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繞道的意圖無人懂

張瑄率軍離開長安就藩隴朔,同時護衛萬春公主和親吐蕃。

按照常規路線,大軍行程應該是出長安,到雍州,然後經蒲州,向西北到慶州,然後沿洛水西進到夏州,然後再經懷遠到荷蘭山下,抵達最終的月的地靈州,原朔方節度使駐地、現隴朔大都督府所在地。

但張瑄卻沒有讓大軍走常規路線,而是親自擬定了一條繞道路線。

從雍州、蒲州,東進幷州,然後由幷州外圍折返向西北,在安祿山的范陽河東藩鎮之地繞一個圈子,經夏州、懷遠郡,再抵達靈州。

這條繞道的路線比常規路線遠了許多,前者大軍行程至多月餘,而後者則起碼需要兩月有餘。一萬多軍馬輜重相隨、再加上萬春公主的和親陪嫁儀仗隊伍,聲勢浩大,本來就行走極慢,再這麼一繞道,恐怕達到靈州時就接近初夏時分了。

更改路線,是張瑄在離開長安後第一日晚間宿營時提出來的。衆人都不解其意,但沒有一個人敢問。唯有蕭十三郎隱隱猜到張瑄的意圖,似乎是爲了拖延時間。

大軍緩緩行進,第一日行進了丟六十里,到第二日黃昏時分才感到雍州外圍的一座小鎮。

這座小鎮人口稀疏,突然來了這麼一支龐大的軍隊和儀仗隊伍,人喊馬嘶的亂成一團,頓時就攪亂了小鎮的平靜。所有小鎮百姓都慌成一團,家家閉門不出生怕會惹出什麼禍端來好在張瑄軍令下達,大軍不進城鎮就在鎮外的開闊地上紮營。

只是張瑄的帥帳、大軍的指揮樞紐以及萬春公主的儀仗,進了小鎮,徵用了幾座宅院。

紮營還沒有完成,就颳起了微寒的春風,而片刻間,天空上就落下稀稀落落的雨點來。

不一會兒,雨絲就越來越密集,遠近的景物都被迷濛的雨霧籠罩了。用過晚膳雨雖然沒有停,卻也沒有再下大,仍然淅淅瀝地滴着。

張瑄靜靜地站在帥帳門口,在幾個軍卒的護衛下仰首望天,任憑雨絲飄落在他的身上,漸漸就打溼了他的衣襟。

雨確實不大,滴滴答答的,不像是在下雨,倒像是在下霧眼前的世界被封鎖在密如珠網的雨絲中。往遠處看去,小鎮、房屋、密密麻麻的軍營帳幕,都只剩下了一個有些模糊的輪廊。

天上又是幾陣悶雷響過,張瑄走進雨霧中,頓時一陣清新涼爽的感覺滲透全身。雨滴在身上是冰冷的可是空氣中卻有一股溼潤溫暖的氣息。

“好一場春雨!”張瑄回頭來向緊緊相隨在自己身後的兩個親兵,笑了笑,擺擺手道,“傳本官軍令,速傳所有人等到本官帳幕議事!”

張瑄大步走回了帥帳。

親兵趕緊招呼傳令兵,站在雨中吹響了主帥召集諸將官員議事的軍號。

蒼涼婉轉的軍號在雨幕中迴盪着,旋即就從四面八方傳來急促有力的腳步聲、奔跑聲,所有能排的上號的張瑄屬下的文官武將,都從各自的營地向帥帳而來。

張瑄的帥案之下,左右設座。

封常清第一個走進帳來順手摸了一把額頭上的雨絲,向張瑄躬身拜道,“下官封常清拜見大都督!”

