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冊封后妃?

“所謂上策,是進取之策。(純文字)主公請看,楊漣在此地擁重兵,如果主公能拿下楊漣,將楊漣這四萬兵馬納入庵下,進而取代哥舒翰,佔據整個河西之地,然後與吐蕃王赤柱聯盟共抗張瑄,帶甲十萬,進取中原,霸業可成。”

太平道人微微笑道。

李拱嘆息一聲,“軍師所言雖然有理,但楊漣乃是張瑄的心腹重將,是張瑄安插在隴朔青海的一枚棋子,他焉能歸順於朕。以朕手下這一萬餘人,怎麼可能是楊漣大軍的對手。朕這幾日,一直在擔心楊漣會舉兵北上,襲擾武威。”[搜索最新更新盡在.]

“主公,楊漣貌似是張瑄心腹,但實則是楊家之人。楊家衆人多反覆無常,忠誠不足,而張瑄對其也並非太過信任。主公乃是大唐正朔,天演貴胄,若是主公能許以高官hou爵,楊漣未嘗不能棄暗投明,歸順主公。”

太平道人侃侃而談,神色昂然道,“主公,貧道願意爲主公使臣,往楊漣軍中走一遭,竭盡全力,說服楊漣納兵歸順。”

李媒大喜,“軍師若是能說動楊漣,朕的霸業,李唐社稷江山匡復指日可待!”

的確是如此。若是楊漣降了李拱,安西的楊箭必然也會被說動。然後李拱擁有重兵,佔據整個河西和西域,再與吐蕃聯合,共抗張瑄,就算是拿不下中原,也可以在割裂西北,自成一國。

問題的關鍵在於,太平道人能不能說動楊漣。楊漣的歸唐之心,究竟又有幾分。

太平道人淡然一笑,“事不宜遲,貧道這就啓程。不過,臨行之際,貧道建議主公一定要派兵埋伏於涼州之外,將從長安返回河西的哥舒翰拿下,殺之以除後患。若是哥舒翰不死河西難入主公之手。”

李棋咬了咬牙,點頭道,“朕意已決,軍師安心去吧。”

李拱其實早就派人埋伏在長安通往河西的路上,準備劫殺哥舒翰。哥舒翰是李唐王朝的河西藩鎮,又是張瑄新朝冊封的河西軍鎮雖然不再兼管行政,只掌兵馬,但他在河西十餘州的影響力無與倫比,若是哥舒翰不死,李棋不要說佔據中原光復李唐就算是在河西都站不住腳。

不用張瑄派兵征伐,單單是哥舒翰,就能剿滅了他。

但哥舒翰是何等謀略深沉的軍中宿將,哥舒翰在返回河西的路上,就得到了李拱在武威、涼州一帶起兵復唐,自立爲帝的消息。哥舒翰的第一個反應就是,李拱會向他下手,肯定要在半路上劫殺他,因此哥舒翰當機立斷立即改道青海,準備從楊漣的防區繞道,翻越祁連山,回到他的大本營甘州。

只要他能回到甘州重掌兵馬,區區一個李拱算得了什麼?在哥舒翰心裡,李拱不過是一介跳樑小醜而已。

花開兩枝,各表一朵。

西京長安。當黎明的第一抹朝霞升騰在東方天際的時候張瑄率滿朝文武大臣以及諸多當朝權貴的家眷,還有諸多宮女太監帶着大批量的財物輜重,聲勢浩蕩地離開長安,向洛陽而去。

此次遷都,分批展開。之前已經有楊國忠帶一批人向洛陽而去,而更早,公孫良也帶一批人趕赴長安。

張瑄所屬這一隊,乃是最後一批。漫長的車馬軍卒隊伍,綿延數十里不絕。張瑄的先頭“部隊”已經進入關中平原,而壓陣的輜重財帛隊纔剛剛出了長安城門。跟隨遷都的不僅是朝臣權貴,還有不少商賈百姓。

