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

陳希烈心下腹誹,心道你這李亨着實虛僞,這事兒本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何必再故作姿態?趕緊應承下來,也好了結此事,登基稱帝名正言順,也好穩定朝廷的亂局。

現在的大唐朝廷,可真是夠亂的。

年前這幾天,張繼勇罷官,陳玄禮被殺,李豫被削親王爵勒令閉門思過……如果再不安定下來,無疑會越來越亂,一旦亂到不可收拾的時候,就很難收場了。

所以,站在陳希烈的角度來看,李亨在這個時候舉行登基大典,稱帝改元,有穩定朝廷局勢和安定天下大勢的重要作用。

若是再這樣繼續亂下去,吐蕃人肯定會蠢蠢欲動,而范陽的安祿山也不會安穩。

但心裡這樣想,嘴上卻不能直接說。

陳希烈再次叩首在地,慨然道,“殿下英明神武,文治武功不輸於陛下當年,如今陛下病體纏綿,無法署理國事,殿下應當機立斷登基稱帝,順應民意,此乃天下黎民百姓之福也!”

“殿下當進皇帝位!”

“殿下承繼帝位,亦是陛下所願,請殿下三思!”

“殿下,事關社稷江山,實在是拖延不得了……”

陳希烈的話音一落,諸多太子黨人開始連聲附和,有些甚至叩首在地,做出了一副痛哭流涕的樣子。總之,勸進的氣氛很足,李亨心裡歡喜。

李亨正要順水推舟,應允下來,卻不料楊國忠猛然站了出來,躬身一拜,朗聲高呼,“殿下,臣以爲不妥。”

楊國忠這話一出,殿上頓時變得鴉雀無聲。李亨繼承皇位已經成爲不可逆轉也是不可阻擋的大勢所趨,楊國忠在這個時候跳出來唱對臺戲,讓衆人大吃一驚。

而李亨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

他冷冷凝視着楊國忠,淡然道,“楊相有話但講無妨!”

“陛下春秋鼎盛,雖有小恙,但略加調養未必不能恢復康健。而陛下尚在養病之中,這些人蠱惑殿下登基稱帝,究竟是何居心?豈不是要陷殿下於不忠不孝之境地?又何以取信天下萬民?國忠以爲,殿下監國名正言順,繼承帝位應在陛下百年之後!”楊國忠一反常態地拜倒在地,“爲天下社稷江山計,臣不得不冒死進諫,還請殿下三思而慎行!”

緊接着,不少楊派干將都紛紛站出來附和楊國忠的話,呼呼啦啦地跪倒了一大片。

張瑄掃了一眼,見起碼佔到了滿朝文武的半數以上。由此可見,雖經過多次“擠壓”,但楊國忠的力量還是不容小覷。

其實楊派這些人也是迫於無奈,被動地跟着楊國忠起身表態,反對李亨登基稱帝。

李亨如今擁有實權,繼承不繼承皇帝位,都無關緊要。問題的關鍵在於,一旦李亨稱帝,張家和太子黨人便會趁勢而起,由此,楊派衆人便會逐漸被清理,下場一如當年的李林甫及其黨羽。

李林甫的前車之鑑不遠,楊派衆人焉能不引以爲戒。

楊錡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站着沒有動彈。他雖然是楊家之人,但如今他與楊漣一樣漸漸投入了張瑄門下,張瑄沒有動靜,他也就咬了咬牙沒有跟楊國忠的風。

哥舒翰、程千里、顏真卿、安思順等人則以張瑄馬首是瞻,神色都有些複雜地凝視着跪在地上一大片的楊派之人,默然不語。

李亨的嘴角哆嗦了一下,他望着臺下黑壓壓的一大片人羣,臉色說多難看就有多難看。

他倒吸了一口涼氣,楊國忠竟然能蠱惑這麼多的臣子,竟然佔了滿朝文武的半數以上,這可是足以左右朝廷局勢的力量。

李亨無力揚了揚手,又無力地放了下去。

他縱然有辦楊國忠的心思,但楊國忠嘯聚這麼多人,他又怎麼下手?所謂法不責衆,楊國忠這一次在朝堂之上真正露出了猙獰面目,讓一向不怎麼把楊國忠放在眼裡的太子黨人目瞪口呆——原來,這奸相楊國忠並非是這麼簡單!

可想而知,楊國忠發跡在多年前,在李林甫時代,就已經佔據高位籠絡了一批人。這兩年執掌相權,更是門庭若市心腹如雲,在朝中根深蒂固勢力盤根錯節,牽一髮而動全身。

兵部侍郎公孫良的嘴角抽搐着,他默然垂下頭去,突然覺得有些慌張。

想動老子?哪有那麼容易!楊國忠跪伏在那裡,心裡卻是冷笑着。

他煞費苦心不惜將所有的底牌都暴露出來,目的就是震懾。一來震懾太子黨人,二來震懾在他看來漸漸有些忘乎所以的李亨。

而現在看來,也確實起到了預期的效果。

張瑄輕輕一嘆。楊國忠的力量也有些超乎他的預想,此時此刻,他覺得自己似乎有些輕視楊國忠了……畢竟是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代奸相,果然有其“獨到”之處!