“封大人請坐。”張瑄微微一笑和聲道。

不多時,周旭初張巡,崔進,陳通等文官,顧惜,蕭十三郎,雷萬春,南霽雲這些武將也都先後進入帳幕,禮畢歸坐。

張瑄向左側第一個空着的位置掃了一眼,嘴角浮起一抹不可捉摸的笑容。這個座位屬於昨日被當衆杖責的內監監軍李輔國。李輔國是和親副使,又是隴朔監軍,論起職位和品級來,與封常清平齊,而高於周旭初和張巡。本文字百度貼吧提供張瑄淡然一笑,“去請李監軍來議事。”

張瑄此話一出,衆人的臉色都不禁有些複雜和古怪。

昨日李輔國被杖責二十,到現在還起不來牀,行軍過程當中,不少軍卒都能聽到他伏在馬車上隨着道路顛簸而發出的痛苦呻吟聲。

但張瑄這樣說了,周旭初不敢怠慢,立即派人去傳李輔國。

李輔國正在自己的營帳裡趴在被窩裡呻吟連連,剛剛有軍醫來給他換了藥,他的臀部血痕累累,至今還沒有消腫,根本就無法起身。

他嘴上呻吟着,心裡更是詛咒着張瑄,累積着對於張瑄那滔天的恨意。只不過,只能默默地憋在心裡。

正在這時,有軍卒來報,說是張瑄傳他到帥帳參與議事,不禁氣得臉色蒼白,嘴脣哆嗦了起來。他都這個樣子了,根本無法下牀行走,怎麼能去參加議事?這張瑄也忒欺人太甚!

李輔國在心裡將張瑄罵了一個狗血噴頭,但終歸還是不敢忤逆張瑄的意思。

只得讓兩個軍卒擡着他,緩緩向帥帳行去。

對於張瑄的手段,李輔國領教太深。他知道,在軍中如果他再有把柄落在張瑄的手上,下一步他所要面臨的就是一場災難,說不定會危及生命。

一路上,李輔國心裡發狠,嘴上不敢言,嘴脣都被生生咬破,滲出了一絲血跡。

在臨近帥帳的時候,他悄然探手進懷,捏了捏臨走前太子李亨傳他到東宮給他的一道密旨,目光中閃爍着陰狠和仇恨。

李亨給了李輔國一道密旨,密矚他如果見張瑄有了不尊朝廷的不軌之心,他就可以持密旨罷免張瑄官職並權宜行事,取而代之。

當然,這道密旨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張瑄與安祿山一樣有了反叛之心。李輔國只能在某種關鍵的時刻拿出來才能發揮作用,現在拿出來,只能是葬送自己的小命。不要說張瑄饒不了他,恐怕李亨就第一個要殺他滅口。

“張瑄小兒,你莫要留下把柄在咱家手裡……咱們就等着,等着看誰笑到最後。到時候,咱家會讓你毀家滅族,以雪今日之恥!”

李輔國心裡發出一聲無聲的充滿了怨憤的咆哮。

衆目睽睽之下,李輔國被兩個軍卒擡了進去,身上覆蓋着一層薄被。他伏在擔架上,勉強拱手笑道,“輔國見過大都督,輔國起不得身,有失禮之處,還請大都督見諒!”

兩個軍卒將他放在了地上。

李輔國伏在那裡,面對着來自於帥案後張瑄那高高在上的威嚴目光,以及周遭文武臣屬那古怪的矚目眼神,自覺自己像是耍猴一般,羞憤等身。

他微微垂首下去。

在進入帳幕之前,他就做好了繼續承受張瑄羞辱的充分的思想準備。但張瑄卻笑了笑道,“無妨。今日本官召集議事,李大人乃是和親副使、隴朔監軍,自然不能缺席。”

李輔國將自己視爲了張瑄的“敵手”,卻不知,張瑄從始至終都沒有真正將他放在眼裡。在張瑄眼裡,他就如同螻蟻一般。

衆將看得都覺有些詫異。張瑄對待手下很是謙和,又極其尊重別人,甚至可以說是禮賢下士,卻爲什麼對這個李輔國如此不待見一一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張瑄對太子派駐監軍之事極爲不滿心懷怨氣的表現。