崔、王、鄭、盧四大高門士族也都舉族隨張瑄遷徙,這是朝廷的詔令。

大隊人馬行進非常緩慢,十日後,才抵達潼關。鎮守潼關的守將迎出關來,張瑄率朝臣進入潼關,在潼關休整一日後,才繼續啓程。

永寧元年十二月十七日午後時分,張瑄終於率隊抵達中京洛陽。

先期抵達的楊國忠等人,以及鎮守河洛中原的顏真卿、張同等人,率中京官員百姓,淨土掃街鋪設地毯,大開城門,禮樂鳴奏,跪迎在城門兩側,迎接皇帝進城。

與長安不同,此刻被更名爲中京的古都洛陽,纔是中華王朝真正的帝都,新皇的天子腳下。

中京百姓夾道歡迎,歡迎的隊伍一直延續向距離中京城百餘里的地方。一路之上,山呼萬歲的聲浪撼天動地。

張瑄沒有乘坐皇帝的鑾駕,而是乘馬。一路被百姓熱情所感,他走走停停,十餘里的地段,走了接近兩個時辰,直到黃昏日落,纔到達城門之外。

張瑄端坐在高頭大馬之上,身後是鋪天蓋地的綾羅冠蓋。

十八鐵衛換上了宮禁宿衛的特別服飾,手持陌刀,緊緊護衛其後。

楊國忠在前,顏真卿和張同等人在後,一干提前抵達或者鎮守中京的官員拜伏在地,朗聲高呼,“臣等拜迎陛下還都,請陛下進京!吾皇萬歲萬萬歲!”

張瑄翻身下馬,擺了擺手朗聲道,“諸位平身,免禮。”

張瑄向楊國忠點了點頭,然後向顏真卿和張同行去。

“清臣,文表,多目不見,別來無恙乎?”張瑄微微一笑。

清臣是顏真卿的字,而文表則是張同的字。兩人畢恭畢敬地再拜了下去,“臣等安好,承蒙陛下掛念,臣不勝惶恐!”

張同被封了侯,列爲張瑄冊封的開國八侯之一,官職爲羽林大將軍,與南霽雲、雷萬春、李嗣業這三個張瑄的絕對心腹愛將平起平坐,自然是非常滿意,感恩戴德。

況且,張同與南霽雲、雷萬春、李嗣業三將的軍馬一起駐防京師,拱衛河洛京哉要地,可見張瑄對他的信任。

而顏真卿雖然沒有侯爵的封號,也沒有像陳希烈、楊國忠、郭子儀等人一樣登堂拜相,但卻是朝廷內務令兼中京府尹、河南道巡撫,官階地位不比楊國忠差多少,而實權則猶有過之。

顏真卿做夢也沒有想到,他會有今日。

張瑄對他來說,不啻於有再造之恩,焉能不感激涕零,誓死以報知遇之恩。

作爲朝廷的內務令兼京師的地方最高行政長官,顏真卿擔負着重任。這遷都的總協調,包括張瑄這個皇帝的皇宮整修,內宮安定,後勤雜務,中京的治安保衛,乃至遷移至中京的當朝權貴的府邸安置,都落在他的肩膀上。

這兩個月來,顏真卿幾乎是食不安枕,馬不停蹄地帶着一干手下高節奏運轉。

“陛下,皇城與宮城,臣已經派人整修修繕一新……,臣這就隨陛下進城進宮,請陛下檢閱。”顏真卿小心翼翼地走過來,在張瑄身前稟奏道。

這也不是小事。皇帝住宿在什麼宮苑,后妃居住在什麼宮苑,皇帝理政在什麼宮苑,是維持現名還是需要重新更名,都需要張瑄這個皇帝拿主意,臣下無法替代。

不過,張瑄對此並不講究。洛陽城原本有設施完備的宮城和皇城,包括百官衙署都有設立,他早已決定一切從簡,本着不再耗費錢糧的原則。

張瑄對洛陽宮城佈局早已心中有數,心中也有了大體的安排。

他一邊率先進了西華門,一邊向追隨在自己身後的顏真卿等人笑道,“清臣,將慶壽宮更名爲華夏宮,慶壽殿更名爲永寧殿。朕居於華夏宮,朝會理政在永寧殿,接見四夷及賓客飲宴等事宜在崇政殿、延和殿和景福殿。其他諸宮、諸殿都由內務省與六部協調,統一調配,記住不能閒置不能浪費,宮廷少用,多用於朝廷議政正途。”

