的龐大市場,俄羅斯航空工業不說把這個市場完全一口吞下,就算吃下去三分之一,也足夠俄羅斯航空工業順順利利的進入21世紀,並且有餘力展開下一代戰鬥機、直升機和運輸機的研製。

正是有這樣一個預期,當接到中國邀請,觀摩空降兵部隊在喀喇崑崙山東麓舉行實兵實彈演習時,莫斯科方面便派出了在諾羅科夫前往,以便在觀摩過程過中實際查看中國軍用航空器的短板,從而規劃讓俄羅斯航空工業界針對中國的市場攻略更具可行性。

結果,一場比演習更貼近實戰的救災行動過後,諾羅科夫傳回來的消息卻讓俄羅斯航空工業界有種一切努力可能全都白費的既視感。

採用兩臺渦扇發動機的運—17性能優異也就不說了,關鍵是採用的動力也開始國產化,而且使用的還是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完全摒棄了俄國貨。

這也就罷了,在直升機方面,中國同樣進步顯著,不但擁有4噸級的直—12,而且還研製並裝備了8噸級的直—15,配合從美國進口的S—70“黑鷹”直升機,組成十分優異的高原直升機天團,不但順利完成救災任務,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還會成爲受災哨所重建的重要運輸工具。

除此之外,中國還在積極研製噸位更大的直升機,據可靠消息,一款15噸級的大型直升已經開始前期的地面靜力測試,預計21世紀初便會形成初步的裝備能力。

種種消息對俄羅斯航空工業界來說無異於是一道又一道的重擊。

如果什麼東西中國人都能自己做,然後依靠自己國內高速發展的市場把紅利吃光,還有他們俄羅斯航空工業什麼事兒?

難不成以後除了蘇霍伊這樣的重型戰鬥機生產企業外,其他的俄羅斯航空製造商都要去死?

俄羅斯那些崽賣爺田不心疼的大佬們再混蛋也知道這麼幹不行,那怎麼辦?

當然是對弱小的壓榨,跟有實力的聯手了。

於是同樣是俄國研製生產的米—171直升機,給有能力生產直—15的中國報價是650萬美元,對新德里就獅子大開口飆到4500萬美元。

雖然給中國的價格優惠到爆炸,可也別覺得老毛子真的心善,事實上俄羅斯人真實的目的就是想用這種低價傾銷的方式擴大市場佔有率罷了。

至於所謂的合作同樣是這個目的,你有實力,那就趁着你還沒完全成長起來以合作的方式把主導權攥在自己手裡。

問題是,俄羅斯這幫航空工業界的高管和專家們算盤打得是不錯,奈何超級大國的老大哥風範享受的太久了,突然屈尊想要跟以前的小徒弟平起平坐的搞合作,心裡那個落差呀,根本就不足跟外人道。

一時間端着的架子根本放不下來,再加上隨意慣了的莊建業這麼一搞,當時幾個脾氣火爆的俄國專家就火了,很不客氣的跟陪同過來的官員質問道:“這纔多少年,我們當初手把手教出來的中國航空工業就墮落成這個樣子嗎?”