其實不然。

張瑄環視衆人,心裡暗笑,卻是猜出了諸將的心思。

他轉身凝視着伏在擔架上的形色狼狽的李輔國,突然淡然一笑道,“李大人,昨日本官爲正軍紀,不得不施刑,如有冒犯之處,還請李大人見諒一二。”

“本官治軍,素來崇尚嚴字當頭,軍令如山。人無信則不立,軍無紀則潰不成軍。大軍行動,必須要令行禁龘止。今日本官再次當着諸位之面重申一遍,自本官以下,無論是誰,違反軍紀國法,本官都不會股息,都會嚴懲不貸!”

張瑄的聲音慢慢變得清冷起來。

封常清等人趕緊起身一起躬身道,“下官(末將)等謹遵大都督令!”

李輔國心道你少貓哭耗子假慈志,杖責了咱家二十幾乎要了咱家的小命,反過來又討什麼好?

李輔國用他那招牌性的尖細的聲音輕輕道,“輔國違犯軍紀,被大都督軍法從事,心中慚愧,絕無半句怨言。”

張瑄朗聲笑了起來,“李監軍能這樣想,本官心裡甚是安慰。說起來,李監軍此行隴朔,還是本官親自去東宮向監國太子殿下懇求來的結果。太子殿下本不願放行,只是本官覺得此去隴朔和親吐蕃事關重大,若有李監軍從旁參謀軍機,能爲本官分擔不少壓力。”

“周長史啊,一會吩咐軍醫,去給李監軍診治杖傷。這一路行軍隴朔,路途遙遠,李監軍帶傷隨軍,多有不便。”

張瑄這番話說下來,封常清等人都吃了一驚。這李輔國被派駐軍中做監軍,竟然是張瑄自己主動要求的?

陳通覺得有些詭異,暗暗掃了張瑄一眼,皺了皺眉。跟張瑄接觸了一段時間,陳通一直都覺得張瑄這個人看不透,身上好似圍繞着一層迷霧。他又想起了臨行前一晚,祖父陳希烈囑咐他的話“通兒,張瑄此人雖年輕,但卻殺伐果斷,權謀手段非常人可及。你在他手下做事,要小心謹慎,切忌妄言多語,切忌耍小聰明。記住老夫的話,有老夫在長安,張瑄自然能送你一場功勳富貴。”