“朕之內眷,皆居於後苑。”

張瑄擺了擺手,一錘定音了。

後苑在整個宮城的最北端,東面是臨華門,南面則有中華門與前宮相連,直接通往張瑄所居的原慶壽宮現華夏宮。

而事實上,崔穎等女包括張瑄的母親柳氏等,早已住進了後苑之中。

顏真卿沒有任何猶豫,立即躬身領命而去。

張瑄進了真正屬於自己的皇宮之中,住進了新更名爲華夏的宮城中最大的一座宮室。這座宮室其實是一座宮殿羣,有閣、殿、苑和書房、廳堂、花苑等很多建築組成。

在此居住和處理國政,避免張瑄四處奔波。

傍晚時分,才真正安頓下來。張瑄才歇了一會,正準備去後苑拜見母親,與自己的妻子們相聚,卻被陳希烈和楊國忠、郭子儀等人攔了下來。

六部尚書中,除了楊箭還遠在西域沒有到任之外,張巡已經從范陽趕至洛陽。

“陛下!”陳希烈率幾個閣相堵在了永寧殿口。

張瑄皺了皺眉道,“陳宰輔,諸位亦是鞍馬勞頓數日,先回府安歇去吧,有什麼國務明日丨一不,後日再談不遲!,、

陳希烈搖了搖頭,慨然道,“陛下,老臣與諸位閣相商議,陛下已然登基稱帝,安居中京,定鼎天下,然後宮之主尚空缺,還請陛下立即冊封后妃,安定後宮秩序,同時當下詔選秀,充盈後宮我朝禮法新定,請陛下不可小覷。”

冊封后妃?張瑄一怔,旋即苦笑道,“這個先不急吧?啊?”