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正的空降兵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推重比10.5第五百九十一章 一杆子捅破天第兩百七十三章 頭狼第四百七十九章 東聯艦隊第九百零六章 大涵道比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王炸第六百二十四章 騰飛集團必然就範第四百四十六章 不成問題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價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陸軍數字化指揮控制系統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暴露的問題第三百二十九章 壕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憋出個王炸第兩百二十四章 輿論風暴第六百三十章 ZB—MAX直升機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目標在哪兒?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殺出一條血路第九百二十五章 腹背受敵的危局第九百七十三章 嗜血的直—2輕型直升機第兩百六十九章 智商稅第五百零五章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陽謀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界一流第九百零四章 戰略支援第兩百一十三章 軍內代號:無偵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FBC—1B戰鬥轟炸機第一千四十八章 顛覆性的新技術第九百七十九章 面齒輪同軸分扭技術第四百八十七章 來自瓊島的怪物第七百四十五章 實施火力打擊第五百四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DZB—221空射彈道導彈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目標在哪兒?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和平使命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估計這一趟又是白來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撐不過三年第四百八十一章 聲吶鎖定第兩百九十三章 停止合作第七百三十三章 國本第六百零四章 一起造新運十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揠苗助長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有多大?跟天那麼大!第兩百八十三章 收穫第五百九十八章 帶歪了第九十四章 準備好了第三十四章 你做的?第五百八十四章 國防動員第一百七十七章 性能第九百六十二章 隨心所欲第六百三十九章 都是自己生產的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這狗糧絕對是吃撐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拐走第三百六十章 新車間第五百零七章 成爲麥道公司的供應商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立規矩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鹹魚往事第一百九十九章 硬核合夥人第一千八十一章 成本價:2.5億美元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所謂“人道主義危機”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FCBN—220-300高級政務機第四百七十八章 囂張的騰飛航空第一千四十六章 B2進氣道就是這麼造的第一百七十七章 性能第一千八十三章 攪拌摩擦焊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航空貨運集散地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四代機熱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中國騰飛就能辦到第六百零七章 運16:“空中專車”運輸機第九百四十二章 發動機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第三百五十五章 攻城略地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中國騰飛造的這是個什麼怪物第兩百零二章 幫不幫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航母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一竹竿直接捅了500公里第七百八十四章 “美國技術”第七百一十一章 沒人比我更懂第五百七十四章 早兩年出來就好了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最多20個億第十九章 什麼情況?第八百一十章 要辯證的來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劃時代意義的機型第兩百八十八章 統購統銷第四百三十四章 政府公務機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破防了?第八百六十八章 T—NB系列高端航材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印度斯坦航空的尷尬第三百四十二章 硬氣的技術人員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顛覆產業格局第一百八十六章 您還有什麼疑問?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騰飛集團行,你們怎麼不行?第七百二十九章 那是……五軸設備?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一切爲了隱身第一千二十五章 印度洋上的怪物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總價值超過500億美元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莊黑心的套路第五百七十四章 早兩年出來就好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錢從哪兒來的?第三百四十六章 配套生產廠第兩百一十章 這機翼,神了!
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正的空降兵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推重比10.5第五百九十一章 一杆子捅破天第兩百七十三章 頭狼第四百七十九章 東聯艦隊第九百零六章 大涵道比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王炸第六百二十四章 騰飛集團必然就範第四百四十六章 不成問題第一百五十七章 天價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陸軍數字化指揮控制系統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暴露的問題第三百二十九章 壕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憋出個王炸第兩百二十四章 輿論風暴第六百三十章 ZB—MAX直升機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目標在哪兒?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殺出一條血路第九百二十五章 腹背受敵的危局第九百七十三章 嗜血的直—2輕型直升機第兩百六十九章 智商稅第五百零五章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陽謀第九百八十九章 世界一流第九百零四章 戰略支援第兩百一十三章 軍內代號:無偵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FBC—1B戰鬥轟炸機第一千四十八章 顛覆性的新技術第九百七十九章 面齒輪同軸分扭技術第四百八十七章 來自瓊島的怪物第七百四十五章 實施火力打擊第五百四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DZB—221空射彈道導彈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目標在哪兒?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和平使命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估計這一趟又是白來了第五百六十一章 撐不過三年第四百八十一章 聲吶鎖定第兩百九十三章 停止合作第七百三十三章 國本第六百零四章 一起造新運十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揠苗助長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有多大?跟天那麼大!第兩百八十三章 收穫第五百九十八章 帶歪了第九十四章 準備好了第三十四章 你做的?第五百八十四章 國防動員第一百七十七章 性能第九百六十二章 隨心所欲第六百三十九章 都是自己生產的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這狗糧絕對是吃撐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拐走第三百六十章 新車間第五百零七章 成爲麥道公司的供應商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立規矩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鹹魚往事第一百九十九章 硬核合夥人第一千八十一章 成本價:2.5億美元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所謂“人道主義危機”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FCBN—220-300高級政務機第四百七十八章 囂張的騰飛航空第一千四十六章 B2進氣道就是這麼造的第一百七十七章 性能第一千八十三章 攪拌摩擦焊第一千六百六十章 航空貨運集散地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四代機熱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中國騰飛就能辦到第六百零七章 運16:“空中專車”運輸機第九百四十二章 發動機全權數字電子控制系統第三百五十五章 攻城略地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中國騰飛造的這是個什麼怪物第兩百零二章 幫不幫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航母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一竹竿直接捅了500公里第七百八十四章 “美國技術”第七百一十一章 沒人比我更懂第五百七十四章 早兩年出來就好了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最多20個億第十九章 什麼情況?第八百一十章 要辯證的來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劃時代意義的機型第兩百八十八章 統購統銷第四百三十四章 政府公務機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破防了?第八百六十八章 T—NB系列高端航材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印度斯坦航空的尷尬第三百四十二章 硬氣的技術人員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顛覆產業格局第一百八十六章 您還有什麼疑問?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騰飛集團行,你們怎麼不行?第七百二十九章 那是……五軸設備?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一切爲了隱身第一千二十五章 印度洋上的怪物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總價值超過500億美元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莊黑心的套路第五百七十四章 早兩年出來就好了第五百五十七章 錢從哪兒來的?第三百四十六章 配套生產廠第兩百一十章 這機翼,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