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47章 玉真觀外高朋滿座170章 李亨的決斷下第21章 浪蕩主子惹的禍?第2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2)第156章 借刀殺人第203章 讓張瑄倒履相迎的人第28章 虢國夫人的乖寶寶第449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107章 楊貴妃見梅妃,下策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321章 李豫的殺機第224章 郭子儀的兒子?第297章 更成熟更老練第234章 萬事俱備第40章 裴徽拜師第259章 張瑄威望與跳樑小醜第125章 光宗耀祖第415章 國號、年號、定都及冊封百官第221章 長安又要變天了第133章 江採萍,江萍兒第461章 反抗第1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1)第253章 火器顯神威第18章 假作真來真亦假第234章 萬事俱備第358章 勸反第251章 你想嫁我就能要你嗎?第246章 兵變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129章 聚香閣上(上)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377章 打狗給主人看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27章 崔穎的個性第175章 楊國忠舉薦張瑄第449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111章 鴆殺第125章 光宗耀祖第17章 羞煞蕭復第354章 回靈州第136章 拜壽、餘孽第203章 讓張瑄倒履相迎的人第279章 史詩之戰(1)第280章 史詩之戰(2)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180章 萬春別苑的溫柔第218章 李亨:把張瑄召回?第17章 羞煞蕭復第370章 冒險出戰?第35章 楊貴妃第289章 回京述職第51章 李林甫之死第41章 奉旨遊街名動長安第58章 暗流涌動第60章 早朝風波第274章 吾貌雖瘦,天下必肥第129章 聚香閣上(上)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68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上)第246章 兵變第241章 調兵遣將第247章 骨力裴羅獻女第123章 與皇帝的密談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305章 家宴第313章 張瑄的派系第404章 李亨又要逃,李豫李倓逼宮第230章 李光弼的下馬威和張瑄的當頭棒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258章 楊三姐試探楊玉環第220章 安祿山心裡畏懼的種子第227章 同化回紇的構想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399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下)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4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1)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67章 楊貴妃的提點第198章 天大的誤會第268章 致命的**第280章 史詩之戰(2)第179章 三點式內衣的風情萬種第404章 李亨又要逃,李豫李倓逼宮第145章 真誠與陰謀第359章 最艱難最重大的選擇第210章 來自長安的消息第191章 蕭潛還是蕭鼎第160章 提拔李靜忠第93章 遊說楊國忠(1)第363章 安祿山叛亂!第195章 與楊國忠的再次合作第328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嬌娘守空房
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47章 玉真觀外高朋滿座170章 李亨的決斷下第21章 浪蕩主子惹的禍?第2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2)第156章 借刀殺人第203章 讓張瑄倒履相迎的人第28章 虢國夫人的乖寶寶第449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107章 楊貴妃見梅妃,下策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321章 李豫的殺機第224章 郭子儀的兒子?第297章 更成熟更老練第234章 萬事俱備第40章 裴徽拜師第259章 張瑄威望與跳樑小醜第125章 光宗耀祖第415章 國號、年號、定都及冊封百官第221章 長安又要變天了第133章 江採萍,江萍兒第461章 反抗第1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1)第253章 火器顯神威第18章 假作真來真亦假第234章 萬事俱備第358章 勸反第251章 你想嫁我就能要你嗎?第246章 兵變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129章 聚香閣上(上)第424章 一後、六妃第377章 打狗給主人看第177章 張瑄的佈局第27章 崔穎的個性第175章 楊國忠舉薦張瑄第449章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第111章 鴆殺第125章 光宗耀祖第17章 羞煞蕭復第354章 回靈州第136章 拜壽、餘孽第203章 讓張瑄倒履相迎的人第279章 史詩之戰(1)第280章 史詩之戰(2)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180章 萬春別苑的溫柔第218章 李亨:把張瑄召回?第17章 羞煞蕭復第370章 冒險出戰?第35章 楊貴妃第289章 回京述職第51章 李林甫之死第41章 奉旨遊街名動長安第58章 暗流涌動第60章 早朝風波第274章 吾貌雖瘦,天下必肥第129章 聚香閣上(上)第140章 李亨頭一次距離皇位這麼近第365章 隴朔大捷長安亂第68章 楊玉環的隱憂和李隆基的試探(上)第246章 兵變第241章 調兵遣將第247章 骨力裴羅獻女第123章 與皇帝的密談第340章 憲陽宮、老皇帝第305章 家宴第313章 張瑄的派系第404章 李亨又要逃,李豫李倓逼宮第230章 李光弼的下馬威和張瑄的當頭棒第405章 新皇帝示好求和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420章 豐王反叛第258章 楊三姐試探楊玉環第220章 安祿山心裡畏懼的種子第227章 同化回紇的構想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399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下)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4章 慷慨陳詞辯利害(1)第459章 普天之下,唯我中華!第67章 楊貴妃的提點第198章 天大的誤會第268章 致命的**第280章 史詩之戰(2)第179章 三點式內衣的風情萬種第404章 李亨又要逃,李豫李倓逼宮第145章 真誠與陰謀第359章 最艱難最重大的選擇第210章 來自長安的消息第191章 蕭潛還是蕭鼎第160章 提拔李靜忠第93章 遊說楊國忠(1)第363章 安祿山叛亂!第195章 與楊國忠的再次合作第328章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嬌娘守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