李亨無奈地扭頭看向張瑄。

目光中有焦急,有憤怒,還有幾分無助和六神無主。

楊國忠率衆相逼,只有張瑄率衆藩鎮出面,纔有可能力挽狂瀾,否則,此次勸進就成了一幕醜聞,不僅要不了了之,還會淪爲天下臣民的笑柄。

哥舒翰幾個人也都暗暗望着張瑄,靜靜地等待着張瑄的態度。

張瑄的目光與李亨的目光交匯,他笑了笑,緩緩站出班來,向李亨躬身一禮,然後轉身面向楊國忠等人,朗聲道,“楊相此言差矣!陛下身患中風之疾,神志不清纏綿病榻多時了,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朝廷不可一日無主,殿下此時登基稱帝,上體天心下順民意,有何不可?!”

楊國忠有些惱火地擡頭望着張瑄,目光微微有些陰狠。

他料到張瑄會站出來跟他唱對臺戲,只是他也不在乎。他與張瑄合作至今,其實隨着張瑄的崛起,合作關係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既然不能相容,那便爭上一爭!

這是楊國忠的心態。

“何爲天心?何爲民意?”楊國忠冷笑着。

張瑄淡然一笑,沒有理會楊國忠,突然環視哥舒翰等人,緩緩面向李亨跪拜了下去,“殿下,臣張瑄上奏,殿下當即刻登基稱帝,安定天下!”

“臣等附議!”旋即,哥舒翰、楊錡、程千里、安思順、顏真卿等人一起叩拜在地,朗聲附和。

張瑄這幾個人人數雖小,但力量卻非常龐大。因爲他們手上,掌握着大唐天下兵馬,可以說跺一跺腳大唐都要顫三顫。

就在這時,殿外突然傳來震耳欲聾的聲音洪流:“殿下登基,民心所向——吾皇萬歲萬萬歲!”

殿中朝臣陡然一震,臉色驟變。

張瑄率哥舒翰等人緩緩起身,楊漣一身甲冑大步流星走進殿中,慨然跪倒在地,“殿下,臣率羽林衛士卒與宮禁宿衛擁立殿下即皇帝位!吾皇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萬歲!”殿外頓時又傳來震天動地的聲浪,起碼有數千軍卒聚集殿外朗聲高呼。

太子黨人頓時神情振奮,而楊派衆人則心驚膽戰,以爲這是李亨的安排,要靠武力強行登基稱帝了。

其實李亨並不知情。不過,他旋即反應過來,這一定是張瑄安排好的一支奇兵。

李亨心內大喜,他霍然起身向楊漣點了點頭,“楊大將軍請起,羽林衛將士厚愛,本宮感同身受了!”

張瑄微微一笑,轉頭望着楊國忠,淡然道,“楊相,這便是天心,這便是民意!”

說完,張瑄馬上轉身拜下,“殿下,衆望所歸,殿下若再不從,便傷天下民心吶!”

“諸位,殿下仁德寬厚勤政愛民,當爲普世明君!我等當輔佐新皇,匡扶大唐社稷江山萬年永固!”

張瑄高呼一聲,再次跪拜了下去。

他的身後是哥舒翰等人。

再往後是太子黨人。

楊派中的一些人稍稍猶豫,也當機立斷臨陣“變節投敵”,紛紛加入到張瑄帶頭勸進的行列中去。殿外佈置軍馬,如此情勢,若再反對,豈不是自尋死路?

楊國忠見大勢已去,絕望而憤憤地跪拜在地,伏地不語。

張瑄心裡暗笑,槍桿子裡出政權,這話用在一定的時刻,那便是顛撲不破的真理。犯不上跟楊國忠動什麼嘴皮子,這樣最是直截了當,會從根本上瓦解楊派陣營。

這當然是他的安排。這樣的安排,也是用心良苦。

在擁立李亨登基稱帝的人中,有楊錡和楊漣這兩個楊家人,這樣一來,就算是李亨他日拿下楊國忠,也不會牽連到楊家全族。

……

……

李亨應允稱帝之後,朝廷便立即在陳希烈的安排下,開始籌備登基大典。

而在今日的朝會之後,李亨大宴羣臣,完後又將張瑄和陳希烈留下單獨議事,去了他的書房。

李亨笑吟吟地望着張瑄,點了點頭道,“子瞻,本宮登基大典之後,馬上便爲你主婚!等大婚完畢,你也該返回隴朔就職了,吐蕃人虎視眈眈,你長期不在隴朔青海,本宮心裡不安。”

“是,臣遵旨。”張瑄拱手抱拳笑道,“臣返回隴朔,當命青海軍馬出兵奇襲天竣要塞,力爭再奪吐蕃人一城,爲陛下登基賀喜!”(未完待續)