“陛下,禮不可廢!請陛下即刻冊封后妃,以安後宮秩序!”張巡上前,躬身道。

第401章 神秘的女軍師(上)第180章 萬春別苑的溫柔第122章 受封,一飛沖天第333章 東宮儲君人選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132章 籠絡楊錡第77章 楊勳第230章 李光弼的下馬威和張瑄的當頭棒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426章 宮宴風波第441章 一個王爵也不換吶第57章 蕭十三郎第380章 下野?第87章 本宮看到了你的野心第447章 野性第371章 受到熱烈歡迎的巾幗軍第434章 御駕親征第7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1)第317章 張良娣通風報信第300章 君子之節不可辱!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350章 范陽急報!第175章 楊國忠舉薦張瑄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292章 懷恨在心第300章 君子之節不可辱!第160章 提拔李靜忠第351章 安祿山的圈套第224章 郭子儀的兒子?第427章 告御狀第415章 國號、年號、定都及冊封百官第31章 聖旨到!第252章 赤柱小兒,汝可敢一戰?!第398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上)第474章 皇帝失蹤第185章 刺客的來歷第410章 兵臨城下之十八鐵衛第466章 主動進攻大食!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453章 突騎施人的婊子第414章 登基御極,吾皇萬歲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第339章 天生的尤物第22章 李隆基的暗示第233章 郭子儀縛子請罪第232章 郭子儀的動靜第212章 密見安祿山(上)第66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下)第175章 楊國忠舉薦張瑄第210章 來自長安的消息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204章 收名將第200章 監軍第206章 殺威棒第54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上)第135章 岳母大人羞紅了臉第238章 撩撥第296章 張瑄的態度!第158章 狗仗人勢的魚朝恩第128章 保太子第122章 受封,一飛沖天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336章 未雨綢繆第281章 史詩之戰(3)第61章 阿斯那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351章 安祿山的圈套166章 張瑄的大境界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第24章 崔家要退婚第66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下)第450章 南詔急報!第312章 衝突、拿下!第452章 田可馨的真容第18章 假作真來真亦假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404章 李亨又要逃,李豫李倓逼宮第41章 奉旨遊街名動長安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第455章 奔襲瀚海城,朕爲馬前卒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295章 抵京第215章 是不是故意投懷送抱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78章 真性情真風骨第1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1)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232章 郭子儀的動靜第443章 朕要征服你!170章 李亨的決斷下第419章 朕爲天子,唐爲臣民!第236章 郭子儀絕望,張瑄如何處置第339章 天生的尤物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278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453章 突騎施人的婊子第199章 李琦求親
第401章 神秘的女軍師(上)第180章 萬春別苑的溫柔第122章 受封,一飛沖天第333章 東宮儲君人選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132章 籠絡楊錡第77章 楊勳第230章 李光弼的下馬威和張瑄的當頭棒第301章 逼李亨表態第426章 宮宴風波第441章 一個王爵也不換吶第57章 蕭十三郎第380章 下野?第87章 本宮看到了你的野心第447章 野性第371章 受到熱烈歡迎的巾幗軍第434章 御駕親征第7章 曲江池上詩酒宴(1)第317章 張良娣通風報信第300章 君子之節不可辱!第379章 張瑄的表現第350章 范陽急報!第175章 楊國忠舉薦張瑄第4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1)第292章 懷恨在心第300章 君子之節不可辱!第160章 提拔李靜忠第351章 安祿山的圈套第224章 郭子儀的兒子?第427章 告御狀第415章 國號、年號、定都及冊封百官第31章 聖旨到!第252章 赤柱小兒,汝可敢一戰?!第398章 未來的皇后和皇太子(上)第474章 皇帝失蹤第185章 刺客的來歷第410章 兵臨城下之十八鐵衛第466章 主動進攻大食!第440章 郭芙逼寢第453章 突騎施人的婊子第414章 登基御極,吾皇萬歲第411章 兵臨城下之朝臣迎駕第339章 天生的尤物第22章 李隆基的暗示第233章 郭子儀縛子請罪第232章 郭子儀的動靜第212章 密見安祿山(上)第66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下)第175章 楊國忠舉薦張瑄第210章 來自長安的消息第228章 回紇圍城,蘇扈冬!第204章 收名將第200章 監軍第206章 殺威棒第54章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上)第135章 岳母大人羞紅了臉第238章 撩撥第296章 張瑄的態度!第158章 狗仗人勢的魚朝恩第128章 保太子第122章 受封,一飛沖天第299章 正面反擊登場第254章 血色殘陽,軍旗昂揚第336章 未雨綢繆第281章 史詩之戰(3)第61章 阿斯那第322章 鴻門宴,圖窮匕見(上)第351章 安祿山的圈套166章 張瑄的大境界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第237章 教訓郭烯第85章 替太子索權要官第24章 崔家要退婚第66章 敲山震虎驚小安(下)第450章 南詔急報!第312章 衝突、拿下!第452章 田可馨的真容第18章 假作真來真亦假第50章 傲骨錚錚便是白衣卿相!第404章 李亨又要逃,李豫李倓逼宮第41章 奉旨遊街名動長安第102章 張瑄的志向第455章 奔襲瀚海城,朕爲馬前卒第369章 洛陽失陷,安祿山稱帝!第295章 抵京第215章 是不是故意投懷送抱第225章 大都督駕到!第78章 真性情真風骨第1章 出身名門一紈絝(1)第76章 楊國忠的時代第232章 郭子儀的動靜第443章 朕要征服你!170章 李亨的決斷下第419章 朕爲天子,唐爲臣民!第236章 郭子儀絕望,張瑄如何處置第339章 天生的尤物第324章 何懼之有!第278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453章 突騎施人的婊子第199章 李琦求親