第268章 致命的**第63章 指點迷津第281章 史詩之戰(3)第404章 李亨又要逃,李豫李倓逼宮第118章 拿下金吾衛大將軍第239章 你便是吐蕃王子赤柱!第155章 楊玉環的選擇第395章 奴名楊玉蓮第191章 蕭潛還是蕭鼎第159章 高力士的接班人第374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上)第289章 回京述職第197章 奴要做你真正的女人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451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160章 提拔李靜忠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319章 李亨的咆哮第362章 生化武器!第473章 慘烈之戰第4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2)第246章 兵變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278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274章 吾貌雖瘦,天下必肥第78章 真性情真風骨第224章 郭子儀的兒子?第48章 聞琴而知雅意第121章 劫後餘波第444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2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2)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481章 大時代,新紀元第323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下)第2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31章 聖旨到!第261章 豐功偉績!第146章 金鯽數尾戲三癡(上)第257章 賜婚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410章 兵臨城下之十八鐵衛第313章 張瑄的派系第114章 奪兵權第366章 太上皇薨!第82章 立威第95章 遊說楊國忠(完)167章 如煙如玉放歌對李白第358章 勸反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358章 勸反第308章 開恩科第215章 是不是故意投懷送抱第160章 提拔李靜忠第43章 榮歸第418章 古往今來第一個女丞相?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393章 氣吞山河如虎!第444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360章 用兵如神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410章 兵臨城下之十八鐵衛第239章 你便是吐蕃王子赤柱!第352章 蘇扈冬和李騰空的軍職第3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3)第264章 張瑄及其屬下的封賞第178章 加官進爵第398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上)第124章 削藩合併大計第396章 黃袍加身168章 衝冠一怒第430章 你們給朕出了一個難題!第354章 回靈州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136章 拜壽、餘孽第461章 反抗第434章 御駕親征第66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下)第469章 曖昧與陰謀第430章 你們給朕出了一個難題!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15章 妒火熊熊第144章 大都督人選第259章 張瑄威望與跳樑小醜169章 李亨的決斷上第377章 打狗給主人看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318章 男人的擔當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422章 主宰自己和這個國家的命運!第133章 江採萍,江萍兒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第86章 美人如玉第186章 無賴,惡棍,流氓,我要殺了你!第304章 火上澆油第376章 張瑄聲名到達頂峰!第303章 李豫要挑大樑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
第268章 致命的**第63章 指點迷津第281章 史詩之戰(3)第404章 李亨又要逃,李豫李倓逼宮第118章 拿下金吾衛大將軍第239章 你便是吐蕃王子赤柱!第155章 楊玉環的選擇第395章 奴名楊玉蓮第191章 蕭潛還是蕭鼎第159章 高力士的接班人第374章 張瑄大軍第一戰(上)第289章 回京述職第197章 奴要做你真正的女人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451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160章 提拔李靜忠第337章 又是一鍋端了!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319章 李亨的咆哮第362章 生化武器!第473章 慘烈之戰第4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2)第246章 兵變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278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274章 吾貌雖瘦,天下必肥第78章 真性情真風骨第224章 郭子儀的兒子?第48章 聞琴而知雅意第121章 劫後餘波第444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2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2)第383章 張瑄的預言第481章 大時代,新紀元第323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下)第25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31章 聖旨到!第261章 豐功偉績!第146章 金鯽數尾戲三癡(上)第257章 賜婚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410章 兵臨城下之十八鐵衛第313章 張瑄的派系第114章 奪兵權第366章 太上皇薨!第82章 立威第95章 遊說楊國忠(完)167章 如煙如玉放歌對李白第358章 勸反第255章 張瑄名動吐蕃第358章 勸反第308章 開恩科第215章 是不是故意投懷送抱第160章 提拔李靜忠第43章 榮歸第418章 古往今來第一個女丞相?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393章 氣吞山河如虎!第444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360章 用兵如神第407章 君無戲言第410章 兵臨城下之十八鐵衛第239章 你便是吐蕃王子赤柱!第352章 蘇扈冬和李騰空的軍職第3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3)第264章 張瑄及其屬下的封賞第178章 加官進爵第398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上)第124章 削藩合併大計第396章 黃袍加身168章 衝冠一怒第430章 你們給朕出了一個難題!第354章 回靈州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136章 拜壽、餘孽第461章 反抗第434章 御駕親征第66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下)第469章 曖昧與陰謀第430章 你們給朕出了一個難題!第467章 火尋國滅,決戰前夕第15章 妒火熊熊第144章 大都督人選第259章 張瑄威望與跳樑小醜169章 李亨的決斷上第377章 打狗給主人看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318章 男人的擔當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422章 主宰自己和這個國家的命運!第133章 江採萍,江萍兒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第86章 美人如玉第186章 無賴,惡棍,流氓,我要殺了你!第304章 火上澆油第376章 張瑄聲名到達頂峰!第303章 李豫要挑大樑第36章 玉真公主與崔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